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龙南医院药剂科 黑龙江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针对肺动脉高压患者采用波生坦治疗的药理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基于国外有关文献中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方法归纳总结,评价其疗效。结果:肺动脉高压具有增加肺血管阻力特点,其后果将引起患者右心衰竭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结论:随着肺动脉高压的机制研究发展迅速,不断研发出很多作用机制不同的新药,其中波生坦作为一种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于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患者;波生坦药理机制;临床疗效
1.前言
肺动脉高压患者具有进行性增加肺血管阻力特点,将引发患者右心衰竭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诊断肺动脉高压的标准是患者静息时平均肺动脉压超过25毫米汞柱或活动时超过30毫米汞柱,肺毛细血管楔压不足15毫米汞柱。肺动脉高压主要分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家族性肺动脉高压及其它有关因素几类,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左向右分流、门静脉高压、结缔组织病等。肺动脉高压一直以来被低估了其真实发病率,采用口服抗凝剂、利尿剂及吸氧等传统治疗方法对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治疗,平均生存期不足3年。
近年来,随着迅速发展的肺动脉高压机制的深入研究,目前研发完成很多作用机制不同的新药,其中波生坦作为一种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受到重要关注,被认为是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采用一线口服药物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基于对各种治疗肺动脉高压方法的总结,对波生坦的药理学特性、用药安全性及疗效进行客观评价,先就爱那个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2.目前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方法
抗凝剂、利尿剂及钙通道阻滞剂是肺动脉高压的传统用药,钙通道阻滞剂只对患者血管收缩敏感试验结果为阳性的具有明显效果,但其阳性率不足10%;钙通道阻滞剂不利于血管收缩敏感试验结果为阴性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预后。
近年来,研发的新药主要是以前列环素、内皮素及一氧化氮三个肺动脉高压的病理途径为靶点。前列环素静脉注射是第一种被批准的新药,在前列环素途径中具有一定作用,可使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大幅提高运动能力,血流动力学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生存期延长,也对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具有一定效果。
长期以来,大部分肺动脉高压患者只能将依前列醇作为唯一选择,但根据前列醇较短的半衰期,静脉给药不能间断,使因输液产生的感染风险增大,若给药突然中止,患者将再次产生血流动力学异常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近年来,贝前列素口服药物、前列环素类药物、曲前列环素皮下注射药物或伊洛前列素者雾化吸入药物等相继研发完成,将上述不足之处完全克服,经评价或批准使用的有同期研制完成的选择性西他生坦和波生坦受体拮抗剂,以及之后研发完成的西地那非等药物。按照6分钟试验进行评价,通过相关试验得到证实,新药可使患者明显提高运动能力,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改善,这些短期试验还将药物对病情恶化具有的抑制作用进行了证实。尽管上述研究在试验依据上提供了由经验医学模式转变为循证医学模式的方法,但目前尚未实现对这几种药物采用大型随机控制试验进行比较,前述试验研究方案及受试患者具有完全不同的状况,因此不能比较其试验结果。
3.肺动脉高压患者采用波生坦药物的治疗原理
健康人肺血管发育采用ET系统进行调节是一个重要因素,有21肽的3种活性ET,ET-1 是重构心血管系统的重要因子,先由前ET-1向大ET-1分解,再受活性ET转化酶作用下向ET-1转变,由内皮细胞生成大部分ET-1,其它平滑肌、心肌及支气管上皮细胞等也可产生少量ET-1。
肺动脉高压的主要致病因子是ET 系统,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及很多其它类型肺动脉高压患者升高的ET-1、增加肺血管细胞ET-1mRNA表达、肺内增加生成ET-1或清除减少,改变的这些异常与肺动脉高压患者损害的血流动力学具有一定关系,肺动脉高压患者内皮细胞内增多ET-1转化酶。用ET受体拮抗剂将受体封闭,ET-1对血管收缩具有抑制作用并对于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是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的合理靶点。
4.肺动脉高压患者采用波生坦药物的临床疗效
对100例受试患者进行治疗,其中有68例患者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22例患者为硬皮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10例患者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肺动脉高压。随机对患者按照2:1模式服用安慰剂(70例)或60毫克波生坦,每日一次,一个月后采用120毫克,每日一次,持续治疗三个月后,6分钟行走距离服用波生坦患者延长35米,与药物剂量不存在一定相关性,服用安慰剂患者6分钟行走距离缩短7米。由此可见,服用波生坦患者疗效比较明显。
5.结语
综上所述,深入研究肺动脉高压疾病的发病机理,对于发现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备受关注的是对抗ET受体,对患者治疗产生新的希望。目前已获得有关证实,波生坦可使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及结缔组织病等提高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运动能力,可使血流动力学改善,对病情恶化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波生坦可使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延长生存期。该药物具有充足药源,良好的口服吸收效果,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大部分专家将波生坦用于治疗Ⅲ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首选药物。还需要不断完善及研究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方案,单一疗法可能存在完全不同的疗效,而联合治疗方法可使肺动脉高压患者明显提高长期疗效。
参考文献:
[1]潘晓菲,谭初兵,时丽丽等.新型肺动脉高压治疗药物马西替坦[J],中国新药杂志,2014.5
[2]张玲玉,叶鹏.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超量表达抑制低氧诱发的肺动脉高压发展[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17
[3]郗砚彬,张宇,王国华等.新型肺动脉高压治疗药安贝生坦[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4.5
[4]李敏然,马刚,陈顺存.几种药物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14.12
[5]周述博,张本斯.匹伐他汀对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5.6
作者简介:
王福银(1971—),男,汉族,大学本科学历,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药理学。
论文作者:王福银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5
标签:肺动脉论文; 高压论文; 患者论文; 药物论文; 疗效论文; 前列论文; 受体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