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软着陆”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软着陆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经济的“软着陆”,是经济学界借用航空航天术语,对过热的经济逐步冷却,比较平滑稳健地进入到适度增长区间这一过程的形象描述。它是相对于采取过急措施,使过热的经济骤然冷却,导致经济下滑过快,甚至衰退的“硬着陆”而言的。衡量“软着陆”的标志主要有三个:一是经济增长率,二是通货膨胀率,三是资源利用状况(如失业率)。关于适度增长区间,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有不同的标准。总结我国18年的经验,结合各种生产要素的承受能力,GDP的增长速度在8—10%之间,零售物价上涨幅度在6%左右较为合适。1996 年经济运行的结果显示,GDP的增长速度为9.7%,零售物价的上涨率为6.1%, 已落入适当增长区间。与1993年相比,经济增长回落了4个百分点, 而且是平滑稳健地回落,没有出现大的波动,通货膨胀也得到了明显的抑制。(见下表和图,根据国家统计局近几年资料整理)
因此,我们认为国民经济在1992年到1993年上半年出现过热后,经过三年的宏观调控,1996年已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
此次“软着陆”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软着陆”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哪些问题需要总结,“软着陆”后的宏观调控还需要注意什么,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总结研究的课题。
1992-1996年GDP比上年同期增长%
1—3月1—6月
1—9月1—12月
1992年 11.6 12.0 11.3 14.2
1993年 15.1 14.1 13.3 13.5
1994年 12.7 11.6 11.4 12.6
1995年 11.2 10.3
9.8 10.5
1996年 10.2
9.8
9.6
9.7
上图:1992—1996年商品零售价格和钢材价格比上年同月增长%
一、经济“软着陆”成功之原因剖析
这次经济“软着陆”的成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突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究其原因,是中央认真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并按照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办事,坚定不移地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不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科学有效地调控的结果。从调控技巧上说有以下几点:
1、宏观调控防患于未然。 这次宏观调控不是等问题全面暴露后才采取措施,而是当经济运行中开始出现问题,经济过热的迹象正在成为趋势性的时候就果断地采取了措施。1992年下半年到1993年上半年,我国的国民经济虽然已经出现了过热的趋势,如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达到60%以上,房地产、开发区如雨后春笋,金融秩序混乱等等,但经济过热的矛盾还没有完全暴露,经济“泡沫”仍在“吹”的过程中,零售物价指数1992年上涨5.4%,远未达到两位数。但是, 中央却依据一些先行指标,如:新开工项目上得过猛(1992年新开工项目达56364个, 比上年增加23.6%);1993年上半年钢材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61.8%;货币发行量猛增(1993年上半年货币投放5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3%)等过热的趋势性苗头,中央政府果断地推出了治理经济秩序,使经济降温的16条措施。中心目标是稳住经济,避免大起大落,把各地区、各部门的注意力从大上项目,片面追求高速度转到加快改革,优化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上来。与前几次相比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为整个经济“软着陆”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2、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在这次经济“软着陆”过程中, 宏观调控的目标一直非常明确,即不但要“着陆”,而且要“软着陆”。调控的重点则始终放在金融体制的改革和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加快农业供给上面。尤其是对引发经济过热的固定资产投资膨胀和货币扩张的两大龙头钉住不放。面对1993年全国经济出现过热,中央政府及时采取了16条措施,这16条大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治乱,包括整顿金融秩序,严格制止乱拆借、乱集资、乱设金融机构,加强房地产、证券市场管理,加强物价控制等;另一方面是降温和消胀,包括加强对货币和贷款的控制。例如,1993年7 月重新恢复了三年以上期居民保值储蓄,1993年5月和7月两次上调了存贷款利率,幅度为45.2%。加强投资项目的管理,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加强税收的征管,限期完成国库券发行任务等等。在1994年成功地进行了财税、汇率、金融、物价等全方位的改革,1994、1995年连续两年进行了固定资产投资大检查等,使经济秩序很快得到了控制。但是,由于是“软着陆”,中央政府并没有采取过于严厉的措施,而且还进行了汇率并轨和粮价购销体制的改革,再加上经济运行的惯性和物价上涨的时滞,经济增长速度仍然较高。1994年上半年GDP 比上年同期增长11.6%。物价上涨继续攀高,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幅度均在20%左右。但是,经济过热的势头已经得到抑制,一些先行指标已开始下滑,从上图可看出。
3、调控力度适中,政策连续性强。在三年多的时间里, 始终坚持了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既没有被来自局部、地方和企业要求放松银根的呼声所干扰,也没有不顾经济增长,单纯地追求降温。正是这种政策的适中和连续,使各方面对经济发展有了比较明确的预期,从而保证了宏观政策的效果。例如,从1994年开始就年年有人喊要放松银根,以防止滞胀,中央并不为之所动摇,坚持了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而当1996年通货膨胀已得到明显抑制之后,便及时停办了保值储蓄, 5月和8月两次调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向300户重点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增大居民商品房建设投入,追加固定资产投资等,以缓解企业困难,保证了经济的适度增长。
4、扩大改革开放,促进宏观调控。在这次“软着陆”的过程中, 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能够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1993年下半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整体改革方案,1994年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推出了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投资、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朝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通过开放,丰富和完善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手段,使宏观调控的能力大大增强,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例如,作为中央银行的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三年来有了明显提高,并从法律上得到了保障。又如汇率并轨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等改革,大大改善了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形象,促进了对外开放的扩大。
5、调控手段多样化,直接与间接相结合。通过深化改革, 在这次经济“软着陆”的过程中,使我们能够更多、更有效地利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间接调控手段,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等等。与此同时,由于我国仍处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行政管理手段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我们不但没有放弃,相反,较好地运用了行政管理手段。如:省长“米袋子”,市长“菜蓝子”工程,物价上涨情况考核通报制度等等。间接调控与直接调控相结合,经济手段与其它手段相结合,促成了经济“软着陆”。
6、在紧缩需求的同时,注重供给面的改善。 在这次经济“软着陆”过程中,宏观调控除了采取各国通行的压缩需求总量政策外,为了保证经济的活力,更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还投入了相当的精力来改善供给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狠抓农业生产, 农业持续丰收。在1993年10月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国务院领导就提出了“引导、支持、保护、调控”的农村生产和农村工作八字方针,并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农业基础地位丝毫不能动摇。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要以农业生产是否发展、农产品市场是否繁荣、农民收入是否增加为目标。在随后的三年里,中央始终把农业生产放在突出的地位,贷款政策上适度倾斜、粮食收购价格不断提高,逐步增加对农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大力兴修农田水利设施等。加上天公作美,气候条件较好, 粮食生产连年丰收,1994 年粮食总产量44150 万吨, 1995 年46662万吨,1996年49000万吨,年年迈上新台阶;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市场供求状况良好;畜牧业、渔业也保持稳定增长。农业的大发展相当大地改善了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2 )加强基础行业的改革和发展,“瓶颈”矛盾有所缓解。几年来,中央始终没有放松对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行业的投入,并推出了一系列刺激其发展的改革举措。在投资政策上给予倾斜,1994年到1996年用于能源工业的投资年均增长25.2%,高于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1994年到1996年运输邮电通讯业完成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也达到31.2%。加大价格改革力度,逐步取消双轨制。同时把这些基础行业大胆推向市场,多方位、多角度地促进其发展。象煤炭行业,从1994年1月1日起,全国煤炭价格全部放开,使国家原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的煤价放开目标得到提前完成。过去被认为卡脖子之首的铁路运输,在近几年运输主体多元化,运输手段多样化的冲击下,货源大量分流,一度全行业大幅度亏损。面对这一严峻情况,铁路部门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手段,收到了明显成效。“瓶颈”行业的发展,大大缓解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对抑制通货膨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政府与居民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等也是这次国民经济能够实现“软着陆”的客观因素。
二、经济“软着陆”后的忧患
尽管这次经济的“软着陆”取得了成功,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软着陆”的质量仍然不高,经济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棘手的问题待探讨。
1、结构问题突出。按照一般的经济规律, 凡经过一次大的波动和调整,经济结构应该有一个较为明显的调整,国民经济应该处于一个更高水平的新起点。但是,由于我国企业兼并、破产等一系列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健全,结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情况是现有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据第三次工业普查对94种主要工业产品的统计,1995 年有近2/3的产品生产能力利用不足,其中能力闲置20.3%的产品有26种, 占27.2%;生产能力利用严重不足,闲置50%以上的产品有35种,占37.2%,主要是一些轻工家电产品,部分机械、 化工产品以及纺织产品, 1996年更加突出。另种情况是,虽然从总量上讲目前的生产能力还小于市场需求,市场潜力还很大,但由于外资产品进入,国有工业企业有效的防御能力不足,所以生产出来的产品照样卖不出去,到1996年底,全国38万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产品积压达5346亿元,比年初增加700 多亿元;应收帐款9270亿元;实现利润比上年下降15.3%,其中国有企业下降42.5%;企业的亏损面达到23%,其中国有企业为37.7%。在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高时期,企业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依靠扩大生产规模获取利益,从而忽视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在经济收缩时期,市场需求减弱,企业技术水平低,对“软着陆”过程中的市场适应能力差,企业经营困难加剧。目前企业遇到的市场需求问题、产品积压问题、资金紧张问题都是结构不合理在各个方面的具体反映。
2、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比较薄弱。 一是银行的不良贷款比重上升。近几年,随着企业经营困难增大,企业偿还银行贷款的能力降低,银行的呆、死等不良贷款增加,据有关部门估计已占了贷款总规模的10—20%,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正常运行的重大隐患,这也是国有企业改革、国有银行商业化和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障碍。二是财政债务日益增大,影响财政功能的正常发挥和财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近几年来,财政收入矛盾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仍是连年赤字。1994年至1996年财政硬赤字累计达1760亿元。平均每年589亿元。到1996 年末,外债余额达1066亿美元,内债余额达4300亿元。 分别比1993 年增加230亿美元和1347亿元。 特别是随着一些重要财政支出项目与经济增长速度挂钩改革措施的出台,财政支出可调控的部分越来越小。三是农业基础设施亟待加强。近几年,虽说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农业获得了连年丰收。但是,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相当低,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许多大中型农林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业投入不足,农业的基础还不稳固。四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依然严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广、地势复杂、气候条件、自然禀赋各不相同。长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结果,使各地经济基础和发达程度形成了差异。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历史上固有的地区差距还是有所扩大。到1996年,人均GDP最高的浙江省(9582 元)是最低的贵州省(2004元)的4.8倍; 而大多数的西北部各省区人均GDP(除新疆外)不足东部各地区的1/2。同时, 各地收入差别也较大。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最高的广东省是内蒙古的2.6倍, 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的浙江(3463元)是甘肃(1101元)的3.1倍。 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直接影响到各地经济的协调发展,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三、“软着陆”后经济政策取向的思考
经济的“软着陆”仅仅是国民经济走向健康发展的开端,如何保持经济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是宏观调控需要更加注意的重大问题。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发展国民经济,最好能通过改革建立起相应的机制,提高宏观管理水平,从体制上和调控机制上,尽可能保证不出现、或少出现大起大落,宜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已正式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列入了中长期规划。回顾历次经济的大起大落,每次经济过热都与经济发展战略或发展方针脱离中国的实际,盲目追求高速度有关。在现阶段我国经济运行模式下,只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和方针,是完全可能防止经济大起大落的。
2、深化改革,构筑必要的体制基础。 在保证社会稳定和经济适度发展的前提下,应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以改革促发展,通过继续深化改革,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构筑必要的体制基础。一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使政府从具体的事务中摆脱出来,致力于市场运行规则的制定和监督,使国民经济有序、规范地运行。并通过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利用经济杠杆和法律手段,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发挥最大效益。二是加速国有企业改革,按照抓大放小、区别对待的思路,以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标准为尺度,通过兼并、破产、股份化、拍卖、租赁等方式,在遵守市场运行规划的前提下,自主经营,让企业活力得到充分释放。三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为今后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运行,需要进行重组、兼并创造条件。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是绝对不行的。四是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近几年,金融体制的改革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金融系统还很不发达,一是前面曾提到的不良贷款的存在,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进程步履艰难;再就是资本高度集中,主要为四大金融银行所垄断。为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还要做很大努力。
3、加强对经济运行态势的预警。经济波动, 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保持经济稳定地发展,是各国政府极力追求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建立一套及时可行的、对经济运行态势进行监测预警的统计系统,它有利于宏观调控能够及时掌握经济运行的现状,把握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适时适度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减轻经济波动对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
4、坚持总量适度从紧的政策,加大结构灵活调整的力度。 经济“软着陆”后,来自局部、来自地方和企业要求放松银根,推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呼声很旺,针对我国目前的实际,应采取什么样的宏观调控政策呢?由于我们正处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受传统体制影响,地方政府搞外延式发展经济的扩张冲动较强;国有企业对“软着陆”的市场适应能力差,低效运行。因此,为了避免经济过热,宏观调控宜采取总量适度从紧的政策。鉴于企业经营困难,效益不好,应从主要矛盾——结构问题入手,加大结构灵活调整的力度。 首先应纠正重复建设的问题。 到1995年底,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29个地区同时从事纺织、塑料、化肥、钢铁、卷烟等商品生产,28个地区同时从事化纤生产,27个和26个地区同时从事电视机和汽车生产。产品结构的趋同,直接导致了各地支柱产业的趋同:全国有22个省、市、自治区将汽车工业当作支柱产业,16个地区将机械工业和化工工业当作支柱产业,24个地区将电子工业当作支柱产业,14个地区将冶金当作支柱产业。那些现有生产能力超过市场需求的行业,只有大力推进组织结构调整,通过兼并破产来实现规模化。其次是提高技术水平,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创造新的行业。虽然需求能够创造供给,但供给也能创造需求。
5、狠抓农业,保证农业的稳定发展。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农业基础地位丝毫不能动摇。要牢固这一经济基础,首先要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其次是改进和完善土地使用制度,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保护和利用好每一寸土地资源,并尽可能地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再次是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从根本上解决小生产与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找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农民利益,刺激农业生产的有效途径。最后,积极推广科学种田。通过科普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和科学种田的能力,并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农业科研和科技成果的应用。
标签:宏观调控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经济软着陆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三农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