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尚 梅

摘 要: 语文科目是一门实用性、涵养性很强的科目,学好语文可通过听说读写领会到丰富的文学印象,因此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就需要带领学生们学会从阅读中提取信息,本文将一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为主要内容,以部编版教材为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探讨如何提高学生们对文字的阅读效率。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一、前言

在新课程的理念传播中,小学语文阅读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并不能够以单一的标准进行教学,而是要采用多元化的、高层次的教学形式,这成为目前语文教师进行下一步教学研究的一大方向。本文将围绕部编版教材进行分析,讨论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能够提高质量和效率,推动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

二、肯定学生阅读主体地位

(一)调整课堂节奏

新课程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教师的课程开展需要遵从新课程尊重学生的观念,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在课堂的节奏处理上进行随机的调控。

例如,在部编版教材二年下册第四课《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教学时,教师要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围绕“邓小平爷爷”作为主人公、“植树”作为活动的内容进行教学。二年级的学生基础较薄弱,因此教师需要首先在课堂的节奏上面,尽可能地贴近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当学生们对生词“龄”“经”“植”等生词陌生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前期进行生词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延长时间,进行词组的组合,帮助学生们扫除通读课文的障碍。此外,当学生们对生词的掌握较为熟练的时候,教师可以调整教学重点,对课文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解释,重点标记邓小平爷爷认真植树的句子,学会从语言层面理解植树等动作的描写规律,并领会到“额头已经布满汗,仍不肯休息”的情感表达,学习邓小平爷爷在植树过程中一丝不苟的精神,提升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

(二)激发阅读兴趣

(二)学习特色修辞手法

在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十八课中,《富饶的西沙群岛》作为一篇写景的文章,其中饱含着众多形象生动的词汇,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词语的积累,通过阅读,学生们能够初步感受到文章的语言优美,在此基础上进行“瑰丽”“交错”“红缨”等词语的整理,能够使学生们对西沙群岛丰富的物产产生丰富的认识,记录成属于自己的阅读笔记,这种方式能积累一定的基础,为之后阅读说明文提供便利。另一方面,教师为了帮助学生们积累理解文中的词汇,培养出一定的想象力,还需要借助一定的多媒体手段,将五光十色的海域进行视觉的呈现,帮助学生们加深对课文中词汇的理解,同时学生们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可以站在作者的角度,对文章的造词遣句进行换位思考,进而贴近作者的思想,理解文章中包含的情感。

(一)进行小组合作阅读

三、帮助学生总结阅读收获

(一)及时整理字词知识

阅读的教学是为了不断拓展学生们的认知水平,提高学生们的文学素养,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要帮助学生们养成及时整理陌生字词的习惯,进行字词的积累;进行词汇的积累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进行之后的阅读,还可以帮助学生们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Therapeutic drug(Yupingfeng granules,Z10930036)and placebo(placebo granules)were manufactured by Guangdong HuanQiu Pharmaceutical Company(Guangdong,China).

语文的阅读是一项接受新信息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不仅需要注意根据内容调整课堂的节奏,还需要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内容的兴趣激发,带领学生们领会到作家丰富的情感世界。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一文中,老舍先生通过一系列的排比、拟人句式,将爬山虎的生长习性、颜色姿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教师在带领学生们进行阅读的过程中,需要选取典型例句“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进行赏析,帮助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建立起快速的联想能力,从而提升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帮助没有见过爬山虎的学生们也能够对爬山虎的特征产生充分而形象的了解。教师还可以将文章中的部分句子进行筛选,用“蛟龙的爪子”锻炼学生们对文章修辞手法的理解,帮助学生阅读能力进行提高。

语文科目的存在是将简单的语句通过系统化的安排,将字词进行有规律、有美感的整理,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修辞手法,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10月11日,自治区召开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动员大会。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孙大伟出席会议并作动员讲话。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严植婵主持会议。会议提出,广西将从今年起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到2021年,实现对全区村庄风貌整治“扫一遍”的目标,逐步塑造和形成“传承文明、桂风壮韵、生态宜居、和谐美丽”的广西乡村新风貌。

四、培养小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在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24课中,鲁迅先生通过《少年闰土》一文中一个少年的人生剪影,描写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村景象,因为文章的篇幅较长,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给学生们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粗读预习,粗读具有两种作用。一方面,通过粗读,学生们可以在宏观上对课文的内容做到大致的了解,对少年闰土和“我”的相识、重逢得到初步的时间判断,从而对文章建立起较为清晰的印象,得出“什么人在什么地方经历了什么事情”的初步印象。除此之外,粗读还能够帮助学生们解决生词短语,以课文为例,粗读能够对不认识的“猹”“秕谷”以及“装弶”等带有明显地域文化的词语,进行意思的查找,帮助学生们理解含义,对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做到概括性的了解,为接下来的精读奠定好基础。

阅读教学是要通过典型的文章,帮助学生们学会进行一类文章的阅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初步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需要进行粗略的阅读,以达到快速了解大意的目的。

检查后统计结果显示: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患者有26例,所占比30.23%感染大肠埃希菌的患者有60例,所占比69.77%。感染大肠埃希菌的患者多于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患者。

(一)粗度了解文章大意

(二)精读定位关键信息

今天晚上,浴在舞台照明的余辉里,连梁闰生都不十分讨厌了。大家仿佛看出来,一个个都溜了,就剩下梁闰生。于是戏继续演下去。

2.3.7 AKP水平 3 项研究[10,13,20]报道了 AKP 水平,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P<0.01,I2=93.2%),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详见图8。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AK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51.25,95%CI(10.72,91.78),P=0.01]。

阅读在完成粗读的目标之后,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阅读,目前我国小学生的语文考核中,阅读常常是以任务型出现的,所以,阅读的精读直接决定了有效信息的获取量,为了帮助学生们进行精读训练,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从人物和关键意象等概念入手。

(2) 产气能力。按5×106CFU/mL接种量向装有模拟酒(乙醇体积分数为10%(V/V))的艾氏发酵管中接种经不同方式活化的酵母菌,于28℃下静置培养24 h,测定产气量(mL) [18]。

每篇文章都包含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且是通过人物的经历和意象的表达进行的,在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17课《风筝》一课中,教师要进行精读首先需要学生们理清主人公“我”的活动轨迹,“我”和小伙伴因为心中的“憧憬”制作了风筝,风筝却在天空中断掉了,“我”和小伙伴进行了找风筝之旅。教师为了帮助学生们养成任务型阅读的习惯,可以提问“孩子们在故事里经历了什么?”,让学生们将课文进行分段,随着课文中小伙伴们的行动感受他们起伏的心情变化。除此之外,教师要在精读的过程中,带领学生们进行深层思想的挖掘,提问“为什么孩子们要去找风筝?风筝代表了什么样的含义?”学生们在精读的过程中,根据事件的发展,选取关键的句子进行回答,“风筝上面承载了伙伴们的美好憧憬”,感受文章表达的童心童趣。

五、丰富小学生的阅读形式

例如,在描写月色的课文中,部编版的一年级下册分别选取了《静夜思》《夜色》作为相邻的8、9两课,这两篇文章的文体分别是唐诗和现代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们对于月色的阅读兴趣,可根据文体进行不同风格的教学。在进行《静夜思》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进行动画短片的放送,带领学生们对李白异地思乡产生一定的心理认同感,帮助学生们沉浸在安静的阅读氛围中,然后再进行单个字词的分析,理解古诗中文字“霜”的精妙之处,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将唐诗宋词的文化逐渐融合进学生们的阅读习惯之中。在进行《夜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现代文的白话特点,将诙谐的语言和轻松的对话融合进课文的教学中,配合课文中“我”的口吻和心理,让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自己对“月夜”的印象。为了帮助学生们理解“我”的心理,教师可以提问“月色可以看到什么有趣的景色?”引起学生们的讨论兴趣,帮助学生们在阅读的时候进行代入式的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践行者,阅读的过程是进行文本解读的过程,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文章会产生不同的解读,因此,为了实现学生们解读内容的查漏补缺,帮助学生们从身边人的阅读方法中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制的阅读方式。

在组织形式上,教师需要将班级内的同学进行分组,既可以按照学习成绩进行分组,也可以参照就近的原则,将座位邻近的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每位同学的参与性,让学生能够较高程度地进行组内合作。在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4课《安塞腰鼓》的学习过程中,安塞腰鼓作为黄土高原的特有文化产物,在课堂中的学生们难以接触,所以难以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辅助理解,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的学习中开展几个问题,“什么是安塞腰鼓?黄土高原还有哪些艺术形式?”帮助学生们拓宽对民俗文化的认知,理解这种人鼓合一的艺术表现形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就这篇文章为例,让学生们自主合作,讨论文章中的写作亮点,教师可以在组内自由选举或者指定小组长,小组长按照人数听从教师下达的问题,将课文进行段落的划分,每个人负责一部分比喻句的挑选,这样能够使每个成员都得到锻炼,进而在小组中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在圆锥曲线的2000多年的发展史中选取学生能够理解且有一定教学价值的部分按历史顺序“去支强干”进行重组,对学生理解有负面作用的部分作合理改编(例如:椭圆的起源有许多其他猜想,仅选取“削尖的木桩”作为椭圆的起源介绍给学生)对难度过高的内容作以调整(例如:选取圆柱背景的“丹德林球”发现椭圆的性质,而非圆锥背景的“丹德林球”证明发现),将这些丰富的数学文化以符合学生认知基础和认知规律的教学形态呈现给学生.

(二)课外

阅读不仅仅需要教师在课上带领学生们针对课文进行细致的阅读,还需要在课后进行广泛的涉猎,增加文学阅读内容,培养出良好的阅读理念,通过数量增进学生在阅读中的质量。

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主要可以以课文为主,从两方面进行开展,一是要在课文中选取同类阅读作品,例如部编版在一年级下册中筛选了李白的《静夜思》作为第8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完成课文的教学之后,选取简单的唐诗作为拓展阅读,帮助学生们从小树立起诗的概念。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将课文中作者的作品进行选取,帮助学生们对作家进行了解,如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趵突泉》一文,老舍通过对老济南趵突泉的景色进行了细致轻巧的描写,将一代名泉带到了读者的面前,教师可以选取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进行选读,帮助学生们了解老舍先生喜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文学性格。

六、总结

总的来说,阅读的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教师从长期的教学过程进行引导,如何帮助新课程的理念渗透到小学生的阅读过程中,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从学生的接受程度入手,帮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主要准则,学会站在作者的角度进行思想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张小英.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19(5):25.

[2]张冬梅.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探究[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一)[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3]郑国忠,赵晶晶.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甘肃教育,2018(23):66.

[4]陈为华.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5):69.

本文为甘肃省酒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JQ(2018)GHBI4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评价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尚梅,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西湖镇中心小学。

标签:;  ;  ;  ;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