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琳
易门供电有限公司 云南省易门 651100
摘要:电网运行的安全管理是我国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业的用电需求呈几何级增长,一定程度上使电网运行风险有所加大。我国城市地区用电需求较大,但相应的电网运行管理工作也较科学系统,电网运行风险较小。与之相比,农村电网运行风险问题更加突出,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农村;电网运行;风险隐患;措施
农村经济的发展进步,推动了农村各项产业的蓬勃发展,由此也加剧了农村电能的消耗,农村电网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现阶段,农村电网运行中凸显出一系列风险隐患问题,需要对其加以分析,并总结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促进农村电网运营价值的最大化发挥。
一、我国农村电网运行管理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发展趋于平稳,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开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及项目投入,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度大幅提升。作为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农村电网建设也相应地成为我国农村基础建设的重要一环。从近些年农村电网运行整体状况看,管理及维护效果较好,基本满足了农村经济及生活的用电需求,以北京市农村地区为例,早在2009年度,北京市各个村镇就实现了低压线路及设备的全面覆盖,在电线选材上有所改进,在水利变压器、综合变压器、电表等设备的使用方面也有了较为明显的增幅。在看到农村电网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农村电网安全运行的风险隐患要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
二、农村电网运行风险隐患要素探究
为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及生活所需,农村电网在规模上增长较快,使得电网运行及控制环节积累了众多风险隐患因素,制约了农村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结合电力企业对农村电网管理及维护方面的具体实践经验,可以将农村电网运行的风险隐患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电网设计及建设环节监管不严
农村电网在设计及建设过程中,有关电力施工企业往往过于关注施工周期及效益,外加农村电网呈现出分布较为零散的特征,使得电力企业有意无意忽视了农村电网建设过程中的实时监管[1]。在这一施工背景下,农村电网建设过程因缺乏高效监管约束,极易给农村电网建设埋下众多安全隐患,从而制约影响了农村电网的安全运行。
(二)农村电网设备安全性不足
与城市电网设备相比,农村电网在供电设备选择使用上较为落后,无法满足电网建设标准质量规范要求,有点农村地区电网设备即将或已超出有效年限,给农村电网的安全运行构成直接危害。除了设备质量合格率过低外,在农村电网设备的安装及搭设环节,也存在随意性过强,规范性不够等问题,出现的诸如设备错接等现象,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风险,一方面使农村电网的运行质量大幅下降,另一方面也给各类用电安全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农村电网运行中障碍物众多
相比城市电网,农村电网在运行的外部环境上较为特殊,涉及到的自然环境更加复杂,电网建设及运行中需要穿越的障碍物也较多,再加上农村电网在分布上又过于分散,电网如遭受障碍物制约影响,会极大降低农村电网安全运行的几率。例如,农村地区在植树上如不够规范,电网在设计及建设上又没有对此要素加以全面考虑,在雷电暴雨等突发状况下,树木极易发生倒塌,进而会影响并破坏农村电网系统,致使其出现线路损坏及电路短路等各种风险隐患。
(四)农村电网变压器统一性较差
农村电网在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在建设农村电网时,当时采用的变压器在型号及规格上不够统一,给电网运行稳定性及管理的实效性带来加大不便[2]。电力企业如无法对农村电网进行同步管理,会使农村电网存在的风险隐患因素难以及时消除。另外,类型不一的各种变压器,在线路出入口设置上也不尽相同,如线路过多,不可避免地会增大农村电网运行负担,从而形成了电网运行的风险隐患。
三、农村电网运行风险隐患的处理措施
农村电网要实行安全稳定运行,需要结合制约影响农村电网安全运行的风险隐患要素,针对性地采取处理措施,促使农村电网高效稳定运行。下面详细加以分析:
(一)做好农村电网建设施工的监管工作
在农村电网设计建设及后期优化改造升级施工作业时,要结合电网建设施工的实际情况,着重做好相应的监管工作,从源头上提高电网建设的质量水平,消除运行风险及隐患因素。要做好农村电网的监管工作,应通过以下几点措施加以强化:首先,成立专门农村电网监管机构,选派具备较强责任意识和较高专业水平的电力管理人员进行电网建设监督管理,统一管理监管机构,确保农村电网在建设监管环节实现规范化、协同化,避免监管风险的产生。
其次,针对电力人员,做好相应的培训管理。一方面要对电力人员的监管意识加以强化,促使电力人员监管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要对电力人员适时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其施工及后期管理的专业水平,在保障农村电网建设安全性的基础上,使农村电网运行趋于稳定。
(二)提高农村电网设备质量水平
农村电网在后期升级改造环节,可适时更换质量水平较低的电网设备,针对已建设成型的农村电网,可建立电网设备安全评估体系,监督农村电网设备的日常运行,保障农村电网设备运行的质量[3]。在农村电网设备安全评估体系中,要包括电网设备的运行质量、电网设备检测程序、电网设备诊断方法等内容,以做到电网设备隐患的及时排查,避免电网事故的发生。
此外,电力部门要对农村电网采用的设备资料加以整理备份,将其主要型号、规格、性能等进行详细记录,如农村电网设备安全评估体系检测到电网设备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可以及时根据备份资料,采购相应的设备加以更换,从而保障农村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转。
(三)做好农村电网清障工作
农村电网清障工作是保障农村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要有效推进农村电网清障工作,相关电力部门应首先做好宣传工作,向村民讲解电网清障工作的必要性,使其树立电网清障意识,在此基础上,电力人员再就具体清障措施给予指导,从而使农村电网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中。
此外,在做好电网清障工作的同时,针对农村电网障碍物类型,电力部门要联合农村基层管理部门,对村民植树、放风筝等农村活动加以规范,尽量避免此类障碍物对电网系统运行造成影响。
(四)统一农村电网变压器规格类型
针对农村电网变压器类型的多样化给农村电网运行带来的安全隐患,电力企业在进行电网升级改造时,要制定相应的改造方案,将性能及质量表现较差的变压器进行统一更换,提高农村电网变压器的统一性,便于集中管理。在对变压器进行改进时,电力部门要跟进变压器监管工作,安排固定人员对变压器加以看管,有效预防变压器失窃现象。通过这两方面的措施,既能够统一农村电网变压器类型及规格,又保障了变压器的安全,从而极大提升农村电网输送电质量及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基础建设工程。针对影响制约农村电网安全运行的各类风险隐患,电力管理部门要对农村电网运行状况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安全管理的重点及难点,结合农村用电需求,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消除农村电网运行风险及隐患因素,以促进农村电网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沈燕.农村电网运行水平提升策略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15):127-128.
[2]连娜红,许科杰.县级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问题及提高策略[J].科技与创新,2014,(7):71+74.
[3]金炎.农村低压电网运行维护管理新实践[J].国家电网,2014,(1):84-85.
论文作者:张清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8
标签:电网论文; 农村论文; 设备论文; 隐患论文; 风险论文; 变压器论文; 措施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