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防范城市灾害的城市形态优化——由SARS引发的对当前城市建设中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市论文,灾害论文,形态论文,建设中论文,SARS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TU984:X4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目前,一种奇异的SARS病毒在全球的许多国家肆虐狂行,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中国的许多城市都笼罩在“非典”的恐怖阴影之中,其中北京和广州这两个特大城市受灾最为严重。放眼世界,也许你眼前还闪烁着两年前曼哈顿双子塔随风而逝的那一瞬间,也许你耳边还鸣响着耶路撒冷闹市区爆炸的轰鸣声,也许你还清晰地记得韩国大邱地铁失火那惨淡的场面。在短短的数年间,我们看到了恐怖活动、突发性疾病、还有各种新型灾害带给人类的灾难,由此,我们也还看到了城市抵抗灾害的脆弱!这与近现代城市的高密度集聚发展,盲目追求大规模、高容量、密集型等所谓“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整体形态不无关系。城市的整体形态关系到城市结构、空间、功能、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美学、防灾等各个方面。而目前的城市形态研究更多的是注重城市的经济、功能和美学,其它都有所忽视,尤其是城市的防灾规划往往是被动地去适应城市规划所产生的形态。现实中,城市在发生灾害时也只能被动地采取防灾减灾措施,经常会因防灾措施不得力而事倍功半。从战略的宏观层次研究城市形态,我们应主动地考虑城市的防灾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塑造一个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空间环境,也有利于更有效地进行城市的防灾减灾。
2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关于城市防灾的一些误区
2.1 “被动式”的城市防灾规划
城市防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虽然我国一直比较具有城市灾害防范意识,特别是1995年国家建设部加强了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战略宏观决策层面上的研究,并相应出台了五类城市防灾规范,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实际规划工作中,从地方政府领导到规划设计人员往往都对城市防灾规划没有从战略高度和宏观整体上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防灾规划是非生产性规划,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二是因为城市灾害是小概率事件,人们存在侥幸麻痹心理;三是认为在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诸多因索中,如城市空间、结构、经济和社会等等,城市防灾只是一个从属层面的次要因素,不会影响城市的大格局。所以,城市防灾规划成了从属于总体规划的“被动式”规划,它们只是在第二道防线上消极地为城市的各种灾害做着技术、管理和组织程序上的专业措施而已。由于这种思想观念和系统程序上的缺陷和失误,不仅使防灾规划变得被动,而且加大了投入和实施难度,致使在当前的城市中潜伏着大量的灾害隐患。
2.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防灾问题
(1)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城市形态过于集聚。城市作为一个经济实体,由于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的作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人口和产业迅速集聚以取得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伴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转移和重组,许多城市都想成为国际性大都市,这种贪大求强的发展动机使城市用地和空间的需求急剧扩大,导致区域城市形态密集,城市个体形态呈圈层式发展趋势。据统计,上一个20年我国大中城市建设量超过了以前所有城市建设量的总和,快速扩张的城市中保持原来单中心结构的占到国内大中城市的多数。仅以北京为例,1990年代后城市年扩张面积达19.9。这种过于集中的城市形态在发生突发性灾害时,极易形成点状灾害源,引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很容易使城市在瞬间就陷入瘫痪状态。
(2)空间形态密实,环境容量超负荷。城市中的公共绿地、绿色廊道、风道、水系、适当的隔离等虚空间是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态链。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侵占了大量的农田、水面、绿地和森林,大量的垃圾、废水、污水和废气等造成各种病毒滋生、大气和水体污染、土质酸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现象,最终导致城市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恢复能力日益脆弱。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城市,沙尘暴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在我国南方一些水网密集地区已经找不到净水。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受到严重破坏,城市防灾形势十分严峻。
(3)城市社会空间的分化现象日渐明显。居住区作为城市四大功能之一——居住的空间载体,它在城市形态的塑造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当前,城市中的外来人口逐渐增多,他们的文化层次、劳动技能和就业机会与城市人口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低收入水准决定了他们只能居住在城市外围的棚户区内。由于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忽视,这些蔓延的棚户区成了城市的高犯罪率地区和环境恶化区。以此同时,在城市常住人口内部也因社会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日益明显的分化现象。从旧城内的危改房到普通的居住小区再到高档的别墅区,我们就可以体会到这种城市空间形态的分异现象。城市规划中盲目追求高低收入社区的分离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空间的分化,绐社会埋下了矛盾冲突的导火线,这种矛盾冲突长期得不到改善就有可能会以城市暴力冲突的方式表达出来,最终将给城市和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这种冲突在西方世界时有发生。
2.3 信息化、网络化与全球化时代的城市灾害隐患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使得,全球城市之间交往日益频繁,关系更加密切、复杂,最终形成全球城市网络化。城市的生产与服务功能也将在世界范围内重组,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也将随之调整,城市形态也将随之改变,它也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但是,信息化、网络化与全球化在给城市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第一,个体城市将逐渐依赖城市网络体系而存在,每一个城市都将成为这个城市链中的一环。在这个网络化的城市链中,一旦一个城市发生某种资源灾难,这种灾难也将通过城市链传播到其他城市,最终影响所有的城市。第二,在这个城市链中,由于各城市之间人流、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快速流动与交换,城市个体生存的独立性有可能消失。第三,全球化的浪潮将吞噬和同化许多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化。城市将丧失文化的独特性,从而失去它最珍贵的“精神血液”。这又是一场人文领域内的城市灾难,也是一种人文和精神意义上的生态危机。第四,在信息化、网络化与全球化的城市中,潜在着人际关系冷漠,虚拟空间交往,性格逐渐异化的危险。同时,城市信息灾害、恐怖袭击灾害、经济恐慌灾害的危险性加大。
3 基于城市防灾的城市形态优化对策
3.1 科学地选择城市发展用地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将进一步扩大用地规模。如何科学地选择城市发展方向,规划合理的城市形态布局和城市的防灾安全度密切相关。首先,要从城市区域的角度考虑新城区建设用地的选择,要研究城镇体系内的城市灾害隐患特点,力求使城市发展用地的选择有利于区域整体的防灾减灾。例如太湖流域的治水必须从区域入手才有可能防治。二是应深入研究可供选择的城市发展用地的防灾条件(坍塌、滑坡、泥石流等),避开那些有潜在灾害隐患的区域,不能为了某种经济利益和城市格局,而忽视灾害问题。三是在对现有旧城区的用地条件和安全隐患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在新城区的开发中应补充旧城区对新型灾害的应对能力,在用地条件和开发潜力方面加强协调性,同时,在新城区的发展用地范围内应预留有足够的储备用地,以便在发生突发性事件时进行临时建设之用。使新旧城区用地在预防城市灾害方面能够统一布局、一体管理、设施共享,做到城市整体的防灾。四是城市发展用地的选择要尊重和延续土地的自然演化过程,充分利用土地的特性,尽量维护其自身的生态平衡,以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减少灾害的发生。在一些地形地貌独特的地区(如山地、丘陵等),城市发展用地的选择要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塑造结合自然的城市空间形态。
3.2 合理地控制城市规模与环境容量
城市的合理规模始终是城市规划与研究中一个具有诸多争议的问题。在我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城市病的出现都与城市的“摊大饼”式蔓延有关。这导致城市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问题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社会问题滋生等,致使城市运行秩序严重紊乱,面对灾害的抵抗性大大减弱。城市化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但在我国当前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即政府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市场经济规律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在一些城市,城市规模和城市化水平成了政府用来标榜政绩和显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件“漂亮外衣”。所以城市不论其职能和性质,都要“做大、做强”,都要成为“国际性都市”。城市发展规模的大小,高层建筑的数量,道路的宽度等成为衡量城市是否发展得好的标准。在这种泡沫化的城市开发建设浪潮中,城市的骨架拉得很大,却没有科学的规划,没有高质量的实体与之匹配,一些政府和开发商只注重近期利益,忽视长远利益。这种盲目地扩大规模,追求高层建筑,拓宽道路等表面形象使得城市在基础设施、建筑质量、各种防灾配套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埋下了灾害隐患。
理性客观地控制城市规模和环境容量在某种程度上会减少城市灾害隐患,提高防灾救护工作的效率。
3.3 建立间隙式的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与各功能区之间的相对空间位置与组合关系。间隙式的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在保持城市空间高密度集约用地的同时,保留一些非建设的空间,在区域范围内表现为串珠式的跳跃型空间发展,在城市内部体现为建成区与农田、森林、绿化等生态绿地或开敞空间间隔相嵌的空间肌理。如卫星城星状,组团式,分块分区指状等。建立间隙式的城市空间结构将在城市的整体形态上建立一个战略性的有利于城市防灾减灾的空间格局。第一,在当前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间隙式的城市空间结构可以根据城市的发展方向、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等在城市内设置非建设性用地,防止城市空间无序蔓延,从而提高城市功能的运作效率。第二,建立间隙式空间结构可以在城市各功能区之间的间隙中设置绿地、公园、水面等生态型过渡空间。这些生态型间隙空间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当发生灾害时,也可以用作局部区域隔离和疏散的场地。第三,间隙式空间结构可以和城市的防灾分区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各功能区之间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方便联系,这样将有利于城市防灾管治,能够更有效地控制灾害的扩散。第四,间隙式城市空间结构有利于城市整体均衡的发展,避免出现空间结构的极化现象,有利于减少和分解各种社会矛盾,有利于资源分配的均好性,减少社会灾害隐患。
3.4 塑造功能综合、结合防灾的城市用地形态
城市的用地形态不仅是绿地和开放空间系统组织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且它还直接关系到城市的防灾问题。首先,城市外部开放空间作为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虚空间,当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这些空间是人们户外的避难场所。所以,城市广场、户外休闲娱乐场地等开放空间的规划应该与城市防灾规划紧密地结合起来,根据居住人口密度和区位合理配置外部开放空间,形成户外防灾空间体系。同时再将开放空间规划与城市景观规划统筹考虑、做到功能复合,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充分利用城市开放空间资源,提高开放空间的防灾绩效。第二,城市开放空间应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网络。一方面,当发生灾害时它可以成为局部区域封闭隔离的天然屏障;另一方面,这个绿色的空间网络将成为城市的绿肺,有利于自然通风,日照和居民户外活动,减少热岛和雨岛等现象,减少病毒传染的可能性。据香港建筑学家研究,香港陶大花园某区爆发大规模SARS疫情和该区建筑过密而形成的“风闸效应”直接相关。第三,城市生命线工程中的能源设施用地(如水厂、电厂等)应分散布局,并应与别的功能区之间设有足够的安全隔离区域。第四,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对一些重大项目的选址要综合考虑防灾要求,进行防灾体系多方案比较。
4 结语
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一方面我们必须从宏观战略上主动地考虑有利于防灾的城市形态塑造.使城市总体规划与防灾规划紧密结合,互助互动,为以后的城市建设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在城市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等各阶段的规划中,要具体落实城市防灾措施,使之与城市的规划建设形成一个有机连续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