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视角下的资源型企业转型_中国资源论文

技术创新视角下的资源型企业转型_中国资源论文

从技术创新的视角看资源型企业转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创新论文,视角论文,资源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资源型企业突出的特点在于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初级加工为基本生产方式,依靠资源的消耗来实现企业盈利。长期以来,资源型企业在社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资源型企业的成长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难题。因此,资源型企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这既是其突破自身的成长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又是落实国家“调结构、转方式”战略的重要举措。

技术创新在资源型企业转型中的意义

资源型企业存在着资源利用效率低,产品加工欠缺深度;技术装备落后,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粗放、高耗、单一线性发展等特征。未来资源型企业转型的方向是资源深度开发和加工,产品附加值高,集约、低碳,多元循环发展,实现的目标是安全、绿色、清洁发展。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来研究资源型企业转型,笔者认为是一个可选的视角,因为,为实现上述目标,技术创新发挥着关键作用。

技术创新有助于资源型企业产业链延伸。资源型企业转型的一个途径为延伸现有产业链,技术创新延伸资源型企业产业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延伸产业链的长度和宽度。首先,就产业链的长度而言,技术创新可以改进企业原有的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向深加工方向发展,从而通过内涵式发展延伸资源型企业产业链长度。其次,针对产业链的宽度来讲。技术创新可以使资源型企业引进先进的产品线,向相关多元化发展。因而扩展资源型企业原有产业链的宽度,改变企业原有单一线性发展模式,增强其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技术创新有助于资源型企业发展非相关多元化战略。资源型企业转型的另一种途径是企业另辟蹊径进入到全新的产业。这种途径风险较大,从而技术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表现在技术创新能够帮助决策者认清技术发展路径,结合客户的需求选择进或者不进,以及应该进入什么样的产业。另外,技术创新有助于资源型企业进入新产业后培育核心竞争力。资源型企业一旦涉足新产业,接下来便应思考如何来生存,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创新有助于资源型企业转型后的立足。

技术创新有助于降低资源型企业的负外部性。资源型企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与企业的技术水平紧密相连。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虽不能完全避免,但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所带来的负外部性。技术创新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企业由高耗向低碳式发展转变,同时通过末端治理技术可以减少有害物的排放,缓解环境压力,通过绿色工艺技术创新保护生态环境,从而推动资源型企业实现绿色,清洁发展的目标。

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在资源型企业转型中的实践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工业化进程较发展中国家早,他们在资源型企业转型这一方面先行一步,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特别是转型中技术创新的应用更值得我们借鉴,下面以美国纽蒙特公司和德国鲁尔集团为例。

纽蒙特公司。全球黄金矿业界的“龙头老大”——纽蒙特公司,在美国被认为是明日黄花的夕阳产业“矿业”中却活力四射。归根到底主要在于其走了一条集约型、内涵式、多元化发展道路。其中,技术创新在纽蒙特公司转型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在:第一,资源开采技术的创新。例如,2002年纽蒙特公司雇佣地理专家、地球化学家、地质专家等利用其GPS卫星定位系统来从事风险勘探。第二,生产工艺创新。公司引进国际一流的设备,实行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同时在2000年实行电子商务运营,加强了各种生产、研发资料的传递,有效整合了各种资源。第三,自主创新研发技术。纽蒙特公司科研投资力度大(2010、2011、2012年的研发费用分别达到2.16亿美元、3.73亿美元、3.48亿美元,研发投入强度分别达到2.2%、3.6%、3.5%)。不断创新研发技术开发出一批自主创新产品,例如,激发极化法电法仪器、双线圈孔内电磁法探头、电磁脉冲探矿仪器等。第四,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纽蒙特公司重视环境保护,严格执行环保工业标准。例如,更新换代粉尘控制系统,在已开采过的地区复耕土地,做到开发、复耕两不误。

鲁尔集团。伴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德国鲁尔集团经过多年的转型,已从成立之初的单一煤炭生产发展为涉足众多领域的著名跨国集团。鲁尔集团在转型的每个阶段,技术创新贯穿始终。一是通过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鲁尔集团不仅改进原有煤炭生产工艺并开发、引进世界上最新的现代采矿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也被运用到生产、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多个环节。二是通过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发展相关产业。例如煤化工、煤机、煤电等产业。三是利用技术优势进军非相关产业。鲁尔集团不仅利用技术上的优势积极寻找机会,到国外办矿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而且还借助智力资本、技术优势进军房地产、旅游、培训等非相关产业(目前鲁尔集团已从培训、保险、信息等非煤产业退出,集中于能源、房地产、化工、传统矿业四大领域)。四是重视科研投入。鲁尔集团在转型中建立科学技术革新中心,根据市场需求来制定科研计划;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例如,建立的煤矿研究中心科研人员达1100多人,拥有4个实验场和计算机处理中心、17个研究所,是德国最大的煤炭研究机构。此外,鲁尔集团还注重员工的培训,并交由鲁尔培训公司完成。五是通过技术创新保护环境。例如,在治理塌陷问题时,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均衡沉降;在治理煤矸石时,采用复土技术,用煤矸石造山并绿化。治理污水时,采用沉砂、初沉、生物处理等技术,产生的污泥经干燥后制成饼泥,用作发电厂原料。

如何利用技术创新促进我国资源型企业转型

我国资源型企业转型中的技术创新较为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因此,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的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好技术创新在资源型企业转型中的推动作用。

树立技术创新的意识。我国资源型企业的产品长期受到政府行政性管制,缺乏市场检验,再加上一些企业的短视行为导致其往往没有技术创新的动力。因此,一方面,资源型企业要加强学习,培养忧患意识,因为只有企业的决策层以及普通员工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才会切实地去履行。另一方面,调动员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树立技术创新“人人有责、人人可为”的思想,从而促进企业突破原有的发展路径,实现转型升级。

创新资源开采技术。资源开采前:应利用先进的技术或者与有关专家合作确定在哪开采、开采多少、质量如何,有一个详细的规划,避免开发的盲目性,确保资源的合理、有序开采。资源开采时:应引进先进的设备,改进和提升原有工艺,例如实行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提高资源开采效率,降低开采成本,促进资源型企业向集约化、低碳化方向发展。

创新资源型企业研发技术。具体而言,一是建立研发中心且科研和生产相结合。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有助于资源型企业发挥创新主体的作用,能更好地根据市场需求来研发产品。另外,目前我国许多资源型企业都有自己的科研部门,但往往仅起着实验室的作用,因此研发中心还应与生产紧密结合。二是实行“产、学、研”结合。企业自身的研究虽然能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但容易出现短视行为,对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缺乏敏锐性。因此,在发挥好企业自身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同高校、研究院合作有助于掌握好技术研发的方向。三是增加技术创新的投入,提高研发投入强度。一方面是资金的投入。例如建立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创造良好的研发环境,另一方面是人才的投入。自身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团队。通过研发技术的创新延伸资源型企业的产业链,推动其向产品资源深度加工、产品高附加值、多元化发展转型。

创新资源型企业的生态技术。首先,要树立环保意识。在未来的市场中,高污染的企业既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又处于政策淘汰之列,最终将被市场出局。其次,创新绿色技术。创新污染控制技术、废物最少化技术、高回采技术、循环再生技术等,做到产品设计、生产、营销的绿色化,从而实现企业自身成长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最终通过生态技术的创新,促进资源型企业向绿色、清洁、循环发展的方向转型。

不可否认,资源型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发展,还需要外因的作用,政府责无旁贷应提供相应支持。例如,在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提供资金支持,对资源型企业的研发、技术创新进行一定的补贴或者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对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倾斜,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制定合理的政策,明确淘汰、限制、鼓励的技术,促进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笔者相信只有在企业自身以及政府支持政策的合力下,资源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之路才能走得更远。

标签:;  ;  ;  

技术创新视角下的资源型企业转型_中国资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