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引领广大中职学生更加广泛深入地感受领悟本国文化的经典,激发中职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和热爱,增强他们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从而提高其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所以,我们一直在思考: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与中职语文有什么联系呢?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经典 诵读 中职语文
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引领广大中职生更加广泛深入地感受领悟本国文化的经典,激发中职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和热爱,增强他们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从而提高其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所以,我们一直在思考: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与中职语文有什么联系呢?
一、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
经典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作品或著作。
诵读:念;熟读;背诵。文言文字少而意思深,单音而韵味长,需要通过放声诵读,才会记得牢靠,有利于进一步理解。“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由于我们是中职学校,因此,主要选取适合中职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进行诵读。
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是中职语文新课程改革和中职学生个体生命持续发展的需求
中华传统文化在其数千年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璀璨瑰丽,高峰迭起,无数灿若星汉的古诗散文作品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画卷与精神风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具代表性的载体。《易经》、《论语》、《孟子》等经典名著可视为重要代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活动。
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对社会、对学校、对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有益于传承中华文化;第二,有利于提高人文素质;第三,是学校教育引领社会教育的有效途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当前,高度重视古诗文教学及诵读,是中职语文新课程改革在国际化、全球化背景中追求教育本土化和民族化的一种战略选择,也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职学生个体生命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有助于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强调的是中华经典诵读。在经典诵读时要读出声音,需要通过放声诵读,才能记得牢,有利于进一步理解感悟。诵读不仅要声音洪亮、急缓有致,还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
课程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教学质量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能够促进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纵深发展,进一步激发广大语文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
四、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中职语文应用能力
1.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查找、下载资料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内容较多,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各种活动中,语文老师可以不指定内容,让学生上网去查找,自主选择,选出自己喜欢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为了增强效果,学生会去查找和下载音乐,从中选取适合作品的优美的音乐。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中职学生查找、下载资料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2.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能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要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诵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实际操作中方法有很多。例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就大大增强了他们诵读的自信心,就会对诵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喜欢上诵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感受到诵读的乐趣,就会主动去诵读。
总之,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中,结合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诵读和讲解经典的能力,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学生的中职语文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卢炳祥 《传统文化——中职语文教学的热切呼唤》.《卫生职业教育》,2012年,24期。
[2]杨伟平《语文教学如何弘扬传统文化》[J].中学语文,2007年,23期。
[3]赵卓红 《让中华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绽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23期。
论文作者:梁 虹
论文发表刊物:《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3
标签:传统文化论文; 中华论文; 中职论文; 经典论文; 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能力论文; 《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