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是贫困地区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困地区论文,突破口论文,农业产业化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七五”和“八五”初期,中国的反贫困实践取得巨大成就,贫困人口从1985年的1.25亿人减少到1995年的7000万人。但是反贫困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山西作为全国十八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作为全国主要的贫困省份之一,贫困面为42.37%,在甘肃、陕西、云南、 江西之后居全国第5位。全省50个贫困县,总土地面积8.39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总面积的54%,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0%。
山西贫困地区的生产力水平还十分低下,如果山西贫困地区面貌得不到根本改变,山西的经济发展将受到严重制约。因此,90年代,山西人民生活要达小康,难点在农村,重点在贫困山区。加速贫困地区脱贫达小康步伐,不仅是山西人民达小康的需要,而且是推动山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保障山西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的客观要求。
贫困地区如何摆脱贫困?起动点和战略突破口究竟选在哪里?多年来各级政府经过实践探索,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其中,以实施主导产业覆盖贫困乡村战略,搞产业化开发的路子,成效最为显著,也最有发展前途。
我国农村改革,在经过第一阶段(1978~1984年)农业微观经营体制改革和第二阶段(1985~1992年)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之后,1993年以来的农业产业化改革,标志着农村改革进入了第三阶段。如果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流通体制改革属于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单项突进,那么,农业产业一体化标志着进入了整体推进的新阶段。
农业产业化是引导农户经营进入市场经济,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形成农业积累机制,实现自身发展的最佳选择。贫困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当然也不脱离这一总体规律。因此,农业产业化同样也是贫困地区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唯一选择。
首先,农业产业化是扭转农业低效益局面的根本出路。农业产业化把第一、二、三产业融为一体,延长农业生产的链条,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贮藏和运销,农业除种植业、养殖业收入外还可以获得工业和服务业的利润,从而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其次,农业产业化是组织农民进入市场的有效形式。通过龙头企业带着农民闯市场,有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农民从小农经济的自然人转变为商品社会的经济人,使农民变工人,家庭变车间,乡村变企业,使单家独户的小农转化为社会化大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
再次,农业产业化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途径。在产业化开发过程中,使农业生产成为一体化组织的“第一车间”,实行定向定位生产、定向定位加工、定向定位销售,有利于农业由小规模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促进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与市场经济接轨,加快现代化进程。
从产业角度来考察山西贫困地区,其特征一是结构单一,封闭的自然经济色彩浓厚;二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不发达,市场渠道不畅;三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总体上是纵向水平低,横向水平差。而进行这种产业根本改造的突破口就是进行产业化开发,坚定不移地实施用主导产业覆盖贫困乡村战略,舍彼别无它途。
二
实施农业产业化对于贫困地区来讲,有更多的制约因素和难点,归纳这些难点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心理障碍
[1]保守心理。贫困地区的农民信奉“成事在天”的落后观念, 认为农业收成的好坏是上天安排的,人的力量很难改变。因此,习惯于祖辈留下来的传统耕作方式,不愿意轻易放弃,这就阻碍了科学技术的传播,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造成了思想的僵化、保守、愚昧无知和文化的贫乏。
[2]求稳心理。贫困地区的农民经济实力单薄, 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很低。又由于长期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方式的束缚,很少同市场打交道,普遍存在求稳怕险心理。他们在市场竞争中抓不住机遇,对于工商业风险较大的经营项目,很少有人敢问津。难以迅速促进支柱产业的发展。
[3]依赖心理。建国以来, 政府对贫困地区的农民进行了大量救济性扶贫,导致他们产生对政府的依赖思想。他们习惯于等着国家给钱、给物,要穷大家一起穷,要富大家一起富,也有一些人认为穷是命不好,再努力也白搭。
2,体制障碍
[1]地区封锁影响联合开发。“肥水不流外人田”, 如对一些地方特色的稀有动植物资源,自己无能力开发,又怕别人开发赚走钱,地方政府实施“专利保护”政策,往往使一些名贵稀有资源被束之高阁。
[2]部门利益相互干扰。在管理体制上,部门利益互相冲突, 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如生猪的生产由畜牧部门管,收购由食品部门管。在这种体制下,管生产的不了解市场,管销售的不了解生产状况。于是,生猪的买难卖难时有发生,对农民十分不利。
[3]传统经济体制的缺陷。过去人民公社时期的“三级所有、 队为基础”的体制,把农民死死地束缚在封闭落后的狭小天地之中,极大地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从根本上堵塞了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路子。这个影响至今还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3,环境障碍
[1]生产条件恶劣,手段落后,要素“聚变”艰难。 山西省贫困山区,虽然土地资源较丰富,但大都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土地瘠薄,干旱缺水,农业生产条件差。晋西北贫困山区,所有土地中可耕地一般只占20%左右,且耕地的有机质含量低,一般只有0.3%左右, 仅相当
1于全国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水平1.5%的──。长期以来形成“靠天吃饭
5”格局。像静乐、娄烦、岚县、岢岚、神池一带,一遇灾年马上就减产3成到5成,重灾区达到7成,不少乡村因减产减收经常由脱贫而返贫。
[2]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反馈滞后。 普遍存在“五难”即“吃水难”、“用电难”、“运输难”、“上学难”、“就医难”。吕梁地区兴县822个自然村中,通汽车的自然村仅占64.6%, 通电的自然村仅占68.7%,很多村仅有平车路和人行小路。落后的交通条件,不仅造成流通渠道不畅,物资运输困难,而且产品运输成本加大,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或不利地位。如兴县铝土矿是当地一大资源优势,不仅储量大而且品位高,近年来铝土市场看好,产品大多通过天津口岸销往日本及西欧国家。但是该县境内无铁路,而汽车运输成本又高。该县铝矿运往岢岚站台,仅此短途运费每吨就需50多元, 相当于销售1吨矿石所得纯利润的1~2倍。同时,落后的交通还严重地封闭着山里人走向大市场的观念,人们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结果要么是有生产上的盲目性,要么是经济效益难以实现。1988—1990年期间,兴县的养羊业由兴变衰,就是受国际市场变化影响,让外地商贩在“羊绒大战”中获暴利,羊农却因滞后的信息和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损失惨重。
[3]地方工业基础薄弱。如静乐、类烦等县, 全县仅有屈指可数的十多家地方国营工业,年产值只有五六千万元。这些企业基础薄弱,人才、技术和资金都十分紧缺,要想形成一个乡镇企业发达的农村工业化局面,难度不言而喻。
[4]市场发育不完善, 贫困山区无论在市场建设的软硬环境方面,还是市场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方面,都明显落后于经济发达的平川区。从兴县来看,全县24个乡镇,仅有10个乡镇建立了集贸市场,且都是设施简陋、功能低下的“简易市场”。作为流通主渠道的县商业、粮食、供销等部门,都负债累累,启动困难。
[5]从宏观环境上缺乏保护措施,扶贫优惠政策难于见效。80 年代许多行之有效的扶贫优惠政策和措施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粮食和生产资料价格放开后,政府保护性措施又未跟上。例如无偿供应贫困地区的以工代赈粮食,每公斤的运费一项就要占其价格的20~30%,反映出政府的扶持成本增加,保护能力下降,贫困地区得不到实惠。
4,人才障碍
[1]劳动力和人口流动带来人才流失。过去, 国家能够利用指令性计划向贫困地区分配人才,如今这个办法不仅失灵,且使现有人才人心思动,加之发达地区和效益好的企业的“高工资重奖”政策,颇具“拉动效应”,刺激人才外流。
[2]贫困地区农民驾驭市场的素质偏低, 表现为一是文化素质偏低。如临县小马坊号称该县“粮仓”,还是全县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地区,但是该村1450人中,仅有高中生3个,每千人中仅有大中专生2.8人。近年来,受升学无望和家庭负担过重等的影响,许多学生念完小学后自行辍学。这种低层次的文化素质结构,无疑在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二是市场意识、市场观念淡薄。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多数农民对市场经济的运行知之甚少,不善于运用市场知识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更不注重市场信誉,缺乏创名牌的意识。三是缺乏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基层管理人才。贫困地区多数村级干部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对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运行知识了解甚少,因而在带领村民走向市场中常常束手无策。四是科技人员素质低,队伍不稳定。由于基层科技人员生活环境差,收入低,再加上科研资金、设备、信息短缺,对贫困地区的科技人员,政府又没有特殊的优惠政策,因而队伍不稳定,人才外流严重。
5,资金障碍
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资金积累能力差,投入不足,直接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经济启动维艰。山西大部分贫困县均为财政补贴县。如1994年静乐县财政收入713万元,1995年达到931万元,每年需国家补贴1500多万元。1994年这个县乡镇企业总投入1200万元,人均投入水平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 而岚县、 神池等县, 年均投入均在1000万元以下。资金缺乏和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这些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因素。
三
贫困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对策:
1,转变观念,增强产业化意识。
[1]主导思想由依附型向自由型转变。 贫困地区落后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要迅速脱贫致富,虽然离不开国家的援助和社会的支持、帮助,但更重要的是必须依靠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立自强、自主发展,这是贫困地区90年代脱贫致富达小康中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因此,要求贫困地区在发展的主导思想上必须由依附型向自主型转变,关键是贫困地区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进行这个转变,把主要精力从争物资、争救济、争资金转移到重战略、讲科学、抓效益、求实绩方面来,真正树立起开发建设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2]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 一是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有关市场经济运行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转变观念、转变作风,真正成为带领山区广大农民走向市场的“引路人”。二是教育和帮助广大农民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帮助农民学会正确分析市场现象、科学预测和把握市场变化,掌握根据市场信息合理安排生产的本领和技能,提高他们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和素质。三是破除以部门利益为中心,各自为政的封闭型的旧观念,树立组织起来,搞开放式生产经营,发展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观念。
2,坚定不移地实施主导产业覆盖贫困乡村战略。 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偏僻,远离中心城市,享受不到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从贫困地区的产业缺陷来看,水平低、效益差。但是贫困地区也有独特的优势,土地资源丰富,开发空间大,并且有很多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近年来经过广大贫困地区农民的艰苦开发,农业内部的一些单项产业,已经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拳头”,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贫困地区只要抓住这些“拳头”不放,使之不断发展壮大,就一定能打开一个新天地。那就是要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确立和培育主导产业。
山西省《1994~2000年扶贫开发攻坚方案》中提出了建设雁北蔬菜商品生产基地,沿黄红枣经济林带、晋西北畜产品开发区、隰县等8 县烟草生产基地、晋南优质苹果开发区、太行山5 县蚕桑开发区的目标是十分正确的。“八五”期间这些地区的产业开发,已初见成效。又如河曲县的海红果、吕梁地区的沙棘产量居全国第一,质量上乘,是绝好的果汁饮料资源;平陆县的水化柿、百合等曾为历代朝廷贡品;万荣县一带的弥猴桃有水果之王的美称,其优势有明显的地方性和不可替代性,应组织研究其优质品种、扩大规模,有可能搞出山西第一、甚至全国第一的名优产品,创出名牌。
贫困地区主导产业建设应有统一规划布局,可以突破县域界限,应以实现经济规模为目标。对已确立的六大区域性主导产业应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一个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的方案,做到目标明确,切实可行。
3,加快龙头企业建设,延伸农业生产链条。 龙头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火车头”,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搞好服务的综合功能。其经济实力的强弱和牵动力的大小,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贫困县特别要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根据历年的经验,一是龙头企业要在确立为主导产业的大宗农副产品和名特优产品上选择项目,保证所建企业有充足的原料供应,发展后劲大,竞争力强。二是龙头企业建设要因地制宜,其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突破所有制、行政区界限,从各方面去发现和培养龙头企业。谁有能力谁当龙头,谁是龙头扶持谁。对于与主导产业相关的龙头企业应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加快投资力度,尽快形成实力,带动农户组织商品生产。三是要十分重视和培养造就企业家队伍,培养造就一批有胆识、有谋略、有市场经济素质和知识、有管理才能的企业家人才。有了好带头人,龙头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才能有希望,企业的整体素质才能不断提高。
4,完善内部经营机制,正确处理产业化组织内部利益关系。 一般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发展主导企业与培植新兴产业的关系,形成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后备产业递次推进的格局,要在抓好现有主导产业的同时,不断培植新的经济生长点,抓好新兴产业的开发,使农村各产业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二是处理好竞争与协作的关系,把两者统一到产业链上。没有协作就没有合力,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一个有活力的产业链,是在竞争中形成的优化组合。从目前看,比较成功的方式是股份合作制,即企业、基地、农户之间双向选择,通过资金、土地、技术入股,建立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关系。这种组合,一方面强化了内部凝聚力,以适应整体对外竞争的需要;另一方面内部、各个环节、每个组成部分又要保持适度竞争,通过优胜劣汰,使内部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三是处理好利益与风险的关系,促进“均占”与“共担”,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关键是健全和完善法律保障机制,抓好内部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规范,其中要特别重视保护农民的利益,本着欲取先予、让利于民的原则。如在企业内部统一核定农副产品价格,企业把加工经营环节的部分利润返还给农民;通过预付定金、贴息贷款、发放生产扶持金、贴销种苗和饲料等,扶持农民发展生产。对农副产品收购实行保护价;对农户因自然灾害造成的重大损失给予适当扶持等。这样,龙头企业与基地、与农户的关系就会比较稳固,就会有发展后劲。
5,制定切实可行的配套政策,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政策制定的宗旨应体现“引导、扶持、服务、保护”四种功能,使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1]制定向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倾斜的政策。 一是要给基层更多的自主权,在保证完成国家上缴任务前提下,由地方自主决定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和规模。二是制定向贫困县倾斜的产业政策。中央和省政府在安排开发项目时,应尽量安排贫困县经过论证确定的项目,特别是对市场潜力大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高科技、外向型的主导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要重点扶持,加大投资和政策支持力度。三是建立主导产业发展基金。其来源可以从农业基本建设资金、财政支农资金、扶贫资金及农业信贷资金中划拨出一部分,重点支持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使其尽快形成规模,形成生产能力,发挥其领导农民闯市场,发展商品经济的领头雁作用。
[2]制定鼓励产业化开发的政策。 如允许“龙”型实体依法开展筹资扩股;允许小型企业实行国有民营;允许机关、企事业单位兴办开发性经济实体;鼓励国家、集体、私营、合资、外资一齐大力兴办龙头企业,把龙头企业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有方向、有目标、有重点、有步骤地建设龙头企业。
[3]对贫困地区建设的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还应实行价格、 税收、信贷、贸易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制定鼓励贫困地区开发的政策,如对“四荒”的开发治理,应给予特殊的支持和保护。
[4]制定推进科技进步的政策。贫困地区各级政府, 一定要把科技成果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把资源开发、商品基地建设同农民技术人才培训结合起来,从起步开发,就要进行新的技术投入,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要深化农村科技体制改革,通过科技承包、技术服务和兴办各类科研生产经营实体,促进农业科技与生产过程的结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同时要强化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接受、应用先进技术的能力。通过一系列措施,逐步形成农科教育相结合的四级农科网,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5]人才政策。第一,通过普及9年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接受较好的基础教育;第二,创办职业中学,使农村中等教育面向农业商品生产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第三,通过广播、电视讲座和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普及农技常识,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农村科技骨干。贫困地区一定要下大力气抓人才培养,重视教育投资,大力引进、培养人才,努力开发人的智力,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另一方面,要采取特殊政策,稳定贫困地区干部队伍,提高干部素质。现在,贫困地区干部极不稳定。究其原因,除条件差、工作艰苦、待遇低、子女上学就业困难等问题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干部任期过短,在任职期间,常常是“一年摸情况,二年干工作,三年等改选”。而扶贫工作,特别是支柱产业、龙头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在短期又难以实现。因此有必要在贫困地区实行特殊的人事政策,延长任职期。还应实行贫困地区干部津贴,对成绩突出者,应提高工资待遇,以资鼓励。
[6]投资政策。一是尽量将资金集中使用。 按照贫困地区基础条件进行分类排队,实行分期脱贫。二是各级、各部门引进的资金或联营项目,要有计划地向贫困地区安排,以促进经济启动。三是政府各部门的扶持资金、专项资金应尽快向贫困地区倾斜,迅速到位。四是改革完善资金使用管理机制。要把资金投放下拨权、资金使用管理权与资金使用效果紧紧捆在一起,实行“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双向管理、协调配合”的办法,即按项目审批权限,分级负责,由扶贫部门与出资部门共同组织项目的管理、实施监督,使各级扶贫机构、出资单位和项目承担单位都有权力、有压力、有动力,保证对重点项目的重点支持、具体管理,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及效益。五是放宽金融、集资渠道,允许企业面向社会集资,鼓励农民把钱集中起来,兴办股份合作企业或其他事业,把闲置资金最大限度地用于发展生产上。
[7]建立扶贫经济特别开发实验区。 为了更好地总结贫困地区实施农业产业化开发的经验,及时研究出现的新问题,探索和创新经营机制、管理体制、技术输入与接受机制,以及组织创新等,建议省内组织建立扶贫经济特别开发实验区,选择3~5个不同类型县, 每个县选择1~2个主导产业,进行产业化全过程的综合配套试验。 以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地建设,到龙头企业培育、生产体系、技术体系、组织管理体系、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及保障体系的建设等进行全面综合试验,具体实施各项配套政策,研究其可行性及效果,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规范各项管理规程,研究不同产业链和不同发展模式的社会经济效益,用典型指导面上的工作,为推进我省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标签:农民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 贫困地区论文; 农业产业化论文; 农业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农村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