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兴的依靠预制的构件直接在工地用各种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装配式建筑的管理工作,促进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科学性,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和安全,促进装配式建筑的良好发展。本文就建筑工程管理当中存在的影响因素着手,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
近些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壮大,建筑业成为近期发展最为成功的一大领域,我国的现浇建筑技术经过了几十年的改进,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科技的发展又促进了新方法的诞生,装配式建筑的产生迎合了时代的需求,成为我国的一大国家战略。作为未来建筑产业重要的发展方式,保证质量成为了装配式建筑的首要问题,在此之上不断提高装配式施工的效率。为此必须加强对于装配式施工的生产环节、制造环节、施工环节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管理,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对策,保证装配式施工的整体质量。
一、装配式建筑的概念
装配式建筑是指以构件工厂预制化生产,现场装配式安装为模式,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为特征,整合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现场装配等各个业务领域,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装配一词最早用于机械领域,指将零件按规定的技术要求组装起来,并经过调试、检验使之成为合格产品的过程。简单地讲就是把零部件组装成一个整体的过程。沿用到建筑领域,装配式建筑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把建筑的各个部分在现场进行直接组装而成的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
二、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在装配式建筑飞速发展的同时衍生出了新的行业问题,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具有制度不完善、人员专业性技术薄弱、外部监管力度不够等,下文主要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分析。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施工管理内容涵盖广泛,一般涉及到施工的全周期管理。在施工前,要做好施工的准备工作,包括人员准备、材料准备和机械设备准备等。好施工材料的准备需要注意生产原材料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材料配备完成之后即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中,存在构配件供应不到位的问题。因此,要加强对构配件供应的管理,尽量选择构配件生产工艺成熟、经验丰富的工厂进行材料生产与配制,确保构配件材料质量过关。在构配件生产完成之后,需要安排专门的运输车辆将其运输至施工现场,这样可以避免在运输过程中产生对构配件的破坏。此外,施工现场对构配件的管理十分重要,做好材料存放和养护,控制好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使材料能够始终保持在良好的性能状态中而构配件的吊装则需要依靠专门的吊装设备,通过规范的操作以确保吊装完成后的结构整体具有稳定的性能。在关键的构配件部位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做到全面实时的进行管理和监控,避免出现工程疏忽。
(二)人员专业性技术薄弱
中国经济在近些年飞速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及科学技术进步,国外学习高科技产品,引进生产工具,加大国内工厂生产机械化、科学化,应对了劳动力减少的问题,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也成为工程管理的一大阻碍。工程管理人员是把控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关键的一部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装配式建筑由于其便利性,在国内的很多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应用,但是,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工程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施工单位对工程管理人员不够重视,对其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没有具体严格的要求,这就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最终由于工程管理人员的疏忽大意,导致施工进度延误,施工过程中各个单位无法协调配合等问题。
(三)外部监管力度小
除了内部制度和人员专业性发展以外,外部监督力度不足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影响因素。为了促进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对其进行相关的监管工作。比如,配合内部制度,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进行多方面的管理,并且带领建筑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准确认识自己应承担的工作责任,从而加大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使工作态度积极端正,更好地完成施工和管理过程当中的每项工作。目前,就当地相关政府对其进行的监管工作而言,依然存在大量问题未解决,需要政府部门及时认识和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配合相关部门,实现对装配式建筑工程有效的全面监管。
三、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首要任务即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应该做好管理体制的完善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具有先进的管理意识,重视装配式建筑内部的每一个部门,做到部门之间环环紧扣。首先,要建立管理职能部门,做到专人专岗,严谨分工,每个部门之间要有紧密联系,促进工程管理的每一环节都能紧密衔接。并要加强内部监管力度,各部门之间相互督促,确保落实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其次,制定全新的管理制度文件,要求与装配式建筑工厂现实情况相适应,从人员管理到构件管理,细节管理要做到全面、严谨。
(二)增强员工专业性技能
装配式建筑工程拥有属于自己的特点,因此,施工管理人员需要拥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强化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以及生产质量的有效途径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第一、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和控制,施工人员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完善的知识理论体系能够提高施工人员在建筑工程中操作的安全性以及整体水平,因为在装配式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旦操作流程和施工工序出现差错就有可能影响整个过程的生产质量。比如装配式建筑的保护层厚度、平整度以及构件尺寸的误差,将会造成生产产品的质量问题。第二、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全面集中的学习培训,主要指安全管理、设备使用技术学习等。
(三)提高外部监督力度
为了促进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对其进行相关的监管工作。比如,配合内部制度,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进行多方面的管理,并且带领建筑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准确认识自己应承担的工作责任,从而加大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使工作态度积极端正,更好地完成施工和管理过程当中的每项工作。目前,就当地相关政府对其进行的监管工作而言,依然存在大量问题未解决,需要政府部门及时认识和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配合相关部门,实现对装配式建筑工程有效的全面监管。
结语
装配式建筑具有绿色、节能的特点,该建筑模式既展现了人们对建筑价值的思考,又表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较多,若想实现有力把控,要采取针对性策略。相关人员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全面掌握装配式建筑内涵,积极推进装配式工程项目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翟占伟.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11):103.
[2]郭凯.浅谈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38-239.
[3]邓竹松.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J].居舍,2017(21):142
论文作者:余化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建筑论文; 构配件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对其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