广东电白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集成化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这对于解决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鉴于传统的工程管理思维,对工程的全寿命期进行有效的管理,但是,我国的工程管理在工程价值观、目标体系和管理方式定位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研究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工程管理系统思维的概念,主要分析了传统工程管理思维的局限性,最后简要的阐述了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下的工程全寿命期管理。
关键词:工程管理;系统思维;工程全寿命期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使得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在发展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尤其是在工程管理方面,还需要不断的改进。而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成为了当下工程管理中的研究重点。
1.工程管理系统思维的概念
工程管理系统思维是当前项目管理的本质,是指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把研究对象或处理对象当作一个完整的系统,根据不同类别工程的系统特征,辩证对待所研究对象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以期达到工程系统全寿命期整体目标最优的科学管理思维方式[1]。工程管理系统思维是按照工程系统及子系统的目标、结构、功能和和动态变化规律来进行的科学思维方式,是系统思维的继承和发展,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贯穿工程全寿命期。
2.全寿命期管理模式的概念
工程项目全寿命管理模式就是将三个相互独立的管理DM、PM和FM通过集成和统一后形成一个新的管理系统。集成并不是独立的子系统的简单相加,是指在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管理组织和管理目标、管理方法等多方面的有机集成。统一指管理语言和管理规则的统一。工程项目全寿命管理的目标即是项目全过程管理的目标,是建设期目标和项目运营期目标的统一。
3.传统的工程管理思维的局限性
3.1 工程价值观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目前,工程管理对管理理论和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工程价值管理的观点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了。现在,以建设为重点的管理形式以工程建设的效率和利益为核心的工程管理价值观,导致工程管理的过程不重视对工程运行过程的维护,因而对工程价值的认识有限,进而忽视了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持续性。尤其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之中,工程管理人员对工程管理持续性的认识严重不足,从而影响到工程建设的决策制定和战略管理。因此,我国工程价值观的局限性是影响我国工程寿命周期不长的主要原因。
3.2 传统管理目标的包容性有限
传统的管理模式的管理目标包容性很有限,不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工程管理的新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工程管理的价值只有在其运行和管理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然而,传统的工程管理思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主是将工程的决策制定、工程设计和工程建设等分割为很多小的部分来完成,这样的工程管理模式割裂了工程各个阶段之间的联系,使得不同部门的管理目标出现不一致等问题,因而无法满足现代工程管理的实际要求。然而,传统的工程管理者只是在工程进行的某一阶段思考管理问题,并且也只注重工程的局部利益,最终影响了工程全寿命期的整体目标和整体利益。造成工程的整体价值下降,进而无法实现工程的全寿命期的总体价值。
3.3 工程建设管理和控制的思维模式不宽
面向工程建设管理和控制的思维模式是目前管理领域的主要研究目标,以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思维。工程管理思维的重大转变主要是来自人们对工程问题的研究及其实际需求,使得我国工程现在的管理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但是,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需要更高层次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水平,以解决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且还要将工程管理观察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
4.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思维与全寿命期成本管理的关系概述
分析工程总安家管理系统思维的内涵与作用的发挥、全寿命成本管理的组成部分以及影响因素之后,深入探讨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思维与全寿命期成本管理的关系,便于优化整个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拥有整体系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思维可以有效优化全寿命成本管理工作,减低全寿命成本,以此有效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年限。由此可见,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西荣思维与全寿命成本管理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一个关系。有效增加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降低全寿命的成本是现代化建筑工程管理思维的一个体现。然而这一思维在国外早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这一思维的应用主要是兴起于最近几年,由此可见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现代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思维的应用,更加强调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的延长,并且需要降低全寿命的成本。这一思维的应用能够促使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与世界接轨。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思维的应用,就需要我国注重管理人才的培养,传统的管理人才培养方式并不能满足当前建筑工程发展实际需求。
在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都把握系统的思维,可以让相关人员具有一个统筹大局的视野。具体是能够在小细节问题上,也能从大局考虑问题,便于妥善处理工程各项问题[2]。换言之,即使在进行建筑工程的一个小细节的施工时,也需要从大局出发,在整体开发的思维中,有利于高层管理人员做出一个又一个的正确决策,以此确保每一环节的管理不出现问题,从而实现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这样便于促进全寿命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促使整个建筑工程有一个合理的造价,从而在市场上拥有竞争优势,进而确保建筑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管理工作过程中,整体的把握则需要管理人员具有大局意识。为此,建筑施工单位所委派的管理人员则需要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系统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管理人员处理问题从大局出发,以此确保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升。
全寿命期成本管理涉及到诸多影响因素,并且管理过程十分复杂,同时持续时间较长。相比其他工程而言,在管理上更具难度。为此,对这种综合复杂的工作应该有一个系统全面的思维去考虑,促使全寿命成本管理能够在落实具体工作时,有所侧重点,便于有效提升全寿命维护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具体为针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投入最大的项目,实施重点管理,确保该环节的成本在计划之内,并确保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当今这个讲究效益呼吁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代,依靠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思维来进行有效的全寿命成本管理,使得这一管理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与社会性意义,从而有效推动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5.结束语
总之,在当下的工程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要提高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使其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求,还需要转变我国的工程管理理念,不断改进我国的工程管理方式,将系统思维运用到工程管理中去,对工程的决策阶段、运行阶段、验收阶段、收尾阶段进行系统化的管理。而要进行系统化的管理,目前的主要管理方式为工程的全寿命期管理。工程全寿命期管理要求对工程的各个管理阶段进行协调管理,做好部分管理与整体管理目标的协调工作,并且建立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系统框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系统思维运用到工程管理中去,实现工程的全寿命期管理,进而提高工程的质量,推进我国的建筑工程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成虎,韩豫.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J].东南大学学报,2017,14(2):36~40.
[2]万冬君.基于全寿命期的建设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模式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6,45(2):267~271.
论文作者:崔怡达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工程论文; 寿命论文; 思维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目标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