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探索临床路径培训模式在新入科护士肠造口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2016年3月新入科护士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培训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培训结束后进行肠造口专科理论、临床实践和培训满意度考核。结果:对比在肠造口专科理论、临床实践和护士对培训过程及效果结果满意度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培训模式在新入科护士肠造口培训中可以更有效提高护士的肠造口专科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调动新入科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培训老师的责任感。
【关键词】临床路径;新入科;肠造口培训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9-0277-03
随着结直肠癌发病率的上升,肠造口患者也随之增多。肠造口管理是胃肠外科最重要的专科护理之一,更换造口袋、处理简单造口并发症、专业健康指导是护士的必备临床技能,是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重要途径。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又曾被称作关键性途径(Critical Pathways),照顾图(Care Map),合作照顾(Collabora-rive Care),协调照顾(Coordinate Care),整合照顾(IntegratedCare),预期康复计划(AnticipatedRecovery Plans)等。是指医疗健康机构的一组多学科专业人员(包括医师、临床医学专家、护士以及医院管理者等)共同制定的、针对某一特定的疾病或手术的、标准化的照顾计划[1]。我科应用临床路径模式对新入科护士进行肠造口培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2月新入科的轮转、公招、新毕业、规培、进修护士41名作为研究对象。全部为女性,年龄19~36岁,其中大专学历28人,本科9人,中专4人。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对照组为2014年3月-2015年2月新入科护士21名按照传统培训方式进行培训;实验组为2015年3月-2016年2月新入科护士20名按照临床路径模式进行培训。两组护士在性别、年龄、学历、入科理论与操作考试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跟班培训模式,而观察组则采用临床路径模式进行培训,具体培训方法如下:
1.2.1组建培训团队 在科室成立肠造口培训小组,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国际造口师担任组长,组员为取得四川省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资格的2名护理人员、1名经“康乐宝”造口基地培训的临床经验丰富的专业护理组长。
1.2.2制定培训计划及实施方案 采用教程为胡爱玲主编《现代伤口与肠造口临床护理实践》,根据其大纲要求、本科室肠造口患者临床的需求、延续护理等需要,制定肠造口培训计划和临床肠造口培训路径表;根据肠造口的特点,由浅到深、先感官认识再理论、先观摩再动手来开展培训。统一培训评价和考核标准,结合临床实践定期讨论和修改,收集学员在培训过程反馈信息,定期组织讨论和分析,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2]。
1.2.2.1路径表的设计 是基于肠造口培训的计划和目标基础上的,其能够更好的实现有步骤、有计划的工作。在进行设计时,以当前肠造口护理行业标准、发展趋势以及新入科护士接受水平来进行综合设计,通过广泛收集相关实践成果,制定出更加利于临床护理的肠造口培训路径表。
1.2.2.2路径表的内容 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表单格式,将表横轴设置为时间项,主要是指肠造口培训第1周、第2周……至第8周。而纵轴则主要是培训实施项,例如:主要培训内容、培训老师、临床操作项目、操作指导老师、难点及重点、培训要求、培训方式及地点等,其中培训要求明确需掌握的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健康宣教内容等,每次培训完毕要求培训人及学员在表格下方签上名字及日期。
肠造口临床路径带教单
1.2.2.3路径表的实施 在开始培训时,将临床肠造口培训路径表分发给每一位培训学员,由肠造口培训组老师介绍临床培训路径表的实施情况,结合培训学员的具体情况可以进行个性化的调整和修订。此后,每一位培训老师及学员根据临床培训路径表来开展培训工作。
1.3 评价方法
1.3.1培训效果评价 由培训组老师进行统一的肠造口专科理论、操作技能、临床综合能力评价,满分100分,考核成绩≥90为优秀,80~89为良好,70~79为合格。理论考核主要以《现代伤口与肠造口临床护理实践》肠造口内容为主,占40分;操作技能为更换造口袋、简单肠造口并发症处理,占40分;临床综合能力为处理肠造口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对肠造口的观察能力、健康宣教等,占20分。
1.3.2培训满意度评价 两组新入科护士各开展8周的肠造口培训,在完成培训后,现场发放自行设计的培训满意度调查表,从培训方式、学习能力的培养、专科理论知识及技能以及临床综合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满分10分,≥8分为满意,6~8分为较满意、6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护士经8周培训后,经培训满意度调查及笔试、操作等考核,实验组培训效果、培训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说明新入科护士采用临床路径模式进行肠造口培训优于传统培训模式。见表。
3.讨论
3.1 利用临床路径模式对新入科护士进行肠造口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培训的效果,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路径是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和管理疾病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临床医疗行为,减少变异,减低管理成本,提高临床质量的作用[3]。早在1995年美国哈佛医学院就已将临床路径应用于临床教学,并认为可以显著提高实习医师的临床动手能力,他们将临床路径纳入教学计划,临床带教时作为教学工具,探讨临床路径中有争议的临床环节,将临床路径与临床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4]。对新护士进行有目的、按计划、分阶段的肠造口培训,替代了传统跟班培训模式,是护理管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迈进的重要一步。
3.1.1临床路径培训模式更专业化和专科化。肠造口是普外胃肠外科最具特色专科护理之一,由取得资质的国际造口治疗师、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组成的肠造口培训小组,按照行业标准、造口患者的需求制定培训的目标和计划,规范培训的流程,制定培训路径表。按照路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组织临床培训工作。
3.1.2临床路径培训模式培训目标明确,流程清晰,操作性强。学员清楚培训期间的安排和应掌握的知识及技能,培训老师按照路径表完成教学内容,培训完毕双方在培训路径表签上名字和日期。培训老师与学员之间相互监督,共同促进。
3.1.3临床路径培训模式将培训内容系统化,有利于新入科护士系统地掌握肠造口专科知识。肠造口培训路径表设计从造口患者术前评估、术前定位,到术后肠造口的观察、评价、护理,到出院后的延续护理、心理干预等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要求,明确每个阶段的难度和重点。新入科护士按照路径表进行自我培训效果评价,有利于掌握相关知识。
3.1.4临床路径培训模式更贴近临床的需求。培训小组成员更清楚肠造口患者的需求,清楚该培养怎样的临床护理人员,将更多的案例、图片与大家分享。肠造口培训路径表设计注重临床操作技能和临床实践的培养和考核。
3.2 利用临床路径模式对新入科护士进行肠造口培训,可以提高培训满意度。
3.2.1临床路径培训模式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注重素质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普外科护士所应具备的能力要求设定教学目标、计划,学员与培训老师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参与,有效地保证了培训质量,使新入科护士的培训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和成熟。
3.2.2临床路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员学习积极性,增强了老师的培训责任感。临床路径表要求共同按要求完成各项培训计划,培训者能进一步了解学员的知识掌握程度、思想状态、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激发护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获得知识的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3.2.3培训计划的具体实施,有利于新入科护士良好职业道德和严谨工作作风的培养,有助于正确面对环境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责任意识的变化,缩短“陌生感”。临床路径培训模式科学系统地将培训内容和方法优化,有效地保证了新入科护士尽快掌握肠造口专科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综上所述,将临床路径模式引入普外新入科护士肠造口培训,能帮助规范和统一临床专科培训模式,明确教学计划和目标,帮助树立培训双方信心,全面提高培训效果,是一种适合培养护理人才的,值得推广的临床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1]袁剑云,英立平.临床路径实施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8.
[2]王亚芳,华玲,周英.临床路径在普外科护理带教中的运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211-212
[3]钟凤玲.临床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15):1380-1381
[4] Pearson SD,Goulart-Fisher D,Lee TH.Critical pathways as a strategy for improving care problems and potential.Ann Intern Med,1995,123(12):941-948.
论文作者:吴利蓉,龙煊,何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0
标签:路径论文; 护士论文; 模式论文; 专科论文; 学员论文; 实验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