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沧桑巨变砥砺奋进“甬”向前
文|本刊记者 姚颖超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这是一片向海而生的传奇热土,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精神,其来有自。
七十年辉煌岁月,勇立潮头,砥砺前行;七十载逐梦流年,跨越历史,创造奇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宁波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矢志不渝推进创业创新,依托港口之利、开放之先、体制之活、民企之多,走出一条切合中国特色、富含时代特征、具有宁波特质的港口城市发展路子。
今天的宁波,以全国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国1.19%的GDP、1.45%的财政收入。宁波的历史性巨变,成为展示浙江乃至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重要窗口。
从百废待兴发展为经济大市
工业经济,是宁波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
“和丰纱厂锭子响,太丰面粉灰烬扬,永耀发电灯笼亮,通利源榨油放炮仗,‘三支半烟囱’可怜相。”这首民谣是新中国成立前宁波工业的真实写照,宁波工业就此起步。通过发挥沿海开放城市的先发优势、港口优势和民营经济优势,宁波工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1985年突破百亿元大关,1994年突破千亿元,2008年达到万亿级……
借着改革开放、乡镇企业发展改制的东风,宁波不断解放生产力、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一大批民营工业企业迅速崛起。时至今日,宁波拥有民营企业30万余家、个体工商户52万余户。按常住人口计算,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老板,每26个人就拥有一家民营企业。宁波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62%的税收、63%的经济总量、69%的出口额、85%的就业岗位,95%以上的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为民营企业。
汽车产业后来居上。宁波汽车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近40年的快速发展,吉利、一汽大众整车制造项目相继落地杭州湾、北仑。2018年,全市汽车产量达到80.27万辆,整车产值达906.9亿元,汽车产业产值达到3169.8亿元。创立于1984年的吉利汽车,从宁波走向世界,自2012年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以来,吉利控股集团已连续6年上榜。
从社办工厂到乡镇企业,从小作坊到跨国公司,依托分工体系完善的制造业产业基础和活跃的创新创业氛围,宁波培育了奥克斯、均胜、得力、申洲等著名企业和雅戈尔、方太等8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天生密封件,打破美国公司半个世纪的垄断,成功攻克核安全一级设备的关键零部件——C型密封环;舜宇的镜头,几乎垄断了国内手机领域双镜头的市场,从2012年开始,舜宇又做到了全球车载镜头出货量第一;路宝科技是全国有名的桥梁伸缩缝制造商,其产品一次次被用在杭州湾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等世纪工程上……这些无一不记录着宁波民营经济迸发的活力。
今年,宁波吹响打造“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号角,到2025年,培育形成绿色石化、汽车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4个5千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文化体育等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46”正引领宁波先进制造业驶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截至6月底,全市“246”产业集群共拥有规上工业企业5831家,合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754.7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9.8%,同比增长4.9%,高出全部规上工业产值增速0.6个百分点。其中,绿色石化、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时尚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文体用品、节能环保等产业增幅均领先规上工业增幅。
排除标准:(1)麻醉或肝癌手术禁忌证者;(2)合并感染性疾病者;(3)术前体温、血红蛋白、总蛋白水平异常者;(4)合并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5)术前曾接受对本研究结果存在影响的药物者;(6)溴化物过敏者。
电影产业由成长到成熟迈进,期待院线单屏产出拐点。认为,2018年全年票房收入增速或低于10%。一二线城市票房增速显著低于三四线城市票房增速,未来中小院线出清和票房市场下沉或利于直营院线。
1978年元旦,浙江炼油厂年产250万吨炼油项目建成投产,宁波绿色石化产业由此起步。随着镇海炼化、大榭石化等重大项目陆续建设,绿色石化产业已成为宁波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近年来,宁波着力打造上下游一体化石化产业体系,“油头化尾”产业链基本成形,力争尽快建成极具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项目极少落户宁波,宁波科技基础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为了振兴科技事业,宁波瞄准科学技术“高、精、尖、新”的定位与方向,先后发布了科学技术工作、科学技术队伍培养、新技术(新产品)试验研究方向等一系列重要规划。70年来,宁波科技创新实现了从“跟踪模仿”到“应用集成”,再向“关键核心原创+并跑领跑”的演进和跃升,区域创新能力和综合位势显著提高。宁波先后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型初创企业、省级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2524家、865家,均居全省首位。
吉利汽车机器人作业车间(水贵仙|摄)
去年,宁波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成为我国第15个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的城市。如今,宁波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是全国七大新材料产业基地之一、四大家电生产区之一和三大服装产业基地之一,拥有汽车制造、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家用电器等八大千亿级产业,并涌现了石化、汽车等全国一流的核心优势产业,工业总量稳居浙江省第一。
从商埠小城蜕变为现代化国际港城
开放引领港口强市,蝶变中筑起品质之城。70年来,宁波以“港口”为主题,在时代的答卷上写下了一部恢宏壮丽的发展史诗。作为海上丝路的重要始发地和太平洋西岸最大的自由贸易港之一,宁波自古行贩遍地、商贾云集。至清代,宁波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这座东海之滨的商埠小城自此名扬天下,无人不知。
1974年,国家批准建设镇海港区。1979年,北仑10万吨级进口铁矿中转码头主体工程在海上打下钢桩。1989年,宁波港首个集装箱码头开工建设。2005年,浙江省政府和宁波市政府宣布整合宁波港和舟山港……
化学防治技术是防治油菜病虫害的主要技术,就是指通过喷洒农药和化学试剂等有针对性地杀死病虫害。该技术方式具有快速、杀伤性强、根治彻底的优点。但是,随着绿色种植技术的推广,化学防治技术的弊端显露了出来,在防治过程中,强效的化学农药在杀死病虫害的同时,还会杀死油菜中的有益微生物,并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农业种植中正在逐渐减少化学防治技术的使用[3]。
港口的发展,是撬动城市复兴的关键。认准这条路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宁波深入实施“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发展战略,紧紧抓住国家港口发展重要战略布局和全球航运贸易格局嬗变机遇,一面积极开拓岸线、码头资源,一面加快传统港口现代化转型。沉寂已久的千年古港,就此迎来了新生。
1973年,宁波港还是一个内河港。1984年,宁波被列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时至今日,宁波舟山港坐拥北仑、洋山、六横等19个港区,620多座生产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大型泊位就有近160座,240多条航线连接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年货物吞吐量破10亿吨,连续10年位居世界港口第一。
同时,伴随着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宁波企业开始携带宁波制造、宁波智造、宁波资本、宁波服务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开展境外投资。70年来,宁波境外投资大项目已占据主导地位,实绩企业持续扩大,走出去区域不断拓展。尤其在对外承包方面,宁波工程行业结构分布愈发多元,电力工业、交通运输、石油化工和制造加工类项目全面开花。近年来,宁波企业通过境外并购实现全球价值链跃升,已成为宁波企业转型发展的一条新路径,均胜便是典型。2011年,均胜与德国普瑞正式签约,开启境外并购之路。目前,均胜已在德国、美国等17个国家拥有45个研发及生产基地,员工超过22000人。智能HMI、自动驾驶、智能车联等都是均胜电子的“明星产品”。
而片猪肉激光灼刻标识技术是利用激光在片猪肉表皮上灼刻动物检验检疫章、肉品品质检验合格章、片猪肉对应授权码等标识信息。以清晰有效、不可擦除的标识信息为载体,为猪肉产品的安全可查询、可追溯提供理想的信息链基础。汪宗星向记者介绍到:“此技术利用激光束瞬时高速划过片猪肉表皮,产生局部高温物理烧灼,激光束所过之处,表层物质瞬间气化,灼刻出需要的标识信息。整个灼刻过程无任何添加物质,不会对猪肉及周边环境造成任何的污染。而消费者可在猪肉上清楚地看到检疫合格字样以及检疫具体时间。”
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波的外贸几乎一片空白,更不用提外资和外经。如今的宁波,每10个人当中就有一个老板,每5个人中就有一人从事外贸工作。以世界为画布,从零起步的宁波外贸画出了漂亮的发展曲线。据宁波海关统计显示,宁波自1988年起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当年外贸进出口额就首度突破1亿美元,2013年外贸进出口额突破千亿美元。今天的宁波,拥有进出口实绩企业2万多家,160多种宁波自产商品销量长年居世界前列。
1980年,宁波迎来了第一家外资企业——宁波东方电子有限公司 (前身为宁波东方眼镜制造有限公司)。谁也不曾想到,“零的突破”之后便是加速集聚。伴随着宁波开放步伐的加快和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外商投资企业在宁波得到了迅猛发展。1992年,借助海外“宁波帮”,外商实际投资首破1亿美元,2002年破10亿美元,2004年破20亿美元,2013年破30亿美元,2014年破40亿美元。外资引进,一路势如破竹。截至2018年底,宁波是全国第9个实际使用外资突破500亿美元的城市。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装卸码头(张 辉|摄)
港口是最大的资源,开放是最大的优势。港口的发展带动了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临港工业异军突起,依托港口进出的外贸企业风生水起,外商投资日益增加,体制机制活力不断增强。宁波与开放相融交织,开放铸就了宁波骄人的综合实力,开放拓展了宁波人的视野,开放也成了宁波人的重要品格。
“港”“城”相依。宁波充分发挥港口和开放优势,从北仑港、浙江炼油厂、镇海发电厂、镇海清水浦渔业基地四大工程起步,推进了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70年来,宁波城市建设也如大鹏展翅。以深水港开发为突破口,大规模城市建设启动,中心城区“年轮”一圈圈拓展,组团型、网络型现代都市格局逐步形成……祖国的东方,一座现代化国际港城已崭露头角。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波城市建成区面积狭小,仅18.3平方公里。经过70年的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城雄姿展现,建成区面积达到345.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72.9%。
从生活贫困迈入全面小康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70年来,宁波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增加财政民生投入,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努力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九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在“2018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中位居全国第二……时代的变奏曲,回响在城市上空。
当民谣“大海洋洋,忘掉爹娘”这般的辛酸成为往事,70年来,宁波人见证了城市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宁波,城市建成区仅18.3平方公里,全市仅有15家医院,市区几乎没有像样的街道,更没有一幢现代化建筑;70年后的今天,她已是一座“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逐梦之城、幸福之城,拥有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建筑,矗立起一幢幢“高大上”的保障性住房,装备设施不断完善的校区、文化场所和医院……2018年,按常住人口计算,宁波人均GDP跃升至13.3万元,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
在实践中,学校将课程分为道德、人文、科学、健康、艺术五大学习领域,每一领域又包含基础性、拓展性两类课程。无论是基础性课程,还是拓展性课程,都围绕上面的五个领域落实并强化五种素养。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还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校内与校外之间的壁垒,突破传统课程模式,自主开发了各类综合性课程。目的是通过课程体系的建构、课程方案的落实,实现“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
70年来,宁波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其中城镇居民收入从1978年的306元跃升到去年的6013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5年的627元跃升到去年的33633元,城乡收入比缩小为1.79∶1;去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6.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56.4平方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足足大了一倍。
经历一场虚有的生死磨难,妻子变得对俗世生活格外地依恋起来。有那么一段时间,妻子吃不再心疼钱,穿不再心疼钱,戴不再心疼钱。钱是什么呀?真像人们说的那样,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身外之物,对活着的人有用。人一死,还有什么用呢?就什么用都没有了。或许,这就是金钱的虚妄之处。或许,这也是生命的尊贵之处。
安居是每一个城市人最基本的生活理想之一。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节奏,宁波住房保障体系也不断完善,让外来务工人员及城市中低下收入群体在“广厦千万间”下“风雨不动安如山”。自2002年以来,宁波相继实施了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房保障政策。2010年,宁波正式出台公共租赁住房政策并大规模启动公租房房源建设,并于2014年开始将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进行了“并轨”,这让宁波这座城市无数居民实现了“居者有其屋”。而在老城区之内,大批经过整治之后旧貌换新颜的老小区,众多改造之后雨天不再积水的城市低洼地段,以及越来越少的生活设施落后的非成套房,则印证了群众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
如果说居住条件的改善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那么文化的繁荣兴盛便是群众幸福感的生动注脚。文化繁荣兴盛是助力发展的奠基石、助推器。早在本世纪初,宁波就提出了“人人享受文化”的理念,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作为国内较早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改革的城市,宁波经过多年努力,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城乡各个角落。2012年,宁波市就提前实现了村级“农家书屋”全覆盖的目标。
为了践行“人人享受文化”的理念,宁波在全国率先构筑“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不断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形成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为城乡居民“就近、就便”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有效保障。全市镇乡(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基层文化宫实现了高标准全覆盖,全市建成文化礼堂440多个……一个个文化站点在宁波城乡大地星罗棋布,为居民不断输送精神食粮。同时,宁波以“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为契机,组织百家社会培训机构,成立全民艺术普及社会联盟,发布全民艺术普及联盟公约等,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让更多市民享受全民艺术普及的成果。
我校已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也是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两个专业是二级学科。依托学科建设,广东省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电气工程综合训练中心,深入研究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形成技术积累,促进教学长足发展。专业教师除了完成自身教学任务,还应该根据学科发展方向和社会需要积极开展科研,将科研项目和成果作为实验教学内容更新、提高教学水平和实验技术方法提升的源泉。各级各类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项目,为学生的课程设计、大型作业、毕业设计、科创竞赛选题提供依据,学生在进行这些实验项目时可以激发他们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实验技术方法和创新能力[10]。
近年来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经济体之一,高铁是我国在世界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取得成功的代表性产业之一。随着中国高铁在世界上美誉度和知名度的提升,该产业迎来了重要的国际化发展机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当前的宁波,正以再领风气之先、勇攀开放高地的雄心,吹响“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号角,开启新一轮创业:攻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建设营商环境一流城市,创建特色型软件名城,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古老又年轻的东方港城,光华夺目,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谢 霞
标签:创业创新论文; 经验启示论文; 港口城市论文; 民企论文; 深化改革开放论文; 发展历程论文; 发展路子论文; 宁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