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温州模式:温州二次改革的理论研究_温州模式论文

超越温州模式:温州二次改革的理论研究_温州模式论文

超越温州模式——温州第二次改革的理论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温州论文,理论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56X(2001)03-0011-06

温州模式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的最著名的模式之一,也可以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代表性的模式之一。但是,温州模式同苏南模式等其他发展模式一样,也在不断地发展着、变化着。因此,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不仅要了解它的过去,更要关注它的现在,并且科学地预测它的未来。而在今日的温州大地上,一场新的改革正在迅猛而又深入地进行着。这场新的改革就是“超越温州模式”。本文试图对这场新时期的改革进行理论考察。

“超越温州模式”,是温州地区一些著名的企业家、也是温州模式的创建者们提出来的。他们在极力倡导和实行这场新的改革。超越温州模式这场新的改革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从它的超越对象和目的内容、性质来看,可以将其所进行的超越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方面的超越;二是经济体制方面的超越;三是生产力方面的超越。

思想观念提升

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纽带发展起来的温州模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它是温州人重商、言利的传统和人生哲学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是,对于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来说,温州企业家所秉承的传统观念,有着日益明显的局限性。也正是由于温州人的传统观念具有历史局限性,从而使得以它为指导建立起来的温州模式,具有先天的不足之处。这就决定,当温州的企业家们决心要超越由他们自己创建起来的“温州模式”时,必须首先在一些传统观念方面进行彻底超越。这主要是:

1.在观念上超越“富翁”,超越自我,超越财富

外国有人说,在今日的中国有一批新生代的富翁,但没有真正的企业家。必须指出,说这句话的外国人并不真正了解今日中国企业家队伍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不了解正在努力超越温州模式的温州企业家的现实思想状况。事实上,今日温州的有些私营企业主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已经超越“富翁”,超越自我,超越“财富”。

温州的一批年轻的厂长们通过学习和思考,感到自己肩负的历史重担和光荣使命。他们中日益增多的人表示,我们不能满足于当富翁、当“大款”,更不能满足于个人致富、亲友致富。我们要当老板,但不能是旧社会那种老板,应当做让企业员工和乡亲们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带头人。有位大公司的“老总”声言:我要为社会办企业,要当“社会的企业家”,造福社会。还有人明确提出,我作为企业老板,要超越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财富。这表明温州的老板们已经从狭隘的“自我”这个小圈子里走出来了。他们把自己的事业与国家富强、民族兴旺、家乡发达、人民幸福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了。例如,温州一位著名的企业家对于拼搏和奉献有着这样独到的见解:所谓拼搏,就是靠奋斗去成就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事业;所谓奉献,就是在成就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事业中,要舍得付出自己的全部。听了这种掷地有声的话语,谁也不能以老眼光去看待今日温州的“老板”们。不得不承认,温州老板队伍中愈来愈多的人已经或者正在超越自我,超越富翁,超越旧式老板,把自己兴办企业、发展生产,不再是看作个人、家庭的私事,而是把它看成是有利于国家、造福于人民的事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完成或者正在完成向真正的企业家的转化与升华。

2.在意识上超越农民

让企业家在意识上超越农民,这是温州地区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们发动和进行这场名为“超越温州模式”的新改革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那位第一个提出要“超越(走出)温州模式”的企业家,1998年5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国企业集团高级论坛”上进行了长篇发言。他在剖析温州模式的优势和缺陷时强调说,目前温州企业的问题不是缺乏资金、技术、人才,也不是产品质量问题,而是大股东、经营者的素质问题。他们原本大多是农民,头脑中的小农意识与现代企业理念相去甚远。因此,温州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问题在于企业家自身。他的发言语惊四座,引起人们的深思。也就是在这次发言之后,这位杰出的企业家决定对自己领导的集团进行名为“走出温州模式”的重大改革。

这位集团的负责人说,温州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问题在于企业家自身。也是许多同他一样的企业家深有感触的经验之谈,对此有切肤之痛。可以说,温州的每一个大、中型企业的发展史,就是同负责人自身、以及其他股东与管理者们浓厚的小农意识不断斗争的历史。那些成功的企业,莫不是在这场冲突中能够因势利导,最终走出了小农意识的重重包围的结果。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温州企业得以迅猛成长,能有辉煌的今天,是由于有一大批集团的决策者能够自觉地超越农民,走出小农意识包围圈的优秀企业家。

观念上的超越是根本的超越。正是由于温州的私营企业主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方面超越了富翁,超越了老板,超越了财富,并且超越了农民,因而才能具有在经济制度、生产力方面进行超越的高度自觉性、巨大动力和卓越的聪明才智。

经济制度完善

这些年,温州模式在经济制度方面所进行的超越主要有以下几点:

1.超越合伙制,超越家庭工业资本

温州地区的私营工厂绝大多数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亲朋好友、邻里乡亲共同出资兴办起来的,一般采用合伙制组织形式,或者是不规范的股份合作制形式。在办厂初期,采取合伙制这种产权安排,这是温州这种穷困地区兴办工业,进行原始积累的一种有效的方式,是无可非议的。并且这种产权制度与资本形式适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管理水平。因此,合伙制成为温州模式的一种典型的制度安排,对于它的形成和确立,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合伙制的组织形式及家庭工业资本的缺陷也是明显的。首先,它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内在制度要求。因为合伙制工厂的成员是以血缘、地缘为纽带而联系起来的,资本具有家庭化与乡邻化特征,从而具有浓厚的封闭性。而市场经济中的人、财、物三要素都要求具有开放性与流动性。只有当企业的人、财、物具有开放性,才能不断扩大这三者的来源,以满足企业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否则,就会影响企业规模的必要扩大和管理者素质的提高。因此,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的深入,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以前曾起过一定积极作用的合伙制,已成为温州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于是,温州的企业家们积极采取措施,超越合伙制,把企业推进到公司制的发展新阶段。目前,在温州地区,万家、德力西、正泰、奥康、长城、东方、龙飞等大型集团公司,就是超越合伙制的代表。它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了由合伙制到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化。

2.超越股东

温州的私营企业从合伙制提高到公司制的同时,还进行了“超越股东”的变革。这一超越又包括两种不同的内容和目标:一是让非股东的职业经营者进入经理集团,甚至出任总经理。这样,使温州私营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开始分离开来,打破了乡镇企业的“谁打江山,谁坐江山”的“家天下”局面。二是超越股东,进一步让非股东进入公司的董事会。让非股东进入董事会,在今日的欧美、日本企业比较普遍。这是管理体制,乃至产权制度安排上的一场重大革命。同“经理革命”一样,非股东进入董事会,对于搞好现代企业,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大集团的负责人深刻认识到,温州企业的最大问题是在于企业家队伍的素质。如万家集团率先进行超越股东这场变革,并且把“经理革命”和“董事革命”这两场变革“毕其功于一役”,力排众议,郑重宣布,万家要让最有敏捷思路、经济头脑和实践能力的人当经理,要让他们进入高、中层管理者队伍,并且还要让非股东进入公司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万家集团公司将实行“三权分离”的阶梯式管理模式。这一独创性管理模式是指在公司内部建立决策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公司将聘请各个方面的专家参与其中。

万家集团及其他公司在进行“超越股东”这场变革中,曾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万家集团的大股东在反复商讨而不能形成共识后,被迫“分家”。但事实表明,完成“超越股东”这场变革,对于企业的发展与提高档次,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3.超越打工者

这是指让员工人人都成为企业的主人。温州的一些私营企业提出,每个员工都代表公司,都是企业的主人。之所以这样看待本来是“打工者”、即雇佣劳动者的职工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这是由于私营企业主正确而又深刻地认识到,这一方面是由职工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决定的。现代企业应以人为本,这不仅仅是少数股东和管理者,全体员工才是企业活力最深厚的源泉;另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基于这种正确的思想认识,近些年,温州的私营企业在经营理念上进行了革命,从过去的以物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而在管理体制和方法上,一是实行民主管理,废除了过去的“家长式”管理,让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与决策,实行厂务公开,“玻璃房”式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接受广大员工的监督,开展民主评议和合理化建议活动。二是充分发挥党、团及各种群众组织的作用。在温州的大、中型私营企业中,大多数都建立健全了工会、妇女和青年等各种群众性组织,并且切实保证他们的权益,注意发挥他们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特别是温州的一些私营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初便建立起了党支部,以后又发展成党委。近年来,还建立了共青团组织。党团组织和广大党团员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企业的政治核心、“精神堡垒”和骨干队伍。据调查,温州一些大型私营企业的高、中层管理人员,50%~70%是共产党员。这使有的企业家深有感触地说:我是依靠党组织办企业,依靠党团员管企业。这一切表明,温州大、中型私营企业的职工,尤其是那些作为党员的职工,的确是超越了打工者地位,在企业当家做主人。

私营企业中的党团员之所以能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企业的生产与管理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尽心尽力,这是由于他们认识到,只有让党团组织和党团员在私营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占有重要地位,使老板们感到离不开自己,才能够有条件按照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因势利导让老板尊重广大职工的正当权益,并且引导他们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生产力超越

温州模式在生产力方面所进行的超越,是为了使温州的工商业上规模、上质量、上档次,适应新的经济时代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生产力方面主要进行以下超越:

1.超越乡镇企业,超越农村

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形成的温州模式,是典型的非城市化发展模式。那时,温州地区的工商业,从生产力布局的角度来看,的确是名副其实的乡镇企业。它们星罗棋布在广大农村的村庄和小集镇上。当时,农村中的能工巧匠在政策松动后急于开店办厂,但是,他们缺乏资金,因此只能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利用住宅做店面厂房。这也是温州人的精明之处。但是,在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信息封闭的农村办工业,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这种生产力布局只适应工业发展低级阶段的要求。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温州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企业家们对于企业所处乡村这种环境的缺陷,日益看得清楚。有头脑、有眼光的企业家认识到,温州乡镇企业发展的障碍,除了企业家的素质低下之外,就是企业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太差。许多事实反复告诉人们:如果工厂继续处于交通、信息不畅,文化、物质生活不便的乡村,就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技术与管理人才,也难以吸引外商来投资和合作。因此,温州的企业家们决心让企业超越农村,实行工业与生活方式城市化。而且只有让工厂城市化,才能彻底斩断企业组织和产权制度安排上的血缘、亲缘和地缘这三条束缚温州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绳索,从而彻底超越温州模式。

由于温州地区的企业家在乡镇企业超越农村,实行城市化问题上有清醒的认识,眼光远大,并且创造性地开辟了“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镇区集中”的正确思路,因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基本上实现了生产、生活城市化。如建成了闻名全国的龙港农民城,尤其是中外有名的低压电器生产和经销中心,无论在工商业,还是在城市建设方面,都达到了现代化小城市的水准。柳市这座新兴的低压电器城,是许多大中型电器生产厂家由家庭作坊迅速成长为现代化企业的“摇篮”。曾有一家集团的负责人说:如果我们公司当年不由乡下搬迁到柳市来,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局面。他的话是有代表性的。

2.超越温州,超越国界

对于20世纪80年代初形成的温州模式,有人说,它是靠温州人走出(超越)温州,走向全国的办法创建起来的。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说。因为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相比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以商促工,走的是用商业带动工业的发展道路;而苏州模式则与其相反,走的是先工后商,以工业带动商业的发展路子。

由于温州是以商促工,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组成了一支令人惊叹的庞大的推销员队伍,人数有十余万之众。这些人数众多的温州推销员走遍了中国大地的千山万水,千家万户。正是有这么多的推销员送货上门,才得以使当时温州家庭作坊生产出来的质量较低、又无知名度的众多商品在全国市场能够占有一席之地,并且日益扩大,从而使小小的家庭工厂能够生存并发展起来。今天温州的一些大工厂的老总,不少就是推销员出身的。所以,说温州模式是靠走出温州,走向全国的方法创建起来的,是有一定道理的。而到20世纪90年代,温州的企业家们进一步把超越中国,走向世界,作为企业发展的明确目标和方法。温州一批有经济实力的大企业逐渐把经营范围扩大到了世界各地,如北美、南非、东、西欧以及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的众多国家。

温州企业在生产经营上超越温州,走向世界,大致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商品输出”。温州老板先以价廉物美的商品打开国外的市场,吸引住日益众多的国外消费者;尔后根据那里消费者的需要,在情况基本熟悉,并且有了一定的社会联系的基础上投资办厂,或者与所在国的厂家合作经营。温州老板在国外同国内一样,在企业经营方面也获得了巨大成功。

总之,温州老板的根扎在温州的大地上,但是,他们的经济势力必将超越温州,走向全国,并且走向世界。温州的经济是世界性的经济,因而它的前途无量。

3.超越传统经济

美国的经济学界与政府部门把以信息时代和高新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经济,称为“新经济”。那以前的经济相对来说,就是传统经济。温州的企业家是从小手工业、小工厂和小商品起家的。他们的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少,是典型的传统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步完成了由传统经济向新的信息经济的转化,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向新经济挺进。在这种经济形势下,经济敏感性很强,并且敢为天下先,不甘落人之后的温州企业家再次迈开大步,超越传统经济,向信息时代的新经济跨进。为了超越传统经济,温州的大中型企业与国家的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致力于实现科技产业化。为此,显著地加大了科研和新技术开发的力度;与此同时,还走出国门,积极引进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科研成果,以开发生产高、新、尖产品,跻身新兴行业。如正泰集团进军美国的硅谷,与那里的公司签定了技术转让合同。可以预言,凭借温州企业界的经济实力,以及温州老板的科技意识,赶超精神和卓越的创新能力,温州在21世纪将出现若干个在国内外令人瞩目的高新科技工业园区。温州将成为我国发展新经济的典范。

4.超越家庭工厂

实行规模经营,这是企业经营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由此看来,温州模式存在严重缺陷,企业规模普遍太小。这使温州老板们痛感在大鱼吃小鱼、弱肉强食的市场上,要战胜竞争对手,必须设法把自己企业尽快做大。如果仍然选择由本小利微的家庭工厂用滚雪球的方法,全靠自身的力量进行积累,借以扩大企业规模,这显然太慢。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有远大志向,经营能力很强的老板们便开始进行企业集团化运作。起初是几家、几十家小厂进行联合,以后发展为上百家,几百家小厂进行大联合。这样,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便形成下辖数百家,甚至逾千家的大型集团公司。在温州模式的发祥地乐清市,经过超越家庭工厂,实行集团化,昔日众多的家庭工业户已改造为2198家有限责任公司和20家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有全国无区域集团19家,列入国家大型乡镇企业集团的有6家。在今日的温州,工商企业实行非家族化和非乡邻化经营,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从而已成为企业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变革的一种总的趋势。

理论反思

“超越(走出)温州模式”这场发生在温州大地上的新的变革,对于温州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建设,乃至整个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有着不容低估的重大作用与意义。

超越温州模式这场新时期的改革,像一场暴风骤雨,从根本上扫荡、涤除着束缚在温州企业身上的一切旧的观念和体制。这些旧的东西既有过去计划体制的残余,也有几千年的封建制度遗留下来的影响。它们都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不相符合的。所以,超越温州模式,这是温州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又一次大的解放。它有利于温州企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尽快地与世界接轨,从而更好地迎接加入WTO后的机遇与挑战。总之,超越温州模式这场新的变革,对于温州经济的发展,是十分重大的。人们从近几年温州企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这个事实,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也就使温州模式得以能够彻底超越。因为它使温州老板和实际部门工作者具有强烈的超越要求,巨大的超越动力。

在认识和估价超越温州模式这场新的改革的意义及作用时,眼光不能局限于温州的企业,温州地区,而是要看到它对我们整个国家的改革与发展的借鉴作用,所提供的极有价值的经验;并且不能局限于经济这个领域,而是要充分认识和肯定这场改革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

1.使温州地区的发展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时期的要求和总的趋势

1995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与会者一致提出,人类社会已进入以人为中心的历史发展时期。不难看出,超越温州模式这场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以人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坚持以人为本。这场改革的许多方面的内容与目标,是自觉或者不自觉,直接或者间接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为企业员工和社区群众服务的。例如,超越富翁,超越财富,超越农村,超越“打工者”等方面的改革,使企业的产权制度安排,管理体制与方法,生产、分配和消费方式等改变了过去那种发展等于经济的工业文明观,而使发展=经济+社会,甚至提高到了发展=社会+人的人本发展观。这样,就使温州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增进人们的福利,维护员工和群众的根本利益。

2.使温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更加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具有经济头脑、有经商务工传统、而又敢想敢干的温州人抓住改革开放这个发展机遇,通过发展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纽带的个体、私营企业这种路子与方式,也就是人称温州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很快脱贫致富,步入小康。但是,当温州的私营企业初步发展,人们初步富裕起来以后,温州模式继续朝什么方向前进,怎样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目标?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温州老板们开始思索这个问题。他们提出和进行这场“超越温州模式”的改革,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企业的发展更加符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要求。温州地区日益增多的大中型私营企业建立党团组织,并且把党团员作为企业管理和生产的骨干,其目的也不仅是为了搞好企业生产,而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要求。还有,温州的老板们宣称超越自我,超越财富,超越富翁,这实际上是表示要让自己的企业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的方向和要求,把自己的事业融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去。而事实上也是如此。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还是从西方当代产权制度学说来看,今日温州的私营企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已不同于传统的、完全的私有制。它们实际上具有某些社会主义特征和公有制因素。温州的第二次改革使企业的生产、分配、消费关系,企业资产的使用、占有、支配和收益权力,老板与员工的相互关系,员工在企业的实际地位与作用,同“超越温州模式”这场改革前相比较,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根本性变化,并且变得日益有利于社会与员工。

有人说,温州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样板。我们认为,温州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成功的样板。总之,超越温州模式这场变革,有利于进一步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课题。

最后,还有必要思考,在“超越温州模式”后,温州模式的命运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及实际部门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超越温州模式,这是对温州模式的完善、发展和推进;而另一种却认为,超越温州模式,这是否定和放弃温州模式。也就是说,温州模式不复存在了。最近,学术界还有人提出,苏南经过近两年的产权制度改革之后,已经是“苏南无模式”了。那么,在超越温州模式之后,是否也是“温州无模式”了,这是需要回答的问题。

我们认为,在经过超越温州模式这场改革之后,原有的温州模式将不复存在了。这是因为超越温州模式的内容与目标,决定它是“革命性超越”,而不是“改良性超越”。以上所论及有关超越的内容表明,它是要彻底放弃和根本改造以血缘、亲缘和地缘这“三缘”为条件和纽带形成起来的温州模式这种原始的积累模式,工业初级发展阶段的发展模式,代之以现代企业制度。而从发展观来说,它是以人本发展观取代工业文明观。因此,这并不是对温州模式的完善、发展和推进。实际上,过去那种家庭化、家族化、邻里化的工业发展模式,与现代企业制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是对立的,二者之间的矛盾是无法用改善、发展来解决的。正是这个原因,在进行彻底超越之后,传统的温州模式固有的基本特征,在现代化企业和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不复存在了。

但是,我们却不赞同在超越温州模式之后,“温州无模式”的观点。我们认为,德力西公司的负责人在新的时期,大胆地提出要创建新的“德力西模式”,这种意见是值得重视的。因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企业,由于采取特殊而又有效的思路、方式、举措,而使其经济,或者社会其它方面获得巨大成功,都可以创建和形成世人所公认的发展模式。例如,日本就有全世界闻名的丰田模式,浙江还有全国闻名的“横店模式”。因此,我们应当支持,并且实事求是地敢于肯定温州杰出的企业家们创建富有自己特色的新的发展模式。因为新的成功的发展模式的形成和出现,将为其它企业提供一个学习的典范,也为它们提供一个努力赶超的目标。温州的企业家当年有能力创建温州模式,在今后前进的道路上,相信他们能够创造同样成功的新的发展模式。

标签:;  ;  ;  ;  ;  ;  ;  

超越温州模式:温州二次改革的理论研究_温州模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