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王芳

(湖北省荆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434001)

【摘要】目的:研究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及评价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132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方式,给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方式,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总有效率、护理舒适程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总有效率、护理舒适程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均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手术总有效率和护理工作的舒适度,也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进而提高患者的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的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预后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舒适护理;满意度

随着外科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已成为临床医疗手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手术室的作用就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手术可以引发患者的应激反应,从而对患者的心理、神经系统和内分泌产生影响,进而对手术的诊疗效果造成严重干扰。临床研究发现,通过有效地护理干预手段可以极大地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等情绪心理,进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近年来,在手术室护理中引入的舒适护理就是一种全新而有效地临床护理模式,它能够极大地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使患者的心理和身体得到放松,进而顺利的进行手术,并取得良好地手术效果[1-2]。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132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5例,女31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53.9±3.7)岁;对照组中男37例,女29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52.8±3.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性临床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方式。具体的护理干预方式包括:(1)术前护理。术前注意与患者交流,可以再手术前1d,进入患者的病房观察探视患者,并细心地的进行交流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患者的基本状况要做到了解,核查患者的基本信息,以防出现手术错误。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讲解手术的基本方式和相关情况,列举相关的成功手术等帮患者树立手术成功、战胜疾病的信心,安慰患者,疏导患者紧张、焦虑以及抑郁的情绪和心理,以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手术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医疗依从性。(2)术中护理。手术进行的当天,护理人员应该给于患者一种温馨的分为,亲切的迎接患者进入手术室,以便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削减患者的不安情绪。同时,也应该做好患者家属的安抚工作,耐心详细的向家属介绍解释患者的手术情况,以稳定家属的情绪和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心。在手术室中之时,护理人员应再次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再次介绍手术情况等以稳定患者的心理。在手术中时,在对手术不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应该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如保护患者的隐私,防止患者身体的过分暴露;采用更加舒适的体位;采用更加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环境等等。在手术进行时,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并且当患者清醒时,要亲切的问询患者的感受,给予足够的鼓励和支持,以增强患者的信心。(3)术后护理。在手术完场之后,护理人员应该注意在患者的麻醉效果消除之前的体征变化,并注意夹带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以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在术后的并发症护理,饮食与营养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人员都应该注意交代患者家属并配合完成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协助家属制定好患者的术后饮食与营养食谱,以使患者能尽快而康复。积极地与患者交流沟通,倾听患者的诉说,和家属一起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防止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安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以促使术后的康复。

1.3观察评价指标

对于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之后的效果比较,主要是通过两组患者在手术总有效率、护理舒适程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差异对比。手术疗效:分为三个等级,即:显效,手术后,患者基本恢复正常,无显著并发症发生如,疼痛和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有效,手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患者创口有轻微疼痛和感染发生;无效手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差,伤口发生严重感染,并且疼痛剧烈;手术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通过问卷的方式测定,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护理舒适度也是通过问卷的方式进行评定,分为非常舒适、舒适、不舒适三个等级,护理舒适度=(非常舒适+舒适)/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检测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比较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总有效率远远高与对照组,P<0.05 ,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比较(n%)

*: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舒适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为宗旨的护理模式,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可以在完全放松、心情舒畅、安全感足、情绪稳定的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从而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和预后影响[3]。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比常规手术室护理和舒适护理在患者的手术总有效率、护理舒适度、护理满意度三个方面得数据,能够看出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采用舒适护理,可以再手术围术期极大地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和心理问题,能够提高患者的医疗依从性,减少医患、护患矛盾。

综上所述,将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手术总有效率和护理工作的舒适度,也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进而提高患者的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的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预后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靳艳平,路丽.舒适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 中外医学研究, 2015(11):100-101.

[2] 牛颖,李娜.谈舒适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医学信息, 2015,28(45):183-183.

[3] 李敏.浅谈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效果分析[J].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5(1):361-361.

论文作者:王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杂志》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

标签:;  ;  ;  ;  ;  ;  ;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王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