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2-0095-01
2006年6月-2012年6月,笔者选取本院10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再总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中风后遗症患者100例,其中出血性中风后遗症33例,缺血性中风后遗症67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40-50岁者20例,50-60岁者36例,60岁以上44例,单侧上下肢体偏瘫者58例,伴有口眼歪斜、言语蹇塞者43例;病程2-4月者48例,4-6月者30例,六个月以上者22例,血压不稳者40例,血压在正常范围者20例,血压偏高者40例。根据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病情分轻中重3度:意识清楚,肌力三级以上者为轻度,共36例;意识清楚,肌力2-3级者为中度,共43例;意识不太清楚,肌力0-1级为重度,共21例。100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均经头颅CT检查,诊断为不同程度的脑血管梗死或出血病灶。
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按照<<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由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在1995年修订),并且采用CT进行确诊,排除肌肉关节疾病予严重心功能不全者。中医诊断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主症: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予言语不清。次症:①气短乏力、面色晄白,自汗出。②手足心热,眩晕耳鸣,咽干口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舌脉象:舌质淡暗或舌质红瘦,舌苔白腻或少苔或无苔,或由齿痕,脉沉细或弦细数。具有两个主症以上,或一个主症、两个次症,并参考舌脉象即可诊断。
3.治疗方法
①所有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肠溶阿司匹林、曲克芦丁、维生素E、脑复康、以及降压药物等。②中药汤剂。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30克,当归尾、赤芍、川芎、桃仁各10克,红花5克,地龙10克。加减: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者,加珍珠母、枸杞子、天麻、钩藤、熟地黄、山茱萸等补益肝肾、平肝潜阳;胸部闷痛,加丹参、鸡血藤、瓜蒌皮、蒲黄、五灵脂等宽胸活血止痛;久病入络肢体偏瘫者,加地龙、全蝎、蜈蚣等虫类药以祛风通络。每日一剂,水煎,去汁300ml,分2次口服。③针灸治疗。主穴:取穴以治痿“独取阳明”,手足三里经为主。第一组取合谷、曲池、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第二组取百会、风府、肩髃、曲池、合谷、环跳、委中、阳陵泉、悬钟、太冲。加减:患者血压升高,取用十二井穴点刺放血。语言不利,选取廉泉或金津或玉液放血;口眼歪斜,取水沟、承浆、地仓、四白等穴。另外主动或被动加强患者肢体功能的锻炼。操作:先取第一组腧穴,健患侧轮刺,先刺健侧不留针,后此患侧,有针感后留针30分钟,隔日针刺一次,5-6次后换取第二组腧穴。第二次单取患侧腧穴针刺,有针感后,留针30分钟,隔日一次;留针期间,每隔十分钟行针一次。所有病例均以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根据病情需要可间隔一周进行一个疗程,1-3隔疗程判定疗效。
4.疗效判定标准
完全恢复:肌力达到5级,语言清楚,生活自理,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显效:肌力在原来基础上提高2级,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好转:肌力在原来基础上提高1级,症状和体征基本好转。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好转。
5.结果
完全恢复40例,显效78例,好转55例,无效5例,有效率占95%.
6.讨论
中风后遗症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且本虚多标实少,本虚以气虚、阴虚、气阴两虚为多,标实以血瘀气滞,痰浊为多。本虚以气虚为最,标实以血瘀为最。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中的补阳还五汤正是切中气虚血瘀之病机而设。王氏认为:由于元气亏虚,不能达于血管,使血管无气,血瘀停留,而产生中风后遗症,因此其病机为气虚血滞、瘀阻脑络,气虚为本,血瘀为表。方中重用黄芪,取其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并助诸药之力,为君药,配以归尾活血,有祛瘀而不伤好血之妙,是为臣药;川芎为血中气药,合赤芍、桃仁、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全蝎、僵蚕等熄风止痛;石菖蒲、远志等形神开窍。诸药合用,共奏补气活血、扶正祛邪之效。
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中提出,中风后遗症者治宜“益气血,清痰火、通经络”的治疗原则。故治疗当着眼于调理气血、疏经络。针灸首取健患侧轮刺可提高临床疗效。因“左右者,阴阳之道也”左半身虽以血为主,但非气不同;右半身虽以气为主,但非血不养。故治以从阳引阴,从阴引阳,以左治右,以右治左,左右皆刺可使经气复生,调动气血,充沛偏枯之患肢,再单取患侧之腧穴重刺激可通达上下,疏筋利节,调和阴阳气血,使患侧经气通畅,促进偏枯之恢。本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论文作者:范小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9
标签:地龙论文; 中风后遗症论文; 体征论文; 患者论文; 针灸论文; 肌力论文; 歪斜论文; 《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