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化研究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化研究

陈超, 郑岚[1]2005年在《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化研究》文中指出从技术创新的指标特征论证了现阶段我国企业并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分析了主体化错位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化的策略。

阙海辉[2]2000年在《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全社会的范围角度来提出企业应是技术创新主体的观点,进行分析论证我国企业尚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主体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化的基本模式;最后提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化的对策建议。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 基本概念 在这一章里,从技术创新的概念界定出发,介绍技术创新主体的内涵,提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化进程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第二章 主体化特征及现状 在这一章里,从统计特征、体制特征和能力特征三方面阐述我国企业尚不是技术创新主体的现状。第三章 主体错位成因分析 企业在自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过程中需要经过企业自身建设和外部环境适应性的双重努力,因此,有必要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行为因素进行分析。本文第三章,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化的激励机制和其它障碍因素方面分析、探讨我国企业还不是创新主体的原因。第四章 主体模式 从我国经济体制和科技改革的目标模式出发,比较分析研究西方主要国家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型、合作型和合同型三种基本模式,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化的基本模式进行探讨。第五章 对策建议 在前面各章内容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化的对策建议。

关海涛[3]2004年在《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现状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进而论证我国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已经得到初步确立。同时通过与国外发达国家定量的分析比较找出我国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真正的主体仍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全文除绪论外共分四章:第一章论述了关于技术创新的一般理论,包括创新、技术创新的涵义、特征、技术创新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主体、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涵义等。第二章从企业的性质、企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国际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三个方面论证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同时,分析了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系统中所处的主体地位。第三章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作者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具有一般意义的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对当前国内、国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发展现状分别进行了考察。首先,对我国近年来技术创新的发展状况从科技经费的筹集情况、科技活动人员按执行部门的分布情况以及我国企业的成果产出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纵向考察分析。其次,以当前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状况为参照,对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的R&D经费来源及其按执行部门的分配情况,R&D人员的投入情况作了定量的分析和横向比较,从而论证了我国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已经初步得到确立。第四章将我国企业与国外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在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化程度上作了比较,从而找出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主体化进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高建[4]2000年在《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化的基本模式》文中提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这一观点已得到广泛认同,但是,对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模式有多种却缺乏认识。中国企业在实现技术创新主体化的过程中,R & D 的社会分工体系应进行相应的改造,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企业才可能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并尽快确立主体地位。

陈娟[5]2016年在《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职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对国家创新系统整体创新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高校的技术转移在近年来成为科学政策研究领域的重点。在理论上,一方面迫切的需要破除高校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与传统的“学院科学”范式的冲突,另一方面需要给予高校技术转移直接的理论定位;在实践中,我国的国家经济建设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不可忽视产业整体“自主创新”内核缺失,需要借助于知识生产系统的科学技术成果。然而,数量杂多的技术转移内容相关的研究,却不能弥补高校技术转移理论研究的缺位,经验研究的杂多而内容趋同,不能给出信服的证据。此外,高校技术转移本身具有极高的复杂度,涉及到教育、科学、技术、文化、经济、管理等多方而内容,高校技术转移有着深刻的社会嵌入性与文化桎梏,而学术界研究视角的分离,国家管理机构的官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完善等为高校技术转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困惑。一方面,大量论文紧跟时代主题,认同国外学术界倡导的“创业型高校”理论,却陷入对国外理论及经验的盲目借鉴与粗略的模仿;另一方面,片段化的视野造成对技术转移零散的认识,从而陷入多极悖论。而最重要的,我国高校参与国家经济建设、文化发展能力的缺失和社会创新与创业文化力量的贫瘠,永远不能靠模仿与空想而得到满足与发展。立足于技术转移发展现况,从高校视角切入技术转移系统,以系统哲学作为指导,综合运用系统哲学、高等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相关理论,借助于弱的“结构一功能”范式,以高校职能的职责与功能构成为主线,从高校与国家创新系统中其他创新社会主体关系为逻辑起点,阐述高校在国家技术转移体系中的位置,厘清高校的教育、科研、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与技术转移之间的关系。之后从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概念、职责与功能入手,探讨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创建、机制以及治理等问题。同时,通过列举一些典型的案例,探讨高校技术转移系统自组织的运行机制,为实现高校的技术转移治理提供参考。借鉴了形态学的方法探讨了技术、技术转移、高校职责的多态性及复杂性,从生成论视角梳理了它们的历史发展脉络与逻辑,在根源上认识并肃清对它们多态性的认识与指称混乱的现象,并从多级演进关系检视它们内在的机理与关系,给出合适的定位。此外,展示了它们时空演进的谱系,以“连续统”的概念定义了技术转移,高校职责以及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边界变化问题。在高校本身与社会互相影响与塑造的交互关系中,明确了高校当前的综合职能体现在高校应是知识创新的起点,技术创新的伴侣,科技治理的主体及价值创造的战场。在理论的推演上,使用了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Complex Adaptive System, CAS)和三螺旋理论(Triple Helix Theory, TH)。通过梳理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复杂适应性特征,构建了CAS视域的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结构,明确了高校技术转移系统内组织主体的适应性及整体的演化元素,通过推演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受限生成过程,揭示了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涌现机制,并从宏观与组织水平提出高校置于技术转移系统的介入与应为职责。此外,在对当前经济的非均衡特质进行论证的基础上,驳斥了以还原论、决定论构建的空想的经济均衡系统以及以“投入一产出”模式为分析框架的高校技术转移绩效的悖论,引入了三螺旋理论进一步阐述高校技术转移系统在参与社会创新路径的演进机制。深入的分析了作为高校技术转移系统,位于高校与技术转移系统交界位置的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 TTO)的三螺旋特征与组织机制,揭示了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的职责构想。在实践部分,从系统分类视角将高校技术转移的系统运作形态分为技术许可、合作参与和衍生企业三大模式,论证了三者的逐级演进关系,揭示了现实的高校技术转移系统是多种模式共存的连续统样态,且高校本身的资源禀赋与演进地位与技术转移模式相生相助。而技术转移本身也超越了任务本身,是高校实现知识的传输与流动,组织的重构与耦合,创新能力的转移与提升,最终培育创新环境与传播创新文化的途径。最终在理论推演与实践展示的基础上,确立以技术转移职责为高校综合功能运作基础之上的治理对策。高校技术转移系统本身是以技术的形态变化为主体骨架,多元组织共同参与的协作网络,遵循自组织的网络“治理”机制,而非“一言堂”的管理机制,揭示了高校在当前科学技术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对于高校来说,高校仍然是以传承科学探索精神,秉承执着的求真、求善、臻美的价值理念将科学技术社区拓展至全社会性质的“无形学院”,从而形成巨大的引力场,为科学技术事务的干预及发展树立行为准则和规范,以知识为主要方式,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分享和创造财富。

张路蓬[6]2016年在《基于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科技加速发展,技术高度融合。市场对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创新的难度越来越大,单独的、甚至小范围、单层次的创新活动已经很难满足技术创新的需求。随着创新主体之间合作的纵深发展,技术创新模式逐渐由线性发展为多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模式,协同创新在创新逐步转向系统化、网络化范式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协同创新效率较低,协同发展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创新网络是协同创新得以平稳实现的组织平台,如何在创新网络环境中,更好地发挥创新主体的效用,从而提升协同创新绩效,是我国协同创新发展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本研究以创新网络为背景,以协同创新的内涵为切入点,以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及保障机制为主线,仿真或实证研究了协同创新的运行及保障过程,从而设计基于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机制。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及文献的梳理、归纳,界定了创新网络的定义,分析了创新网络的特点,以复杂网络隐喻创新网络,构建了创新网络的拓扑结构模型。分析了协同创新的定义、特点及主体要素构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于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的定义及特点。其次,论文分析了基于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动力,通过过程分析及扎根质化研究,确定了协同创新的序参量。利用自组织理论,分析了创新过程中的要素协同及主体协同机理。根据协同创新的过程及序参量,构建了基于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机制运行机制与保障机制,并剖析了协同创新不同机制的互动关系。再次,论文研究了基于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从知识共享机制、利益激励机制以及风险管理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了协同创新的运行过程。利用超网络模型,仿真分析了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吸收及再创造过程,构建了协同创新的知识共享机制;利用复杂网络的演化博弈模型,仿真分析了协同创新利益激励过程,构建了协同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利用熵权法及可拓理论,建立了协同创新的风险评价模型,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三个方面,构建了协同创新的风险管理机制。然后,论文研究了基于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保障机制。从政府调控、金融支持以及中介服务三个方面,分析了协同创新的保障过程。利用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政策工具导向下的协同创新调控过程,构建了基于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政府调控机制;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协同创新的金融支持现状,从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以及金融规模三个角度,构建了协同创新的金融支持机制;通过角色定位及现状分析,构建了协同创新的科技中介组织服务机制。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对北京中关村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发展进行了分析。从中关村创新网络的知识共享机制、利益激励机制以及风险管理机制三个方面,剖析了中关村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运行情况;从政府调控、金融支持以及中介服务三个方面,剖析了中关村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保障情况。结合理论研究及现状分析,提出了完善中关村创新网络的相关政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明确了基于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相关概念及特性,分析了基于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过程。从知识共享、利益激励以及风险管理的角度,构建了基于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从政府调控、金融支持及中介服务的角度,构建了基于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保障机制。通过对我国中关村创新网络的案例分析,为基于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了决策支持。

丁莹莹[7]2013年在《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文中认为能源危机是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话题。随着石油、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的不断枯竭,世界各国如美国、加拿大、日本、欧盟都在积极地开发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探索开发新能源是世界各国不容缓慢的艰巨任务。我国是海洋资源大国,海洋能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虽比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较晚,但呈现势不可挡的势头。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是一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力量。海洋能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海洋能产业,以期逐步实现清洁能源代替传统能源的目标。为实现海洋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因此,构建和深入研究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国内外海洋能产业发作现状分析及启示。首先,介绍了海洋能及海洋能产业的内涵;然后,分析了我国海洋能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优势条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再者,介绍了国外海洋能产业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国外海洋能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海洋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借鉴价值。第二部分为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构建。首先,介绍了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内涵和特征;其次,根据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特点归纳总结了系统构建原则;再者,根据系统功能,给出了系统构成,即创新主体子系统和创新支撑子系统,并简要介绍了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最后,构建了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框架模型,深入阐释了系统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部分为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实证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主体子系统研究。首先,介绍了主体子系统构成要素,包括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其次,根据三者在产学研创新网络中的功能,阐述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国家海洋局收集第一手项目资料,整理归纳2010年来所有海洋能基金项目,使用UCINET6.0软件对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主体子系统进行社会网络图谱评价分析,得出结论:目前大学和科研机构对网络的贡献程度较大,企业的贡献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2)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支撑子系统研究。首先,将支撑子系统划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包括基础设施条件和自然环境,软环境包括经济环境、资源环境、服务环境和法律政治环境;其次,对各个环境要素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环境要素对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创新活动的影响及贡献程度,结果显示:我国海洋能产业目前的基础设施投入情况并不完善,经济环境对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贡献程度最大,其次是服务环境,法律政治环境次之,资源环境贡献程度相对较差。(3)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研究。首先,介绍了技术创新动力要素,具体包括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创新主体对创新收益的追求、政府政策引导支持、市场需求拉动、产业资源保障、科学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压力,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各技术创新动力要素对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创新活动的影响大小;接着,阐释了运行机制中的创新扩散机制、信息传导机制、协调机制和保障机制。(4)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绩效评价研究。首先,界定了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绩效的内涵,技术创新能力是评价运行绩效的关键指标;其次,介绍了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构建维度;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访谈、实地考察和调查问卷等方式,完成了指标的选取和指标体系的构建,并简要介绍了运行绩效评价指标赋权方法的选择过程;最后,通过现有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在指标权重计算方面采用格栅获取法和模糊Borda数分析法,在运行绩效评价方面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最终实证结果显示: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绩效目前处于中等阶段,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第四部分为提升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绩效的对策研究。基于前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和相关研究,提出了提升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绩效的对策,具体包括基于创新主体子系统提升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绩效的对策和基于创新支撑子系统提升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绩效的对策。

赵秀丽[8]2013年在《国家创新体系视角下的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也正处在一个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阶段,迫切需要把自主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自主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和行业发展的龙头,理应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但纵观近年来国有企业的发展,其整体创新能力还比较弱,竞争力还不强,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不仅事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对提升我国整体自主创新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确立和强化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就成为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本文在对自主创新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发现国内学者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研究已有不少进展,为继续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发现,已有的研究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微观角度进行的,并且主要集中在企业自身建设的研究上,而很少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角度进行分析。实践中,现代技术的综合性与复杂性,科技、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也决定了企业不能单打独斗、自我封闭,而应通过合作创新、开放创新,形成创新网络体系,有效降低研发风险和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益。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的主体,随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需要在其中承担更重要的任务,发挥更重大的作用。同时,国家创新体系从国家、制度和效率层面上外在地决定着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构成了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外在制度框架。因此,本文选择从国家创新体系这一角度深入研究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等基本方法搜集大量相关资料并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证。首先,综合国内外创新理论,架构了国家创新体系视角下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阐明了国家创新体系和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理论,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分析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界定了自主创新的科学内涵。分析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特性。进一步研究了国家创新体系与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关联性。重点分析国有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论证国家创新体系下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对影响自主创新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了细化的相关性分析,目的是为国有企业与国家创新体系各部门进行紧密的创新合作提供理论依据。其次,结合我国政府相关政策规定,论析了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以便找到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角度,将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归结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不完善、支持创新的社会环境尚不成熟三个方面,使国有企业自主创新问题的研究更具针对性。最后,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中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战略思路。特别强调科学的创新理念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提出了企业自主创新应突出的四个基本理念,即创新驱动理念、协同创新理念、持续创新理念和立法先行理念。坚持“四个结合”的基本原则,即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提升相结合、市场导向与政府支持相结合。在此基础上,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角度提出了实现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可供选择的基本路径,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方向。本文重点分析了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三条具体实现路径。第一,分析强化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使其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是实现自主创新的基本前提。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和其创新主体地位确立的关系,为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确定方向和重点,立足解决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探讨了如何加强国有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建设问题,重点解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强调了文化软实力建设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并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更加紧密地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结合起来,着力解决企业自主创新的氛围和环境问题。第二,论述了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实现企业自主创新,健全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有利于国有企业充分利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各种创新要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指出了要进一步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推动产学研合作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发展,必须注重长期长效产学研合作形式的探索和实践。运用案例分析方法重点探讨了国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三种主要方式,即项目合作、共建研发实体和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论述了推进国家发展战略核心重要举措的产学研合作,必须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必须积极培育科技中介机构,加强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的金融支持体系。结合国有企业实际,从重视政策性银行的引导作用、加大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入、进一步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措施。第三,突出了社会生态环境对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支撑作用。提出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是实现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着重就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和文化环境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措施。完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为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提供体制保障。主要探讨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完善需求激励政策两个方面。突出了政府采购政策对自主创新的激励作用,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政府采购支持创新的具体措施和手段,为政府制定出台相关鼓励和扶持政策提供参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提供法律支撑。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对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分析了营造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的两个着力点,即在全社会培育和营造一种持久而深入人心的创新文化,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精神文化氛围。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开展创新教育,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通过以上研究,不仅可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加强国家创新体系相关理论的建设,同时也对提升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以上研究,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即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骨干带动作用,必须强化国有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与国家创新体系各主体的协同合作,努力实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新提升。随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进一步凸显,围绕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研究也将会更加深入。

金光磊[9]2017年在《创新驱动与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研究》文中提出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那么是什么力量促使人类历史不断从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发展?又是什么力量推动着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这一庞大的复杂系统,是怎样成为一个按其自身规律运动发展的有机体系呢?面对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以及转型期的复杂矛盾,中国如何冲出重围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基于此,探寻社会发展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恩格斯在汲取人类关于社会发展动力认识史上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社会发展动力论。要解决好中国的发展问题必须全面启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但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在经过研究者的解读后,由于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研究的不够深入,或者由于研究者所站立的视角不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或多或少地存在某些局限,出现了“零碎化”、“片面化”、“不灵活化”等倾向,使得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本身所具有真精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显现,为了更好地理解与运用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必须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文本,再根据当代社会发展变化的现实条件,还原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本来面貌。社会发展动力是维持社会系统正常运行并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持续的力量,包括社会基本矛盾、人民群众、阶级斗争、改革、科技创新等,这些基本动力要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虽亦有主次之分,但各动力因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共同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用系统论来研究一个既联系而又有相互区别的社会发展动力,从而克服了孤立的、机械的局部思维局限,能够强调对事物整体性的认识。随着时代变化发展,其社会发展动力要素也随之发生变化,某些动力要素作用逐渐弱化甚至消失,而有些动力要素作用日渐突显甚至产生新的动力要素。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对这一问题不断进行着新探索、新解答,尤其是在新的历史阶段,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提出了“创新驱动”,包括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和其它创新是社会发展动力的新论断。随着创新驱动时代的到来,创新驱动对社会发展动力产生巨大影响,在其深度、广度、强度已经让我们感受到未来变革的震撼,创新驱动与社会发展动力之间互动关系的日趋频繁,我国已迈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新驱动对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发挥着更大的作用,阶级斗争、革命、改革这些动力,离开创新驱动均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在其影响下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譬如改变了生产力的要素、结构以及生产力的格局和分布;生产关系亦发生深刻的变化,所有制的结构方面愈加社会化、分配方式上日趋多元化与知识化、企业组织形式上日益倾向民主化。创新型人才将越来越多,现代社会发展正在表现出一种走向创新化的社会趋势,创新驱动为当代社会转型指明了方向。社会发展动力是一个具有特定的结构、功能、发展规律的开放系统,社会发展动力的结构与功能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结构决定功能,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整体的发展变化。社会发展动力系统是一个自我组织、自我适应、自我协调的有机系统,具有创新变革、协调和满足维护功能,它能够调节社会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社会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在创新驱动的作用下有相应的运行机制,这种运行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创新驱动参与到社会发展动力要素之中所构成的有机组合,这种有机组合使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融汇成一股强大的动力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当前中国处于转型期,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比如社会社会发展动力功能失调、社会发展动力优化机制不完善、社会发展创新动力不足等等,这些都给社会发展带来阻力。针对现今中国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动力思想为构建“新常态”下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为使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得以良性运行,要健全社会发展动力的主体动力机制,依靠创新主体间的互动协同、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广泛的区域创新合作机制。协调社会发展动力运行的各个系统,调节它们之间的关系,修正它们的运行轨道,控制它们的运行方向,使之功能耦合、结构协调、相互配套,尽量使各社会运行系统同步运行,消减社会发展的阻力,以求合力的最大化。

粟进[10]2014年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的探索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当今世界经济与技术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日益明显,技术创新一方面是经济增长和科技水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持续发展的的生命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而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活跃的技术创新群体。实践表明,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力量重心开始逐步由具有垄断优势的大型企业,转向创新活动密集的科技型企业,尤其是不具规模优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优势越发凸显。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科技型中小企业凭借自己独特的技术优势,灵活的运行机制,敏锐的市场把握能力,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全国65%的专利、74%的技术创新和80%的新产品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有如此多技术创新成果,探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驱动因素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技术创新驱动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源头问题,而已有研究成果却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驱动问题鲜有涉及,而基于逼真质性数据的探索性案例研究更为缺乏。为此,本研究运用案例研究和扎根理论两大质化研究方法,精选了石基信息、中科三环、四方继保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扎根分析和比较研究,探寻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因素。案例研究是验证理论、阐释概念、发现和描述未知现象的有效研究方法;与一般基于假设进行检验的研究相区别,扎根理论是基于原始资料进行理论构建的研究方法。通过访谈、实地观察、网络、期刊文献、报纸报道等,我们收集了大量的关于石基信息、中科三环、四方继保三个案例的资料,为形成概念和发展理论奠定多重证据基础。本研究对三案例进行开放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后,继而通过跨案例比较,识别出8个共性驱动因素,挖掘这8个共性驱动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内在驱动机理,并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驱动模型。本研究得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8个驱动因素分别是:市场需求、市场竞争、企业家、研发团队、研发投入、政府政策、激励机制、产品开发。技术创新驱动机理:市场需求是驱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原动力,市场需求意味着技术创新带来的潜在收益,市场竞争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压力,企业家受市场需求的启发,以及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企业家组织、激励研发团队实施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调动研发人员持续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同时政府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指引和支持,进一步鼓舞研发团队开展技术创新,企业的研发投入为研发团队实施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提供了保障。产品开发一方面满足了市场需求,同时也面临同行企业产品的竞争,市场的需求与竞争驱使企业家启动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如此不断循环往复。另外,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进一步探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的演化特征。

参考文献:

[1]. 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化研究[J]. 陈超, 郑岚.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5

[2].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化研究[D]. 阙海辉. 南京农业大学. 2000

[3].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 关海涛. 天津大学. 2004

[4].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化的基本模式[J]. 高建. 中国军转民. 2000

[5]. 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职能研究[D]. 陈娟. 东南大学. 2016

[6]. 基于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 张路蓬.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

[7]. 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D]. 丁莹莹.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

[8]. 国家创新体系视角下的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研究[D]. 赵秀丽. 山东大学. 2013

[9]. 创新驱动与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 金光磊. 华南理工大学. 2017

[10].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的探索性研究[D]. 粟进. 南开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  ;  ;  ;  ;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