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的社会在快速的发展,基础建设也在不断的进步。水利工程作为我国的基础建设之一,对人们生活和农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虽然水利工程的建设在不断完善,但是依旧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防渗问题,如果防渗问题无法得到更好的解决,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强化防渗技术有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渗;施工
水利工程的建设相对复杂,环境也比较恶劣,为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目前,我国的建筑业有很大的发展,同时促进了水利工程的发展,在施工时的防渗技术和施工技术都有很大的完善。但是,有些问题依然是需要进行改善的,特别是防渗问题,因为水利工程的危险系数较高,一旦出现问题,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1水利工程渗水问题的影响因素
水利工程的防渗问题是施工时应该注意的一个大问题,导致工程出现渗水现象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前期施工、后期使用、后期维护等,下面简要分析导致渗水现象的几个因素。
1.1施工质量不符合标准
近些年,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量在不断的增多,并且工程的本身建设也在变大,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导致工程质量不规范,出现渗水、漏水的问题。由于工程较大,可能由多个施工单位共同负责水利工程的建设,这样虽然增加了建设的速度,但是由于施工单位的建设理念不同,在衔接时很容易出现失误,同时施工单位的材料配比可能不同,导致工程的薄弱程度产生差异;另一方面,由于施工单位过于复杂,某些单位存在恶性行为,可能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使用劣质原材料的行为,在后期又无法准确的找到负责人,很容易出现问题。
1.2后期防护不及时
社会在快速的发展,对水利工程的使用也在不断的加大,水利工程由于长期处于室外,容易受到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其本身结构容易出现问题。最常见的便是工程的材料脱落、施工衔接处裂缝等问题,这对工程的效用性有很大的影响,部分水利工程没有专门的负责人进行修理和维护,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可能会产生大面积的漏水现象,不但使工程不能正常使用,而且会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另外,部分工程建设的时间相对较久远,老化现象特别明显,却仍然在继续使用,没有在后期进行重新修理,对于出现的稍微渗水现象也不给予解决,一旦出现大量的漏水,会产生非常危险的后果。
1.3制度不完善、不具体
国家对于水利工程的防水问题虽然有相关的制度,但是制度只是一个片面的标准,没有具体到每一个步骤当中,而且也没有专门的体系对此进行管理,管理的缺失,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没有人对水利工程进行后期的防护工作,技术也相对落后,不利于工程的使用。另一方面,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督力度远远不够,虽然水利工程在快速的发展,但是国家的相关制度依然存在些许漏洞,在建设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无法和谐。
2水利工程施工时重要的防渗技术
2.1加强防渗墙的建设
建设防渗墙是防渗技术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防渗墙的建设相对简单,不但可以减少占用的空间比例,而且相对的减少了成本的支出。另外防渗墙的防渗效果好,使用时间长,可以保障工程长时间不出现渗水现象,在防渗方法中占据很大的优势。
防渗墙的建设方法有很多种,建设的技术也大不相同。一种是通过搅拌机将多头钻进,对建设完成的墙体进行喷浆,形成一个防护的水泥桩,这种方法是最普遍的防渗墙建设方法,因为成本低、过程简单而且效果相对较好。另外一种是通过人工进行挖掘,在工程的周边进行防渗建设,这是一种传统的防渗方法,虽然消耗比较大,但是效果还是比较好的。防渗墙的建设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但是效果都是不错的,在防渗技术中占据很大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灌浆技术
灌浆技术也是我国目前在水利工程的防渗技术中常见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相对更容易控制,可以在薄弱处提高灌浆的量,在坚固部分减少灌浆量。但是灌浆技术依然存在着不足之处,它的操作比较复杂,运用的工具较多,效率相对较低。灌浆技术包括几种不同的方法。下面列举了两种相对常见的技术方法。
第一,高压喷灌技术。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使用高压工具将配置好的浆液喷射到建设好的地基层中,使得土地层的土块与泥浆进行结合,凝结成更加坚固的物体,并且将土地中可能存在的裂缝或者空隙进行填充,大大的减小了渗水的可能性,而且增加了地基的稳固程度。这种方法在喷浆技术中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步骤相对较为简便,材料也比较好配置,但是在地形地势复杂的地区很难得到使用,受地质条件的影响比较大。第二,坝体劈裂灌浆。这种方法需要根据科学的计算,根据整个坝体的分布,沿着一定的方向增加压力,使坝体产生裂缝,并在裂缝中喷入浆液,使两者充分的结合,增加坝体稳固性的同时也加大了防渗漏的水平。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将工程施工时坝体留下的缝隙等进行填补,对于那些可能引起渗漏的裂缝进行修复,如果不进行修复,可能会造成坝体大面积漏水甚至坍塌的现象发生,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
3实行防渗措施时注意的施工技术
3.1结合多种多样的施工方法
水利工程的施工地点是比较复杂的,环境比较恶劣,造成了施工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也就要求了需要不同的施工技术,同时,由于施工面积较大,每一部分存在的环境各不相同。也造成了在进行防渗的施工时单一的方式是无法将工程全部覆盖的。在进行防渗施工时,必须结合多种防渗技术,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针对性的对各个部分进行防渗施工。这也要求施工人员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施工团队也要有针对性的施工策略,针对实际的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施工。
3.2正确选择防渗材料
因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是长期处于室外而且处于较差的环境之中,这就对防渗材料和防渗工具有了较高的要求。如果防渗材料达不到要求,很可能会在后期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损坏,达不到预想的防渗效果。因此在选择防渗材料的时候,应该选择质量高的、不易产生腐蚀的材料,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把关,保证施工材料属于正规材料的同时也要保证材料可以在现实环境中进行使用。为了保证材料的质量,可以在防渗施工的前期进行一定的试验,对材料进行相关的检测,只有材料符合标准才进行后期的工作,防止片面的施工而出现的大面积防渗功能出现问题的现象发生。
3.3制定防护制度,培养安全意识
防渗措施是水利工程安全使用的一大影响因素,为了建设更好的防渗措施。国家应该制定具体的防护管理制度,保证一旦出现安全问题便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对于防渗措施的建设,必须要求施工人员具有专业的素质,按照正规的施工程序,才能更加好的建设工程,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对于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及时的培训,不但要培训他们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手段,保证在施工时可以进行更好的建设,而且要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工作失误可能带来的后果,促进施工人员的责任心,提高认真程度,将防渗技术更加好的运用,建设更加有效的防渗措施。
4小结
水利工程的建设在逐渐的加大,但是不能够只重视建设的速度,建设的安全质量才是最重要的,防渗是保障水利工程安全的一大措施。防渗技术需要跟随工程的建设不断进步、发展与改善。现阶段,我国的防渗技术已经受到极大的重视,通过许多技术手段,希望可以将防渗技术得到完善。通过与实际结合的不断创新,防渗技术一定可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玮,王鑫.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0):169-169.
[2]由占龙.浅议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方法及施工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8):260-260.
[3]杨晓光,关仁辉.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解析[J].科技展望,2015,(3):63-63.
论文作者:于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4
标签:防渗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防渗墙论文; 材料论文; 工程论文; 方法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