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语言解读的误区与方法_文学论文

风景语言解读的误区与方法_文学论文

景语解读的误区及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误区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朱光潜在《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中指出:“所谓‘移情作用’指人在聚精会神中观照一个对象(自然或艺术作品)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对象里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也显得有人情。”这就是说,我们在解读借景抒情、融情入景的文章时不能停留在自然之景的“物理性”,还要关注到自然之景的“人格化”。但目前许多老师在解读景中情语时却常常走进一些误区。

误区一:景语与情语的割裂

有教师在解读《小石潭记》的景中情语时,课堂上会有这样一些主问题的设计:

(1)第一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何特点?按怎样顺序来叙述的?

(2)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3)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作者是怎样写鱼的?

(5)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

(6)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摘自无忧无虑网)

从这些问题设计来看,对文本景语的解读基本停留在小石潭景色纯自然特征上,割裂了景语与情语的联系,几乎是停留在文字的表层,孤立地来解读《小石潭记》的景语与情语。这就无法真切感受作者独到眼光观照下的别样之景,无法体会到移注于景物的复杂之情。

走出误区:知人论世 入情入境

学者王国维认为人在描绘自然时是带着人生的体验去观照的:“其写景也,亦必以自己深邃之感情为之素地,而始得于特别之境遇中,用特别之眼观之。”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就是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来创作的,作者将凄苦悲凉的情感移情于小石潭的景物当中,因此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小石潭景物本身的特点,还要仔细回味作者移注到景中的情语。

小石潭的景色在寻常人眼中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静谧之美,为什么在作者眼中却变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寂静得让人凄凉,幽深得让人觉得寒气透骨呢?这是因为作者时时为自己贬官身份不能释怀,带着受刑戮人的心理在游玩,自然不能出入佛老超然物外,虽被贬官,但仍不忘“励材能,兴功力,致大康于民,垂不灭之声”的志向,不甘心被朝廷遗弃在荒蛮之地。他曾在《与萧翰林俛书》(作于元和四年)中写道:

然居理平之世,终身为顽人之类,犹有少耻,未能尽忘。傥因贼平庆赏之际,得以见白,使受天泽余润,虽朽枿败腐,不能生植,犹足蒸出芝菌……买土一廛为耕民。朝夕歌谣,使成文章,庶木铎者采取,献之法宫,增圣唐大雅之什,虽不得位,亦不虚为太平之人矣。此在望外,然终欲为兄一言焉。

他希望自己的不白之冤能得到昭雪,即便是不当官,当农民,他也愿意为大唐天子效力,这样才不枉为太平盛世的子民。柳宗元对君主的一片赤胆忠心明月可鉴,苍天可表,令人动容。

正因如此,他的身心饱受贬谪的煎熬。柳宗元贬官永州、形同囚徒的那几年,仍念念不忘功名和仕途,对自己无罪遭谴而愤愤不平,满腹委屈和牢骚,于是他“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柳宗元的人生是充满悲情的。

因此他在描述小石潭景色时,观察的视角是非常独特的。

例如描写树,不仅注意到小石潭树之茂密,要“伐竹取道”,才能“下见小潭”,“四面竹树环合”密不透风;而且还注意到青树是在“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这样的状态下生长的,这是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下成长的高大茂密的树木。看着密不透风的、把自己重重包围的树,看着被藤藤蔓蔓束缚、如同囚徒的大树,带给他的不再是蓊郁苍翠,不再是清幽静谧,而是憋闷压抑,对他来说,树“至密则闷”。

再看作者笔下的水和鱼。他不仅注意到水澄澈到极点,能一眼看到潭底“全石以为底”,鱼“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连鱼“影布石上”都看得分分明明、清清楚楚。而且他面对澄澈到极点的水甚至产生了一种幻想,那就是潭中已没有水了,潭已经空了,鱼像在空气中游动一样。看到作者笔下的潭,极易让人联想到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这一泓空人心的潭影,看着“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的自由自在的鱼,想象着“似与游者相乐”来安慰这潦倒落魄之人的富有灵性的鱼,怎能不让作者心生悲凉和忧伤呢?他可能会对潭空叹,顾鱼自怜,对鱼心生羡慕,觉得自己还不如这条鱼。对他来说,小石潭的水“至清则空”,鱼“至灵则怜”。

再来看作者笔下至奇的石。“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柳宗元靠近岸边,发现石底有的部分翻卷出水面,不禁浮想联翩。这些石块有些似乎成了水中的小洲,有些似乎成了海中的岛屿,有些似乎成为了凹凸不平的山,有些似乎成了崖岸。一个潭中这么多形状的石头是少见的,真可谓石至奇则怪。作者看着靠近岸边的这一堆堆奇形怪状、嶙峋突兀的乱石,再看看远处若“犬牙差互”、狰狞崎岖的溪岸,一定令他心悸。柳宗元表面是在写嶙峋突兀的石头,实际是在写自己嶙峋突兀的心情;表面上是在写狰狞崎岖的溪岸,实际上写的是战战兢兢的心情。明代茅坤曾说柳宗元是“借石之瑰玮,以吐胸中之气”。

最后来欣赏一下作者笔下至曲的小溪。作者无心去聆听潺潺的溪水,也无心去亲近甘洌澄澈的溪水,而是去眺望那“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不可知其源”的溪身,一直看着那溪身慢慢地消逝在荒山野岭之中,他的心也随着那忽隐忽现的溪身起伏不定,这溪流一路将要遇到多少巉岩险阻呢?它将要流向何方呢?自己坎坷的人生、渺茫而不可知的未来不就像这条溪流吗?“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入黄溪闻猿》)千里曲的溪路是作者处境艰难和茫然的表征,这条至曲的小溪又平添了柳宗元几许的惆怅和迷茫。真可谓溪至曲则迷。

翟满桂先生曾说:“柳子的山水游记,不只是模山范水,而是借山水写心境,抒发失意的情怀,表达现实的感慨与人生理想,带有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这一类作品,在他的《永州八记》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只有知人论世、入情入境才可以准确把握作者笔下的景语。

误区二:一叶障目 不见森林

有的老师在解读《与朱元思书》的景中情语时会有这样的教学问题设计:

(1)此“书”写的是什么内容?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

(2)富春江的水“异”在何处?山又“奇”在何处?请你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来分别传达富春江水与山的特点。

(3)作者看到富春江两岸高山发出了怎样的感情?请在文中找出表达作者情感和意趣的语句,加以品析。

明确: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教师提示:这两句话虽然流露出作者亟思奋发有为,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感,但所蕴涵的自然美的审美情趣、教育意义是不容忽视的。那些汲汲追求名利、四处奔走、苦心经营的人,面对奇峰,聆听美声,不觉心旷神怡,移情山水而淡泊名利。

(摘自《〈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3期)

从这些问题的设计来看,作者几乎完全忽视了对景语的分析,仅抓住了山水的不同点,而忽略作者心中的自然状态下山水的共同特征;仅抓住景的皮毛,而忽略了景的魂魄;仅注意到“物理性”的景,而忽略了“人格化”的景,而且在分析文中所抒发的情感时仅仅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点睛之笔就断言作者有遁世归隐、淡泊名利的高洁志趣。是不是所有的人看到美景都想遁世呢?这样匆匆下结论未免有失偏颇。这样仅依据点睛之笔来解读文本情语的却不是少数。

走出误区:探究异同 寻求共鸣

其实富春江山水之所以能打动作者,不仅仅在于水异山奇,更在于山水在作者心中所呈现出的那种在自然状态下的生命的自由和活力:千丈见底的河水、自由自在的游鱼、甚箭的急湍、若奔的猛浪、互相轩邈争高直指的群峰、泠泠作响的泉水、嘤嘤成韵的鸟鸣、千转不穷的蝉声、百叫无绝的猿啼。作者笔下的这一幅幅动静相宜的画面,是一种充满野性的生命之美,是一曲自由生命的欢乐颂。她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声色,感受到鲜活的生命所绽放出来的奇光异彩。这是一种至真的生命境界。因此,作者“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尽情地享受着山水之乐。在行文结束之时仍意犹未尽,沉浸在“横柯上蔽,疏条交映”的世界里,生命的张弛之美令他陶醉!自然同化了作者,作者人化了自然,因此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是人与自然的共鸣,这是渴望生命自由、拒绝被世俗物化的心声。

王国维曾说:“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人间词话》)清人吴乔也曾说:“诗文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总之,要想准确把握景语,就要探寻景与人产生的情感共鸣点,也就是要在自然之景中寻找“我”,读出“我”。

标签:;  ;  ;  ;  ;  ;  

风景语言解读的误区与方法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