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微创手术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王建海,白应斌,王培军

陕西省志丹县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717500

摘要:目的:对微创手术在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出血患者,对其进行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60)与观察组(60),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内科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67%,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ADL)评定良好率为63.6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3.75%,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微创手术应用到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关键词:临床效果;微创手术;脑出血

脑出血又被称为脑溢血,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临床重症疾病,该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易发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我国脑出血患者的人数一直居高不下,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当前手术治疗与内科治疗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两种临床治疗手段,本文就主要对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出血患者,对其进行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60)与观察组(60),其中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为女性患者,40例患者为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分布在37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68±4.69)岁,其中破入脑室脑出血患者为4例,脑室铸型脑出血患者为6例,丘脑区脑出血患者为5例,脑叶去脑出血患者为7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38例;其中观察组的60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为女性患者,39例患者为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分布在38岁到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57±4.51)岁,其中破入脑室脑出血患者为3例,脑室铸型脑出血患者为7例,丘脑区脑出血患者为6例,脑叶去脑出血患者为8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没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内科治疗,其治疗方法为: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为患者实施内科治疗。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其治疗方法为:有效使用CT对患者的颅内进行有效观察,对钻颅位置进行有效确定,对穿刺点进行有效确定,在确定穿刺点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有效避开对患者脑膜、脑皮层、头皮等主要血管的伤害,同时也要有效避免对患者脑内大血管和重要功能区造成伤害,对穿刺深度进行确定时需要有效依据投影点和血肿中心的距离。完成对患者头皮消毒和常规铺巾后,对患者实施常规麻醉,在对患者进行麻醉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如果患者发生不稳定现象,则需要对患者及时实施全身麻醉,麻醉工作完成后,先对患者实施穿刺点准确定位,切开头皮,颅钻钻孔,实施严格头皮止血之后,顺利置入硅胶引流管一根,放置明胶海绵,固定引流管,缝合头皮,术后对患者引流管内有效注入尿激酶以便于对血肿进行有效液化,最后有效使用引流管将血凝块进行有效排除,直到引流液清亮时引流完成,手术完成后的1天或者3天对患者的头颅进行CT检查,对患者的血肿清除状况进行有效观察,在患者血肿基本被清除的状况下将引流管进行有效拔出[1-2]。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67%,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ADL)评定良好率为63.6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3.75%,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脑出血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临床重症疾病,从理论上来讲脑出血指的就是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颅内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均是导致患者发生脑出血的常见病因,同时患者在情绪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也很容易发生脑出血,因此该疾病具有起病急、发病突然的特点,所以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显得特别重要[4]。

当前内科治疗方法和微创手术治疗是治疗脑出血的两种常用治疗手段,本次研究得出,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67%,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ADL)评定良好率为63.6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43.75%,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将微创手术应用到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参考文献:

[1]何春林,陈旭文.脑出血微创手术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2,24(6):427-429.

[2]皮杨德.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与开颅手术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刊,2014,26(15):516-518.

[3]冉宝兴,房体静,孙艳红,王雪冬,李秀珍.微创手术和完全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2,25(9):351-353.

[4]彭涛.62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河北医学,2012,24(17):364-366.

[5]蒋永祥,马颖,程远,陈维福.利用弥散张量成像评估中小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19(11):672-674.

论文作者:王建海,白应斌,王培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5

标签:;  ;  ;  ;  ;  ;  ;  ;  

脑出血微创手术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王建海,白应斌,王培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