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强电竖井内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王超

民用建筑强电竖井内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王超

天津京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建筑进步显著,强电竖井内电气设备安装施工质量控制也因此成为业界关注焦点。基于此,本文选择了某地高85.9m的S高层民用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并深入探讨了强电竖井内电气设备安装施工要点,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字:民用建筑;强电竖井;电气设备;BIM技术

前言

作为民用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强电竖井电气设备安装直接影响供电主干线正常运行,整个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也会因此受到直接影响,而为了保证民用建筑强电竖井内电气设备安装施工质量,安装前准备工作、线路及配电箱柜安装等环节均需要得到重点关注。

1工程概况

为提升研究的实践价值,本文选择了某地高85.9m的S高层民用建筑作为研究对象,该建筑为地上21层、地下1层的综合楼建筑,楼层功能分区明显,电源电压为380/220V,地下一层设置高低压配电室,电源采用阻燃电力电缆由变电所引来,采用电缆母线槽负责低压配电出线向各楼层送电(沿电气竖井)。工程采用TN-S系统,防雷等级为一级,为保证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强电竖井内电气设备安装施工得到了重点关注。

2准备工作要点

为保证强电竖井内电气设备安装施工的顺利、高质量进行,施工单位在准备工作环节重点关注了孔洞与电气管路的预埋。

2.1孔洞预埋

由于配电竖井楼层配电间设有配电箱、电缆、线槽、电缆桥架,施工人员首先开展了图上模拟作业,并应用了BIM技术构建的模型,电气竖井内电气设备相应位置由此实现了科学合理安排,并针对性解决电气设备位置冲突、尺寸不符问题,后期电气设备的高质量安全由此得到了有力支持[1]。

2.2电气管路预埋

管道的排列参考了配电箱的高度、位置与尺寸,通过运用BIM技术,管道排列的整齐性得到了保障,配电线与管路的正常连接也获得了有力支持,观感标准与连接质量因此由此得以大幅提高。在BIM技术支持下,强电竖井的使用方便性、外观优美性、经济性、可靠性、适用性均得到了较好保障。

3强电竖井线路及配电箱柜安装要点

3.1母线槽安装

在每段母线槽组装前,施工人员开展了各相之间的绝缘电阻值检测,检测采用500V兆欧表,在保证绝缘电阻值大于20M后进行具体的安装施工,每一段安装均需要进行绝缘电阻值检测,由此避免了母线槽出现绝缘电阻值不达标问题,母线槽安装得以因此一次性完成。如发现母线槽出现绝缘电阻值不达标问题,必须通过拆卸确定不达标原因,由此开展的返工处理将直接影响母线槽安装质量。在进行母线槽最后一节的安装时,母线槽的末端封堵需采用终端封盖,必要时可应用支架固定末端悬空的母线槽(或进线盒);在具体的母线槽安装中,必须保证卡固和母线槽组装的位置准确、横平竖直、固定可靠,以此实现间距均匀、排列整齐的成排安装,后续检修工作的开展可由此获得有力支持。应采用距离楼地面高度至少为650mm的连接螺栓接头用于母线槽安装,且该接头不得处于楼板处。需按照由底层至下而上逐段连接的方式按编号进行母线槽安装,且安装过程中母线槽的零与地、相与零需分割开来,一般采用绝缘隔板进行分割,并使用与母线槽相匹配的一根或两根接头进行固定,固定过程需穿过两相邻段母线间孔洞。为更好保证安装质量,母线槽的成品保护必须得到重视,因此安装过程中必须避免出现槽内进水、外壳损伤现象,选择晴天进行母线槽安装可进一步提高安装质量,为避免楼层水进入配电间,需设置临时挡水线于配电竖井房间进门处[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电缆桥架安装

为保证电缆桥架安装的方便性和走向的合理性,施工人员需认真熟悉图纸,并应用BIM技术构建的电气安装模型明确具体的走向和安装方式,配合现场实际开展实测,即可为电缆桥架安装的质量控制提供有力支持。在具体的电缆桥架安装过程中,余量的留出必须得到重视,以此避免后期电缆安装出现盖板无法盖上的问题。电缆桥架安装需首先进行弹线定位,结合施工图或BIM模型确定始端和末端的位置并进行放线,即可确定支架所在位置,安装过程中需保证支架间距控制为2m。使用镀锌角钢进行支吊架安装,镀锌角钢的规格最小为L30×30×3,根据支吊架承受荷载,施工人员需针对性选择钻头和金属膨胀螺栓,以及垫圈与螺母,由此完成高水平的支吊架固定施工。

3.3电缆敷设

需结合图纸、BIM模型、施工现场实际安装条件进行实测,以此保证电力电缆安装的方便性及其走向的合理性,并以此合理选择安装方式,为保证电缆敷设质量,施工人员重点关注了以下几方面要点:(1)基本要点。根据箱体高度与安装高度,电力电缆预留电缆配电箱内的长度及连接体高度得以明确,结合节省材料的原则,S民用高层建筑工程采用了沿电缆桥架内敷设的施工方式,因此电缆敷设在电缆桥架安装完毕后进行。具体施工过程中支架距离被控制在1.5m内,且每层最少加装卡固支架两道,敷设过程则采用了敷设一根、卡固一根的施工方式。此外,施工过程还保证了楼板或竖井顶部距电缆支架最上层的距离不小于150mm。(2)绝缘摇测。在电缆敷设前,施工人员使用1000V兆欧表进行了电缆的绝缘摇测,保证了施工用电缆的电阻值不小于10兆欧。(3)提拉注意事项。施工过程采用了每拉一段应临时固定一段的方式,材料绝缘层破损、人员伤害等问题由此得以避免,配合过楼板处的防护措施,电缆外保护层被划破的情况也得到了较好避免。

3.4配电箱柜安装

在配电箱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严格遵循了固定牢固可靠原则,并采用了沿线槽敷设的出线方式,采用专用切割工具进行配电箱开孔,并保证了配电箱内回路标识清楚、导线布置横平竖直;在落地柜安装中,采用槽钢作为落地柜的底部支架,结合施工图纸及BIM模型所标位置,在预留铁件上放置预置好的基础型钢架,配合水平尺找正、找平,即可最终使用电焊进行连接。采用防松垫片、镀锌螺栓连接柜与基础槽钢。

3.5防水防火封堵

竖井内孔洞的防水防火封堵严格遵循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采用防火隔板与防火堵料进行孔洞处理,为避免水流入竖井防火堵料内,施工人员在楼板上砌筑了水泥沙浆阻水圈,高度为30~50mm。

3.6接地线敷设

在强电配电竖井内设置专用接地干线,将其直接固定在电缆桥架支架上,并重点保证了接地干线的连接可靠性;采用四线制母线槽接地,专用接地线与母线槽外壳接地实现了可靠连接;金属线槽接地采用敷设截面积为4mm2接地线的方式,该接地线与每节金属线槽接地端子相连;电缆支架接地采用 12镀锌圆钢进行从头到尾的支架跨焊。

结论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强电竖井内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技术的应用存在较高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孔洞预埋、电气管路预埋、母线槽安装、电缆桥架安装、电缆敷设、配电箱柜安装、防水防火封堵、接地线敷设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施工技术应用路径,而为了进一步提升施工质量,BIM技术的合理应用、建筑工程实际需求必须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刘祖高.民用建筑强电竖井内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技术[J].绿色科技,2018(16):277-278.

[2]樊海洋.高层建筑强电竖井内电气设备安装与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29):164.

论文作者:王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民用建筑强电竖井内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王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