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论文_陈国强

浅析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论文_陈国强

东莞市黄江镇规划管理所 523750

摘要:在市政道路规划建设的过程中,相关的技术工作人员,通过结合当前城市道路建设规划与投入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改进与完善,从而能够设计出符合城市规划发展以及城市空间规划需求的市政道路规划建设方案。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市政道路规划,也能使城市的交通供求保持平衡,更好的满足现代城市建设需求。

关键词: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引言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于城市的发展规划要求越来越高,道路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城市的交通运行,同时对城市的景观建设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城市道路设计的过程中要做好合理的规划满足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保证城市建设的正常发展。在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各项因素,尽量避免对城市中其他市政建设的影响,在对交通状况进行详细了解的基础上,合理的渗透环境保护的理念,争取发挥出城市道路的最大功能,为城市建设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1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应提高安全意识,城市道路设计应具有客观合理性,交通安全得到有效控制,社会才能和谐。此外,道路及交通管理水平可通过行驶在道路中上的车辆速度得到客观反映,为保证道路上的行驶车辆安全顺畅,还要对交叉道口交通科学管理,明确道路性质并采取立体交叉方式进行合理布置。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这也是各大城市不断出现环境质量日益降低、交通日益产生拥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要采取诸如道路采用降噪路面、将隔音屏加装至桥梁等重要位置及在道路两侧增加绿化面积等较为适宜有效的环保措施,才能明显降低道路对环境产生的各种污染。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城市道路建设不只是保证施工质量,还要在相同条件下使工程施工造价尽量降低,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道路设计过程中,要认真参考交通流量及性质等不同特点,对城市道路现状及公共设施布局进行综合考虑,结合地形实际情况对线路与断面型式进行合理选取,在保证较高车速的同时还要确保具有较大交通量的主干路通行顺畅。而部分道路由于对交通具有集散作用,可降低一定标准,使工程投资成本得到明显节约。

2路环境与交通特性的分析

现在的道路规划设计,对道路环境与交通特征分析似还重视不够,在道路与交叉口规划设计文本中,很少论述道路周边地区用地性质及现状交通特征,更没有预测该路的车辆组成、速度与运行特征分析。众所周知,城市道路与公路不同,处于人口与房屋密度很高的城市繁华地区,它要为周边或邻近地区居民服务,为行驶的车辆与乘客服务,因此,在规划设计道路时必须满足沿线社区与车辆行驶所提出的要求,必须尽最大可能减少对周边地区环境的负面影响。没有这些必要的数据如何能设计合适的道路,正如没有荷载不能设计好桥梁的道理一样,弄不清周边用地性质,没有现状与预测的交通资料又怎能设计好符合周边社区性质的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网络上的交通一般分为两类性质,一是为相邻地区街坊或建筑物客、货车辆进出,速度不高,流量不大的地方性交通服务,两侧多为对进出口要求较多的住宅、商店、文教机关等社区。二是为行程长、速度高、流量大的通行性交通服务,惟其速度高,对进口控制要求较严。由于两种交通性质要求不同,故其规划设计要求也自然相差较大。实际道路设计时往往不会有这样简单明了的情况,相反会遇到很难简易判断的复杂情况,既有长途通过性交通,又有有出入要求的地方性交通,甚至还有多种形式混合性的交通。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调查、认真分析,从周边环境、社区性质、出行要求、进出口分布、交通运行特性等作具体深入的全面分析,审慎决策。决不应知难而退、一带而过,而要知难而进、切实做好道路环境与交通运行特性的分析预测工作。特别要从思想上重视这项工作,使一切不利于环境、不利于社区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设计都不应付诸实施。

3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

3.1城市的道路规划随意性

城市的建设,道路规划先行。道路的规划在建设中的地位很重要,城市建设依附与道路的规划。所有的城市建设例如,城市的广场,社区街道,旅游景观等等的建设都应列入到城市道路规划的行列中。而在目前的城市建设中,很难看到完整的道路规划,通常表现的很随意。可以理解出很多的原因,首先,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断的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计划没有变化快;其次,从中牟取相应的利益,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个体的经验者,他们更愿意在利益的驱使下,为寻求更多的财力,将土地出让,这都将影响到城市的道路规划的问题。

3.2道路规划设计滞后于城市发展,缺乏人性化。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超级城市最多、发展最快的国家。为了容纳日益增多城市的人口,大部分城市纷纷大规模白勺扩建新城区。但是厂些城市只注重居民区、工业区的建设对交通道路的规划设计却相对轻视。由于资金投入的不足,很多新城区与老城区之间的交通运输仅仅只能依靠少数几条甚至只有一条干线根本没有进行完善的交通网规划与建设,很难满足正常的交通需求。这种情况下正常情况下就很难保证道路的畅通更不用说到了上下班的高峰期了非常容易出现“一堵千里”的局面严重妨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此可见道路规划设计的滞后问题是造成交通压力日益增大的根源之一。

3.3路网结构设计与整体布局不合理

目前,部分城市道路在路网结构方面并不是很合理,从而对道路系统本身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如城市道路生成点同干路系统间缺乏过渡性连接设施,使得城市交通流量多在主干道上,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分流系统的逐步完善,无法全面发挥出各类别道路的功能,影响到人们的日常出行。同时,当前的城市道路在整体布局上也存在着一定问题。近些年来,我国的城市道路设计多集中在道路工程设计方面,而对于交通工程设计却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重视度也远远不够,进而使得整个城市道路在横断面结构设计上就不合理,缺乏科学性。

3.4城市红绿灯数量不足分布不合理。

红绿灯是城市交通的无声指挥员,是维持城市交通有序运行的中流砒柱,也是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的重要部分。从实际情况看,虽然我国大部分城市在十字路口等交通繁忙地段均设置了红绿灯,但在一些三岔路口或者城市道路与城外道路衔接点处,却没有设置红绿灯,造成了这部分路段交通拥堵、混乱,再通过“骨牌效应”影响到整个城市的交通。与此同时,还存在红绿灯分布不合理的情况,例如在一些路段,红绿灯过于密集且红、黄、绿灯的亮灯时间缺乏规律性,非常容易发生交通堵塞和混乱甚至引发重大交通事。

4市政道路规划设计要点

4.1道路设计应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合理规划道路走向

道路的选线布置必须结合地形、地貌与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并考虑到与其他道路、相毗邻街坊、已有大型公建的出入联系要求,尽可能获得较平顺而土石方工程量又不大的线路走向,从而为行车、排水、路基稳定创造良好条件。通常,在纵断面设计过程中,依照经济、合理的设计原则,避免大填大挖,土方合理调配,不迁就微小地形,满足各项技术指标,都是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往往能与自然地形结合得很好;但在横断面设计中,通常会忽略地形特点影响总体效果。

我们都知道,横断面两侧的水久性建筑地坪标高必须要高于人行道的标高。这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十分容易做到,但在地形坡度较大的地区则难已做到。如:某地地形南北平均坡度 1.5%-2.0%,东西平均坡度为3%-8%,例如现设汁一条东西走向的城市次干道或主干道,其红线一般控制在50~70m左右。也就是说,横断面两侧地形高差达1-1.4m,若按常规横断面的布置不考虑2%的坡度影响,其结果是

道路南侧有建筑物高高在上,道路北侧建筑物犹如掉在坑里,南北建筑极不协调,使用不便。北侧建筑物门前地坪无法排水。且新建建筑物在确定正负零地面相对标高时,为消除此坡差不得不加大土方费用,新旧建筑群形成新的矛盾,难以处理。如果我们充分考虑到这 2% 坡度,在横断面设计时通过调整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绿化带和人行道的高程及坡高,使之与自然地形坡度大致吻合,再通过分隔带或绿化带树木花草,形成视觉上的诱导,就能十分巧妙地消除了坡差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南北建筑和道路形成统一的整体,新旧建筑顺利衔接,总体效果自然就美观了。在通路造线时,当主、次干道线形有矛盾时,次干道应服从主干道线形平顺的需要;当路线途经地质条件不良地段,原则上应绕越调整路线以节约工程造价,但对城镇中起关键性作用的主干道,为了交通顺畅、运营经济,必要时可专虑修高架路、护坡挡土工程以及隧道等措施来解决线形平顺的需要。此外,道路选线应注意尽可能少占农田、菜地,减少拆迁工程量。

4.2注重道路节点规划设计

在进行城市道路整体格局规划设计时,需要遵循道路节点功能分类原则,满足城市道路节点的实际需求,保证各个流向的车辆都能够连续、高速、畅通的经过道路的节点位置即交叉口。在进行道路交叉口设计时还需要按照实际交通情况针对性的进行规划设计,实现建筑设施和道路网络配套衔接,相互协调,互联互通,确保城市道路畅通,建设高效快捷、布局合理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在进行城市道路整体格局规划设计时需要增加与交通运输部门、公路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做好规划设计前期设计准备工作,确保设计方案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4.3加强对道路交通流量的监测,规范红绿灯的设置。

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较为繁忙的路口建立起全面的监控网络,对道路交通的流量数据及时的收集,快速的反馈给道路建设和管理的决策中心,作为道路建设管理工作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道路红绿灯的设置进行合理的调整,并科学的安排红黄蓝灯的亮灯时间,避免因红路灯设置不科学而引发交通混乱。此外,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还要收集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数据,为后期的道路改造提供必要的参考。

5结语

总之,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设计人员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长远看问题的眼光,只有城市道路设计者不断创新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审美水平和专业水平才能设计出符合我们城市居民需要的精品道路工程。

参考文献:

[1]李明坤.浅谈如何做好城市道路设计工作[J].中华民居.2014(07)

[2]张林志.市政道路存在的问题与规划改进设计分析[J].民营科技.2011(9):277.

[3]邓飞宇.徐一岗.周鑫.枢纽互通立交平面线形指标与立交用地的敏感性分析[J].现代交通技术.2012(03)

论文作者:陈国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  ;  ;  ;  ;  ;  ;  ;  

浅析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论文_陈国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