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骨缺损行骨搬移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论文_杨莉莉

胫骨骨缺损行骨搬移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论文_杨莉莉

杨莉莉

延安市人民医院骨二科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l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进行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2009年3月~2012年7月我科对因外伤造成胫骨骨缺损的13例患者采取l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固定骨搬移手术治疗,术前给予充分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末梢血运、感觉及活动情况,以按时按量,宁慢勿快的原则进行骨搬移,做好外固定架的管理,出现异常及时处理。结果:13例均成功,其中有10例有4cm的骨形成,2例形成5cm,1例形成6cm,术后住院30~70d,患者骨愈合6~12个月,随访12~36个月。患肢膝关节和踝关节早期功能不同程度受限,通过有计划的锻炼恢复期均达到或接近正常,避免出现并发症。结论:胫骨骨缺损治疗难度大愈合困难,采取l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固定骨搬移手术治疗可达到促进愈合,降低截肢的危险,术前术后做好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严谨搬移措施,及时观察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有计划的患肢功能锻炼,才能保证骨搬移手术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骨缺损;骨搬移;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148-02

骨搬移手术是俄罗斯骨科医生伊扎洛夫所发现的慢性骨牵拉后组织再生的“张力—应力法则”及其完善骨外固定治疗系统。其中骨搬移技术(bone transport)是伊扎洛夫创造的最为独特的具有力学生物学特征的治疗方法,这项技术不断创新应用于四肢严重创伤后长骨骨不连的治疗,优于传统的反复手术清创骨内固定术,是治疗骨不连、骨缺损理想方法[1],我院从2009年开展了胫骨骨搬移手术,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本组13例患者,男9例,女4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8岁,车祸10例,高处坠落2例,重物砸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2~23个月,平均18个月。有2—5次手术史,平均3次,骨外露并皮肤缺损1例,病变在胫骨下段11例,中下段2例。

12方法:术前明确骨端和皮肤创面感染情况,有急性感染者行抗感染治疗,取出术中所有原固定材料,彻底清创,修整骨折端至血运丰富及两骨端髓腔相通。以伊利扎洛夫技术为基础,使用的环形外固定架其高度和宽度以患者实际测量的肢体直径和长度为准,胫骨关节平台下和踝穴上2cm处,分别水平钉入直径4mm的骨圆针各一根,小腿两侧固定支杆与上下两根骨圆针固定,再将6根骨圆针按针与针间隔2cm的距离水平钉入骨,安装l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在骨缺损近端或远端做单纯胫骨截骨术,固定一段时间后将游离骨段向骨缺损处逐渐搬移,直至骨缺损修复截骨部位形成延长骨痂。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胫骨骨缺损愈合时间较长,经多次手术,治疗周期长,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躯体上的痛苦,也使患者承受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加上长期失去社会工作能力,因而大多数出现了焦虑、紧张、恐惧,因此护理人员在术前应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性格、接受能力讲解手术及麻醉方面情况,术后可能发生的不适及解决办法,使其家属对手术有所了解和认识,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及时与患者沟通掌握患者思想动态,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一般准备:备齐各项常规报告,如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等。术前1d做抗生素药敏试验。做好术前健康教育,检查心电监护仪器,准备好抬高患肢的垫枕,为术后做好一切准备。

213皮肤准备:因患者局部皮肤广泛疤痕或严重损伤,术前3d开始皮肤准备时,采用柔软毛巾清肥皂水擦洗,避免损伤,05%碘伏消毒,无菌巾包裹,第3d剃毛清洗消毒包裹,术日晨再次消毒后无菌巾包裹。

22术后护理

221体位护理:硬膜外麻醉和腰麻术后去枕平卧6h,可减少麻醉后并发症如头痛的发生,将患肢放于准备好的垫枕上,其高度一般应超过心脏平面,以利于淋巴,静脉回流,减轻肢体水肿[2]。临床中平卧时患肢抬高30度,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伤口渗血渗液情况,术后密切观察患肢末梢循环、感觉、运动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伤口渗血多者医生给予换药。

222疼痛护理:手术创伤所致疼痛在术后1~3d最明显,特别是术后24h最剧烈[3],术后采用持续静脉或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进行病人自控镇痛。必要时指导患者深呼吸,放松消除焦虑,护理人员应尽量陪伴病人,允许并鼓励病人表达内心感受。

23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231针道感染:针道感染的发生率偏高,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针道护理中,应保持针孔清洁干燥,防止因针松动、滑动,钢针与针孔摩擦。护士每天检查钢针松紧度,保持钢针张力,保持针孔道干燥清洁,按时消毒钢针及针眼,如发现针眼周围红肿有分泌物,加强换药,必要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32骨端早期融合:延长过程中截骨的部位在未达到目的之前提前形成较多骨痂,使骨搬移受阻。发生原因主要是截骨不全和搬移速度过慢,为防止此并发症发生,本组在延长过程中每2周行1次X线检查,了解骨端愈合情况,随时调整搬移速度。

233搬移过程疼痛:有些患者局部皮肤组织瘢痕严重,在搬移过程中易出现牵拉疼痛,此时可停止骨搬移2~3d,或将推进螺丝倒退5~10mm,待疼痛消失后再继续搬移。本组出现3例,按照以上方法处理疼痛消失。

3结果

本组13例均成功,其中10例有4cm的骨形成,2例形成5cm,1例形成6cm。术后住院30~70d,患者骨愈合6~12个月,随访12~36个月,膝关节和踝关节早期功能不同程度受限,通过有计划的锻炼恢复期均达到或接近正常,未出现并发症。

4结论

骨搬移技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骨缺损、骨不连、骨感染、膝关节强直等非常棘手骨折病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而且利用llizarov外固定架所具有的独特生物力学特性,促进骨折愈合[5],外固定架既可以达到固定和搬移的要求,又便于伤口观察及护理,不影响关节活动,允许患者早期活动,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变,手术时间短。但搬移过程相对较长,对搬移期间观察和搬移速度要求高,因此在整个过程中护理工作非常重要。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骨搬移护理、功能锻炼、健康教育是保证骨搬移成功、避免出现并发症的关键,减少了患肢截肢的危险。

参考文献

[1][4]曲龙.骨搬移治疗骨缺损与骨不连[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76

[2]邱贵兴.戴尅戎.骨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5

[3]王惠平,张波.胫腓骨开放骨折急诊内固定治疗围手术期整体化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5):360

[5]秦泗河.llizarov技术与骨科自然重建理论有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8):595

论文作者:杨莉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8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1

标签:;  ;  ;  ;  ;  ;  ;  ;  

胫骨骨缺损行骨搬移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论文_杨莉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