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十二号线下穿工程CFG地基处理论文_王一彪

山西嘉龙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太原市小店区贾家寨村,属于地下通道工程,箱体长度为375.2m,宽度为43.4m,基坑开挖深度7.49~10.52m,基底标高759.890~762.270m,场地地貌单元属于平坦的冲洪积平原,基坑平挖范围内土层主要为高灵敏性饱和粉质粘土。特点是灵敏度高、直立性较差,渗透系数小,地基持力层为粉质黏土,地下静止水位埋深1.5~1.9m,静止水位标高767.86~768.53m,水位降深6.59~8.97m。基坑支护体系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2道锚索,止水桩为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基坑降水采用无砂管管井降水,基坑内布置降水井4排合计108眼,基坑外沿基坑四周布置减压井共计62眼。基坑内布置观测井36眼,地基处理采用CFG桩。

关键词:CFG地基处理;

一、施工期间地质对施工存在问题:

工作面开挖较多暴露时间相对较长,加之雨天因素影响,基坑在开挖后出现变形情况,基坑外排水渠开裂等较多的因素影响,以致桩间土体流失较多。我方施工必须加速施工工后面防止土体进一步流失,后期开挖速度降低,施工现有工作面防止土体进一步流失,影响基坑稳定性。后期总结经验,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降低土方开挖进度,确保工作面开挖后合理有效进行施工,尽可能使工作面裸露在外造成桩间土体流失,流失部位处理措施:钢筋编网加密,空洞部位进行实物填充,并采用水泥速凝剂搅拌进行堆积压缝连接,防止土体外流。通过对施工技术的科学管理可以减少建筑资源的浪费,缩短施工时间,可以根据具体施工特征和施工环境组织队伍施工。

二、CFG桩基地基处理施工

1、施工准备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关键,施工现场首先要满足设备及相关材料进入工地条件;其次地面上、下相关障碍物要彻底查明并全部清除;第三要配足施工过程中对水、电等的要求;第四相关设备要在未进入现场前检修并试车,同时易损件要有一定量的库存;第五技术人员要熟悉图纸,明确内容要求,同时做好控制点与甲方和监理的交接工作,并备好相应表格,材料员要提前做好相关原材料的复检试验工作,以免因此耽误工作。

2、主要设备

1.主要设备及其技术参数

根据该项工程的设计和实际情况,通过了解地质报告,我公司拟选用一台河北新河新钻有限公司生产的CFG-18型长螺旋桩机,为确保在有效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其配套设备见下表。

]

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钻孔直径(mm)400、600 钻孔深度(m)18、20

最大扭矩(KN·m)30 钻杆转速(r)min 31

允许拨钻力(KN)150.2

3、材料用量

本工程CFG桩体材料强度等级为C20砼,单桩砼理论用量1.32m3,暂按充盈系数1.10计算。

四、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1.施工工序

本工程采用液压步履式长螺旋钻机成孔,钻至设计深度后,由高压混凝土输送泵将细石混凝土通过管道压入钻杆端部进入地基土内,在提钻过程中形成桩体,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1)桩机就位:移动桩机,使桩机钻头与桩位对正,调整液压支腿,确保钻杆垂直度,垂直偏差不大于1%。

(2)设备检修:查看设备有无损坏,有无影响成桩质量的因素,做到提前发现,提前解决,消除机械隐患。

(3)成孔:起动动力头,开始成孔,钻进速度控制在4.5m/min-5.0m/min以内。达到设计深度后停钻(正式开工前,要在钻杆或滑架上做出长度测量标志)。

(4)泵压细石混凝土:成孔后立即用高压混凝土输送泵把成品混凝土通过导管和钻杆输送到孔底,当压力显示装置显示0.15MPa左右压力量,启动主卷扬提升钻杆,提升速度应与泵送量相匹配,一般为2.5-4.5m/min,现场施工时以泵量大小确定,当钻头提升至距桩顶底面0.5-1.0m时,人为降低提升速度,保证桩头的直径及桩体质量。钻孔口有泥浆和混凝土的混合物流出,人工进行清除。因地层主要为饱和粉土、粉质粘土,不得停泵待料,避免造成混合料离析、缩径、断桩。

(5)清除渣土:在桩机提升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及时清除钻口流出的泥浆,土块,提出钻杆后,人工清除桩顶浮浆,浮泥。

(6)桩机移位:移动桩机至下一桩位。

(7)检查桩顶标高及质量情况:由质检员和技术员用竹杆或钢筋检查桩顶标高及桩头混凝土的质量情况,做好检查记录,报监理及甲方人员检验。

(8)成桩养护:所有检验完成后,对桩体进行自然养护。

2.质量控制

(1)单桩灌注量

设计桩径400mm,有效桩长10.00(另加桩头0.5m )m,单桩灌注量不小于设计值1.45m3(充盈系数暂按1.10考虑)。

(2)成桩质量控制

桩位:根据桩位平面布置图及甲方提供的控制点,水准点放线,重复放线,两次放线误差不得大于20mm,由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能施工;施工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桩位偏差不应大于160mm。

桩径:用长螺旋成孔,保证桩径不小于400mm,尤为注意的是当钻头提升至距桩顶底面0.5-1.0m时,一定要人为降低提升速度,保证混凝土的供应量,确保桩头的直径。

桩长:用钻杆或滑架上的测量刻度进行控制,确保桩长满足设计要求,桩长偏差不大于100mm。

(3)成桩质量

控制投料量,严格按照《配合比通知单》上料,单桩灌注量不小于设计投料量,泵送混凝土连续压灌直到设计标高。为确保管道畅通,第一根桩在成孔前打一盘体积比1:4的水泥砂浆润滑砼的输送管道,弃之不用。严格控制钻进深度满足设计要求,保证泵送砼的速度与钻杆提升速度匹配,确保桩体完整,无断桩,缩径等现象。

(4)为了检查成桩质量,每天做试块一组进行标准养护,测定28天的混凝土抗压强度。

(5)本次工程桩体材料采用强度等级为C20的素混凝土,为保证施工中混合料的顺利输送,坍落度控制在160~200mm,每10m3测试一次。

(6)具体桩位的标高、桩长和桩号详见《桩位平面布置图》、《测量放线记录》,开工前在技术交底时应明确向施工班组交底。

3.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为跳打,从场地的东侧向西施工。隔行间隔时间宜大于24小时

1.施工期间质量

测放桩位点后做控制点,进行排桩施工,如若扰动及时重新测量桩位,严禁私拉乱放。

因土体含水量较大,在场地较软的情况下,协调使用白灰置换施工区域场地,在此情况下,保证钻机垂直度与安全情况,施工过程中把控保护桩头,混凝土异常情况下,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砼进行退回处理,严禁采用不合格混凝土,现场使用混凝土预留试块保养进行实验检测,保证成桩施工质量。

2.施工期间安全

施工用电采配合格电缆线,并配置相应功率配电箱且产品符合要求,合格验收后进行施工。包括地线等进行配电连接,防雨,防风等措施保护用电安全。

机械行走及转角注意周边情况,人员设备等临近物,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引发安全事故,钻杆带泥土时及时清理,人员尽可能远离土体落空区域,避免高空坠物砸伤周围人员。

3.施工进度

现有工作面排定施工计划,落实到实处,及时检查排除机械故障问题,尽可能规避不必要影响耽误施工进度。

施工工艺采取跳打施工,在基坑边侧人员远离,从中间向两边施工,减少置换土体影响基坑扰动。

4.总结

综合自身情况及现场情况,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服从项目管理,依照计划有序进行施工,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责任落实到位。配合协调保证工程安全有序有效进行全面施工,总结经验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及可能发生的隐患。

参考文献:1.岩土锚固新技术的工程应用2014.9:

2.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GB50739-2011: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

论文作者:王一彪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0

标签:;  ;  ;  ;  ;  ;  ;  ;  

太原市十二号线下穿工程CFG地基处理论文_王一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