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成都 610036
摘要:目的对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1月-2017年5月期间接诊的7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将其分为A组、B组,均37例,其中A组患者采取芬太尼麻醉,而B组患者则采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现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麻醉前比较:A组气腹后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增高(P<0.05),但B组气腹后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无明显变化(P>0.05);与气腹后比较: B组术毕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无明显变化(P>0.05),而A组术毕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降低,且高于B组(P<0.05);B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5.41%)低于A组(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恢复状况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时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获取良好的麻醉效果,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无明显影响,另外术后不良反应少,有助于保证患者麻醉安全,值得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效果;安全性
随着当前微创技术的进一步完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上受到广泛运用,因其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势看,使其逐渐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不仅可以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风险,而且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出院。但有研究指出,有效的麻醉效果是确保手术效果的关键所在[1]。因为此术式以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为主,所以,对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所采用的麻醉药物以芬太尼最常用,虽然麻醉效果较高,但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具有一定干扰。因此,积极寻找有效、安全的麻醉药物则成为当前临床医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次研究以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采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旨在证实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的临床价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例,共纳入74例,随机选自我院2016年1月1月-2017年5月,均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中I-II级,认知功能正常,意识清楚,排除术中失血过多、气腹时间>1h,药物滥用史、失语及听力障碍、精神疾病,并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下开展研究。依照不同的麻醉方式将其分为以下两组,即A组37例,男女比例20:17,年龄为35-75岁,平均(55.0±6.5)岁。B组37例,男女比例19:18,年龄为33-73岁,平均(53.0 ±6.7)岁。经比较,得知两组基本情况(年龄分布、性别结构等)无差异(P>0.05),说明本次研究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1)麻醉前:按照医嘱,指导两组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为6-8h,并在术前0.5h肌注0.5mg阿托品注射液,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等,开放上肢静脉。(2)麻醉诱导,吸氧去氮5分钟后进行麻醉诱导,即0.05mg/kg咪达唑仑、顺阿曲库铵0.15mg/kg、3-5g/kg芬太尼、1-2mg/kg丙泊酚,而后行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控制呼吸频率10-16次/min;潮气量6-8mL/kg;吸气呼气比例1:2,气腹压力12mmhg,确保呼末二氧化碳分压处于正常范围。(3)A组,静脉泵注0.03mg/(kg·min)芬太尼,维持麻醉深度,4-10mg/(kg·h)丙泊酚;B组静脉泵注0.2g/(kg·min)瑞芬太尼、4-10mg/(kg·h)丙泊酚,术中可以根据患者血液动力学变化调整药物浓度。待手术结束前5min,立即停药,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完全后拔管。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麻醉前、气腹后、术毕]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对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另外,比较两组镇静评分及术后恢复状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
镇静评分判定标准,以OAAS评分标准为依据,①1分:轻拍/轻柔患者,无任何反应,仍处于昏睡状态;②2分:轻拍/轻柔患者,出现明显反应,但无法回答;③3分,呼喊患者,能有反应,但较迟缓,且语言表述模糊;④4分,呼叫患者姓名,虽然反应迟钝,但语速稍慢;⑤5分,正常呼叫患者姓名,可见其反应迅速且已处于完全清醒状态。
1.4统计学分析
以软件SPSS24.0为处理工具,计量资料表示为“”,以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以X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麻醉前比较:两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比较无差异(P>0.05);与麻醉前比较:A组气腹后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B组气腹后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无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气腹后比较:B组术毕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A组术毕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降低,且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后5min镇静评分及术后恢复状况
B组拔管后5min镇静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2.3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A组术后发生1例躁动、2例嗜睡、2例呼吸抑制、3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62%(8/47)。B组发生1例嗜睡、1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2/4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1<0.05)。
3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作为胆囊结石的常用术式,充分体现出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是此术式的完成需要建立气腹,而气腹内的CO2气体易增高腹压,促使机体本能的吸收CO2气体,从而导致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引发心率增快、血压增高等一系列血流动力学异常表现。为了维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处于稳定状态,要求麻醉剂可以迅速诱导且镇静充分,以提高麻醉效果,减少一切不良反应。
芬太尼,是以往常用的麻醉药,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属于一种强效麻醉性镇痛药,具有与吗啡类似的药理作用。已有研究指出,芬太尼具有良好的镇痛及稳定心血管效果[2]。虽然本品起效快,但作用时间短,且主要经过肝脏、肾脏代谢及清除,因此对于肝肾功能障碍者,易到导致药物蓄积,而诱发呼吸抑制,另外大剂量使用芬太尼,易延长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丙泊酚注射液,是一种烷基酸类的短效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麻醉迅速、平稳等特点,但大量使用丙泊酚,则会引起心血管不良事件,同时静脉注射时间越长,则会直接影响术后患者清醒时间。瑞芬太尼,是一种芬太尼类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在人体内约1min,即可快速达到血-脑平衡,并被组织及血液迅速水解,所以,本品具有分布广泛、起效快、维持时间短、苏醒快、无蓄积、不受肝肾功能影响等特点。
王中[3]以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为例,分为观察组(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对照组(芬太尼+丙泊酚麻醉),结果得出观察组术后疼痛开始时间、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减短,说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具有显著效果,对患者无严重损伤,利于术后恢复。因此,认为瑞芬太尼+丙泊酚具有良好的协同、互补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麻醉效果。本组结果得出,B组在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心率波动幅度较A组小(P<0.05),说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以快速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以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B组术后恢复状况较A组优(P<0.05),提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以促使术后患者尽快至正术水平。另外,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可能与及时给予患者镇痛药存在联系,但和以往研究成果不相符,因此,在今后工作中,应当进一步探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的临床安全性。
综上,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治疗中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不仅可以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降低手术应激反应,而且有助于术后患者尽快苏醒,减少不良反应,使其早日康复出院。因此,认为在临床上可以进一步宣传此麻醉方案的应用优势。
参考文献
[1]李卫星,梁碧霞,陈惠仪.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分析比较[J].北方药学,2016,13(7):78-79.
[2]吴硕雄,姚敏,宋志高.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用于小儿鼻内镜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160-161.
[3]王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1):137-137.
论文作者:邓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芬太尼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胆囊论文; 心率论文; 收缩压论文; 两组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