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导学案编写与应用中的问题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案论文,高中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案导学教学法”越来越成为新课程改革以来推动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重要抓手。它的使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理、问题的探究以及历史思维、历史观点的建构。然而,在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实践中,由于师资培养、教学时间、应试效果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这一本应体现新课程理念,在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教学方式,正游离于教师的新旧观念之间,不时成为泯灭学生学习热情、消耗学生学习精力、把历史教学引入歧途的桎梏。很多导学案在一夜之间借助网络神速完成,然后付印、下发,成为了学生的主要学习资源。对此,很多教师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思与检讨,希望能够在有限的条件下,优化与完善导学案的编写,使其科学地发挥作用。笔者认为,目前导学案的编写与应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牵”取代“导引”
导学案应用于教学,其立足点在于“导学”,通过“导学”,建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平台,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保持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导学案编制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导引”学生主体学习的时候,“度”的把握非常重要。“导”得太多,会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比如目前各种历史导学案中常见的“知识结构”板块。这一板块的设置意在对相关知识进行一定的整理,即对教学内容进行纵向或横向的整合,初步归纳和概括,最终使学生对本课的主要知识点有完整的了解和认识,形成基本的知识框架。但是,它却常常以这样两种方式呈现:一种是完全由教师代劳,对学习内容进行详细梳理,学生只要遵照背诵、领悟即可;另一种则有稍大的学习空间,以填空形式呈现,结构本身由教师梳理,有关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由学生填写。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的导学案的编写中,教师在预习导引部分设计了如下内容(部分):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方针:________;2、三大政策:________;3、成就:在建国后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目的: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2、时间:1953年,周恩来接见________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3、完善:________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完整表达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内容:互相尊重,________,互不侵犯,________,平等互利、和平共处;5、意义:在世界上影响深远,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不可否认,以上预习导引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记忆。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起步阶段可以适当采用。但是,如果学生对知识结构的建构都是通过这种方式的话,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把握框架体系的机会则被剥夺,这不利于学生归纳、分析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主体能力的提高。要想让学生真正能够在自我学习中体现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学生只要了解“新中国初期”的时间概念,在阅读与学习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在导学案中设置如下问题:1.新中国初期先后提出哪些外交方针和政策?结合历史背景、政策内容分析这些政策对中国的外交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与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何不同?两者相比,有何启示?这样的设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给学生留有更大的梳理与归纳、整理和建构的空间,使学生对教材结构、教材知识进行整体把握,从而建构起完整的知识链。
二、忽视课程的三维目标,“练习”取代“导学”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本意是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把学习的主题分解成若干个板块,并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作为导航,使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但是,“将本应是充满神秘之美和生活趣味的历史变成机械枯燥的‘应试’能力训练是最大的问题”⑴。本应最能实现培养人文精神的历史学科的导学案常常由一张张或大或小的试卷构成,其常见的结构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也就是高考的基本题型。“考点检测”、“三年高考”、“两年模拟”、“变式训练”等等,应有尽有。不可否认,题目本身只要质量较高,也可以渗透三维目标的培养,既注重认识过程,也注重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但是,实际上这样的意识很少被体现出来,以这种形式编写的导学案剥夺了学生选择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权利,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情意发展,使其成为训练学生应对各种试题的方法与技巧的主要途径。
高中历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历史教学是否高效,其评价标准取决于学生多方面潜能是否得到发展。一般而言,历史教学包含三方面的要素,即思想教育、能力培养和学科知识。有鉴于此,高中历史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应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一套有先进理念指导、有科学引导方式、有合理问题设置、有巨大思维空间的学习方案。“知识回顾”、“学法指导”、“史料链接与分析”、“观点辩驳”、“达标练习”、“学习疑问”等等板块的设置必不可少。其中“观点辩驳”的主要价值在于引导学生用辩证批判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比如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领导人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可在导学案中首先进行史料链接: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指出:“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的,然而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材料二 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纳萨尔尼·克鲁奇《克伦威尔的历史》(1962年)
材料三 如果说在危急的关头,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的面貌而出现的,他作为士兵和政治活动家的全部品质,却是和英国人民的天性永不协调的。——丘吉尔《英国民族的历史》
引导学生注意:三则材料分别是如何评价克伦威尔的?他们的观点有何不同?有何史实依据?经过对材料的阅读与提炼,可以得出:材料一认为克伦威尔是野心勃勃的军事独裁者,他破坏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而材料二则主要持肯定态度,认为克伦威尔领导推翻封建王朝,建立共和国,是为国家自由而奋斗的战士;材料三认为克伦威尔曾拯救议会,但他毕竟是专制的独裁者。
进一步设问:上述观点的问题是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评价克伦威尔?有些学生也许会认为材料三的观点比较全面,但在深度挖掘历史人物所处的环境、全面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以后,学生会得出更加客观的答案。结合三则材料,对克伦威尔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作为作出比较全面和客观的评价。
三、忽视教学的基本概念,教案学案一体化
导学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编制的供学生学习用的书面文字材料,同时也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载体。它主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考虑,重点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而教案,是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课题、课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课时进程等。主要从教师角度考虑,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这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却常常被混合使用,甚至出现了一种新的课题——“教学案一体化”的研究。该研究认为:一体化的教学案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既要设计教师的教学活动,又要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为一体。通过教案与学案的有机统一和师生的共同探讨,完成设定教学目标和知识结构教学的教学活动程序。它理想化地把教师的备课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简化在一张纸上,认为可以避免重复劳动,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值得商榷。
教师,“必须是作为自然过程之人格成长的促进者。学习,不是教师创造的产品,而是自己生成的,教师应当发挥这种学习过程的促进者的作用。为此,教师应当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相应的、能够实现自主选择的学习环境”[2]。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正是为了营造这种学习环境。而学案导学教学法这种以导学案为载体的教学方式,正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导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其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学习能力的提高成为这一教学模式唯一的指向。它不能承载教案的使命。
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课为例,教师的教学方案中应当具备以下有关过程与方法的准备: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2)运用历史比较法,引导学生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区别;(3)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4)运用调查访问法,引导学生将社会实践与课内学习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潮。
而在学生的导学案中,则不必有类似的预设,只需对具体的做法进行导引即可,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区别”问题,只需直接引导学生从经济基础、行政权力的主体、活动原则等方面加以分析即可。只需预设学生的学习方法,而不需预设教师的教学方法。
当然,在高中历史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如编写质量参差不齐、过多占用学生学习时间、无视学生学习体验等多种问题,这些都与教师的教学理念、业务素养以及专业发展动力等有关。在新课程的深化改革中,如何使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更适应新课程的理念,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并予以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是历史教师研修与专业发展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