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控制论文_赵勤勇

市政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控制论文_赵勤勇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518040

摘要:钻孔灌注桩施工是市政桥梁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应用技术,但如果施工技术没有控制得当,则会直接影响施工质量。本文主要介绍了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分析了市政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要点,并就施工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应对之策。

关键词:市政;钻孔;灌注桩;控制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城市建设也在快速发展,这一趋势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高度的增加无疑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工程施工引起的噪声给普通大众带来了一些麻烦,这些也对市政桥梁工程施工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钻孔灌注桩的优点在于其承载能力强,噪声污染小,施工安全性能好,在市政桥梁工程施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简介

钻孔灌注桩是利用不同专业的钻孔机具,在地基的土石中造成一个直径为圆形钻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将钢筋骨架吊入钻孔中,然后通过安放在孔中的导管,直接在水中进行混凝土的灌注作业,从而形成一棵较粗糙的圆柱式桩基础。由于其适应性强、成本适中、施工简便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公路桥梁建设及其他工程领域。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桩基承载力大部分是由桩施工的质量影响,是在泥水中实现灌注混凝土的过程。因此,在施工时需要合理利用钻孔的施工技术方法,不能出现塌孔、流砂沉淀等现象。水泥混凝土在一般情况下,是多数桥梁基础的主要形式,为提高工程的质量,需要提高灌注桩施工现场质量力度,做好成桩后的质量等工作。

2市政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要点

2.1埋设护筒工序

设置护筒时,护筒内径应比桩径大20cm~40cm,护筒中心线应与桩中心线重合,平面允许误差为50mm,竖直线倾斜不大于1%,旱地可采用挖坑埋设法,护筒底部和四周所填粘土必须分层夯实,护筒宜高出地面30cm(如桥梁建在水上,则护筒需高出水面1.0m~2.0m),埋设深度应根据桥梁的具体设计要求或桩位的水文地质情况确定,通常应为2m~4m。

2.2钻孔

开始钻进时,进尺应适当控制,在护筒刃脚处,应低档慢速钻进,使刃脚处有坚固的泥浆护壁。钻至刃脚下1m后,可按土质以正常速度钻进。如护筒土质松软发现漏浆时,可提起钻头,向孔中倒人黏土,再放下钻头倒转,使胶泥挤入孔壁堵住漏浆孔隙,稳住泥浆继续钻进,在黏土中钻进,由于泥浆黏性大,钻头所受阻力也大,易糊钻,此时应选用尖底钻头中等转速,大泵量,稀泥浆钻进。在砂土或软土层钻进时,易塌孔。易选用平底钻头,控制进尺,低档慢速。大泵量稠泥浆钻进。在轻亚黏土或黏土夹卵、砾石层中钻进时,因土层太硬,会引起钻头跳动和钻杆摆动及偏斜等现象,易使钻机超负荷而损坏,宜采用低档慢速,优质泥浆,大泵量级钻进的方法钻进。

2.3清孔

清孔的主要目的是清除孔底沉渣,而孔底沉渣则是影响灌注桩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之—。清孔则是利用泥浆在流动时所具有的动能冲击桩孔底部的沉渣,使沉渣中的岩粒、砂粒等处于悬浮状态,再利用泥浆胶体的黏结力使悬浮着的沉渣随着泥浆的循环流动被带出桩孔,最终将桩孔内的沉渣清干净,这就是泥浆的排渣和清孔作用。从泥浆在混凝土钻孔桩施工中的护壁和清孔作用,我们可以看出,泥浆的制备和清孔是确保钻孔灌注桩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对于施工规范中泥浆的控制指标:黏度测定17~20 Pa.s;含砂率不大于6%;胶体率不小于90%等,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不能就地取材,需要专门采取泥浆设备,选用高塑性黏土或膨润土,拌制泥浆必须根据施工机械、工艺及穿越土层进行配合比设计。

2.4钢筋笼制作及安装

钢筋的下料、弯制、焊接在钢筋棚进行。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场按起吊能力整套或分节加工成型,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备用。在钻至设计标高且孔桩桩位检查合格后,即可下放钢筋笼。放笼前将声测管、内侧主筋焊接在钢筋笼上,按设计要求安装混凝土保护层垫块,环绕箍筋。

钢筋骨架应有强劲的内支撑,防止钢筋在运输和就位时发生变形,钢筋笼由吊车整体吊入孔中,并在笼体上设吊筋调整钢筋笼标高,钢筋笼底面允许偏差5cm,同时应采取有效的方法固定在钢筋笼上,防止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筋骨架上升,支撑系统应对准中线防止钢筋骨架倾斜或滚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钢筋笼吊运与混凝土浇筑

钢筋笼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笼制作、运输和吊装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防止变形;桩孔验收合格,在吊放钢筋笼入孔时,不得碰撞孔壁,就位后应采取加固措施固定钢筋笼的位置;安置导管开始浇筑混凝土,水下混凝土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塌落度18cm-22cm,水泥用量不少于360kg/m3。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50cm,导管首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应少于1.0米,在灌注过程中,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为2~6m,灌注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并应控制提拔导管速度,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灌注过程中的故障应记录备案。

2.6二次清孔

在完成吊装钢筋笼及导管之后,孔底会产生沉碴,需再进行第二次清孔。其方法是利用导管顶部安装一个弯头和皮笼,用泵将泥浆压入导管内,再从孔底沿着导管外置换沉碴,从而达到清孔的目的。

3钻孔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3.1塌孔

所谓塌孔现象是由于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细密的水泡,钻具长时间不进尺或进尺很慢,钻机负荷明显增加而引起。解决塌孔必须在钻孔施工期间,严格执行相关规范规定。钻孔完成后,必须检测孔深、直径和倾斜度,其中孔径和孔深须达到设计要求,倾斜度不得大于1%。在护筒定位后及时复核护筒的位置,严格控制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mm,并认真检查回填土是否密实,以防钻孔过程中发生漏浆。在施工过程中自然地坪的标高会发生一些变化,为准确地控制钻孔深度,在桩机就位后及时复核桩机的水平和桩机的总长度并作好记录,以便在成孔后,根据钻杆在钻机上的留出长度来校验成孔达到的深度。

3.2扩孔

孔壁的坍塌是造成扩孔的原因,而且各种钻孔方法都有可能引起扩孔现象的发生。

如果仅仅是局部出现此种情况,并不影响钻孔的要求,就不需要处理,只不过会增加混凝土的灌注量。如果扩孔现象十分严重,就要按照塌孔事故进行处理。

3.3缩孔

经过不断磨损的钻头没有进行及时的补焊,导致钻头直径越来越小,从而钻孔也随之变小。地层中含有软弱土层,遇水膨胀导致孔径变小。

对付缩孔的情况,就采用反复进行上下扫孔这一工序,从而扩大孔径。

3.4断桩

混凝土拌合物在灌注过程中产生了分崩离析,促使桩身断裂。混凝土在灌注中造成导管堵塞,或者导管卡在钢筋笼中,得不到及时处理就会使泥土掺杂在混凝土中,导致桩身中断。混凝土灌注的时间拉得太长,首批混凝土已完成初凝,后灌注的混凝土和首次灌注的混凝土不能良好的融合在一起,导管的水密性不佳,也会导致混凝土中夹杂着泥土。

导管一定要具有优良的质量保证。导管的内径和外径要大小一致,其内壁要光滑圆顺,直径宜为20~30cm,节长宜为2米,导管内不得漏水,使用前应试拼、试压,并且做水密性的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施工过程中,按规范严格控制导管的埋深和拔管的速度,并且要实时测量混凝土面层的高度,以免导管拔空。

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确保塌落度满足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钻孔灌注桩有着很多独特的优点,并且施工技术日趋成熟,钻孔灌注桩是一项隐蔽工程,要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对避免工程质量事故,提高桥梁施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燕季红.探讨桥梁桩基施工技术[J].科技视界,2016,01:275+123.

[2]沈思.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探讨[J].智能城市,2016,01:203-204.

[3]翟峻烽.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6,06:131+133.

论文作者:赵勤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3

标签:;  ;  ;  ;  ;  ;  ;  ;  

市政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控制论文_赵勤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