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流研究进展、评价与展望_空间分析论文

旅游流研究的进展、评价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进展论文,评价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旅游研究开始,旅游流作为旅游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学者们便对该领域进行了较多关注。其中,国外学者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对旅游流空间模式及旅游流影响的研究,以坎普贝尔(Campbell)、冈恩(Gunn)、皮尔斯(Pearce)以及蒂莫西(Timothy)为代表的一批外国学者成为旅游流研究的相关奠基者。而在国内,关于旅游流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郭来喜、保继刚、张捷、张凌云、马耀峰、陆林、崔凤军、唐铁顺等一批学者开创了我国旅游流研究的先河,先后对旅游流的理论框架、空间模式、旅游者行为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总体来看,经过多年的发展,旅游流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当前对该领域系统梳理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学者研究旅游流的起点和速度。文章试图依托Elsevier Science Direct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通过对旅游流相关文章的分析,总结出国内外旅游流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后来学者研究旅游流提供一定的基础性材料。

1 相关研究的数量变化

文章以Elsevier Science Direct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对相关关键词检索获取国外旅游流研究情况。在此将时间划分为1993年以前、1994~2000年、2001~2007年、2008~2012年4个时间段。其中,由于“旅游流”在国外常被翻译为“tourism flows”和“tourist flows”两种形式,在此分别对两个关键词为标题进行精确搜索(表1)。从检索结果来看,国外关于旅游流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从时间分布来看,总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其中2001年以来表现为快速增长的趋势;从文章集中的刊物来看,国外关于旅游流的文章主要集中在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Tourism Management两个刊物,占所有旅游流研究的76%左右。文章通过对中国知网分别以“旅游流”为关键词、篇名和主题3种形式进行精确搜索,分析了国内有关旅游流研究的现状。从结果来看,国内学者在旅游流研究方面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尤其是2001年以后增长速度较快;从文章集中的刊物来看,国内关于旅游流的文章主要集中在《旅游学刊》、《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地理学报》、《地理研究》等刊物,占所有旅游流研究的54%左右。总体来看,自2001年以后国内外学者均对旅游流有较多的关注。但国内外对比来看,国外关于旅游流的研究成果明显要少于国内,分析其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国外学者从事旅游地理研究的相对较少,对旅游流的相关研究大多是从某个具体方面或者从间接角度进行,如旅游者行为、旅游线路设计、旅游影响。而在国内有很大一批旅游专家是从地理学专业背景转到旅游学研究中的,所以他们在研究旅游现象时,常会不自觉地将地理空间思维运用到其中,而旅游流作为旅游学与地理学最好的交互点,研究数量较多也成为一种必然;另一方面,由于Elsevier Science Direct数据库收录的国际期刊数量有限,其中与旅游流相关的期刊只有四五种,所以大量的研究成果未被反映出来。而在国内,由于旅游流的文章不仅可以发表在旅游类期刊上,也可以发表在地理类期刊上,且知网收录期刊较多,所以能检索到的成果也相对较多。

2 相关研究使用的方法

从旅游流相关研究方法来看,早期在对旅游流相关理论框架及概念特征研究时,埃代内尔·卡纳克(Erdener Kaynak)、詹姆斯·马考利(James A.Macaulay)和朱安尼塔·刘(Juanita C.Liu)等国外学者以及郭来喜、保继刚、张凌云、马耀峰等国内学者主要采用了定性的研究方法,其中,应用较多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访谈法、归纳总结法、对比分析法、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等,这些方法为旅游流理论框架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由于前期定性研究方法多是基于专家学者的归纳总结及经验判断,所以均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专业偏向性,主要偏向地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3个方面。随着当前旅游流研究内容和对象的不断深入和细化,定性的研究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研究的需求,而定量的研究方法逐渐成为旅游流研究的主要方法。当前,旅游流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是借鉴和修正相关学科领域的一些成熟的方法,主要包括:计量统计法、GIS分析法、物理学理论方法、社会学网络分析法、区域经济学理论方法以及其他相关方法。其中,计量统计方法作为基本量化分析手段在旅游流相关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如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分析区域内部旅游流份额关系[1];运用Zipf指标和差异度指标分析旅游流的空间结构和差异特征[2];GIS方法作为展示旅游流空间结构的主要手段也被大量运用到旅游流分析当中。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该方法主要被用作分析旅游流空间模式以及旅游流的空间关系研究中,但从当前对GIS分析法运用的深度来看,该方法的使用还仅停留在初级展示层面,对GIS相关分析模块的运用还相对较少,如对路径分析、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由于旅游流内在机理的抽象表现具有较强的物理学特征,所以物理学理论方法也成为旅游流研究的主要方法。其中,运用较多的是借助推—拉理论分析旅游流的动力机制[3],其次是运用重力模型分析旅游流时空演化[4],再次是运用空间场效应分析旅游流的辐射效应[5]。也有学者运用物理学中的辐射、折射分析旅游流的流动动力[6]。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出现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得到了广泛应用[7]。近年来,社会学网络分析方法也被引入旅游流分析中来,学者们运用了社会网络分析的核心思想,真正以各种“关系”作为研究的基点,探讨各种关系所构成的旅游流网络形成、演化与旅游过程及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内在联系;除了以上4种主要研究方法之外,也有学者运用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益、管理学中的决策分析以及系统仿真等相关方法对旅游流进行分析和研究,但相关研究成果多是运用到旅游流研究的某一点上,系统性运用相对较少。总体来看,学者们运用了多种理论方法对旅游流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逐步从定性分析、描述统计的研究方法向模型构建、网络分析、系统仿真的纵深方向发展。然而,当前旅游流的研究分析方法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雷同倾向,主要表现为同类方法的多案例地应用,这些对于新方法的拓展形成了一定制约,所以新的理论方法的拓展和运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3 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由于旅游流属于旅游学与地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前期在分析不同尺度旅游流空间模式时,学者们主要依托地理学理论背景作为支撑,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旅游流时空模式。而随着后期旅游流内在机理及调控措施等问题的不断涌现,学者们开始从个体以及微观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这些问题的分析中,基于个体的分析更多地依托于心理学中的感知、决策理论,社会学中的群体效应理论,物理学中的驱动力理论。而在调控机制方面的分析,学者们主要依托系统论、区域经济理论以及管理学理论等。总体来看,在理论背景方面,旅游流研究在其他学科背景的支撑下,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理论框架结构。然而,也应看到,当前旅游流研究的理论支撑还多局限于对其他学科既定理论方法的简单“移植”,其理论成果的“本土化”应用效果值得商榷。

4 相关研究的内容

在国外,旅游流研究只是旅游学研究中的一部分,系统性研究相对较少,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旅游流时空模式、旅游流空间流量、旅游流影响等3个方面。而在国内,近年来,旅游流已成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形成了一系列卓有特色的研究成果[8]。而从多年来的旅游流研究成果来看,当前国内在旅游流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流理论体系研究、旅游流时空模式研究、旅游流空间流量研究、旅游流产生机理的研究、旅游流空间辐射效应研究等5个方面。鉴于国内关于旅游流的研究内容相对较全,并在一定程度上涵盖了国外旅游流研究的所有内容,在此主要以国内旅游流研究内容作为分析的对象。

4.1 旅游流概念内涵及理论框架研究

对于旅游流概念内涵的研究在国外鲜有学者进行专门探讨,而在国内却引起了较为广泛的讨论。当前受学界认可的概念主要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其中,广义的概念是由郭来喜、唐顺铁、陆林等学者提出的,即旅游流是指客源地与目的地以及目的地与目的地之间的单向、双向旅游客流、信息流、资金流、物质流、能量流和文化流的集合[9]。而狭义概念主要是由保继刚、谢彦君、马耀峰等学者提出的,即在一个区域上由于旅游需求的近似而引起的旅游者集体性空间位移现象,具体是指旅游者从客源地向目的地流动的人群数量和流动模式[10]。从这些概念来看,广义旅游流由于涉及范围过广,有些内容被认为和旅游的关系较弱,所以受学者质疑较多,多数学者采用的是狭义旅游流概念。然而对于狭义旅游流概念来说,其内涵依然涉及多个方面,不够明确。一是形成旅游客流的基本规模有待明确,即多大规模才算是一个完整的旅游流,单个旅游者所形成的空间轨迹自然不能算作一个完整成熟的旅游流。二是旅游流线路上出现客流的频率有待明晰。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出现的一次旅游者流动轨迹,也难以算作一个完整成熟的旅游流。一般来说,只有长期稳定的游客流动所形成的空间轨迹才能称之为完整成熟的旅游流,那么旅游流规模和频率的确定均有待进一步研究[11]。而对于旅游流理论框架的研究,郭来喜的旅游流概念很好地界定了广义旅游流研究的边界,即旅游流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旅游者的流动,同时还包括旅游者流动所产生的资金流、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和文化流[10];而谢彦君对狭义旅游流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认为旅游流特征主要包括流向、流量和时间3方面[12]。张佑印、马耀峰等对旅游流的特征进行了拓展,提出了旅游流流质、流势等特征[13]。总体来看,虽然国外对于旅游流概念及理论框架的研究涉猎较少,但在国内却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以往研究来看,这部分研究的成果相对其他几部分内容较少,研究的深度和系统性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如目前对旅游流所形成的网络结构、网络节点、网络效应以及旅游流流速、旅游流通道的研究均需要进一步探讨。

4.2 旅游流空间模式研究

旅游流空间模式主要是分析旅游者从客源地到目的地流动过程中在空间上所形成的轨迹。该部分研究内容属于旅游流特征中“流向”的范畴,也成为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核心内容,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旅游流空间模式结构。国外比较成熟的空间模式有坎普贝尔提出的游憩与度假地旅游流空间模式[14];斯蒂瓦特和鲁尔(Stewart-Vogt & Lue)提出的多目的地旅游流空间模式[15];伦德格伦(Lundgren)提出的单目的地旅游流空间模式以及麦克奇尔等(Mckercher,et al.)提出的旅游目的地内部游客流动的模式等[16]。在国内也有大量学者对旅游流空间模式进行研究,其中,比较成熟的空间模式包括保继刚和楚义芳提出的多尺度旅游流空间模式[17];吴必虎提出的环城游憩带(ReBAM)旅游流空间模式[18];张佑印、马耀峰提出的入境旅游流逐级递减集散模式[19];薛莹提出的区域自组织演化中旅游流的内聚模式[20]。总体来看,旅游流空间模式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并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结论。然而,以往学者们对旅游流的分析多集中在大、中尺度的分析,对于微观尺度的旅游流空间模式分析相对较少,如对景区内部旅游流空间模式的分析明显不足。

4.3 旅游流流量研究

旅游流流量的研究也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并运用到实证性分析中。其中,国外学者对旅游流流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统计分析与预测方面。如皮尔斯(Pearce)对到欧洲的日本客流流量作了分析[21]。田中喜一(Miyuki Mitsutake)对日本游客在中欧的流量、流动模式和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22]。詹·吉姆(Jae H.Kim)对澳大利亚国际旅游流量进行了预测[23]。马丁·奥伯曼(Martin Oppermann)对马来西亚的国内旅游流流量进行了分析[24]。乔斯特(Johnsto)对加拿大北极地区客流流量及其法律控制措施作了探讨[25]。麦克乔尔(Mckercher)对旅游目的地内部旅游流流量进行了分析[26]。从研究案例涉及的区域尺度来看,国外学者在大尺度区域旅游流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在国内,学者对旅游流流量的研究不仅集中在现状的统计分析和预测方面,近年来也开始有学者关注旅游流流量的调控问题,但数量相对较少。另外,国内学者在旅游流流量研究方面涉及的区域比较丰富,不仅包括大尺度的旅游流流量分析,同时还包括中、小尺度的旅游流流量分析。其中,大尺度的研究一方面是对我国出入境旅游流的分析,如李振亭等对近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进行了分析[27]。马耀峰等研究了我国东西部典型旅游区之间的旅游流流量[28]。另一方面是对特定旅游主题的大区域旅游流进行研究,如丝绸之路旅游流流量分析、京杭大运河沿线旅游流流量分析;中尺度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对一些旅游区内部旅游流流量进行分析,在我国涉及的区域主要包括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环北部湾、成渝等旅游发达区域;小尺度的研究主要是分析省域、市域内部的旅游流流量,当前研究成果涉及较多的省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南京、成都、西安等传统旅游城市[29]。近年来,也有学者开始对景区尺度的旅游流流量进行研究,如牛亚菲等分析北京市183个景区的旅游客流变化规律及变化动因[30]。徐红罡等以西递、宏村为研究案例分析了景区内旅游流流量的情况[31]。总体来看,国内外学者对旅游流流量的研究数量相对最多,研究重点也比较相似,涉及的案例区域也尤为广泛。其中,国外学者分析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旅游流流量的现状分析与预测,关于洲际、跨国以及特定国家的大尺度旅游流流量研究较多,中、小尺度研究相对较少。而国内学者对旅游流流量的分析不仅集中在现状分析与预测方面,同时还关注了旅游流流量的调控问题,即为市场营销及景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涉及的区域尺度也相对较全。然而,国内外学者对小尺度旅游流流量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另外,旅游流流量调控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深化。

4.4 旅游流动力机制研究

国外学者对旅游流动力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却奠定了旅游流动力机制研究的基础。丹恩(Dann)早在1977年就将托尔曼(Tolman)的推—拉理论(Push-Pull Theory)应用于旅游研究领域,从而产生了旅游学中著名的推—拉理论[32]。国内关于旅游流动力机理的研究也主要是借助“推—拉”理论、“O—D”理论以及驱动力理论进行分析,得出旅游流动力系统是由旅游者的内部驱动力(内推力)、旅游客源地的外驱力(外推力)、旅游目的地的外驱力(拉力)以及旅游流阻力共同形成合力系统的结论[33,34]。在内驱动力方面,郭英之阐述了影响旅游者行为的因素,间接分析了旅游流的动力机制[35]。毛瑞端借助兰卡斯特(Lancaster)理论分析了旅游者目的地的选择问题,也为旅游内驱力分析提供了参考[36];客源地外驱力(外推力)方面,保继刚提出客源地人口规模和经济水平影响着旅游流的流动范围和模式[37]。张捷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旅游者出游的主要指标[38]。吴必虎提出了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水平对旅游流的影响[39]。旅游目的地的外驱力(拉力)方面,保继刚等提出了城市旅游的驱动力主要包括旅游资源、区位特征、经济水平等因素[40]。而彭华认为,旅游产品是拉动旅游流流动的核心因素[41]。旅游流阻力方面,保继刚将距离、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设为影响客流的主要因素[42]。吴晋峰认为距离是影响旅游流的主要因素[43],而吴必虎则认为距离和交通便利度是影响旅游流的主要因素[44]。总体来看,国内学者在旅游流动力机制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并比较透彻,然而,当前研究主要还是借助物理学理论方法中的推—拉理论,对于其他学科理论方法的尝试相对较少,所以借助其他学科理论方法对旅游流动力机制的研究应成为该领域未来的方向。

4.5 旅游流流动效应研究

旅游流流动效应主要是指旅游流在空间的流动给区域社会、经济以及环境所带来的影响。该问题一直都是区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早在1931年,美国学者凯利(Keilly)就首先开展了空间扩散和区域相互作用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后,空间扩散和区域相互作用理论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弗里德曼(Friedmann)的核心边缘理论,米达尔(Myrdal)的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理论,哈根特(Haggett)的“对流、传导和辐射”的空间扩散模式以及佩罗克斯(Perroux)等学者的增长极理论,这些均为区域扩散效应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期研究旅游流流动效应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借鉴。从国外学者对旅游流流动效用的研究来看,早期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应用[45],莫琳和艾玛努埃拉(Maureen & Emanuela)研究了旅游流对区域影响的作用和大小。莫琳分析了权利、关系及社区对旅游流空间模式的影响[46]。艾玛努埃拉分析了旅游流所携带的各种信息流及其对区域的影响[47];在国内,长期以来一直有学者对旅游流流动效应进行研究。从具体研究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旅游流对社区的影响研究。该部分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开始关注旅游发展给当地居民和团体所带来的影响[48]。研究区域大多侧重于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农村区域。也有称之为示范效应的研究,如在一些中国的穷困地区,青年居民更容易受到一些收入较高的游客的影响[49]。直到近几年,研究者才开始将研究方向转向旅游名胜地所带来的影响。二是旅游流空间场效应的研究。章锦河较早引入空间场论对我国区域旅游流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50,51]。马耀峰等以四川省为例,分析了旅游流的空间场效应[52]。王永明等分析了上海入境旅游流对长江流域各省区的空间场效应[53]。王利鑫分析了上海世博会对周边城市的辐射效应[54]。这些研究对旅游流空间辐射效应的研究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推进。三是从地理学角度入手展开的研究,如史春云基于核心—边缘空间理论对四川省旅游区域空间格局演变进行了分析[55]。文琦基于地理集中指数对1995年至2006年入境旅游目的地空间形态及演变分析[56]。总体来看,旅游流流动效应的分析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然而,以往研究涉及的流动效应主要集中在对社区居民、区域经济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对旅游流流动所产生的生态效应、空间效应以及区域发展与旅游流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还相对较少,这些均应成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5 讨论及趋势

5.1 讨论

从当前旅游流研究所涉及的研究领域来看,相关研究涵盖了旅游流组成、旅游流时空结构、旅游流流量、旅游流辐射效应、旅游流产生机理以及旅游流调控等6个方面。而这6方面研究内容可以说是从地理空间角度对旅游学研究系统的重构(图1)。其中,旅游流组成所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者总体特征以及行为表现,这与旅游学中研究的旅游者特征及行为具有很大相关性;而旅游流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是分析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流动轨迹,这与旅游学中研究的旅游线路具有很大相关性;对于旅游流流量的分析,以往研究多是对某个旅游目的地旅游流流量大小的统计分析及预测,这与旅游学中市场规模分析与预测具有很大关联性。对于旅游流流动效应的研究,主要是分析旅游流的流动对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生态带来的影响及变化,这与旅游研究中的旅游影响具有相同的研究领域。而旅游流产生机理的分析是判断旅游流流动动力、旅游流流向决策以及吸引旅游流的旅游目的地拉力3个方面的主要内容,这与旅游学中的旅游动机、旅游决策以及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发展相互吻合;对于旅游流调控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引导的方式对旅游者流动决策进行管理,本质上也是游客管理的内容。总体来看,旅游流的研究内容是从地理学空间角度构建了一个新的旅游学研究系统,该系统以旅游者为研究核心,实质是分析旅游者的空间行为特征及其管理,其中,包括旅游流的组成个体——旅游者的研究,还包括旅游流载体的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的研究。然而,以往研究多是对某一个领域的特征及表现研究,对于其内在机理及总体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各领域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关系研究相对更少。对旅游流总体网络的研究、旅游流与区域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旅游流与旅游流的关系研究都有待进一步深入,而这些均涉及旅游学与地理学的融合和交互问题,所以对旅游流的研究就是对旅游学与地理学相融合的最好领域,也应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5.2 研究趋势

从旅游流研究的数量趋势来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旅游业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得到不断的升级完善,旅游需求得到极大的刺激,旅游已经逐步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大众旅游已经成为当前的主要趋势,这种趋势必将引起旅游流现象的不断发展演变。如我国高速交通体系的形成以及黄金周假期的推行均给我国旅游流的时空演化模式及特征机理带来新的变化。而这些复杂的旅游流现象必将推动旅游流研究的学科地位及学科门类不断提升和完善,未来也将有更多的学者从事该领域的研究,相关成果也将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从旅游流理论基础的发展趋势来看,任何学科的发展都要经历从现象到理论,从对其他理论体系的借鉴再到自身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而目前旅游流研究正处在借鉴其他学科相关理论体系的时期,所以更多学科的理论拓展和运用以及旅游流自身的理论体系构建与创新将成为未来旅游流理论研究的主要趋势。从旅游流研究方法方面的发展趋势来看,成熟学科的研究方法大多经历了由定性到定量、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所以旅游流的研究方法也将逐步从定性分析、描述统计的研究方法向模型构建、规律探讨、机理分析的纵深方向发展。从旅游流研究尺度方面的研究趋势来看,受到数据获取以及区域界定等问题的影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和中观的尺度研究。然而,任何学科只有从微观进行了深入分析,才能更好地为宏观的研究奠定基础,所以未来微观视角的研究将成为旅游流研究的主要趋势。从旅游流研究内容的趋势来看,受到当前概念内涵及理论框架的限制,多年来,相关研究仅局限于时空特征、空间模式、影响因素、辐射效应的分析。近年来,虽然有学者对旅游流内在机理进行了一定分析,然而相对于旅游流庞大的系统而言,其研究还仅仅是冰山一角,对旅游流通道、旅游流动力、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以及旅游流与区域之间的关系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在此仅以旅游流空间网络与区域协同发展为例,二者的协同程度是反映区域旅游流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也是反映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一个主要内容。一个高级的旅游流空间网络应该与区域环境形成一种高度的协同,这种协同不仅有利于旅游流快速高效地在区域内流通,更有利于提升旅游者旅游体验,从而增加旅游对区域社会经济的贡献,减少对区域环境的消耗。而与区域环境不协同发展的旅游流空间网络注定会产生诸多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生态问题,所以如何测度和构建旅游流空间网络与区域环境的协同发展模式并对其进行调控作为旅游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以及社会学的一个交叉点,具有很大的研究潜力和很广的研究前景。

图1 旅游流研究与旅游学研究关系

文章基于国内旅游流内涵及框架结构判断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国际上涉及的延伸内容分析较少。另外,由于文章检索的国际知名旅游期刊均在Elsevier Science Direct数据库中有所收录,对于其他数据库所涉及的旅游流相关文章并未分析,这些均是未来本研究需深入完善之处。

标签:;  ;  ;  ;  ;  

旅游流研究进展、评价与展望_空间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