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马田宇

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马田宇

天津森岛瑞泰置业投资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现在的建筑施工方法在逐渐完善,同时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一定要把高施工水平与质量作为施工的主要依据,这样更方便客户的各种需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使用范围逐渐提高,但是其中会出现裂缝等这些问题,现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同时制定出详细策略。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这样探讨具体的使用过程。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在大体积混凝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无论是混凝土的水灰配合比还是混凝土的浇筑方法,任何一个环节控制的不好都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每一个施工环节,不断改进施工技术,在此基础上做好工程的养护工作,在各个阶段都要做足准备工作,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介绍

1.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顾名思义,其体积巨大,而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表现形式,用量大和结构厚实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特点。结合其自身特点,在施工过程中也需遵循相应原则,首先,为了避免施工缝隙的出现,浇筑必须一次完成,这便对混凝土原料的配比提出严格要求;其次,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条件,相对其他材料更严格、要求更高。

1.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分析

首先,地基变形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主要原因,在混凝土工程施工完成后,对建筑地基会有相应程度的作用力,地基会因此影响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或位移,又会将应力反作用于混凝土结构上,当超出其承受范围后,混凝土结构就会产生裂缝;其次,混凝土结构受温度变化产生裂缝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混凝土体积大,内部水热反应产生的大量热量无法及时排出,聚集在结构内部使得混凝土变形裂缝,另一方面,受外部温度影响,混凝土外部结构在热胀冷缩的影响下发生变形,而内部温度变化无法同步,变形程度不一致最终产生裂缝;然后,建筑用料钢筋因为养护不到位,表面接触空气产生锈蚀,对混凝土产生向外的作用力,导致其结构涨裂,出现裂缝;最后,施工工艺操作不熟练、不规范,会降低混凝土质量和稳定性,一旦受到影响就容易出现裂缝。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的技术特点

混凝土最小截面尺寸一定要比1m大,只有这样才可以被称为大体积混凝土,和一般的混凝土相比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各个角度考虑施工高度以及位置这些问题。其中主要的技术特点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1)混凝土的体积大结构大,厚度和一般混凝土比也更厚,占地范围广。(2)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要求较高。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较多的浇筑量,同时一定要进行连续浇筑施工,这样才可以保证浇筑施工质量。(3)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的问题。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材料便是混凝土,在浇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遇到水便会发生凝固之后产生水化热,因为水泥会产生水化热的问题,便会产生大量热能,同时这些热量在1~3d之内也只能散发掉总热量的50%,这样剩余热量便会集中在混凝土内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混凝土自身便是导热不良体,这样会出现温度升高的问题,中心温度过高便会产生压应力,边缘部分受到拉应力,这样在拉力跟压力超过混凝土自身的承受范围之后便会出现裂缝。为了控制好裂缝问题,从而避免出现水热化的问题,浇筑厚度控制在1.5m之上的混凝土一定要进行分层施工。(4)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大体积混凝土抗渗防水性能。进行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一般是在基础工程中使用,常年处于地底。这些受到的外界干扰虽然较小但是地下水会对大体积的混凝土产生影响。在高层施工中一定要考虑到防水设计。

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3.1抗裂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抗裂施工技术,主要是针对混凝土自身特性采取的,主要实施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首先,是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和配比设计上,原材料的种类、数量、配比值均需通过试验和对比确定,在不同混凝土配比结果中选择最优抗裂性的方案应用,除此之外,还需强调配比过程的规范操作,具体施工人员必须根据既定方案和制度进行规范配置,不断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其次,除提升混凝土自身抗裂性能外,在混凝的搅拌过程中还可以添加其他材料加强抗裂性能,在保证混凝土材料充分混合的基础上,将配筋材料加入到混凝土结构相对脆弱的部分,通过增加混凝土强度来提升其抗裂性能;同时使用添加剂,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伸缩特性,将其收缩或膨胀程度固定在合理范围内,从而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

3.2控制温度施工技术

混凝土材料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在施工中注重控制温度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结构裂缝。温度控制主要实施在施工设计和特殊情况处理两方面上,在施工设计中必须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和浇筑温度。水泥遇水会发生放热反应,这对受温度影响严重的混凝土来说非常不利,所以需严格控制水泥用量,而水泥成分的减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混凝土自身强度,还需找到合适的替代材料,一般情况下土木工程中会使用低热水泥或添加减水剂的方式降低水泥热化温度,从而保证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水泥用量的减少主要是控制混凝土内部结构温度,而浇筑温度的控制侧重点在混凝土的外部温度,外部环境温度越高,混凝土结构稳定性越差,所以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时,要尽可能避免炎热夏季作业,如果无法避免则需及时采取降温措施,不断降低浇筑温度。针对特殊或突发情况急需降温时,则将冷水注入混凝土内部预埋水管中,强行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3.3控制约束力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控制约束力主要来自地基和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的影响,前者是外部约束力,后者是内部约束力。针对外部约束力,采取将混凝土与地基分离开来的施工措施,主要是在两者之间添加或铺垫沥青或砂子,形成沥青毡层或砂垫层,这样在地基发生沉降或位移的时候,有效减少其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作用力,从而避免裂缝情况出现;而对于内部约束力,主要原理是减少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主要方式包括覆盖和蓄水,以此来减少和保持混凝土内部产生的积聚应力和温度平衡,则能有效避免热胀冷缩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3.4抗拉强度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依附于混凝土中应用的材料,想要提升这种强度,需考虑增强材料的合理利用。土木工程中主要采用的增强材料包括:有机纤维、无机纤维和金属纤维,其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抗拉效果。

4结语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建筑的基础材料,是工程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注意和严格控制其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分析裂缝成因主要包括地基变形、温度影响、钢筋锈蚀以及施工工艺缺陷,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需采取抗裂、控制温度、控制约束力和抗拉强度施工技术,实现混凝土配比的优化、混凝土内部温度平衡、地基于混凝土之间滑动层的增设,以及增强材料的合理应用,只有规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问题,才能保证土木工程施工安全和施工项目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彬.探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38):28-29.

[2]李明忠,王翠丽.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门窗,2017(09):105.

[3]滕江.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0):42-43.

[4]黄振华.浅谈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07):118+121.

论文作者:马田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7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马田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