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存在理论评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企业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小企业存在理论
(一)经济进化论
最早用进化论思想解释中小企业存在的经济学家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他认为,自然界许多生物都有生命周期,比如一株幼苗吸收足够的阳光、空气、水份和其他营养,会长成参天大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这种状况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它终究会因摆脱不了年龄的影响而失去生命力,其他具有青春活力的幼苗又会沿着这一轨迹发展。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有其“生成——发展——衰亡”的生命周期,大企业衰退后为中小企业取代是自然法则,垄断不会无限蔓延下去,规模经济和竞争可以获得某种均衡。马歇尔还指出中小企业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管理费用低、决策灵活,同样可以获得必要的信息(企业规模愈小,必要信息量愈少)。马歇尔从进化论角度,在中小企业个体层面上考察了其存在的原因,可称为“个体经济进化论”。在20世纪末期涌现的企业能力理论经济学家中,经济学者安蒂斯·潘罗斯(E.T.Penrose)禀承了马歇尔的分析,认为企业没有最优的规模,因为企业连续不断地产生出新的资源,这些资源可用于有效拓展“邻近”的产品市场,单个企业往往处于由小到大的不断进化之中,周而复始。
借鉴达尔文进化论思想解释中小企业存在的经济学家除马歇尔等人外,还有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舒马赫(E.F.Schumacher)和日本一些学者。但侧重点有所不同,马歇尔和潘罗斯是借鉴进化论中“生命周期”思想,强调企业也有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约翰·穆勒等人则借鉴进化论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强调企业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英国经济学家穆勒认为由大规模经营带来的优势,未必在任一场合都能超过中小企业的优势——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对微小损益的极为关注等。无论在何处,若从事同一经济活动的既有大企业又有中小企业,那种能在现存环境中更有效地生产的企业必能以较低价格出售其产品,适应性强是中小企业存在的根本性原因。德裔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则首先揭露了资本密集型及资源密集型大企业的大型化生产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具有严重的外部不经济性。然后高度赞扬小规模企业的优势,认为小规模生产对自然环境污染较小,就整个社会而言是高效的,因为它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外部成本远低于大企业相应的外部成本。可见,中小企业适应了人类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这是其得以大量发展的重要原因。此外,大企业官僚主义严重也不能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因而大企业小型化是一种进步的趋势,小的是美好的。日本经济学界也流行着一种用适应环境能力强解释中小企业存在和发展的观点,这是在对实践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的企业环境发生了战后最深刻、最激烈的变化:有来自国外的如石油危机和美元冲击,也有来自国内的如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消费结构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大企业并没因其雄厚的经济实力而显示出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中小企业也没有因其力量薄弱而为环境所淘汰。于是,日本一些经济学者对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作了深入分析,认为不同规模的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其对环境变化反映的灵敏性和有效性,也即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事实证明,中小企业有着比大企业更强的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这是其在日益多变的环境下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不完全市场论
1933年罗宾逊夫人(Joan Robinson)和张伯伦(A.Chamberlin)对传统经济学的完全市场假设提出质疑,认为现实中的市场既非完全竞争亦非完全垄断,而是二者的混合,即不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正是这种不完全的市场形态使得大量中小企业得以存在和成长。张伯伦特别强调“产品差别”对中小企业存在的重要性,认为产品差别使中小企业也具有一定的垄断因素,得以与大企业共存。此外,中小企业还因其规模小和固有的灵活性,可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这更增强了其竞争能力。罗宾逊夫人认为不同企业,由于参与竞争的具体条件如拥有要素的种类、数量和质量、销售时间与技巧、地理条件等各不相同,最终都会对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力,因而能对价格产生影响的不仅是大企业,中小企业只要能发挥自身优势,同样可以对价格产生影响,拥有竞争优势,这就是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共存的真正原因。
在马歇尔“外部经济”思想影响下,20世纪五、六十年代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和理查德·尼尔森(Richard Nelson)分别指出在企业和市场这两种基本的制度形式之间,还存在着第三种组织活动的基本形式,即“组织间协调”或“中间性体制”,也就是一些组织通过战略联盟等形式形成集群以获得外部经济的好处,这样的市场已非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市场,而是另外一种含义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单个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难以与大企业抗衡,但可以结成“中间性体制”,既能获得外部经济效果,又能获得集体竞争优势,以整体力量与大企业竞争。这样他们就用另一种含义的不完全市场解释了中小企业的存在。
用不完全市场解释中小企业大量存在和发展的另一种观点是充分重视市场中企业竞争方式的转化。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垄断大企业对中小企业一般采取吞并排挤的直接竞争方式。在这种竞争方式下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而处于劣势。二战后,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其他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垄断大企业弊端渐显,经营艰难。于是许多大企业通过反思,认识到与中小企业合作对他们的益处:可充分利用中小企业“精、专、特”的优势,获取质优价廉的零部件和配件,或将一些琐碎的工艺分包出去,分享分工协作的经济成果。在这样的前提下,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方式由直接竞争转为合作竞争(迂回竞争),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大为改善,所以才得以蓬勃兴起。我国学者袁纯清将这种竞争方式的转变称为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向对称性互惠共生的进化。
(三)规模经济论
斯汀·罗宾逊(Austin Robinson)在《竞争的产业结构》中用规模经济理论解释了中小企业的存在。他认为,企业规模收益递增有一限度,超过此限度,将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减。因为规模越大,分工越细密,但由于技术的非无限可分性,分工超过一定限度反而意味着复杂程度的提高、操作成本的增加和效率的损失。另一方面,企业规模越大,管理层次越多,决策时间延长,灵活性降低,会使机会成本增加。两方面的原因,使得企业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达到单位平均成本最低点的最佳规模未必很大,中小企业同样可以达到相应的最佳规模。只要达到最佳规模的企业就有较强竞争力,就能生存和发展,所以许多中小企业得以生存。此外,中小企业还有员工归属感强、富有朝气等优势,其大量存在自然不足为奇了。
日本的未松玄六教授在“最佳规模论”的基础上,结合日本实际发展提出了“最适规模论”,用以解释中小企业的存在。未松在《中小企业经营战略》(1971年)中首先区分了最大收益规模的最适规模(OSMRS)和最大效率规模的最适规模(OSMES)。前者指以最大收益额所表示的最适规模,强调利润的绝对量;后者指综合考虑平均成本、销售利润率、总资本附加值率等因素时综合效率最大的规模,强调利润的相对量。只有OSMRS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真正体现,但二者往往并不重合。行业不同,企业最适规模也各异,所以一些行业特别适合中小企业的存在。然后未松详细分析了一些行业大企业未必比中小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原因:(1)大企业人际关系不融洽;(2)大企业管理层次多,管理费用和协调费用高;(3)大企业信息传递渠道不畅;(4)大企业内企业家精神缺失;(5)大企业规章制度繁杂,决策不灵活。最后未松得出结论:中小企业只要能发挥自身优势,自然可以调整到最适规模,获得规模经济,与大企业共存并取得不断的发展。
美国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乔治·施蒂格勒(George J.Stigler)进一步拓展了规模经济理论,增强了其对中小企业存在的解释能力。他认为,在任一特定行业中,若某种规模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则意味着它是有效率的;进而,若某种规模的企业数量(或产出量)在该行业中比重上升最快,则说明此规模为最佳规模。施蒂格勒运用这种生存技术法,通过大量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某一行业的最佳企业规模通常是一个区间而非一个点,因而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碟型”而非“U型”,此即许多中小企业同样达到最佳规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学解释。
新制度经济(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有别于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后者为The New-InstitutionalEconomics)创始人罗纳德·科斯(R.H.Couse)在《企业的性质》和《交易成本问题》两篇文章中指出,交换经济条件下企业之所以产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与市场是替代性制度安排。企业边界决定于企业和市场的均衡,即企业内的边际组织费用与市场边际交易费用相等之处,换言之,企业最佳规模为交易费用与组织费用二者之和最小处。一般而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交易费用递减,组织费用递增,故此两种费用之和最小处的企业规模不一定很大,中小企业同样可以达到最佳规模。这样科斯就用交易费用理论解释了中小企业的存在。
(四)产业(或行业、部门)分工论
施太莱(Staley)和莫斯(Morse)1965年对美国产业组织结构作了实证分析,认为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分析生产成本、规模经济、市场特性及地缘区位等因素,可知不同产业适于不同规模的企业经营。根据这些因素,他归纳出8种称之为“中小产业”的适合中小企业经营的细分产业:(1)原料来源分散的产业,由于规模经济不足以补偿原料的运输成本,所以中小规模企业就近原料产地经营更经济;(2)生产地区性产品的产业,规模经济不足以补偿产品运到外地的运输成本,适于中小企业就近产品市场经营;(3)服务性产业,顾客一般对产品有较高的个性化要求;(4)可分割制造过程的产业,如工业机械制造的许多流程分包给中小企业更经济;(5)手工制品业,生产方法以手工为主,多为艺术或精密产品,规模经济并不重要;(6)简单装配、混合及装饰工艺产业,如清洁剂、涂料生产企业;(7)生产特异性产品的产业,如鞋帽制造业;(8)产品市场小的产业,如工艺品、乐器制造业等。
日本学者太田一郎认为,可以将经济部门分为两类:集中型部门和分散型部门。集中型部门往往需要大型设备或需巨额投资或产品易标准化且量大而品种少,如钢铁、石化、电力、飞机、轮船、录像机等,适合大企业经营,中小企业既使存在,其市场占有率也很低,竞争优势很小或处于竞争劣势。分散型部门包括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纺织品、副食品、家具、陶瓷等生产部门,与大企业相关的金属模具、砖瓦等生产资料加工和零部件生产部门以及运费和(或)库存高的水泥、活鲜及易腐品等销售波动剧烈的部门。分散部门更适合中小规模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五)生产力本位论
日本学者中村秀一郎在《大规模时代的终结——多元化产业组织》中依据日本的经济现实认为中小企业的蓬勃兴起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中村指出,日本经济在“黄金增长阶段”(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的主要特征是以重化工业为核心,企业在规模上追求大型化。然而,进入70年代以后,由于诸多原因,大企业生产经营步履维艰,“大规模时代”已经终结,中小企业将进入结构性大发展阶段。他认为,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日本自70年代已从重化工业阶段跨入信息化时代:首先,生产力随着科技进步而迅速发展,引起产业结构由资本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移,人们对规模经济的根本信念发生了动摇;其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带动需求结构向多元化、个性化发展,与之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取代了少品种、大批量的传统生产方式;最后,国家为发展生产力,其产业政策亦向中小企业倾斜。这一切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可见,中小企业蓬勃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卡尔松(Karlson)非常强调新技术革命对企业规模的影响。他指出,科技进步(不过是生产力发展的同义语)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的最小有效规模(MES),使平均成本曲线左移,弱化了规模经济进入壁垒,使得许多中小企业可以进入原来难以进入的领域生产经营。因而他认为中小企业的蓬勃兴起应从科技进步中去寻求答案。阿科斯(Z.J.Acs)则用技术轨道的转移(亦是生产力发展的不同表述)来解释中小企业的兴起。他认为,由于科技革命,技术轨道发生转移,人类已进入一个新的技术时代。由传统技术所支撑的传统产业日渐萎缩,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重重。与此同时,新技术带动了新产业的出现,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契机,拓展了其生存空间,再加上中小企业直接与市场和消费者接触、决策灵活、能灵敏感应科技变动的节奏等,故能蓬勃发展。
二、分析、评价与总结
以上叙述的几种中小企业存在理论看似内容庞杂,实则每种理论都是从某一侧面论证了中小企业的存在原因,所以各种理论既有其特点,也存在着片面性与不足之处,且内容上亦有交叉和重复。因而有必要对以上理论作出分析和评价,并作一简要总结。
经济进化论最突出的特点体现在方法论上,它借鉴生物学上进化论思想来解释中小企业存在的经济现实,马歇尔开创的这一借鉴其他学科成果研究经济问题的研究方法影响了后来的许多经济学家。但马歇尔的理论带有明显的神秘主义色彩,并且对经济现实的解释也给人以没抓住本质之感,根本原因在于新古典经济学将企业仅仅看成符合生产函数特征的“黑匣子”这一致命缺限。约翰·穆勒、舒马赫和日本的一些进化论经济学者同样受达尔文主义启发,但他们借鉴的是进化论的精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自然选择机制,特别强调中小企业对环境变化的反应灵敏度和适应能力,其解释比马歇尔理论更令人信服。但它们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过于重视实证研究,对规模经济、市场不完全性等视而不见。
不完全市场论的开创者罗宾逊夫人和张伯伦从市场形态的角度论述了中小企业存在的原因,放宽了古典经济学完全竞争的假设,对经济现实的解释力大为增强,但其优点从另一方面看也构成了其不足之处,因为其理论无法解释在一些非常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形态的行业如农业中存在大量中小企业的现象。威廉姆森和理查德·尼尔森以及竞争方式转化论经济学者的理论极大完善了不完全市场理论,拓展了其应用范围,不仅较好解释了中小企业集群现象,也给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共存现象一个“说法”。许多中小企业集群存在是事实,但也有不少是零星存在,威廉姆森和理查德·尼尔森对此没有任何解释;竞争方式转化论者在解释直接竞争下中小企业的存在时也显得苍白无力。
用规模经济论解释中小企业存在的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奥斯汀·罗宾逊首先用规模经济理论对中小企业的存在作出解释,但他的理论尚显粗糙。科斯引入交易费用分析企业最佳规模问题,丰富了规模经济理论对中小企业存在的研究,但由于过于重视交易费用,从而错误地认为交易费用比生产费用更重要,颇有交换重于生产之嫌。
产业(或行业、部门)分工论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中小企业的存在,对适合中小企业存在和发展的产业(或行业、部门)有明显界定,因而对国家制定中小企业政策有一定指导意义,这是该派理论的显著特征。但该派正因如此,对中小企业何以存在的经济学分析不太深入,这是其不足之处。
生产力本位论充分重视包含科技在内的生产力的变化及引起的其他变化对中小企业存在和发展的作用,具有动态性和联系性特征。但它的缺点是难以解释大规模时代终结之前,第三次浪潮之前,科技革命发生之前或技术轨道转移之前许多中小企业存在的经济现实。
事实上,中小企业的存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经济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方面的,也有政治方面的,还有社会文化和自然方面的,因而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也应该从各个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以上述及的理论大多是从经济方面进行论证的,各种理论之间具有一定互补性,但对经济之外的其他因素论述甚少。就政治方面而言,影响中小企业存在的因素如国家的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政府对公平分配问题的重视程度,甚至国家领导人的好恶等都可影响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就社会文化方面而言,人们是否具有独立创业的思想,消费观念的转变等对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亦有一定影响;就自然方面而言,自然资源区位分布的集中与分散程度对中小企业存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当然对于不同国家或地区,同一国家或地区不同时期的中小企业存在现象,各种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亦不同,要想作出确切合理的解释,需视具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