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工业极大地进步,并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电子自动化技术甚至可以说是现代工业化的重要标志。电子自动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很大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现状;发展前景
引 言:现如今,电气自动化在我国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气自动化的水平已然成为衡量现代工业化程度的核心标准之一,在电气自动化的系统中,融入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而稳定的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同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也将劳动量大幅降低。
1 电气自动化的概述
电气自动化是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利用电子电力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对电气工程进行自动化控制的综合性很强的科学,这项技术有着很强的应用型,而且符合大多数工业生产的需求。要达到自动化的要求其实很高,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中,不仅是硬件,更有着对软件的要求,所编写软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这里面就包括了收集信息的传感器,处理数据的控制器和执行相应命令的执行机构。
2 工业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及发展原因
2.1 工业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
电气自动化有着广泛性,高效性和便捷性的特点,电气自动化技术于工业生产的相关性极高,而且这几乎表现在所有生产过程中,可以说,不运用电气自动化的生产过程是落后的生产过程。小到每一个开关、零件,大到航母、空间站都离不开电气自动化,尤其是这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依赖于这项技术真正步入了工业的现代化,同时这项技术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我们当今赖以出行的交通工具,还有渗透进人们生活的电脑手机的生产都离不开这项技术。企业也在这样的技术影响下节省了人力物力,并且大幅提高了生产和经济效益。
2.2 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原因
当前形势下,我国工业自动化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和应用,即便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是和工业电气自动化有关的,电气自动化能够有效地完成人工不能够完成的工作,比如有些工作需要在特殊环境下进行操作,像辐射、冷冻室等这些环境都是极为恶劣的,长期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但许多环节又是需要完成的,这时候机器自动化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1]。
3 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3.1 发展历程
在科技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经历了由电变成电气时代,从最早机器的产生到如今已经全面普及电气自动化。这中间有着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比西方国家晚了不少,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大学便已开始陆续设置电机工程系,我国于1908年在南洋大学堂设置了电机专科,随后的大学陆续开设电机系,但一直到1995年才在华北电力大学出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博士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个应用性和基础性都很强的专业。在看待时不能仅仅着眼于自身的技术,更要关注由他派生和与其他学科交叉而产生的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自动化甚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最早都是由电气工程派生或学科交叉而来,电子与信息类专业或者说电类的专业,这一系列专业的发展都是我们用来观测电气自动化发展的着眼点[2]。他综合于这些而存在,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就是整个电类专业的发展历程。从这样的发展历程就能知道我们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发展路径,不断探寻电气自动化的装置制造、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
3.2 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3.2.1 信息技术的影响
信息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方面,应用在整体的数据集中和宏观管理,一般来说,即使是不同的行业也都有着适应自身的处理相关业务数据的系统,通过这个处理系统汇总从自动化系统中传来的数据,以便管理者可以随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财务以及产品数据,也能够对日常生产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控,可以第一时间全面了解整个生产中产生的信息。另一方面,应用于电气自动化的相关设备、机器以及系统当中。随着微电子以及微处理器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往有明确界限的各种设备,比如PLC控制设备及其系统现今也变得更加模糊了。
3.2.2电气自动化的系统维护
IE与Windows NT是电气自动化设备中的标准控制规范、控制语言以及控制平台。在电气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人机交流界面已经成为了其主要的控制系统表现形式,该控制系统具有易于集成以及灵活性较强的特点,因此,它一经推出就备受青睐。在系统的控制层中,选择Windows来作为其操作平台,使得系统在使用以及维护的过程更加方便快捷有效[3]。
3.2.3分布式控制的应用
现场通过一根串行的电缆作为总线,这根总线将总控制室内的计算机和马达启动器、各项仪表、监控仪器以及PLC中的CPU、远程I/O站等现场设备连接起来,并采集信息将其集中。这种串行连接是一种智能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的分支结构的通讯总线[4]。达成分布式控制则可以将PLC、I/O站和现场设备连接在一起,输入输出模块则可以转换成现场设备的监测器和命令执行器。
4 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4.1 电气自动化
通用开放通用化是未来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必然发展趋势,通过技术的发展并且在技术人员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产品的生产和测试过程,来提高电气自动化产品的维护水平,从而使得使用简化并且不易出现故障,操作界面应该尽可能向视图化靠拢,降低使用要求,并简化操作,从而使得电气自动化系统向着通用化发展。打破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独立性,将其控制简化,信息更易获取[5]。并开放这方面的控制系统程序数据,通过这种开源来促进交流发展,同时也使得更容易将电气自动化系统与其他系统结合。
4.2 功能智能化
智能化表现在对系统的实时控制以及系统自适应上,而智能化程度在操作界面上则可以表现在图形化上,简便的操作方便非专业人士使用,也可以窗口菜单进行蓝图编辑和快速的编程,甚至三维图的展现、图形模拟和仿真比例缩放这些功能的实现则更加方便使用[6]。科学地进行计算的可视化,也使得信息交流不局限于字符,可以在图形和动画中一步到位的表达,这样的可视化技术进一步缩短了产品设计周期,也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并极大地降低了成本。甚至可以实现自动编程设计,参数自动设定,刀具补偿和数据的动态管理以及可视化加工。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工业化水平将越来越高。在这个过程中,电气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程度将更高。通过电气自动化的合理有效运用,工业生产的人力投入将会大大地减少,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都将得到明显的提升。同时,这也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本文就这方面进行了认真探究,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工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进. 工业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研究[J]. 科技传播,2016,8(07):118+139.
[2]陈清. 浅谈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0):132.
[3]隋丽.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与创新[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3):7-8.
[4]叶云云. 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7):130.
[5]谢大荣. 工业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控制的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4):102.
[6]艾沙江•艾力,阿不里克木•吾甫尔.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与创新[J]. 橡塑技术与装备,2015,41(20):154-155.
论文作者:刘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电气自动化论文; 工业论文; 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发展历程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