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装配式建筑物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当前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与重视。装配式建筑物目前在我国上尚处于推广阶段,在节能环保理念的兴起下,装配结构的设计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然而,由于装配式建筑物的结构与制作工艺跟传统建筑物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且设计过程中缺乏总体考虑,制作成本较大,导致其应用范围有效,不能得到大力发展。因此,对装配式建筑物进行结构的优化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预制设计;设计体系;节点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装配式结构设计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实现其设计的进步与完善,需要我们根据其设计的特点进行相应的优化,让装配式结构设计具有规范性、合理性和专业性,实现对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推动。优化装配式结构设计,提升建筑施工质量,节约建筑建设成本,从设计的层面对建筑行业进行影响,实现建筑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1 装配式结构设计的要求
由于装配式结构设计具有使用性和可行性,这就意味着设计的标准有着一定的要求,装配式结构设计的要求体现在其专业和精细的设计上,在其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上标准。在进行装配式结构设计之前,首先要对建筑结构的安全进行保证,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是一切设计的前提,在设计的时候就要将隐患予以根除。其次就是对建筑功能的保证,进行装配式结构设计时不能忽略建筑功能的设定,需要在保证建筑功能的基础上来进行相应的装配式结构设计。装配式结构设计需要对节能减耗的问题进行考虑,从设计的角度来实现对建筑施工成本与能源的节约,符合我国相关政策的要求,让建筑设计符合精细化设计的理念与标准化管理的要求。
2 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2.1 平面与立面设计要点
装配式建筑前期设计中的基础是对平面和立面的设计,其中对于平面的设计,要求根据建筑构件之间装配的具体情况,来对相关尺寸以及套型模块需求进行分析,从而对建筑空间的内部布局进行综合的选择,从而完成对承重墙以及管井位置的布置,使得建筑内部空间的各个功能区的体现与划分得到保证,确保整个建筑的美观性。
2.2 设计施工图纸
装配式建筑的基础是施工图的设计,通过借助施工图可以将建筑的各类结构构件、施工设备以及内部装饰品等的设计参数展示出来。直接联系着施工人员对于各项施工工艺的选择以及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而且,施工图纸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对装配式建筑连接点的隔声、防漏与防火等进行综合的设计,使建筑的各种功能得到保证。
2.3 结构构件预制设计
装配式建筑施工完成的基础是预制结构构件。因此,需要针对预制结构构件进行合理的分析设计。对预制构件进行具体的设计时,要求先对构件的加工图进行设计。在对构件进行设计时,还要与加工工厂的实际工艺情况结合起来,来对构件的具体尺寸进行设计,从而使构件的精度得到保证,避免因为构件的加工尺寸不合理,而引起建筑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对于具体的结构构件预制设计,需要遵循基本的构件设计原则,对施工现场以及构件加工厂的吊装水平、生产能力以及运输能力等情况进行考虑,从而对构件展开综合的设计。
2.4 设计结构构件节点
装配式建筑设计的要点是构造节点设计,尤其要对外墙板的接缝以及门窗洞口等这些防水性能较差的位置,都需要对这些构造节点综合进行设计,还需要与区域气候等因素结合起来,从而完成对物理性能、节点装饰以及力学特点的选择。然后再把抗震和抗冻等因素考虑进去对构件的节点展开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装配式结构设计的优化
3.1 建立装配式结构设计体系
在结构设计的角度,装配式结构设计与传统的结构设计有所不同,由于其设计与建筑的标准化设计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设计中建立装配式结构设计体系是具有必要性的。设计体系应当具有标准性,包括标准化交通核模块和标准化户型模块。标准化交通核模块是为了将不标准的交通和通过建立设计体系的方式调整成标准化交通核,减少因为交通核不统一而产生的过多建筑构件种类,使得装配式结构设计过于复杂,不具有实际应用的意义。标准化户型模块是对户型内部的功能尺寸进行合理的调整,这是为了让建筑模数能够符合相应的标准,通过对内部空间的进深或者开间进行标准化的设计,实现装配式结构设计的优化。
3.2 规范装配式结构设计流程
如果装配式结构设计的流程不够规范,就会使得设计与生产之间可能出现脱节,对后续施工进度有所影响。在装配式结构设计阶段,就需要以全局的眼光看待整个建筑施工,将后续可能涉及到的问题都考虑到设计中来,装配式结构设计的流程不仅仅是对建筑功能的展现,还要对精细化设计和构件的拆分进行充分的考虑。例如,A企业在对一处住宅进行装配式结构设计时,没有考虑到一处构件的生产过为复杂,其功能与其制造的成本不具有高的性价比,属于成本上的浪费,导致后续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两项问题。一是该处构件的生产成本过高超出了原本的预算,对企业的利润造成了影响。二是该处构件由于生产工艺复杂无法大批量生产,严重影响了建筑施工的进度。该案例表明规范装配式结构设计流程是十分必要的,在施工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流程的规范性确保了设计与其他方面的紧密联系,在不脱节的前提下密切配合,实现高效的建筑建设。
3.3 细化装配式结构设计技术
装配式结构设计技术体系的选择是实现装配式结构设计的优化的一项措施,从技术的角度来完善装配式结构设计,让设计不只是停留在表面,更能细化到建筑施工时所采用的技术,体现了精细化的设计理念,在节约资源的同时让装配式结构设计的实施更加顺利。在实际的装配式结构设计中,不同设计可以选用不同的技术,同样的设计也可能面对多种技术的选择,这就需要设计师进行衡量比较,选择具有较高性价比的一种技术来完成预定的设计。
3.4 预制装配式结构节点设计
装配式结构设计中的节点设计需要进行优化预制,节点连接的设计优化可以提升建筑的使用性能,让建筑的抗震能力得以加强,实现安全化、科学化和合理化的装配式结构设计。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对于节点连接方面的设计主要使用套筒、预埋件和钢筋等,这种方法虽然能够保证建筑的安全性能,但是随之而来的成本问题挤占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无法满足企业在经济收入方面的需求。对节点设计进行充分的优化,降低在节点连接中使用构建的成本,在保证建筑设计具有充分安全性的基础上实现装配式结构设计的优化。例如,在现阶段建筑建设中较为普遍使用的铸钢连接就是节点连接的其中一种类型,这种连接方式具有整体浇筑和适应性强的优点,能够适应多种建筑设计的要求,但是其缺点也影响着建筑设计师对其的选择的,较高的成本和自重,对工艺方面的高要求,无一不制约着装配式结构设计的发展,需要我们通过改进技术的方式来对其进行优化,实现更加科学和合理的节点设计。
4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结构设计需要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计理念,从多个角度对装配式结构设计进行完善,达到建筑建设中的最大化综合效益。面对现行装配式结构设计的不足,需要对该设计进行足够的重视,建立装配式结构设计体系,规范装配式结构设计流程,实现建筑成本的有效降低,保证科学、可行和合理的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郝际平,孙晓岭,薛强,樊春雷.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研究与应用[J].工程力学,2017,34(01):1-13.
[2]苏杨月,赵锦锴,徐友全,司红运.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研究[J].建筑经济,2016,37(11):43-48.
[3]王俊,赵基达,胡宗羽.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J].土木工程学报,2016,49(05).
论文作者:陈子国1,赵斌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结构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构件论文; 节点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成本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