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已经逐渐注重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将知识教学和核心素养培养相结合,已经成为当前教学中的重要形式之一。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采取多样化的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维和方法、数学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一种笼统的观点,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不同的学科核心素养并不相同。以小学数学的教学为例,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数学思维、数学方法以及数学逻辑等,同时也包含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应用能力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应当从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维和方法、数学学习能力等方面入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概述及价值
1.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新课程改革涉及各学科,在数学课程教学方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课程与教学的总体要求。作为基础教育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小学数学教育对学生未来学习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良好的数学教育能够为学生进一步适应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扎实的知识基础,同时在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方面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创新的能力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的本质体现和价值所在,在基础教育阶段,创建核心价值体系适应了社会发展对教育体系学科建设的要求,围绕核心素养展开学科教学活动,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建立在良好的数学教学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了基础性、前瞻性的要求,反映的是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在数学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认识上,不同的观点在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的阐述,从本质上来看,数学核心素养是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层面进一步挖掘,数学学科本身的抽象性、推理性、模型化等基本特征决定了教学的特殊性,同时在学科本质的体现上又具有一般的学科育人价值。
2.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对小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内容、掌握数学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维的本质特点是抽象和推理,数学是知识探索和知识应用的课程。小学生思维尚未形成定式,在抽象的数学问题解决上有一定难度,要通过数学实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根据小学生思维形成特点来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基础教育阶段小学生数学教学从基础知识启发教育开始,要在简单的教学内容中融入深层次的数学思维培养。数学学科研究虽然抽象,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小学数学应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教学,在教材内容设计上突出实用性,生动形象的情境设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知识相对简单,开放性较大,一般不止一种解法。传统教学中一般以常规解法进行教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应鼓励学生利用新的解题思路进行解题。一些学生通过对理论知识的推理,在一些解题思路上往往会探索出新的方法,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展示新思路、新方法,分享解题心得,在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产生更多新的想法、思路。小学生在引导下更易形成独立探索能力,这是核心素养培养中有利的条件,也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和利用的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1.结合生活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
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感知来源于思维对信息的接受与处理,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熟。我们知道,数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而生活的体验是学生数学感知能力的来源。学生只有以生活为模板,才能提高自己的数学感知能力。数学感知能力的产生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用心去体会,从而形成自己的判断力。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当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存在时,便可以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数学现象和问题。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用途,数感便由此产生。数学感知能力的产生既可以让学生获取知识,还潜移默化地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购物活动中感受五角钱、五块钱、十块钱的价值;下课时,观察时钟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不同的时长,感受时间的流动;买一瓶水,观察它的容量,喝一口还剩的容量,500毫升、100毫升,感受容量的概念等。数学教学中想要充满乐趣,需要静态与动态的结合,进行探究性教学。实践证明,结合生活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感知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的策略之一。
2.开展数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不是让学生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来完成,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操作来完成。”基于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还要通过开展数学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这一内容时,我们就开展了这样的数学实验活动: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通过相互合作来计算篮球场的面积。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步骤:一是选取计算篮球场面积的方法;二是讨论选择什么样的测量工具;三是在小组中进行分工,计算并记录所有数据;四是通过计算得出篮球场面积。在这个数学实验活动中,学生不仅自主设计了实验的步骤,而且从实验中获得了相关的数据,探求面积计算的原理与结果。椭圆形的操场,经过学生的划分,分别计算不同形状的面积,最后把所有的面积加在一起得出结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既获得了所学的知识,动手实验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3.引导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说:“人类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随着课程改革理念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是新课改的要求,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的责任。因此,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学生的数学技能,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
例如:在教学“乘法口诀表”时,就引导学生展开了《数学在我们的游戏中》的实践活动。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多媒体呈现游乐园的价格表,然后提出问题:有哪些你感兴趣的游玩项目呢?选择玩耍的项目,并计算出花费。每一位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所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想玩旋转木马、碰碰车、自控飞机各两次,得出结论:3×2+4×2+6×2=26(元)。有的学生选择花费16元,与自己的搭档进行碰碰车、自控飞机的项目。然后,教师可以提出要求,给每位学生40元的限额,设计出实惠且满足的游玩方案。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还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数学视野。
4.深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实践证明,只有深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才能把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落到实处。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任,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思维能力的形成与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抽象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息息相关,因此,通过平时的教学发展思维能力是进行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只有这样,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数学是一门引导学生思维实现从具体到抽象过渡的基础性学科。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下,教师应该善于指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在数学应用中建立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情感,让学生摆脱对数学的枯燥印象,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也为适应未来智能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曾晓华 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初探[J].学习与研究,2017,(23)。
[2]陈根强 核心素养下数学教学的本色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7,(24)。
[3]佟德国 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J].课程,2016,(09)。
[4]周浩 核心素养观照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7,(02)。
论文作者:张小惠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0月总第15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数学论文; 素养论文; 核心论文; 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教育学》2018年10月总第15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