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观察以及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2月接收的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38例,对38例病人进行早期病情观察以及精细化护理,对其临床效果给予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38例通过早期病情观察以及精细化护理以后,病情稳定一共有35例,并发症一共2例,死亡1例,在进入医院以后12小时死亡。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在早期对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同时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病人预后得到明显改善,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急救;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arly observation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emergency care measures. Methods:38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ceived from our hospital in September 2015 to February 2017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38 cases of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early observation and fine nursing. The clinical results were analyzed deeply. Results:38 cases were treated by early observation and fine care. There were 35 cases of complications,2 cases of complications,1 case of death,12 hours after entering the hospital. Conclusion:The observation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disease,while taking fine care interventions,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so that the healthy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to further improve.
Key words: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first aid;nursing
前言:导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急性心肌梗塞病发突然、病情恶化迅速。超过33. 3%的病发一日内没有接受及时、准确急救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死亡,存活的66. 7%的患者在很大比例上会出现残疾症状。根据相关医学研究结果,病发后4小时的时间段是患者死亡率最高的时间段。所以早期急救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对其预后效果的影响,本文选取2015年9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2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接受院前急救和急诊护理的3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组。将同一时间段内未接受院前急救和急诊护理,直接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给予常规护理的3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设为常规组。研究组患者中,男19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52.9±1.5)岁,其中33例患者的急救场所为家中,4例患者为娱乐场所,其他场所1例。常规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8例,平均年龄为(53.5±1.4)岁。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等临床基本资料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比较意义。
1.2方法
凡是临床表现为心绞痛的患者,应给予其1片硝酸甘油,放入舌下含化,对患者临床的表现情况进行观察,若服药5min左右患者的疼痛仍未出现缓解,则应再给予患者1片药物,对患者的电解质进行调节,并补充血容量,避免患者出现空气栓塞的情况,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给药,并对输液的速度进行控制,给予患者硝酸甘油十分容易导致其血压降低,因此,对于低血压的患者应在第一时间建立起静脉通道并给予患者相应的升压药物,避免患者出现休克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氧疗护理:吸氧能够对患者的心肌缺氧情况起到改善的效果,将梗塞去缩小,增加患者恢复的速率,吸氧治疗的氧流量应根据患者临床疾病的实际情况以及医嘱来确定,在临床症状得到控制与缓解后,则应改为间断性吸氧或者低流量持续性吸氧,当患者在进餐以及排便时出现心前区疼痛以及胸闷等情况时,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吸氧治疗,有效地控制患者的不适症状。
药物治疗:在对心肌梗塞患者的抢救与治疗中,临床护理能够对治疗效果起到提高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便是药物治疗,第一,应尽早地建立起静脉通道;第二,对各种药物应用后血压下降的情况进行掌握,特别在用药后6小时表现最为明显,在给予患者血管活性药物的时候,应严格地遵守低浓度、小剂量的原则,避免造成患者血压剧烈的波动,同时,认真地对出入量进行记录,为医生的用药提供参照依据。
心理护理:在发病时,大多数患者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出恐惧以及焦虑等不良情绪,由于精神的高度紧张,产生的过度疲劳以及情绪波动等情况会导致相应的心理变化情况出现,进而对后续的临床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对此,护理人员应主动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到患者的内心反应,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得患者树立起治疗的信心,并指导患者正确地服用安眠以及镇静类药物。
休息指导:在急性期,心肌梗塞患者应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由于活动会导致病情的加重,因此,一切需要费力的互动,例如翻身、洗漱、大小便以及饮食等均应通过护理人员的辅助来进行,对于表现出紧张情绪的患者,应给予其镇静剂,避免患者的情绪过于激动,同时,避免在急性期患者家属对其进行探望,导致情绪激动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最新版本统计学软件SPSS24.0处理研究过程中所得研究数据,急救反应时间、住院时间等计量型对比资料均采用(x±s)表示,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型对比资料采用[n(%)]表示,分别采用t和χ2进行组间差异检验,P<0.05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38例通过早期病情观察以及精细化护理以后,病情稳定一共有35(92.11%)例,并发症一共2(5.26%)例,死亡1(2.63%)例,在进入医院以后12小时死亡。对照组38例病情稳定一共有25(65.79%)例,并发症一共5(13.16%)例,死亡8(21.05%)例,在进入医院以后8小时内死亡。
3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具体临床症状为患者心电图坏死特异性演、心肌缺血及损伤、血清心肌标记物和白细胞计数上升,发热、胸骨后持续疼痛难忍,严重者会出现心力衰竭、休克以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患者心肌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而出现缺氧、缺血,导致急性心肌梗塞病发。急性心肌梗塞病发突然性强,病情变化迅速。病发后4小时患者死亡率最高。因而抢救时间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就是生命,减小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死亡率的关键方法之一便是早期急救诊疗,院前急救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目前各国研究最多、发展最快的急诊医学领域之一。院前急救作为EMSS中的最初和最重要的一环,社会化、现场化,无疑是其发展趋势,也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应积极开展公众医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基层医务人员应精确掌握和熟练运用急诊检查诊断和救治技术,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38例通过早期病情观察以及精细化护理以后,病情稳定一共有35(92.11%)例,并发症一共2(5.26%)例,死亡1(2.63%)例,在进入医院以后12小时死亡。对照组38例病情稳定一共有25(65.79%)例,并发症一共5(13.16%)例,死亡8(21.05%)例,在进入医院以后8小时内死亡。而AMI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与急救反应时间是密切相关的,AMI的院前抢救非常重要。因此一旦AMI确认,应就地抢救,为转运和早期溶栓创造条件。本文观察组和对照组1H内急救率偏低,院外急救时AMI的诊断存在一定困难,医务人员到达急救现场,如何准确做出AMI的诊断,关系到抢救治疗的时机和方案,这就要求院前急救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急救知识。另外,在AMI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过程中,急救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及精湛的护理技术,注意观察发现心肌梗死的不典型症状应做到反映速度快,迅速而准确的对病情进行评估,及时的遵医嘱给药,保证患者基本生命支持,安全转运,教会患者自我预防及采取措施处理先兆症状,同时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以提高AMI患者的院前急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李玉清. 在急性心肌梗塞急救患者中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价值探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60:336-337.
[2]韦懿珊,江雪美. 急性心肌梗塞院前急救与护理进展[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06:185-186.
[3]付春萍.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对预后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5:175-176.
论文作者:徐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5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塞论文; 病情论文; 并发症论文; 急诊论文; 小时论文; 情况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