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与资本主义发展动因透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因论文,资本主义论文,新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3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80(2001)01—0017—03
一、问题的提出:“新经济”与新趋向
世纪之交,人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动因与走向发生了激烈的论争。人类社会向何处去?资本主义的发展前景如何?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因何在?这些至关重要的社会难题一直受到各国有识之士的关注和重视,马克思主义者更必须作出正面的回答。
当然,对于当代资本主义进行科学分析并非易事。马克思生活在两个世纪前,对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指出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列宁生活在一个世纪前,对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揭露。无产阶级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研究的立场、方法、观点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但我们必须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现象、新格局、新趋势进行贴近实践而且有理论高度的研究。当前,最引起我们重视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三大趋向:一是全球化浪潮方兴未艾,跨国公司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二是市场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化,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对各国经济影响巨大,实物经济与金融经济的结合甚为显著;三是科技信息化改变了世界范围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样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带来深刻的影响。
这里,我们首要关注的是近期在国际与国内倍受争议的一个话题——“新经济”,新经济可以广泛地理解为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新科技革命所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它不仅繁衍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周期和经济结构,而且将极大地改变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实矛盾状态,因此成为当前研究资本主义的一个焦点问题,马克思主义者应该迎接这种理论挑战。
“新经济”这一提法最早出现于美国的《商业周刊》,并对美国经济运行中的“新经济”现象给予足够的评价。部分学者甚至把新经济所依托的信息技术革命称之为“第三次产业革命”,将互联网的诞生与蒸汽机的发明相提并论,认为铁器创造了农业文明,蒸汽机催生了工业文明,互联网则代表了信息文明。网络和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与企业(B to B)和企业与消费者(B to C)之间的联系更有效率,直接降低了生产与流通费用,减少了交易成本,从而为企业增加了利润,为居民生活带来更多的实惠。
新经济的革命作用不仅停留于产业领域,它还深入到居民生活与政府服务的各个角落,引起社会制度与组织方式的嬗变,同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思维方式。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新经济对经济与社会层面的影响将是数十年的,它的作用决不可低估。
二、问题的难点:“新经济”与新周期
新经济所表现的高增长、高赢利、高投资、高利息、高逆差和低通胀、低失业、低赤字、低存货、低关税(“五高五低”)现象值得人们的深思。以美国为例,自1991年美国经济走出了衰退,至今已保持了长达112个月的持续经济增长,创造了美国历史上经济繁荣持续之最。 在传统的经济学中,宏观经济的五大目标如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政府收支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很难同时实现的。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R.Mundell)曾提出:“BP曲线与IS—LM 模型”希望在三条曲线的相交处来获得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完全均衡点,实现完全就业、无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内外均衡,而这只是静态下的极其特殊的偶然。但现在美国出现的“新经济”却将这种“偶然”持续化,不能不引起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经济学中的有些定论。第一个问题,高速经济增长是否必然带动快速通货膨胀?以往美国经济的经济增长率一般不超过GDP上升的2.5%,过了这个临界点就可能出现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甚至在尼克松、卡特时代和里根政府初期,低速经济增长也会带来物价攀高,称之为“滞胀”。而这次高速经济增长是由于以信息革命为先导的美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引起的,高增长伴随着低成本,也就使增长与通胀之间固有链节松开了。第二个问题,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是否还存在着对应关系?传统的菲利浦斯曲线断定,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种反相关的对应关系,失业率越低,通货膨胀率就越高,反之亦然。然而,这次新经济浪潮中,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和就业结构的优化,使得增长过程伴随着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这就使传统的菲力浦斯曲线陷于尴尬境地(“新菲力浦斯曲线”更无法说明)。第三个问题,经济周期是否存在着萧条与扩张的对应长度?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把经济周期划分为“复苏——繁荣——危机——萧条”四个阶段,危机与繁荣都是较短暂的,大量时间内经济或是处于萧条或是处于复苏(扩张)状态,并且萧条与扩张呈对称循环,即使扩张期较之萧条期的时间长些,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也不致于超过一倍。 美国从1854年至今经历了32个经济周期,平均每个周期为53个月,其中萧条期为18个月,扩张期也只是35个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经历了1948年、1957年、1974年、1980年和1990年五次较为明显的萧条期,也同样出现过1961—1969年、1982—1988年、1990—至今的持续时间较长的经济扩张期。 本次经济扩张期不仅超过肯尼迪——约翰逊政府的106个月(1961—1969年),更是创造了美国经济146 年最长经济扩张期的历史纪录。在这次经济扩张期间,也曾经几次经济学家高喊“狼来了”——预示美国经济要出大危机,但由于政府宏观调控及时到位,数次化险为夷。如此之长的经济扩张期使经济学家对经济周期的循环性、波动性产生了怀疑。当然,毋容置疑的是,美国经济仍然存在着重大的危机的隐患。 譬如经济运行中出现大量泡沫的成份、 股市的市盈率过高(达35倍,一般不超过14倍)、公司和居民负债严重、国际贸易存在着巨额逆差等等,说明美国经济仍然可能出现大危机。近期美国经济的持续高速扩张只能归因于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不失时机地进行了技术与制度、市场与结构的调整,使得美国从后工业社会向信息、知识社会历史性地跨越, 并且还归因于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的稳定性、 成熟性(1998年以来三次降低利息率,1999年下半年以来五次提高利息率,每次调幅都不大,增减仅为0.25%,刺激或抑制经济但不会引起经济的震动。),因此能够慰平经济周期的波幅,同时保持经济的持续扩张。第四个问题,美国的新经济是奠定在高技术和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为何不会同时对大量就业工人产生排斥而使失业率升级?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将使工人的就业率下降,技术进步的加速甚至将出现“结构性失业”和“周转性失业”,即使有技术、有文凭、有经验的“白领工人”也可能找不到工作而失业。90年代初美国失业率高涨就证明了这一点。然而,美国的这一次经济增长却伴随着低通胀与低失业率,关键在于美国推行的新经济是把高技术与产业化很好地结合起来,高技术开辟了两大就业渠道:其一,它不是完全摧毁传统产业而是改造传统产业,从而使这些产业的大多数工人都能保证高就业率;其二,它开辟了庞大的信息产业以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美国经济中信息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不到10%,但它所作的贡献率超过1/3,比起美国钢铁、汽车、建筑三大行业加在一起还要大,高技术和信息产业因此能产生对就业的巨大吸纳。再之,随着90年代初“结构性失业”的冲击及以后的就业模式转型,政府、企业、居民对于人力资本的投入幅度逐渐加大,使得劳动力素质发生了突破性的提高,劳动力供给结构得到改善,有效地减少了“结构性失业”的瓶颈约束,使得就业数量与质量都得到了优化。第五个问题,美国股市的持续高扬为何不会对美国经济的运行产生消极影响?美国的道—琼斯指数超出二万多点,市盈率高达35倍之多。企业与居民把大量资金投在股市,其中无疑有泡沫成分,大家都觉得有点悬,但这里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金融创新的结果,金融衍生品不断推出,金融市值上升了;二是美国经济中的实物经济部分目前尚好,人们的投资与消费信心还是较高的;三是高科技与金融结合,网络经济不仅体现在实物经济领域,而且进入了资本市场,按照能量守恒定律,“比特”(Bite)和“com”并不会增加国民生产总值, 但它们确实可以使资本市场更加活跃,并且吸引国外的更多投资,这使美国经济从全球化中得益更多了。简单而言,美国股市是通过高科技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向全世界圈钱。
三、问题的本源:“新经济”与新动因
对新经济的种种争论与疑惑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新经济形成的基本原因的解释。新经济显然不同于传统经济,对它的研究必须由浅入深,才能深层次地透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动因。目前,人们对新经济的形成原因基本上有这么几种:
第一,“窄派”观点,认为新经济就是网络经济。“窄派”看到了网络革命的巨大影响,网站成为资源优化配置的推进器,网络突破时空而改变生产方式,流通方式乃至消费方式,因而兴起了以网络技术为中枢的网络经济时代,从而降低交易费用,提高服务效率,为企业和居民带来莫大的好处。当然,“窄派”的眼光也并不仅仅限于网络本身的价值与影响,他们同时也看到网络与传统经济的融合所产生的惊人价值,并且还注意到网络公司成功的三部曲:第一步,大量广告与策划投入以获取注意力,随后将注意力转化为营业收入,最终从营业收入中获取利润;第二步,积极创造条件,到海外资本市场(或“二板市场”)上市,特别是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上市,可以采取借壳上市或收购上市等等方式,从而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形象和品牌,并且因此而迅速“圈钱”,拥有企业所必须的资本金。第三步,在资本市场上生存与发展,通过激烈竞争而使网络股成为热门股,不惜制造投机和挟带泡沫,使股票的市值保持上升,形成滚滚不断的N次方的利润。“窄派”的这种看法, 不失深刻和针对性,抓住了新经济极具活力的一面,但不免以偏概全,难以概括新经济的全貌。
第二,“中派”观点,认为新经济就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提法出自欧洲。但是,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一次公开演讲中也谈到,新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强调新经济是以现代高新技术经济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经济。“中派”对“窄派”的超越之处在于,他们不仅注意到信息、网络行业的发展对于传统产业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推进,同时还把视野扩展到其它高新技术产业,认为“基因工作”、“新物质工程”同样改变人类的命运和生存发展方式,各种高新科技总归为知识这个生产要素,因此而造就“知本家”,并因此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适当的市场与制度,一句话,知识成为知识经济的发酵体,并因此为“新经济”披上盛装。
第三,“宽派”观点,认为新经济就是新增长经济。“宽派”把新经济概括为是由新技术革命所推动的经济增长与发展,这是不无道理的阐释。“宽派”对新经济内涵的定义立足于“增长”,其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增长动力的改变,不再以劳动、资本、土地的投入,而是以信息、管理和各种高科技手段的投入;二是增长方式的转变,它是以要素的集约投入而产生最大的效益;三是增长速度的突变,依托全球化的资源重组和国际竞争力的培植,特别是国际贸易的扩容与跨国公司的桥梁枢纽作用,大量财富流向发达国家而产生“高基数、高增长”这种前所未有的马太效应;四是增长内容的剧变,不仅实物经济是增长的依托,金融经济更是增长的首当其冲,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的各种创新带来增长内容的丰富与充实;五是增长制度的嬗变,特别是美国政府在80年代后对财政、金融、科技、外贸、市场管制等政策作了大量调整和创新,为新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六是增长周期的改变,新经济运行中伴随着低通胀、低失业,使经济周期的震荡程度下降了,而且,新经济还使经济周期的扩张期延长了。由此种种,可以说,新经济的出现是对传统的增长动因方式和周期的重大改变。
综观以上“窄”、“中”、“宽”三者说法,不难看出对新经济的本质的理解必须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深入的透视,从这种意义上说,“宽派”解释更能符合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情况。倘若我们以审慎的眼光研究新经济的总体趋向,不难发现信息化、全球化和政策创新对于新经济的铺垫作用,也就可以作出合理而全面的结论。
形成新经济动因虽然复杂广泛,但根本之处在于“新经济”的“新”,它是多年来技术、市场、制度、政策创新的结果。美国之所以成为新经济最强劲的策源地,最重要的经验是把以上几方面的创新都铺陈开来,交相融合,不断推进了。从80年代里根当政时期开始,美国就积极发展高新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增加人力资本投入,保护知识产权,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全球市场的控制,进而获得“新增长源泉”,为美国经济的好转创造了良好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在这种前提下,克林顿时期的美国经济才能实现低通胀下的高速增长、高科技下的充分就业、高利率下的低财政赤字和大量国际收支逆差下的外资不断流入。否则,如果没有制度、政策方面的配合,以信息革命为主导的高科技发展是难以对美国经济产生如此之大的推动力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经济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确实客观存在,并且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许多方面,值得我们注意。但必须强调,有些基本面没有变,一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并没有变化,私有制所产生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变;二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主要矛盾没有消失,虽然有集体协商,虽然有利润共享,但占全社会人口的少数人占有大多数财富的事实并没有改变,工会与政府的关系也没有能够调和;三是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也不可能消失,全球化与区域化、单体化永远是个矛盾,所以,新经济值得我们关注、研究,但不能盲从、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