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概念的发展与跨学科景观研究的发展趋势_景观生态学论文

景观概念的发展与跨学科景观研究的发展趋势_景观生态学论文

景观概念的拓展与跨学科景观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景观论文,发展趋势论文,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TU984;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63-(2007)03-0090-06

一、“景观”概念的学科拓展及研究现状

“景观”(Landscape)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概念之一,它与人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最早得到开始应用是在16世纪文学、艺术界,其含义就是风景、景色;景观绘画与景观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类型而在全球发展。在17—18世纪,一些景观地理学家将“景观”一词引入到了自然科学领域,景观的含义就是地形地貌的地理学意义。19世纪中期,西方自然科学开始出现景观建筑学,其早期的学科内容与东方现时的景观园林学一样,注目于建筑内外狭小的局部空间,着眼于绿化小品设计。然而,20世纪中期以来,景观建筑学得到广泛发展,并作为景观规划学进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空间设计的新领域中。

如今,作为多学科关注的一个大课题,景观的含义也变得更加广泛与多样,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景观建筑学和艺术等。由于不同的学科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分析方法,有各自独立的研究体系,研究景观问题时也有各自的兴趣和偏好,因而也存在着对景观的不同理解,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景观定义。尽管不同学科对景观理解不一样,但是,景观作为“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这一点是公认的。目前看来,对景观的定义与相关的基本理论大致有以下几种。

1.1 景观的地学意义及其系统整体理论

景观的地学意义,立足地理学,强调景观的地貌属性,Thomas(2001)认为:景观是包括岩石、表面沉积物、土壤、植物和动物,以及土地形态本身在内的复杂体;景观也是地球表面的动态系统,不仅包含物体,而且还包括空间结构内在的能量物质变换过程[1]。他提出了系统的整体性与敏感性理念:任何一个景观元素对特定环境变化都很敏感,一个元素的变化能引发系统其他方面的不稳定性[1]。特别是在地域防御灾害(抗滑坡,抗地震、洪涝等)的问题上尤为重要。

1.2 景观的生态学含义及其视觉属性的美学标准

20世纪景观生态学的出现为景观概念注入了生态学含义,极大地完善了景观地学的理论,受到世界各学科的关注与广泛运用。但早期的景观生态学比较偏重纯自然的生物—生态科学,即,把景观看成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看作为生态系统能源变换和物质循环的载体;强调景观构成的元素组分、空间形态格局、及其景观尺度与生态学过程(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出空间异质性、等级结构和尺度在研究生态学格局和过程中的重要性。

景观生态学认为: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无论在哪一个生态学组织层次上,结构与功能都是相辅相成的。景观的空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内部功能,而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又受到功能的影响[2]。同时也强调了景观的生态敏感性问题,当人为干扰在对景观系统的形态结构造成直接破坏时,亦可直接影响内在生态系统的生存与功能。景观生态学更加注重景观的整体一致性与异质多样性。整体性被认为是景观生态系统的最基本特征;认为景观应该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来考虑,这说明景观空间结构的所有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每个元素仅仅由于它的场所位置及与周围元素的相邻关系,而被环境整体有意义地接受。所以,改变一个元素,常常意味着以某种方式改变了整体[3]。景观异质性是指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素的类型、组合及其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差异性,是景观区别于其他生命层次最显著的特征,是系统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复杂性和变异性,也往往反映在结构形态与功能的多样性上。

近年来,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的景观生态规划开始进入人类生态系统的范畴而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把人类环境的视觉美学质量与生态质量一起纳入了景观质量评价的标准范围:认为良好的景观应该符合多样性、整体统一性及连续性的特性标准[4]。这个理论强调的是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关系;常用“有机联系”这个概念来表达。“一致性”反映地域景观的共同属性及它们在空间排列的序列关系上。把区域中具有共同景观特征属性的一切元素从众多无序的元素中划分出来,即可成为地域景观的整体特色。景观连续性是指景观特征元素及土地使用方式在水平、时间空间上的延伸、渗透等有机联系与视觉连贯性,增加景观的整体性与可识别性。

1.3 景观的哲学美学概念及其审美标准

80年代中后期,国际社会进入后现代社会,人本主义思潮日趋高涨。于是,文化生态学、环境心理学、景观哲学等被引入城市景观规划与空间设计中,开始了景观感知心理与景观客体之间的相互反馈系统的研究,因而出现了景观的哲学、社会学与景观文化的美学概念。他们把景观作为“人类文化、精神的环境载体”;尤其是城市景观,它被称为是物质、文化和地方自然特性的独特混合体,景观的文化含义与人文价值成为其内在价值的最重要标准。如:

1)景观工程学家筱原修(日,1999)认为:景观是被眺望的对象物群体,并由此使人类心理产生各种情感、行为反应的现象[5]。是我们人类(景观主体)感受到的空间物质形态的、氛围的综合体。包括地形、植物、建筑等自然的、人工的物质元素群体及其构成的空间,同时也包括了在该空间中人类活动的内容与含义。它不仅涉及到三维形态的物质实体与空间结构特征,还涉及时间空间(眺望时空特征、历史变迁特征等),以及特定场所体现的功能氛围及反映人们情感与社会深层意识的心理感受空间。

2)景观哲学家角田幸彦等(日,2000)强调:人是景观的主体,场所与空间是景观客体中与人的感知心理发生相互作用关系的重要因素。定义景观是“给人于各种情感反响的文化环境形态”,对于良好的景观空间来说,凝视其可感受到趣味性、愉悦感;可以使人心潮澎湃,也可以使人悄然安息;关键词是美、趣、情、安等,通常是由视觉作用与其他感观等作用综合产生[6]。

3)环境艺术家吴家骅(2003)则认为:景观作为一个更加具体的美学概念,其意境不能被简单地看作意(观念)与境(场景)的叠加,它背后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心理学和哲学意味[7]。

4)景观建筑学家彭一刚指出:景观是存在于观察者眼中的,而不是存在于物体本身;只有多样统一堪称为形式美的规律[8]。任何造型艺术都具有若干不同的组成部分,这些部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只有把这些部分按照一定的规律有机地组合才能成为一个整体。

可见哲学、美学与景观地学、生态学所定义的景观概念都有共同的景观质量评价标准,即强调景观的多样、统一与有机联系的整体性、连续性。而且更多地强调景观的人文价值标准,要求重视景观变化对人类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地域景观特征、空间形态对人的心理与情感方面的重要作用。

1.4 景观的社会学概念及其理论

除了上述景观的定义外,许多社会学者把景观作为民众的公共资产来看待,学者Marc(2000)认为“景观是社会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和环境的历史变迁长期同化组合的结果;传统景观更是大自然各种环境多样化和人类各个民族社会多样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景观中含有人们过去的记忆,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3]。

近年来,除了生态学与地理学科外,广大从事建筑与土木工程师也加入其中,他们针对当前城市景观的单一化以及街道建筑空间的视觉秩序问题,把城市景观定义为“是城市居民的生活大空间”[9];不再把景观仅仅看作是传统狭小意义的“风景园林与绿化”。要求城市各要素之间的形成组合不仅要反映内在独特的美学特征规律,而且要符合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和延续本土文化,使城市街区与社区真正成为“居民生活的场所和展示城市景观特色的舞台”。一直以来,西方欧美国家在研究景观时主要集中在从公顷到平方公里的空间尺寸上,还有包含更高比例的纯地理形态描述,而对人类生态系统的人性化空间尺度的研究比较少;而在东亚地区,更多的是从人居环境来描述景观,尤其是日本、韩国的一些哲学社会科学家,积极推崇我国传统的“风水学”,始终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把山水自然景观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部分考虑。

应该说,至今为止,每个学科对景观的研究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也取得了非常有价值的成果。但是,我们需要各个相关学科在景观研究领域中得到更深层次的交流,因为今天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是全球性的,它们的复杂程度很难用单个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和解决。景观问题也同时涉及环境、社会、文化、美学和经济问题,如果没有统一的理论标准,我们就很难有效地解决好这些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可行且可以依赖的理论依据,以使不同领域的景观研究者能够相互合作,发挥景观研究的最大效用,解决实际问题。

二、跨越学科界限,全面理解景观含义

在这种形势下,2000年秋天,来自不同领域的300多名学者在丹麦举行了主题为“多功能景观——景观研究和管理的跨学科方法”的学术会议。可以说,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的讨论景观研究问题,也是学科融合的一个新起点。它正式提出了景观多功能的概念,认为景观是一个“具一定空间次序”的、多功能的复杂整体,不能仅仅从地理学或美学等单个学科去考虑,而应该从人类生态总系统的角度,用跨学科的系统观点去理解。

会议强调了整体研究景观的必要性,指出景观生态学家等不能只是自己狭小领域内的专家,而应该融合到整体研究的环节中去。要达到各学科的这种融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景观”要有相对统一的理论概念认识,全面理解其含义,这也正是此次会议最后所达成的共识:必须要有一个整体的景观概念和统一的理论基础,以作为景观研究中跨学科工作的前提条件[10]。

2.1 景观是自然和文化的结合体

2.1.1 景观的自然属性

景观的这一属性是显而易见的,这在早期的景观含义中也可以看出。在自然科学领域,地理学强调景观是属于地表一部分的自然综合体,而景观生态学中着重强调景观是由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区域。事实上,虽然两者之间一直存在着争论,但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基础,即景观是一个物质空间实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属性。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景观具有自然物质属性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观点。岩石、土壤、水、气候、生物等组分构成景观物质实体,地球表面的各种特征也均可在景观上表现出来。现在,大家也都承认景观是一个自然实体,具有空间尺度这样一个事实。

一般地,在生物圈、非生物圈和人工景观领域内景观的物质元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地球上的非生物元素(如岩石、水)为生物领域的生命存在提供了条件,而生物圈是由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组成的。人工景物(如房屋、道路、汽车、飞机)则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元素组成的。人,作为一个生命体,也是生物圈的一部分,同样,也是景观自然物质实体的一部分。

2.1.2 景观的文化属性

平时只要我们一接触到景观物质实体,就会产生联系、评判、感知等反应,这也是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一个区别。人,作为一种能思考的生物,对景观的理解并不是建立在单纯的眼睛和耳朵所获得的感观数据上的,它还与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和文化层次相关。如Meining(1979)所说,“景观并不是由我们眼前所见组成的,而是由我们脑子所想组成的”[10]。这也代表了很多人的观点。我们认为景观是文化的产物,文化塑造景观。因此,不同的观察者对同一景观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人,不仅是景观物质实体变化的外部干扰因素,他还起着内部指导的作用。我们认为景观和人类有共同的进化过程,没有人类的作用,景观也不会以现在的状态存在着。Vernadsky(1945)对于那些与人类心理情感发生相互作用的精神类学科领域创造了一个新词——“noosphere”,在这里我们翻译为“人类文化圈”。他认为,由于人类的智力水平,人在地理和生物进程中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人类文化圈并不隶属于生物圈,相反,它是独立于生物圈和地理圈以外的第三领域,和它们一样具有同等重要性。依靠人类文化圈,人们能够去感知和影响地理和生物领域的自然物质实体,指导景观的进化过程。

2.1.3 景观是自然和文化的结合

从人类进化后,就一直影响和改变着景观。当今的景观是这种历史进程的明显产物,都是人类的精神价值、美学观念等叠加在景观物质实体上的结果。景观的存在既不完全来自自然过程,也不完全来自文化过程。Naveh对景观的定义是“自然与人类思想的明确交汇点”。这个概念的含义指不仅人影响着景观,景观也影响着人。前述的两个属性也正说明了这一问题。人作为生物圈的一部分,也是景观的一部分,而不是景观存在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人们能够把自己从景观物质实体中分离出来,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反作用于它,影响自然状况并创造人工景物。因此,景观是自然和文化相联系的一个结合点,是物质和精神领域的综合体。自然和文化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补充,互相交织在一起的。

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认为景观具有文化意识性的观点并不普遍;同样在文化景观研究领域,也很少考虑景观中生物和非生物的复合性。这在将景观作为整体来研究时就会出现问题。尤其是那些受人为扰动大、碎片度高、异质性表现强的景观,其自然和文化的组分及过程是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因此,虽然各个学科对景观的研究和理解都作出了非常有价值的贡献,但在处理与未来景观相关问题的时候,应该有更宽阔的视野,把景观的自然和文化方面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考虑。

2.2 景观的时间属性

景观的时间属性是以其自然和文化属性为前提的。从景观概念发展历程来看,人们对于“景观”是“自然的”还是“文化的”理解是随着时间交替变化的。而景观本身也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的。景观的变化发展与时间有内在本质的联系。单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来看,两者是共同变化、互相贯穿的;人们对景观的感知和理解也是受时间和空间双重影响的。但是从当今的研究现状来看,空间常常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而时间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景观功能与结构也都是用静止的、脱离地域历史发展变化规律的个人设想模式来解释的。

时间属性是反映景观系统在某一瞬间的结构组成状态与经过长时间延续后的文化与生态过程。任何一特定的景观都只是不同时期发生的构成体自动调节成连续的、带有一定阶段性的景观共同体[11]。在一定的阶段里,景观系统并不随着自身成员的变化而变化,如土壤颗粒、植物、建筑、水分子等单个元素会不断发生改变,而景观作为一个整体仍然需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显示出其自身的特征,以保持环境的可识别性。这也是维护生物生存环境的必要条件。所以,要求景观的动态性与时间要素并不是结合得十分明显,有时候,这种变化应该是较缓慢的、不容易被察觉到的。然而,地域景观的文化、美学特质往往也要通过景观文脉的时间属性显露出来。只有把景观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才能保证历史的延续性,维持地域特色,增强人们对地域的归属感。

2.3 从系统观点来理解景观概念

系统思维是自然科学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它使我们可以更有效地理解和研究复杂的对象体。景观是一个复杂系统,它包含地理圈、生物圈、人类文化圈三个方面的子系统以及它们随时间的变化。将景观看成一个系统,就要关注与其子系统之间的复杂网络关系,将它们放在一个整体中而不是分开地进行考虑。虽然我们可以单独研究地理圈、生物圈、人类文化圈以及它们随时间的变化,但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时,才会是我们所说的景观,而这样的景观是具有明显的新特征和更高层次的复杂性的。

将各个子系统统一在一个景观系统中,由于它们相互之间的有机组合,充分体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个系统论的核心思想。同时,整体性概念的引入,使人们对于同一时间每个层次既是整体又是局部这一两面性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一个复杂系统中,不存在绝对的部分和绝对的整体,任何一个子系统对于它的各要素来说,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整体,而对上一级系统来说,则是一个从属部分。同样,对于较低级别的景观层次来说,它既是更高层次时空和感知尺度的一部分,具有与高层次景观保持有机联系的共同属性元素,同时又是一个子整体,拥有其自身独特的异质性景观特征;从而形成多层次整体、多样的景观空间格局。因此,景观研究要克服完全片面的整体观,明白其复杂性不能用严格的一维尺度的物理和生物层次来描述。

三、跨学科景观研究的任务

景观的系统理论与整体性概念的新发展,为我们学科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理论基础,架起了自然和文化间的桥梁,同时也为景观研究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各学科对景观要有统一的认识,这也是各种研究工作的基础。景观是由文化部分和自然部分组成的。现在的学术界存在的分歧主要就在于对景观文化和自然的不同理解,这对于我们的研究是非常不利的,因而我们应该尽量克服它。景观是一个具有时间属性的动态整体系统,它是由地理圈、生物圈和人类文化圈共同作用形成的;它们具有同等地位的重要性[12]。人与景观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不仅人影响着景观,景观也影响着人,这种互为基础的认识对于景观研究联系自然和人文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增进多种学科观点的融合及对景观认识的一致性,并得到灵活的运用,去解决当前日趋严重的社会文化与自然生态危机。

其次,要扩大不同领域的专家之间,还有专家与行政决策部门和普通民众之间的交流。任何一个学科都可以促进交叉性理论研究的发展,及时地公布本领域的研究进展,可以使其他学科作出积极的回应,以节省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为了促进各种研究成果的互通性,可以成立一个国际性的跨学科景观研究网络,讨论景观研究的共同问题和成果,并相互交换经验。加强学者与行政部门的交流,是为了更好地在实践中应用研究成果,同时也可以在研究中融合更多的实际问题,而不是变成一种脱离实际的“空理论”。扩大与普通民众的交流,是为了更广泛地听取各种意见,真正地在研究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最后,就是需要探索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在跨学科方法中所用的工具必须是适合景观多功能性的。自然和人文融合的多功能性景观对人类社会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多重空间。它们的功能是由自然界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物质生态过程以及圈的心理感知系统所决定。前者由生物物理信息传递,后者主要由文化信息系统传递[13]。在一个给定的景观单元中不仅要考虑土地使用类型、土地覆盖物、景观元素的分布和功能要求,还应该考虑个体和群落的感知和理解。应当从系统整体性与多样性的观点,提高对它们之间差异性的可识别程度,并获得对不同景观质的感受。景观研究应该多提供一些方法论等工具,以充分运用这些功能对自然和人类社会谋求利益。跨学科景观研究的实现要求反映和综合所有学科的研究手段和方法,这样,统一的研究才会发展。

四、结论

从前面的讨论中可知,景观概念包含自然和文化两个方面。一般,前者是由自然科学来研究的,后者是通过人文、社会科学来探索的。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超越这种传统,使其相互合作。景观的评价是由主、客观共同进行的,因此,它需要跨学科的共同努力。景观研究是一门指出未来方向,指导人们行为的学科,它要求我们跨越所属领域的界限,跨越我们熟悉的思维模式,并建立与其他领域融合的共同的基础,有必要在人文和自然科学之间架起联系的桥梁。因为,人类是景观的一部分,景观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近年来,景观生态学经历了维护纯粹生态中心的自然主义价值观的偏激阶段,开始确立自然与人类生态系统协调平衡的新价值观,进入“立足于全球多层次分级系统的视点上,以普通系统理论(GST)为思想基础,用系统的复杂性、自组织性、自然与人类社会共同进化论来洞察问题”的整体性理念与跨学科知识之中[13]。认识到只有通过多学科交叉的途径,把物质能量流原理,生物控制(自我调节)理论与人类文化生态学结合在一起,才能进入人类生态学的范畴得以发展,才能使景观生态学能够在处理今天的各种环境问题中,结合更多生物、地理和哲学社会科学的观点、方法,在实践与理论创建上起到主导性的作用[14]。

景观建筑学家Woebse(1975)早就指出:地域景观的质量评价标准不仅仅是形态美,应该着重于面向自然的功能、结构,和维护景观生态的平衡方面。它受到气候、土壤等场所因素、自然的物质因素条件所支配,而不是靠人为的物质;是依靠自然的地貌形态而不是靠几何设计和其他事先人为设想好的线条和形式。应该考虑到土地景观的动态变化与建筑设计终端产物间的对应与和谐关系……,设计者要能够了解生态原理和自然界的潜在力,以及由于经济利益引起的变化。同时,Woebse也强调,创造和维护由自然提供的精神与情趣作用价值是非常重要的[15]。

这就是说,景观研究的跨学科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也就是“以人为本”,因而作为自然科学的景观地理学、景观生态学与景观建筑学等的科学家都应该在自身学科的基础上,学习必要的景观哲学与社会学的理论,借助这些综合学科扩展自己的视野,更多地认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关系,从人性空间的角度出发,考虑人的活动范畴、场所特征和心理感受的关系,运用系统整体论等原理去观察与研究人类生态的总系统,才能解决目前人类社会面临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危机的矛盾。

Zev Naveh(2001)在“多功能景观的十大论点”的文章中强调指出:人类在与自然的关系中已经到了一个至关紧要的转折点,在该关系中,自然和半自然景观的命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对这些自然资源的压力就像对生物与文化资产一样,由于受人口和消费的指数级增长的错误循环所驱动,严峻地危及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13]。

从这一点来说,景观生态学是最早担任起以上的重任而参与到跨学科景观研究中来的。在欧洲,景观生态学早已被看成是人类对土地及景观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开发和改造利用的科学基础,它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生物—生态科学那纯自然的领域;已经进入以人类为中心的学科领地——社会心理学、经济、地理学的和文化的科学,而这些科学都是与现代土地利用相关联的[15]。其中,景观(生态)规划在研究复杂现代人类和其他生存空间的文化、建筑与土地场所等的关系中均已经反映出来,其目的就在于解决那些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需求间的不和谐性,而且也可以同时强化人类的生活环境[16]。

本文之所以提出景观的跨学科研究及其整体性概念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于各种土木工程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及人居环境的改善等具体问题。尤其我国正处在城市化、旅游开发等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各方面理论体系都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就更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思想理念。理论指导实践,只有在实际中体现了学科综合的概念,我们的研究才会有意义。

标签:;  ;  ;  ;  

景观概念的发展与跨学科景观研究的发展趋势_景观生态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