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生活水平的提升,电气事业的增长速度较快,并且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积极成就。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现阶段的电气自动化控制,已经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开始深度研究人工智能技术。与以往不同的是,人工智能技术是新的领域,很多内容本身就表现为较强的创新性,所以在研究过程中,不仅可以在技术层次上取得较大的突破,同时还可以更好的解决过往遇到的诸多问题,推动电气自动化控制走向更高的台阶。文章针对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人工;智能
前言: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当前的研究是非常有成果的,各类智能化的机器人,已经投入到了相关的产业、工业当中,所获得的工作成果非常值得肯定,不仅效率较高,同时在出错率方面非常低,告别了纯人工操作的年代。电气事业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在今后得到更加完美的成就,必须不断的探索新的领域,保证人工智能技术按照预期来发展,提高应用的水准。值得注意的是,电气自动化控制在目前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因此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方面,需考虑到多方面的影响。
一、人工智能的特点
(一)性价比高
人工智能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系统配合硬件设备来完成的,自身所具备的性价比较高。首先,人工智能技术的各项产物,服务的年限比较长,其主要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制作了很多的设备类型,无论是加工生产,还是流水线包装,都能够达到精密、无错漏的效果,出现故障的概率较低,能够对每天的工作量提出较高的保证[1]。其次,人工智能在落实以后,电气自动化控制本身得到了很大的优化,一定程度上缩减了基础工作的人员,由人工智能的机械设备来替代,对效率、价值的体现更加明显。同时,按时对人工智能的系统做出更新后,可以对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提升,带来多元化的工作体验。
(二)可操作性
与以往工作不同的是,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其主要是将“智能化”的理念更好的带入,而不是生硬的选择不同模式。电气自动化控制在开展过程中,比较大的一个缺点在于,无法彻底的实现“定制”功能,需要将两种或者是两种以上的工作模式相互融合,然后才能完成相应的处理。而人工智能技术则有所不同,其在真正意义上,完成了“可操作性”的较大提升,完全可以根据产业、工业的要求,达到定制化的效果,从而服务于个体的产业或者是企业,最终完成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的较大提升。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可操作性”,还体现在临时更改方面,如果在电气自动化控制工作当中,出现了突发状况,可则以在系统方面发出新的指令,及时更改问题,避免造成严重损失[2]。
(三)可靠性
在现代化的建设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各项工作,都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好的执行,否无无法取得最棒的成绩。人工智能技术除了上述的两个特点外,自身所具备的“可靠性”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首先,该项技术的执行过程中,能够依据现实情况的转变,及时的做出自我调整,将工作过程中的漏洞、隐患降到最低,维持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的高水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在出现严重问题,但系统内部无法自动解决时,人工智能技术会发出相应的警报,提醒相关工作人员迅速前往现场解决问题[3],同时还可以将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搜集、分析,便于对现场情况有一个深度的了解,告别过往的各种不良处理,从而确保电气自动化控制能够正常的落实。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一)对产品的设计优化
在以往的工作当中,产品本身的设计、优化,主要是通过人工的方法来完成,虽然取得的效果比较突出,也得到了相应的价值,但是付出的劳动也是比较多的,二者成正比的关系。面对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人工智能技术在很多方面,都考虑到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的不足。例如,该项技术针对产品的设计优化,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首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过往的各种产品,实施全面分析处理,以最简洁的报告形式,观察出产品的缺陷、发展趋势等等,从而在设计上及时找出重点[4]。其次,该项技术针对电气产品的优化,能够更加符合“人性化”的操作理念,利用系统模拟再加上样品生产,对不同人群的体验进行调查和了解,从而在最终的产品上,取得完美的效果。所以,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当中应用时,针对产品的设计、优化,都是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基本上不会出现缺失情况。
(二)对故障、事故的预防处理
就电气自动化控制本身而言,即便是应用传统的模式,依然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可以取得相应的成绩。可是在故障、事故的预防方面,总是会出现落后的情况,造成的经济损失比较严重,无法及时供应社会需求。人工智能技术在应用后,充分填补了这一项空缺。第一,该项技术针对故障的处理,可以在最短时间内,锁定故障的源头,在系统上有明确的显示,根据现场情况、数据报告等,决定是否进行修复、是否进行更换元件,以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目的[5]。第二,针对事故的预防工作,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最近几个月的工作情况有所了解,迅速的完成资料调取、分析等,同时还可以对既往的各种事故做出调研,与现下情况开展对比,最终了解到相关的预防措施,落实到客观工作中,可充分减少损失。
(三)对电气自动化控制流程的简化
目前的很多行业,都要求工作流程进行不断的简化处理,一方面要保留工作本身的价值、特点,另一方面要减少既往各项问题的反复出现,避免构成新的威胁。电气自动化控制本身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模式,对此流程做出简化处理,无法通过一些简单的措施来解决,还要在很大程度上,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良好的借助,达到流程简化的科学性、合理性。由于电气自动化的操作过程相比较一般的产品的生产过程来说相当复杂,并且对生产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步骤的操作都有很高的很严的要求,所以,在生产过程中无论是哪个步骤只要除了一点点小问题就会对生产过程造成很大影响,就会导致整个生产过程停止生产。为了保证生成过程中的每个电气设备的都能够正常运转,科研人员目前面对的难题时,如何将人工智能加入生产并且操作过程能够简单、便捷。但是人工智能在这一方面又做得比传统的方法要好,人工智能能够通过日常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再出现故障后能够及时找到之前相同故障的案例,然后找到解决方法,从而快速的对整个过程的问题进行检修,大大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检修时间,最终可以使得成本上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总结:本文对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展开讨论,从已经掌握的情况来看,该项技术的应用,对电气自动化控制,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原有的很多工作都告别了以往的模式,实现了新的进步。日后,需进一步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研究,在各个方面提高工作效率,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贾刚,张萌. 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9:294.
[2]纪文革.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思路分析[J]. 电子测试,2014,03:137-138.
[3]刘振鹏. 电气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分析[J]. 科技资讯,2014,19:114+116.
[4]马龙.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 山西焦煤科技,2014,S1:50-51+55.
[5]周超.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J]. 硅谷,2012,08:21+87.
论文作者:江国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7
标签:人工智能论文; 电气论文; 技术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产品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