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年上海大学生价值观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论文,价值观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92X(2006)07·08-0078-09
2004~2005年上海高校学生发展研究的重点内容是学生价值观调查。本研究的对象为上海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被访者从大学一年级到博士二年级,包括本科生1043人,研究生988人;采取在调研员指导下的自填问卷法。绝大部分被访者年龄在18~ 28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成长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年代,是伴随着教育改革、市场经济、信息革命、经济全球化等伟大进程成长起来的。他们生活的世界、对世界的看法与他们的父辈、祖辈迥然不同。“价值的多元竞争和市场经济制度是这一生活世界中全新的现实。他们固然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自由了解各种主义学说,选择职业生涯;但也同样面临更多选择和自主决策带来的困惑、压力、挑战和责任。如果说其父辈尚在因割断计划体制的脐带所带来的阵痛中,他们已经命定地要接受市场经济的制度。”[1]这对这一代人的价值认同、价值委身和道德实践产生的深刻影响,需要我们从大德育的视野来考虑。
本次价值观研究是多向度的,包括价值观认知 (认同问题)、价值观实践(知行关系)、规范与价值的分层判断等。
一、价值观认知:认同问题
价值观认知调查采用的语句是价值规范语句,即同意或不同意,旨在确定学生对不同规范语句的价值判断或价值认同,即赞成什么价值和反对什么价值。我们将大学生与研究生的数据放在一起,在本研究设计的不同问题下来分析。本部分涉及27个价值语句,详见表1-1。
这些语句涉及几方面的判断:
1.以传统/现代/后现代分际的价值语句
价值观最重要的分野是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今天还要加上后现代的向度。价值观认知涉及的是认同问题,这并不是说凡传统价值观皆在否定之列。但这里列出的传统价值语句,其意涵多与平等、民主、进步等理念相悖,故容易通过对这些语句的选率了解大学生的价值倾向。
传统语句(10,11,12,14,15,18,19,21,25)的价值规范主要为重视家庭、老年人具有权威地位、父母有权威地位、男女有别、男性有重要地位、重视平均价值等。现代和后现代的语句在数量上都不如传统语句,在比较上会有某种程度的不对称,但我们也可以通过对传统语句的否定选率来推测学生对现代语句的肯定。现代语句(7,17,22)的价值取向主要涉及崇尚个人权利、重视青年更甚于老年等。后现代语句包括1,4,5,9,16,23,24,27。后现代反对现代性的大叙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规律,更重视个人的体验价值,重视地方性、差异,反对统一的信仰等。这一划分没有包括所有27个语句,我们先来看在这一价值分际中的倾向。
表1-1 价值观认知语句(%)
同意 说不清 不同意
1.没有功名成就,人生仍然可以有价值 80.3
11.4 8.1
2.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逐步趋同
39.6
37.222.9
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38.7
42.718.1
4.只要我个人事业发达,不管实行什么政治制度都可以
26.8
22.450.6
5.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79.6
13.1 7.2
6.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有色不用,过期色衰
11.1
21.267.5
7.坚持以人为本,主要指以平民为本
59.2
20.220.3
8.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嫁得好不如生得好
13.6
22.962.9
9.没有信仰的生活同样可以是无缺憾的,只要有道德有事业
51.3
21.227.3
10.人生精彩,主要是为光宗耀祖
6.4
20.373.0
11.不患寡,而患不均37.2
38.124.4
12.婚姻可以没有爱情,但不可以没有金钱 15.3
21.363.1
13.兔子就吃窝边草,“杀熟”才算是高手7.0
22.070.7
14.为了传宗接代必须要有孩子18.9
23.857.1
15.不缔结父母反对的婚姻26.4
38.335.1
16.男性与女性应该根据各自的性别特点接受不同的教育 48.2
21.530.0
17.不以结婚为前提的性行为也应得到允许 45.0
30.424.4
18.有了孩子就不应该离婚17.0
29.453.4
19.应该经常向有权威的人表示敬意23.2
31.445.1
20.为了自己想干的事,破坏规矩也是没法子的事23.2
34.042.6
21.年轻人的愿望即使受到压制也应以长者为重 29.1
33.237.4
22.老年人应及早引退,为年轻人让出位置和权力34.4
40.225.0
23.西方文化是追求物质享受、竞争激烈、让人互相敌对的文化10.4
29.360.1
24.在全球化时代也应重视发扬民族精神91.46.0 2.3
25.军队不适合女性 11.9
17.970.1
26.倡导集体主义的亚洲型社会是全人类的典范 25.2
50.324.3
27.人可以为意义而生,也可以为意义而死 63.1
27.0 9.6
表1-2 本科生对传统价值语句的认同态度
同意 说不清 不同意
10.人生精彩,主要是为光宗耀祖6.420.3 73.0
11.不患寡,而患不均 37.238.1 24.4
12.婚姻可以没有爱情,但不可以没有金钱
15.321.3 63.1
14.为了传宗接代必须要有孩子 18.923.8 57.1
15.不缔结父母反对的婚姻 26.438.3 35.1
18.有了孩子就不应该离婚 17.029.4 53.4
19.应该经常向有权威的人表示敬意 23.231.4 45.1
21.年轻人的愿望即使受到压制也应以长者为重
29.133.2 37.4
25.军队不适合女性
11.917.9 70.1
(1)传统价值语句
我们假设:30%及以下为低选率(低肯定与低否定,或低不确定);30%~50%为一般选率;50%~70%为次高选率;70%以上为高选率。从表1-2、1-3我们可知,对9个传统语句,本科生强烈否定的有两句(10,25),研究生强烈否定的有一句(10);否定的,本科生三句(12,14,18),研究生四句(12,14,18,25);一般否定的,本科生三句(15,19,21),研究生四句(11,15,19,21)。根据我们的标准,除一个语句(11)都得到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一般肯定外,所有其他8个语句全部为学生以不同程度加以否定。9个语句中不清楚选率超过三成的语句,本科生为四句,研究生为五句。总结上面的数据,我们得出结论:第一,无论本科生研究生,都不认同带有明显保守、过时思想的传统价值语句;第二,对传统价值语句不存在认知迷茫的问题,学生的取舍是明确的。
表1-3 研究生对传统价值语句的认同态度
同意 说不清 不同意
10.人生精彩,主要是为光宗耀祖
5.319.075.0
11.不患寡,而患不均36.630.731.8
12.婚姻可以没有爱情,但不可以没有金钱 15.922.860.7
14.为了传宗接代必须要有孩子23.623.751.8
15.不缔结父母反对的婚姻29.338.831.0
18.有了孩子就不应该离婚15.732.151.3
19.应该经常向有权威的人表示敬意19.434.445.0
21.年轻人的愿望即使受到压制也应以长者为重 25.331.842.1
25.军队不适合女性 14.524.360.3
表1-4 本科生对现代价值语句的认同态度(%)
同意 说不清 不同意
7.坚持以人为本,主要指以平民为本59.2
20.220.3
17.不以结婚为前提的性行为也应得到允许
45.0
30.424.4
22.老年人应及早引退,为年轻人让出位置和权力 34.4
40.225.0
表1-5 研究生对现代价值语句的认同态度(%)
同意 说不清 不同意
7.坚持以人为本,主要指以平民为本 56.2
21.421.8
17.不以结婚为前提的性行为也应得到允许40.6
33.425.3
22.老年人应及早引退,为年轻人让出位置和权力 32.8
40.825.5
(2)现代价值语句
从表1-4、1-5中可见,本科生、研究生的数据几乎一样,所有三个语句都得到三成以上肯定选率,两句为一般肯定,一句为肯定,但没有超过七成的强烈肯定;否定的选率都在三成以下(二成到二成五之间),为低否定,但也并非最弱否定。不确定选率在二成以上但未达到四成的语句为两句。我们的结论是,学生对现代价值的语句基本肯定,但其肯定并不鲜明,没有强烈的倾向,多少有一定的保留,这主要是因为在现代价值语句流行的时代也是后现代价值开始风行的时代,学生由此获得了一个更为多元的价值视角,不但质疑传统价值,也审视现代价值,并有保留地拥护。
(3)后现代价值语句
从表1-6、1-7中发现,首先,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比较认同后现代价值语句。8个语句中得到四成以上肯定的达到6句(1,5,9,16,24,27),其中3句(1,5,24)为强烈肯定,全在八成以上或接近八成的选率;2句为五成以上的肯定(9,27)。其次,不清楚的选率本科生没有一句达到三成或以上,研究生只有一句刚达三成选率,学生对后现代语句较少疑义。最后,学生否定的后现代语句,五成以上但未到七成的为两句(4,23),三成以上不到五成的本科生为一句(16),研究生没有。被五成及以上选率否定的两个语句,一是具有明显的社会制度价值虚无主义倾向,一是包含对西方文化强烈否定意味,都属于后现代主义中比较偏锋的语句,它们之被否定,表明学生的后现代倾向仍然属于温和的路线。而被本科生一般否定的语句(16),在理解上或有歧见。“根据不同性别特点接受不同教育”的说法容易被一部分人理解为传统的“男女有别论”,从而遭致否定。但即使这样推测,肯定的仍然多于否定的,前者接近一半,后者仅为三成。以上三点都证明后现代价值为高校学生所熟悉且有影响。
表1-6 本科生对后现代价值语句的认同态度(%)
同意 说不清 不同意
1.没有功名成就,人生仍然可以有价值 80.3 11.4 8.1
4.只要我个人事业发达,不管实行什么政治制度都可以
26.8 22.450.6
5.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79.6 13.1 7.2
9.没有信仰的生活同样可以是无缺憾的,只要有道德有事业
51.3 21.227.3
16.男性与女性应该根据各自的性别特点接受不同的教育 48.2 21.530.0
23.西方文化是追求物质享受、竞争激烈、让人互相敌对的文化10.4 29.360.1
24.在全球化时代也应重视发扬民族精神91.4
6.0 2.3
27.人可以为意义而生,也可以为意义而死 63.1 27.0 9.6
表1-7 研究生对后现代价值语句的认同态度(%)
同意 说不清 不同意
1.没有功名成就,人生仍然可以有价值 82.09.8 7.5
4.只要我个人事业发达,不管实行什么政治制度都可以21.2
23.254.4
5.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77.7
14.2 7.4
9.没有信仰的生活同样可以是无缺憾的,只要有道德有事业50.9
23.025.4
16.男性与女性应该根据各自的性别特点接受不同的教育
47.1
24.627.5
23.西方文化是追求物质享受、竞争激烈、让人互相敌对的文化 8.7
25.065.4
24.在全球化时代也应重视发扬民族精神 87.88.5 2.9
27.人可以为意义而生,也可以为意义而死
57.8
30.311.1
表1-8 本科生对负面人生价值语句的态度(%)
同意 说不清 不同意
6.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有色不用,过期色衰11.1
21.267.5
8.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嫁得好不如生得好13.6
22.962.9
12.婚姻可以没有爱情,但不可以没有金钱
15.3
21.363.1
13.兔子就吃窝边草,“杀熟”才算是高手 7.0
22.070.7
20.为了自己想干的事,破坏规矩也是没法子的事 23.2
34.042.6
表1-9 研究生对负面人生价值语句的态度(%)
同意 说不清 不同意
6.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有色不用,过期色衰10.2
19.269.7
8.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嫁得好不如生得好22.0
28.548.4
12.婚姻可以没有爱情,但不可以没有金钱
15.9
22.860.7
13.兔子就吃窝边草,“杀熟”才算是高手5.220.973.3
20.为了自己想干的事,破坏规矩也是没法子的事 19.6
33.146.6
2.个人人生价值语句/集体文化、社会制度和主义价值语句
人生价值语句(1,4,6,7,8,9,10,12,13,20,27),可区分为正面语句和负面语句,负面语句是6,8,12,13,20。集体文化、社会制度和主义价值语句是2,3,5,23,24,26。先来看人生价值语句的选择数据。
(1)关于负面的人生价值语句
没有疑义,对负面的人生价值语句,本科生、研究生全是不同意的,同意的没有一个语句达到三成选率;最低的不同意选率也在四成以上(本科生一句,研究生两句),其余都在六成以上;达到三成选率的不清楚的语句只有一个。对上述五个负面的人生价值语句,学生的否定是明确的。
表1-10 本科生对正面人生价值语句的态度(%)
同意 说不清 不同意
1.没有功名成就,人生仍然可以有价值80.3
11.4 8.1
7.坚持以人为本,主要指以平民为本 59.2
20.220.3
9.没有信仰的生活同样可以是无缺憾的,只要有道德有事业 51.3
21.227.3
27.人可以为意义而生,也可以为意义而死 63.1
27.0 9.6
表1-11 研究生对正面人生价值语句的态度(%)
同意 说不清 不同意
1.没有功名成就,人生仍然可以有价值82.09.87.5
7.坚持以人为本,主要指以平民为本56.2
21.4
21.8
9.没有信仰的生活同样可以是无缺憾的,只要有道德有事业 50.9
23.0
25.4
27.人可以为意义而生,也可以为意义而死 57.8
30.3
11.1
表1-12 本科生对价值语句4和10的态度(%)
同意 说不清 不同意
4.只要我个人事业发达,不管实行什么政治制度都可以 26.8
22.4 50.6
10.人生精彩,主要是为光宗耀祖 6.4
20.3 73.0
表1-13 研究生对价值语句4和10的态度(%)
同意 说不清 不同意
4.只要我个人事业发达,不管实行什么政治制度都可以 21.2
23.254.4
10.人生精彩,主要是为光宗耀祖 5.3
19.075.0
(2)关于正面的人生价值语句
同样没有疑义,对正面的人生价值语句,本科生、研究生全是同意的,并且同意选率都在半数以上;只有一句(研究生的)不明确的选率刚达到三成。同意率最低,不同意率最高的语句涉及信仰的淡化,我们将此界定为后现代价值语句,中国学生在这里的分歧同样看出他们的后现代倾向是比较温和的,而非激进的。对肯定性语句,即对公认的善,学生的肯定也是明确的。总之,大学生对基本的善恶有大体正确的判定和取舍。
语句4(只要我个人事业发达,不管实行什么政治制度都可以)和10(人生精彩,主要是为光宗耀祖)不能简单以正面或负面来划分,是道德判断并不强烈的价值语句,见表1-12和1-13。
但以上两个语句都遭否定,且达到半数以上的否定率。尽管我们不能对这两个语句进行正面或负面的道德判断,但它们也并非价值中立的,一句涉及政治制度价值,一句涉及传统/现代价值;前者语句在于用个人事业价值消解政治性价值,后者语句旨在坚持传统家庭价值。这两个语句都遭否定,理由与前面的分析相同,一是学生足够现代(否定传统价值语句10),一是不够后现代(否定后现代价值语句4),这就是调和了现代与后现代的价值取向。
(3)关于集体文化、社会制度和主义价值语句
根据表1-14、1-15,两个被强烈肯定的语句都关乎坚持本国特色发展道路和民族精神(5,24),其中包含的社会制度的实质性判定较少。两个有关社会制度的语句,其一与主流意识形态一致,为一般肯定选率(3),本科生接近四成,研究生刚刚超过四成,但不清楚的选率也在四成以上;其二同意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趋同(2)的为四成(研究生)或接近四成(本科生)。被否定的语句是包含对一般西方文化强烈否定的语句(23),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在六成以上,这样的语句在西方通常只是激进的左派人士所坚持,中国学生没有接受该语句的文化感受和教育,其否定是合理的。而同意率和不同意率都较低的语句是关于亚洲社会价值的语句,是歧义最大的语句。亚洲价值的倡导者们都未必将它讲清楚,学生对此产生困惑,是再自然不过的。
表1-14 本科生对集体文化价值语句的态度(%)
同意 说不清 不同意
2.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逐步趋同 39.6
37.222.9
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38.7
42.718.1
5.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79.6
13.1 7.2
23.西方文化是追求物质享受、竞争激烈、让人互相敌对的文化
10.4
29.360.1
24.在全球化时代也应重视发扬民族精神
91.46.0 2.3
26.倡导集体主义的亚洲型社会是令人类的典范 25.2
50.324.3
表1-15 研究生对集体文化价值语句的态度(%)
同意 说不清 不同意
2.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逐步趋同40.8
37.920.7
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42.4
40.815.7
5.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77.7
14.2 7.4
23.西方文化是追求物质享受、竞争激烈、让人互相敌对的文化 8.7
25.065.4
24.在全球化时代也应重视发扬民族精神 87.88.5 2.9
26.倡导集体主义的亚洲型社会是全人类的典范
25.4
43.030.8
对比人生价值语句的较确定的立场,在涉及集体文化、社会制度与主义价值领域的规范语句时,学生的共识随政治信念和意义的稠密而趋于减少,困惑和不清楚也随之增加。
二、价值的知行关系:能否实践的认同问题
价值观调查的第二部分不满足于规范认同,进而加上实践环节,调查价值的知行关系。不能实践而只是停留在认知层面的价值,最终既不能决定人的行为,也不能影响社会过程。本部分设计了8个语句,皆为正面价值语句。
1.对这些语句的认同情况见表2-1、2-2。除语句7外,所有其他7个语句都得到认同。不认同语句7的选率本科生超过四成,研究生三成五;而认同者,认为自己可行和社会可行两项相加,本科生和研究生都过三成。认同但不可行,加上不认同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超过六成,这一情况反映了买车成为社会普遍认同的消费意向,而且随时都在转变为实在的汽车消费行为。
2.认同并相信在社会可行的选率超过半数的,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都只有一句(6),此句只关系个人的意愿,即你真想献血,就能做到,在社会上推行也不会令他人有何不便或损失。达到四成以上半数以下选率的社会可行的语句,本科生为两句(4,8),研究生一句(4),也主要关涉个人的选择和意愿,所以仍有一定的肯定选率。
3.选率在三成以上的认为“自己能做到,但不能在社会推行”的语句,本科生为五句(1,2,3,4,5),研究生为四句(1,3,4,5)。在本科生认同并承诺身体力行的语句中,只有一句(4)也是有较高(四成)选率的社会可行的语句,其余的社会可行选率都在三成以下;研究生的情况也是如此,这表明自己能做到的与社会能做到的确有分际。自己认同并能做到的语句,大多都关乎群体的互动(1,2,3,5),意即我可以做到,但这些价值能否流行,取决于大家是否遵循与实践。比如,我可以不买销赃的车,但不能保证没有收入的学生不买,所以我只能保证自己不买,对全社会能否做到没有把握;再如,尽管我赞成素质教育并试图身体力行,但如果不根本改变应试教育,信奉素质教育的学生会在应试的竞争中失败,因此即使人人看出了素质教育的优点,但实行起来也会很勉强。所以好的价值目标需有实践它的宏观社会环境,需有合理结果的支持,惟其如此,个人与社会才能都既认同又实践。否则难以避免人们虽认同但不能实行,或个人实行而社会无法实行最终又使个人难以坚持实行的结果。
4.最后,认同但连自己也做不到的,本科生有三句(1,2,5)、研究生有两句(2,5)选率在三成到四成之间,但没有超过半数的。原因有两种:其一是利益大于价值规范。如5,买销赃车能为自己节省一笔钱,反正车也不是我偷的,我用自己的钱买车,虽有同谋之嫌,但可装作不知道车的来历而自欺欺人地当作一次普通的买卖,从而摆脱自己的道德责任。这类自我合理化行为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罕见,是知行脱节的原因之一。其二是互动的考量。我认同素质教育,但认为在社会上并不可行,应试教育制度不彻底改革,素质教育只能让自己的孩子吃大亏,所以我可以认同素质教育的潜在价值,但我要维护孩子眼前的利益,因而我不能实践。这一层的合理化动机,凸显了个人价值选择与社会实践环境和社会后果的矛盾,也是知行不能合一的原因。总结上面两种说到做不到的例子,一个主要是个人的合理化,一切基于个人利益和立场,而为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寻找合理借口;一个主要关乎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合理性(完全不同于前面所说的“合理化”),互动若产生合理的结果,行为的配合就有合理预期,这一类的知行脱节就有望减少。
表2-1 本科生对下列价值语句的认知态度(%)
认同,自己能做到,
在社会中可行不认同
但做不到 但不能在社会推行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2.045.720.9 1.3
2.学生的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重要 44.231.122.7 1.7
3.求人不如求己 27.041.222.0 9.6
4.常怀感恩之心 14.143.940.1 1.6
5.不买销赃的自行车(或它物)
31.544.020.3 3.9
6.公民有无偿献血的义务 16.522.656.7 3.9
7.倡导骑自行车和步行,有钱也不买汽车
24.524.9 8.442.0
8.每年为慈善事业捐款是好公民的本分 25.122.441.410.9
表2-2 研究生对下列价值语句的认知态度(%)
认同,自己能做到, 在社会中可行不认同
但做不到 但不能在社会推行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7.1 45.0 25.5 1.7
2.学生的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重要 44.7 24.4 28.4 1.6
3.求人不如求己 24.5 41.7 22.710.4
4.常怀感恩之心 13.5 44.1 39.9 1.5
5.不买销赃的自行车(或它物)
39.0 36.5 18.9 4.6
6.公民有无偿献血的义务 18.7 22.3 52.5 5.3
7.倡导骑自行车和步行,有钱也不买汽车
27.7 26.4 10.034.8
8.每年为慈善事业捐款是好公民的本分 29.1 20.7 37.311.8
三、规范与价值的分层判断
价值规范存在不同的层次:高调的,低调的,高调的属于倡导的,低调的是必须做到的;同时,价值也分为规范性的和信念性的,规范性的相当于低调价值,而信念性的则属于个人信仰领域。道德的上述分际的意义在于,不同的价值具有对个人的不同社会性;不同的价值也具有不同的要求,从而具有不同的认同率和发生分歧的合理性。我们假设了三种不同的价值(共11句,见表3-1),分别是必须做到的基本规范(1,2,6,8,9,10)、倡导的道德规范(3,5,7)、纯粹个人信念(4,11)。我们的分类已经表明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对这些不同价值的认知情况是清楚的,还是不甚清楚,或是比较混乱。我们先看必须做到的基本规范,见表3-2和3-3。
1.必须做到的基本规范
在表3-2和3-3中,全部语句皆为必须做到的基本规范,并且达三成以上选率即可属于肯定选率,其中(1)被肯定为基本规范且只有三成左右选率的语句,本科生为三句(1,2,10),研究生为四句(1,2,6,10),这属于规范性质判断上不正确的选率超过正确的选率;(2)肯定为基本规范的选率,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没有达到7成的,即没有一个语句达到被强烈肯定的地步,这表明学生对必须做到的基本规范并不十分明确。(3)最高肯定选率的语句本科生、研究生都是语句9。保护环境,善待动物,这恰恰是近年来开始流行的价值;而且主要是通过学校的课堂教育和课外实践得以成为青年学生的常识性道德,这再次证明在青少年学生中坚持时尚道德的教育和实践是有相当成效的。(4)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公民必须接受和遵守的规范价值,是宪法开宗明义的基本原则之一,但被认为是纯粹个人信念的选率却高于正确选率,本科生高达四成,研究生也接近四成,这反映政治教育无论对本科生还是对研究生都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成效。与学生道德教育的成就相比,政治教育的不力更显突出。在发达国家,拥护宪法、遵守法律是他们最重要的政治教育。如果他们的学生也把这当作个人信念,可以自由选择的话,那将成为多大的教育失败?政治教育并非只有理想信念的高调教育,实际上最基础的部分,即基本政治意识和政治原则的教育,在任何现代国家的高等教育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构成了现代公民教育的基本部分,其内容不随个人偏好来取舍,而是本调查中所界定的“必须做到的基本规范”。
2.倡导的道德规范
表3-1 分层的价值语句(%)
必须做到的基本规范 倡导的道德规范 纯粹个人信念
1.国家危难之时报效祖国哪怕献身 34.5 43.7 21.6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4.5 23.6 41.6
3.路见不平,挺身相助
14.8 68.4 16.6
4.毫不利己,专门利人5.0 39.3 55.3
5.爱邻人如爱己 10.5 63.1 25.9
6.拾金不昧 41.2 52.7
6.0
7.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25.8 62.0 11.8
8.在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53.3 20.9 25.2
9.保护环境,善待动物
64.6 31.6
3.6
10.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37.6 26.6 35.1
11.相信共产主义理想31.9 22.3 45.3
表3-2 本科生对必须做到的基本规范的认知(%)
必须做到的基本规范 倡导的道德规范 纯粹个人信念
1.国家危难之时报效祖国哪怕献身 34.5
43.7 21.6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4.5
23.6 41.6
6.拾金不昧 41.2
52.7
6.0
8.在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53.3
20.9 25.2
9.保护环境,善待动物
64.6
31.6
3.6
10.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37.6
26.6 35.1
表3-3 研究生对必须做到的基本规范的认知(%)
必须做到的基本规范 倡导的道德规范 纯粹个人信念
1.国家危难之时报效祖国哪怕献身 35.4 47.8
16.2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7.1 24.2
37.8
6.拾金不昧 31.6 61.36.6
8.在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50.5 21.9
26.7
9.保护环境,善待动物56.2 39.04.1
10.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39.4 23.5
36.2
表3-4 本科生对倡导的道德规范的认知(%)
必须做到的基本规范 倡导的道德规范 纯粹个人信念
3.路见不平,挺身相助14.868.4 16.6
5.爱邻人如爱己 10.563.1 25.9
7.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25.862.0 11.8
表3-5 研究生对倡导的道德规范的认知(%)
必须做到的基本规范 倡导的道德规范 纯粹个人信念
3.路见不平,挺身相助13.072.0
14.4
5.爱邻人如爱己
9.166.6
23.6
7.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19.467.6
12.2
表3-6 本科生对纯粹个人信念的认知(%)
必须做到的基本规范 倡导的道德规范 纯粹个人信念
4.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5.0
39.3
55.3
11.相信共产主义理想 31.9
22.3
45.3
表3-7 研究生对纯粹个人信念的认知(%)
必须做到的基本规范 倡导的道德规范 纯粹个人信念
4.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5.849.044.4
11.相信共产主义理想 30.322.546.5
倡导的道德规范较必须做到的基本规范有更高的道德要求,见表3-4和3-5。
在倡导的道德规范的认知上,本科生、研究生的选率全在6成以上,认知明确,很少歧义,说明学生非常清楚这些道德超越基本范畴。这里也有一个心理倾向的原因,对自己道德要求不高(往往只是基本规范)而对他人则常会陈义过高(往往超出基本规范)。所以从道德认知心理看,辨认超出基本规范的道德要求常常比辨认基本道德规范更容易。
3.纯粹个人信念
这是最高调的领域,涉及个人的理想、信念和终极关怀,见表3-6和3-7。
在个人信念的认知上:(1)本科生以接近五成和过五成的选率认定上述语句是纯粹个人信念,在三个选项的选择中,都是选率最高的。研究生的选率都在四成以上。(2)选择为基本规范的,语句4只有5%左右,反过来说,是强烈否定其为基本规范。但语句11的选率无论本科生、研究生都高达三成多,这实际上反映了政治课教育和日常政治教育的效果。理想可以导引规范,但不能等同于规范,两者的界限不清,难免陈义过高或不能真正落实,或缺少可逐步攀缘的阶梯而使理想孤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有更切合实际的提法: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相信共产主义理想,只是要求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而非对所有大学生的基本规范。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与道德素质应是一种分层次的建构,应从最易实行和坚持的道德与规范入手,再层层递进,然后高境界庶几可致。
标签:研究生论文; 大学论文; 人生价值论文; 个人价值观论文; 文化价值观论文; 社会认同论文; 考研论文; 后现代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