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国家的各项基础设施也迅速完善起来,比之前的投资力度增加了很多。同时,很多地区已经陆续建立了新一批的排水设施,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自来水问题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因此,高度重视自来水排水工程是必要的。本文针对当前自来水排水过程中的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并且针对自来水排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提出了完善的措施,希望对自来水排水工程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自来水;排水工程;管理;施工研究
前言:
排水工程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排水工程的许多管道都是在地下的,因此,排水工程如果出现一些漏洞问题,将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可能会引发各种难以预料的灾难。在施工过程当中一定要对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对排水工程一定要系统地分类。本文根据排水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各个阶段进行了探讨,对排水工程施工准备阶段要点问题做出了研究。自来水给排水工程的管理与施工是当前社会的施工热点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基础设施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要想合理地实现自来水给排水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就要运用科学的办法,制订完备的施工内容。
一、自来水给排水工程的现状
(一)施工管理忽视质量问题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施工项目的不断增加会使得供应水量不断增加,也会使人们在自来水供给的过程当中应接不暇,因此这种关系的失衡,就会使得供水单位出现混乱的现象。出现此问题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参加项目施工建设的企业对资源和资金的积累,使得他们逐渐摸透市场中自来水的供应情况。在发展企业的同时,资金增多,会使他们承包所有的水资源。但是,与此同时,如果承担过大的水工程量一般都会处理不好。由于利益方面的思考,承包公司会以各种形式将工程承包出去,而接下来的工程任务会由下一个公司进行承包施工。但是,在不同的环节和活动中总承包企业并没有履行自身相关的义务,没有按照规范来进行资质的审核和审理,对于承包公司没有严格要求,而是草草了事,很可能会使施工质量出现问题,使得施工不能达到一定标准,从而给排水施工工程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工程监管不科学、不合理
每个工程项目施工都存在监管部门,很多时候监管部门的监督是起到施工质量标准是否达到合格的一个重要依据,是整个企业必不可少的关键部门,也是整个施工环节的最后一关,是施工质量得到保证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合格的监管部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排水工程的质量。如果监管得不到有效落实,在此环节出现的问题就会使整个施工的质量问题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于监管部门的责任心就具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要确保实施监督单位能够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细致地观察和检测工程上的问题,确保工程管理发挥到最大效用,要求监管部门以认真的态度完成监管工作。
二、自来水给排水工程的管理要点
自来水给排水工程作为城市规划当中的重点内容,其工程管理与设计理念必然受到城市规划理念的影响。现阶段给排水工程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势就是一体化,自来水给排水工程建设,需要以节约用水与保护生态为核心,而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很好的满足这一建设需求。自来水给排水工程的一体化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城市污水的处理效率,通过图1所示的污水处理装置,实现给排水系统的一体化管理,从而将供水与排水放置在同等位置进行工程建设,能够极大的促进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进而达到节约水资源的效果。
自来水给排水工程管理,需要进行市场化改革,在社会经济的刺激下,多数自来水公司以及水务集团已经将市场化管理融入到日常经营管理当中,但具体的市场化发展形式还有待研究,包括河道治理、防洪设施管理,以及自来水厂与城市给排水管道建设等职能的细化设置。为保证一体化管理的落实,有必要完善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对细化后的排水单位、供水单位、节水单位等进行统一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以及保护。专门的管理机构,在管理过程中,其专业性与管理效率更具优势,在组织过程中,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的监督与管理作用,由政府部门统领下属的工程公司、水务研究部门、排水公司、污水处理公司、水质监测站以及计量检定站等,确保各部门各司其职,进一步实现整个管理系统的职能价值。
三、自来水给排水工程施工的完善措施
(一)完善施工准备
自来水给排水工程施工的前期准备阶段,首先要保证施工方案的可靠性、可行性与适用性。在工程施工正式开展之前,要保证施工场地达到“三通一平”,即电通、路通、水通与场地平整;在施工方案设计过程中,施工工序方面排水系统施工要优先进行,尽早完成排水泵房的建设,然后进一步设置排水主管线路与支管线路;施工过程中凡是涉及到与混凝土水池向相连接的管道,都要在保证水池中的试水沉降率达标之后,才能进行连接密封[
图1自来水给排水一体化工程污水处理结构示意图
在对施工图进行会审的过程当中,要全面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项目承揽单位中的专业人员或主管人员,在审核期间,要将地线管线设置的合理性作为重点审查内容,保证管线无碰撞、交叉,且拥有足够坡度。图纸当中对大口径式地埋的稳定性也是重要的审查内容,要尽量保证土的变形模量与管道性质符合相关标准。
(二)强化施工技术应用
在自来水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检验是基础部分,在这一阶段,施工方要严格遵循相关检验标准与施工规范,保证材料尺寸、密封性、强度等符合施工图要求。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监管工作,对维护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水,自来水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监管单位由项目承揽单位兼任,具体的监理内容包括协调施工环节的有效衔接,帮助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沟通;同时也要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材料浪费、工程进度拖延等问题进行及时治理,有效排查施工场地的安全隐患,进而全面维护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
自来水给排水工程施工当中,管道铺设是重要的施工内容,而挖掘管道沟槽作为整体工程施工的基础部分,直接影响后期管道施工的质量。先采用机械挖掘管道沟槽,在挖掘深度达到20公分左右时停止,改用人工修整,能够显著提升挖掘效率;但在管线较为密集的情况下,为保证城市整体管线系统的安全性,只能采用人工挖掘的形式。保证管道沟槽的稳定性,在设计阶段要通过数据测量明确挖掘精度要求,在放坡施工的阶段,遵循设计习惯,坡度一般在1/0.5-1/0.75的范围内。挖掘之前,设置间距60米左右的集水井,并在管道沟槽底部设置两条排水沟,有效维持基槽的干燥状态。
(三)加强试验与验收管理
在自来水给排水工程当中,碳钢金属管道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工程验收阶段,需要对其严密性与强度进行试验,而在焊接部位,由于无法对其严密性与强度进行试验,需要确保其无损伤状况。城市自来水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区域广泛,因此,在竣工验收过程中,要保证每一个施工区域都对区域内的给排水管线进行了实验检验,在这一过程中,要安排专职的管理人员对整个检验过程进行设定与记录,并监督临时盲板的及时拆除。在施工初步完成之后,需要对整个循环水系统、供水系统与排水系统进行冲洗,冲洗过程中可同时对循环水系统与供水系统中水泵的试运转状况进行检测,提升有效提升验收效率[2]。
与此同时,在冲洗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排水井壁与井底水流位置的镀锌铁皮是否存在脱落现象,依据实际状况及时做好保护层处理措施。在试运营成功之后,将全部的资料内容准备齐全,相应办理竣工手续并完成最后的交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自来水给排水工程的管理与施工进行研究,有利于提升城市自来水给排水系统的建设与应用质量。通过相关完善措施的有效执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管道布置结构,同时控制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提升施工质量。在未来的城市规划过程中,自来水给排水工程应使用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不断创新施工工艺与管理理念,尽量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促使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安世民.探讨给排水工程规划及有关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6):101.[2017-10-13].
[2]张鸿.浅析自来水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6,23(06):130-132.[2017-10-13].
[3]李丹.分析给排水工程的管理方法与要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5).235-236.
论文作者:曾璇午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
标签:自来水论文; 给排水论文; 过程中论文; 管道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单位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