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论文_黄游儿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论文_黄游儿

广东华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5108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道路和桥梁的出现路面沉降的现象,技术进步对城市道路和桥梁的安全很重要。在这种趋势之下,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项目也取得了重大发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道路桥梁建设施工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在沉降段路基路面上,随着时间的积累问题日益凸显。基于此,本文对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一定分析,找出其中要点所在,给相关人士做出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技术要点

引言

道路桥梁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路基路面的沉降是影响道路桥梁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道路桥梁设计时,应注意路基和路面的沉降,路基和路面的沉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另外,在路桥沉降段的路基施工中,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对路基和路面的沉降段进行了重点处理,从而使T他对道路桥梁的整体质量有一定的保证。通过对沉降段路基和路面的处理,大大减少了桥头跳车和不均匀沉降。

1、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的危害性

我国近年来国民经济发展迅速,而交通运输给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也给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国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公路交通,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我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离不开公路交通。不过,现阶段我国道路工程施工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施工技术还有待提高,施工质量也令人担忧,尤其是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中,经常发生路面和路基存在搭板断裂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交通事故率会增加,长此以往,就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路上交通工具的寿命会缩短,而且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会受到威胁。

2、产生沉降问题的原因

2.1桥台背路堤压实度不足

在对道路桥梁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桥台背路面进行压实,然后利用先进的填土施工技术对道路表面进行强化加固,但是这一技术相对是比较复杂的,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施工时间,简化施工工艺,就忽视了对桥台背路堤的压实,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道路桥梁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和强度,无法保证道路桥梁承受更多的载荷和更大的应力,最终导致路面产生沉降问题,严重影响车辆安全通行。

2.2桥头沉降段结构设计不科学

道路桥梁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不会很注重对桥头沉降段结构的设计,即使采取了一些施工方案对桥头沉降段结构进行设计,其设计的可操作性也不是很强,也无法高效的保证道路桥梁整体的稳定性和结构的完整性。通过对很多道路桥梁路面检测可以发现我国施工单位现采取的桥头结构设计方案不是很科学,会导致道路桥梁表面经常发生跳车现象,必须对此现状进行改善,否则会严重影响车辆的正常安全快速行驶。

2.3填料的影响

在任何工程施工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大量的材料,同样在道路桥梁沉降段的填土施工也是如此,需要消耗大量的混凝土材料,而混凝土材料在强度上也有一定要求。但是很多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只是采用普通的填土材料对沉降段进行填充,这些普通填充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并不符合安全建设的标准。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道路桥梁的结构会遭到严重破坏,由于每天都有大量的车辆行驶在道路桥梁上,在填料不符合标准的情况下地面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也不足,久而久之,道路桥梁地面就会存在很多沉降段,而且这些沉降段分布也不是很均匀,车辆行驶于此会产生很大的颠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措施

3.1夯实含水量高、可塑性强的土壤

如果施工环境为含水量高和可塑性强的土壤,首先应进行前期检测,在路堤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确定土壤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比如,红黏土。红粘土的含水量和可塑性都较高,通过湿法重型击实验检测红粘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3.2沉降段路基基底的施工

在对沉降段路基进行施工时,要想从根源上控制路基质量,避免后期引发沉降现象,还应注意对路基基底的处理。在处理沉降段路基基地的施工当中,为了保证路基整体更加稳定,选用的碎石料应不易雨水瓦解,并采用分层填筑的方式。另外,在填筑工程中,单层填筑厚度应在50cm之内,碎石料的直径应控制在30cm,沿水平横向进行路基填筑,填石基底层的厚度都应在50cm以上。在完成基底层填筑工作后,还应很具填石路基标准检测所填基底层的质量,基底沉降超出5mm则视为不合格,还需再处理,一直到合格为止。

3.3路堤的修筑

对路堤的修筑施工应保证路堤整体的强度、稳定性,并检测路堤施工后产生的沉降量,保证其满足施工需求,其中桥头段的路堤强度和稳定性应比其他位置要强。而要想达到这一效果,就应合理选择路堤填筑用土,尽量选用含水量小、干湿度高的土壤。然后在利用锚索框架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选用22号钢筋,且钢筋间距应在75-80cm之间。如果锚栓处于竖直状态,应检查牛腿和搭板是否完好,避免出现破损。

3.4桥台和搭板的连接

首先,对支座的处理。将1-2cm左右厚度的毡垫铺设在板的近台端之下,利用板式橡胶作为材料,间距保持在80cm,规格是150mm*150mm*(21-38)mm;其次,倒角的处理。在近台端和牛腿边缘处设置相应的倒角,从而避免搭板转动导致路面结构受到破坏的情况;再次,填缝的处理。在完成桥台和打扮的连接之后,它们之间会存在缝隙,还需对此类缝隙进行填充,避免雨水渗入,影响工程质量。正常情况下,可采用油浸甘蔗板、沥青麻絮或者玻璃纤维等。在填充完材料之后,在用稀释后的沥青对缝隙进行浇筑,封堵缝隙;最后,搭板顶层的施工。在对搭板顶层进行施工时应根据国家标准进行,使混凝土表面平整度与车坡度都与相关要求相符,这样才能保证路面平整度,减少桥头跳车等不良现象。应将路基顶面和混凝土搭板顶层的距离控制在10cm之内。同时,在铺设底面混凝土时,应凿除之前铺筑的混凝土碎石基层,最大程度提高台背回填强度,避免留有施工缝。

4、应急措施

在路桥施工过程中,由于质量问题引起的事故情况较为多见,为了更好的阻止和降低上述问题发生后的更严重发展事态,就必须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便将事态发展遏制在可控的范围内。首先,对危险性较大的沉降段路基路面质量事故,应及时选择封闭或设立相应的警戒区,并在确认不可能在此发生上述情况时才能进入现场进行处理,以便更少的降低事故损失;其次,对沉降事故中需要进行拆除的部分,应充分的考虑整体影响,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再次损失或损伤情况。其三,对凡是可能涉及到沉降周围结构安全的部分应及时的进行拆除处理,并在一定范围内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且随时随地观察和监视沉降部分周围的变化情况,而再对不可卸条件下的沉降结构进行加固作业时,必须注意加工方法与安全性检测,以避免出现再次沉降现象等。

结束语

道理桥梁沉降问题的产生原因相对较多,对于沉降问题的解决,要根据道路桥梁使用环境及其设计方案等进行更为深入的优化处理,从而保障道路桥梁沉降处理的实际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坚坚.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J].居业,2017(04):102-103.

[2]颜悦.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35):241-242.

[3]陈岩,李明,张晓磊.研究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6(04):151.

[4]金晓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四川水泥,2015(08):280.

论文作者:黄游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论文_黄游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