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国家的一项基础设施工程,其自身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混凝土施工是确保水利工程各项工作高效开展的保障,要想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要防止水利工程裂缝情况的产生,加强对水利工程各项施工工作的管理,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承载力。混凝土裂缝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做出分析,并结合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原因
引言
对于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应以预防为主,只要我们在设计、原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及后期养护等各方面严格控制,持续改进,是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避免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的。因此在实际过程中要优化和解决混凝土裂缝,这不仅能够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还可以提高工程寿命。无论从那个方面说都是十分有利的。
一、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
(一)混凝土收缩裂缝
砂石料收缩是这个项目砂石料施行之中普遍问题,导致水利项目施行质量。此类问题关键原因因为砂石料凝固之后,有了一些冷空气和低环境的影响,具有砂石料内外的温差,其热量,能够把砂石料收缩现象,致使砂石料裂缝。在此基础上来实施混凝土会有着巨大的阻力,因此在水利工程中,重力的影响更为严重,它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发生弯曲以及出现裂缝。
(二)由温差导致的混凝土裂缝
由温差导致的混凝土裂缝可以称为温度裂缝。顾名思义,温度裂缝是一种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表面与混凝土内部温度出现差异过大而导致的裂缝。在正负温度交替作用下,位于混凝土微孔中的水在温度的作用下,会出现两种变化,一种是位于混凝土微孔中的水凝结为冰,体积发生膨胀,对混凝土产生一种冻胀应力;另一种是位于混凝土微孔中的水其温度会过低,温度过冷的水会对混凝土产生一种渗透压力。冻胀压力与渗透压力共同作用于混凝土,当这两种作用力的强度超出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抗压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因为承受不住这两种作用力而产生裂缝。由于混凝土表面与混凝土内部的温差所产生的混凝土裂缝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深度裂缝、表面裂缝以及贯穿裂缝。
(三)混凝土材料问题
针对水利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进行科学分析,发现混凝土的原材料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甚至可以说原材料的好坏在源头上制约着水利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常见的材料问题主要就是钢筋的规格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偷工减料现象较为严重,还有就是如水泥、砂石料等建筑混凝土材料存在过期或老化问题,这些原材料的质量问题最终会影响到水利施工的混凝土质量,体现在混凝土的强度不够或出现裂缝等现象上面。
二、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的优化
原材料是保证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工作,确保高效、高效,需要结合施工项目的特点和施工现场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施工材料。在建筑材料的采购应完成,以保证搅拌,搅拌工作的合理性,应该水泥量少,在混合过程中加入粉煤灰,使用的胶水应确保工作范围内,随着原料比例的规定原材料分配,粉煤灰的适宜比例,主要作用是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并提高混凝土的耐腐蚀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温度裂缝的防治措施
1.尽量减少混凝土本身的发热量
混凝土发热主要是由于水泥发热所引起的,因此,要减少混凝土本省的发热量,一方面,要选取发热量比较少的水泥,另一方面,要尽量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的比重。以应力场为依据对施工部进行划分,不同的区域要采用不用强度的混凝土。重新调整骨料级配,选择骨料粒径较大的材料。掺入粉煤灰,并采用高效减水剂,一方面减少水泥用量,另一方面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尽量减少混凝土入仓时的温度
严格把控浇筑时间,做到科学合理。春季以及秋季要多浇筑,正午时分不能浇筑。浇筑时,要加入冰或者冰水,从而防止骨料温度过高。
3.尽量加快混凝土的散热
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采用薄层浇筑的方法从而增大混凝土的散热面积。尽可能的在合理范围内延长间歇时间。但是如果高温季节采取了预先冷却的浇筑方法时,可以不采用薄层浇筑的方式改用厚块浇筑。在混凝土内部要预先埋好水管以保证能够通水冷却加快混凝土的散热。
(三)改善混凝土结构设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也出现了很多,现代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应用极为广泛,所以,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的产生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的研究变得很重要。造成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结构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根据水利工程实际情况,科学分析采用适当的材料和合理的混凝土结构方案才能够有效地降低裂缝产生概率,增加混凝土工程结构的使用寿命,达到科学治理混凝土裂缝问题的目的。
(四)采取合理的降温方式
在水利工程中所使用的降温措施,应该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来制定,同时通过合理的降温方式来对工程中的问题进行改善。另外,在水利工程进行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重视对降温措施的运用,以此来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并达到减少混凝土裂缝现象的效果。因此,水利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使用合理的降温方式,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低混凝土的裂缝现象的出现。
(五)改善边界约束和构造设计
在水利施工混凝土施工中,为改善基础边界条件,可采取分层或分块浇筑,合理设置水平和垂直施工缝,或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施工后浇带,这样可以减轻外约束作用,缩小约束范围,还可利用浇筑块的面层进行散热,确保混凝土自由收缩以达到释放温度应力的目的。另外,在适当部位局部加大膨胀剂掺量形成膨胀加强带,可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六)加强混凝土的后期养护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仅仅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的过程,检验把控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同时更加要做好混凝土施工的后期养护工作。保温养护以及保湿环境控制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混凝土浇筑后在凝结过程中混凝土内部和表层由于较大的温差以及湿度变化差异而造成混凝土开裂,后期养护工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浇灌连续性,甚至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必须给予高度地重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水利施工的过程当中,混凝土裂缝问题是工程顺利达到预定建设目标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一旦混凝土裂缝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不仅会造成水利施工的质量下降而降低其工程的使用寿命,而且很可能会威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因此,就对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的原因进行详细的探讨,在掌握其成因的基础上建立一整套有针对性的问题防治体系,最终为促进水利施工的工程建设质量奠定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广英,潘玉军.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价值工程,2012,31(16):81-81.
[2]邓丽,王展,张雅.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和防治对策解析[J].河南科技,2014(1):53-53.
[3]姜秀范.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4(3):194-194.
[4]蔡安顺.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8):336-337.
[5]孟凡静.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J].科技资讯,2014,12(13):60-60.
论文作者:周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温度论文; 原因论文; 砂石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