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4101811984****6050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发展的脚步也越来越快,科技的日新月异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络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当今互联网用户基数大,应用移动互联网的主体广泛相对比较复杂,由于网络的自身特性等原因,使得网络上的传播内容参差不齐,其中夹杂着有许多虚假不实信息。这些虚假信息涉及到方方面面,甚至涉及人身隐私、财产信息、国家安全等方面,这些虚假信息在移动互联网络上的恶意传播,已经形成了巨大的隐患,如果不及时处理和制止,那么就会造成恶劣的严重后果,影响人身、财产甚至社会的稳定团结。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抑制解决虚假信息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导控问题,是当今净化治理互联网环境的主要问题,是建立和谐安全稳定网络环境的基础。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虚假信息;管控
一、移动互联网及特点
(一)移动互联网
互联网从各个方面融入人民的生活当中,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普遍的应用移动互联网络,已经成为了人民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移动互联网是广大终端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设备登录网络,通过网络技术相互联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方式。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移动互联网充分融入于人们生活当中,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通讯方式。
(二)移动互联网信息特点
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相比,有些自身较为明显的特点,移动互联网上的流动的信息,也有着不同于传统网络信息的特色。
一是终端携带方便。移动设备携带便利,使用移动设备上网,网民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最新信息资讯,可以与亲朋好友快速联系,相互之间分享信息。
二是碎片时间高效利用。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应用普及,与移动互联网的连接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接入方式,无线网和4G、5G等技术的应用,可以使这些终端设备随时随地的连接上移动网络,人们可以更加合理的安排自身时间,碎片化时间也可以自由的上网,随时的应用互联网络,使这些时间得到合理的利用安排,提高自身效率。
三是信息传播突破限制。互联网用户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络进行相互之间的联系,随着互联技术的提升,用户逐步突破了距离、地点、传输内容等等方面的限制,真正实现了人们之间的无障碍交流。
四是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当今随着4G、5G等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互联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在逐渐加快,信息传播更加广泛和便捷,实现了人们之间的快速交流,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五是信息效果的趋同性。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信息的传播都是依据传播者自身的社会关系,比如朋友圈好友、工作同事、同学、朋友、电话号码簿中联系人等,很大程度上,受众更容易相信信息的可靠性,可能出现情感倾向一致化。
二、网络虚假信息及特点
(一)网络虚假信息
网络虚假信息指的是互联网上存在的缺乏真实依据的有负面影响的信息。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世界,虚假信息干扰人们的判断,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二)网络信息传播特点
随着网络上各类信息爆炸式的增长,虚假信息不免藏匿其中,给用户带来精神损害甚至财产损失。网络虚假信息一般由如下传播特点。
一是传播速度快。网络的传播即时性非常强,一般信息可以说是同步到达接收者手里,存在的时间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虚假网络信息也同样具备这样的即时性特点。
二是传播主体泛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虚假信息的传播主体不好明确,许多都是利用虚拟身份进行发布,网络用户即接受信息,又传播信息,比较泛化,具备较强隐蔽性,为网络监管带来了难度。
三、 移动互联网虚假信息问题剖析
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率日益提升,新的信息平台也不断增多,信息传播方式也越来越多样。虚假信息广泛存在于移动互联网平台上,日益造成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必须及时对其问题进行剖析,对管控虚假信息传播打好基础。
一是移动网络虚假信息监管困难、成本低廉。网络用户通常是在在网络上构建虚拟的身份,无法通过网络来确认辨别其具体身份的真假,正是这些原因使他们在网络上无所顾忌,随意的发布传播不实信息,并且传播方式也多种多样,甚至可以让人无从察觉,所以具有非常大的隐蔽性,监管起来非常困难。
二是移动网络信源多元化,难以源头遏制。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快、受众范围广,特别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各种信息充斥其间,发布信息的主体繁多,包括个人、平台、媒体等等,想要在源头上制止虚假信息的发布,难度非常的大。
三是移动网络交互性强,催动虚假信息扩散。移动互联网拥有强交互性,信息传播者依赖自身社会关系和社交圈子传播信息,如朋友圈、电话号码簿中联系人等。信息扩散速度快、受众迷信度高,一定程度上催动了虚假信息的传播。
四是移动网络虚假信息相关立法不完善。我国目前实施的法律中,有许多涉及互联网方面的的法律条文,但总体还不完善,缺乏有关移动网络虚假信息方面的专门立法。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充分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导致一些法律空白的出现,使一些网络虚假信息有机可乘,所以对网络虚假信息的导控进行专门的立法是十分必要的。
五是联合执法打击虚假信息还显不足。移动网络虚假信息的监管工作千头万绪,需要主管部门联合多家相关单位联合执法监管。移动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非常繁杂,可能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范围十分广泛,治理这些虚假信息就需要社会各方协同合作,多个方面共同着手、共同治理,在实践中避免出现监管的缺乏,完善网络虚假信息相关导控措施。
四、解决问题有关建议
移动互联网技术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为人们的信息沟通提供了极大便利。因此我们更应该打击恶意虚假信息,让移动网络清朗起来,共同维护和谐网络空间。
一是借助主流媒体权威传递真实信息。要想使移动网络信息的真实率得到有效保障,可以有效利用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如人民网、新华网等权威性较高的主流网络平台,在人们心目中占据更高的信任感。促使主流媒体发挥高效的传播作用,引导受众接受和传递更加真实可靠的新闻信息。
二是加强对移动互联网的法律监督。国家立法部门加强对移动互联网虚假信息的立法研究,及时填补法律空白。政府有关部门可以依法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实施办法,对移动互联网上的虚假信息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三是严厉打击网络虚假信息发布者。对于发布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和网络空间的媒体或个人,要拿出绝不姑息的态度。在发现虚假信息源头之后,应采取措施依法处理。同样也要引导网民了解,无论是制造或发布虚假信息,都会受到严厉处罚,维护网络环境的真实可靠性,要从每个人做起。
四是加强对各类媒介的素质教育和引导。移动互联网的传播主体不稳定,不乏缺少素养的群体或个人。对此,行业协会要针对特定媒介进行素质引导,帮助提升传播素养。让信息传播者对虚假信息有更深刻的认知,进而加以时时自省。
五、结语
综上所述,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给信息传播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好处之外,也让虚假信息借机大行其道。我们通过了解移动互联网上的信息特点和虚假信息的传播特点,梳理出虚假信息在移动互联网上传播的成因和问题,并从政府、协会、行业和个人等方面建言献策,实现减少和消除移动网络虚假信息的目标。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真实信息,为清朗的网络空间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郭乐天.互联网虚假信息的控制与网络舆情的引导[J].新闻记者,2005(2):23-26.
[2]郭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舆情传播特点[J].科技传播,2012,17:14,20.
论文作者:苏攀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信息论文; 互联网论文; 虚假论文; 网络论文; 互联论文; 信息传播论文; 互联网络论文; 《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