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引言:后浇带是一种防裂缝措施。由于钢筋混凝土在不同的温度下收缩的程度和膨胀的程度不同,产生有害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在结构设计和施工规范的约束下对墙体、横梁、和底板进行留设施工裂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多个部分,通过构建的自然物理收缩或膨胀的原理,在一定的时间之后进行混凝土的填充,将多个结构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1、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发展
纵观后浇带技术的发展历史,早些时候,为了满足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高层建筑周围常附属许多石头建筑物,石头建筑物一般是高层建筑的附属建筑,其总体效果是高层建筑的功能补充。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的路基随着其地面建筑物高度的增加,地基所受到的荷载就越大,不同高度的建筑在同一地基条件下,更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所以,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避免或降低不均匀沉降的危害。
2、后浇带的主要功能
2.1解决沉降差
在进行高层建筑和裙房的基础结构设计时,需要将二者连成一个整体.但是在施工时需要用后浇带将两个部分暂时分开,直到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并且已经完成大部分沉降量以后再对连接部分进行混凝土浇筑,将高低层连为一个整体。在进行施工设计时,基础应当考虑两个阶段的不同受力状态,并对其进行分别强度校核,在将两个部分连成一个整体后,对于计算则要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同时还可以调节压力差、时间差、标高差,以更好的解决沉降差的问题。2.2减小温度收缩影响
对于新浇筑的混凝土,由于温度的变化,存硬结过程中会出现收缩现象.已经建成的结构受热就会膨胀,受冷则会收缩。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抛凝土硬结收缩在施工后的两个月内就可以完成,但是,温度变化对于结构的影响却是经常性的。当混凝土变形受到约束时,结构内部就会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构件中甚至会出现裂缝,而留出后浇带后,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便可以进行自如的收缩.从而大大减小了收缩应力,避免发生裂缝现象。
3、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3.1时间的选择
在通常情况下,往往两个月之内就会完成混凝土构建的收缩。在高层建筑和裙楼结构以及基础方面,后浇带的浇筑应该等到完成了沉降之后才能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是同时进行裙楼和高层建筑主体部分的施工,如果主体高层建筑有着较大的施工量,而裙楼则是比较小的施工量,那么完成了裙楼的施工之后,还没有完成主楼的施工,这样主楼的沉降就位于裙楼沉降的后面,并且主楼的荷载要大于裙楼的荷载,那么后浇带的施工应该等到主楼完全沉降之后才可以进行。
3.2材料的选择
选择无收缩混凝土作为材料,这种混凝土指的是膨胀水泥或者将一些膨胀外加剂添加在了普通的水泥中。要在施工之前就将适量的早强减水剂加入进入,并且认真的配置和振捣混凝土。
3.3后浇带的前期准备
要严格的按照施工图纸来预设模板;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该做好钢丝网模板的预设工作,要保证钢丝网模板有着均匀统一的钢丝网格,有着统一粗细的钢丝。
3.4混凝土的浇筑
在浇筑水平后浇带的时候,需要有效的控制钢筋网模板的侧压力,保证其符合相关的要求和标准;在浇筑垂直后浇带的时候,需要充分的浇捣混凝土,但是需要控制好振捣的动作,不能因为过大的动作幅度而破坏到钢筋网。
3.5对垂直施工缝进行处理
完成了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之后,在初凝时就需要用压力水来冲洗混凝土的垂直施工缝,当骨料出现之后就可以停止冲洗的工作,然后冲洗干净钢筋网。
4、建筑工程后浇带的施工策略对策
4.1浇筑结构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的处理
对于浇筑结构混凝土后的垂直施工缝处理,当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采用高压水冲洗,除去浮浆,杂物和冲洗暴露总额的部分,钢丝网混凝土终凝后,再次用高压水冲洗施工缝表面立即清楚;木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可用高压水冲,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和监管要求,尽可能拆模并及时对于已硬化的昆凝土表面进行光滑处理。同时,还要对较严重的蜂窝或孔洞应进行修补,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喷枪清理表面。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预留施工后浇带,预留施工后浇带的两侧,同时要保证混凝土不疏松以及混凝土浇筑时不跑浆,并为最终提高后浇带施工技术提供可靠保障。后浇带两侧适宜用钢筋支架铅丝网或单层钢板网隔断对于板,双层钢筋应设置支架,单层钢筋下应设置垫块,对于梁、底部钢筋也应加垫块,钢筋支架的钢筋直径及间距设置需根据构件断面大小而定,以支撑稳定为原则,铅丝网的网眼一般不宜过大,以防止灌注混凝土时跑浆。
4.2在施工中做好混凝土选料与浇筑工作选料工作
混凝土的材质是后浇带施工的保障,并且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必须严格把好材质选料关,在材料的选择上应选用无收缩的混凝土,使混凝土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借此避免新、老混凝土出现接缝收缩开裂现象。同时,还要保证所配制的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相比在强度上前者应比后者高出一个强度等级,使之能够适合不同需要的施工工序,进而提高施工效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后浇带的浇筑应通过建筑物的整个横截面,目的在于断开所有的梁、墙和楼板,避免它们之间的接触而引起应力集中,促使后浇带的两边都能实现自由伸缩或沉降,处理上切忌采用藕断丝连、要断不断的形式,该形式容易集中应力破坏后浇带。浇筑过程中,拌和混凝土必须做到均匀,入模后振捣密实,加强浇筑后的养护,切实地提高后浇带施工的质量。
4.3加大对施工现场人员的管理
正常情况下,施工人员管理是实现有效的现场管理和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因素。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建设中,相关企业必须通过组织和建立质量管理和控制措施对设计和施工管理人员进行优化管理,从而能够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和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提高施工效率该项目具有高标准、高效率和高创新的施工团队是建设质量保证的工程项目的基础。工程项目中良好施工团队的形成与培养是在于施工团队中氛围的创造和培养,通过和谐的氛围的营造给予施工成员以归属感和责任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后浇带施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我们应该对建筑后浇带施工给予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建筑后浇带施工规范以及要求进行施工,做好后浇带预留工作,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混凝土浇筑,做好建筑后浇带养护,让后浇带能将其应有作用发挥出来,从而使后浇带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孙亮.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2]尤晓箭.试论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2013
[3]杨明.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施工探讨[J].城市建设,2013
论文作者:林晓庆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钢筋论文; 结构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