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利[1]2006年在《形名组合的静态与动态研究》文中指出作为连接词汇学与句法学的纽带,词语组合研究越来越受到理论语言学界和计算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形名组合是词语组合的核心形式之一。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探讨现代汉语性质形容词与名词的静态组合规律及其动态句法功能。 本文在详细梳理国内外理论语言学界和计算语言学界有关形名组合研究状况的基础上,试图打破传统语法对形名组合的定中结构分析模式和修饰关系解释思路,从静态角度,以语义语法理论为本体论,以双向选择为方法论,提取了形容词与名词组合的十种语义关系类型,不同的语义关系类型反映了形容词与名词各自的不同语义类别,根据这十种语义关系类型,结合形容词和名词的概念意义,把形容词分为主体、事体、物体、时空、评价五种次范畴小类,把名词分为主体、事体、物体、时空、逻辑五类次范畴小类,并建立形容词次范畴和名词次范畴之间的语义组合模型。我们还翔实细致地考察分析了六种主体类(容貌、身体、态度、性格、智力、情感)、九种事体类(模态、难度、急度、速度、时长、强度、范围、深度、细度)、两种物体类(颜色、味道)和两种评价类(价值、怪异)形名组合的静态语义组合规律,从而印证了语义语法理论和双向选择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验证了对形容词和名词所进行的语义次范畴分类的合理性。在静态的语义组合规律分析的基础上,还进一步考察了形名组合进入某些句法结构后的动态表现,例如:N1+A+的+N2、N1+有+N2+A、N1+N2+A+地+VP以及N1+A单+N2双+地+VP,不仅从语义组合模型角度对处于一定句法结构中的形名组合与其他句法成分的复杂语义关系给出了全新的语义解释和形式验证,而且也揭示了句法结构对形名组合的约束机制以及形名组合对句法结构的选择机制,通过句法结构与形名组合间的限选机制验证了形式结构与语义组合间也同样存在着双向选择性。 本文运用语义语法理论和双向选择方法对形名组合所进行的静态动态研究,在理论上证明了语义语法理论的正确性以及双向选择方法的有效性,为构建语义语法理论的语义特征论、语义关系论、语义组合论和语义选择论奠定了一块基石,对其他类型的词语组合研究也具有借鉴意义;在应用上,所提取的语义关系类型、语义组合模型、语义次范畴分类以及结构与组合间的约束选择机制等语义信息和语法信息对计算语言学、语言教学和词典编撰都具有参考价值。
徐卡嘉[2]2001年在《从名词及名词的属性看汉语句子的语义结构》文中指出本文旨在从名词及其属性出发,建立一个新的语义框架。建立这样的语义框架的基础是对词类的再认识:我们把词分成叁类词——名词、性质状态词和关系词。就成句的层次来看,名词和性质状态词属于第一层次,动词性关系词属于第二层次,助词性关系词属于第叁层次。 本文描述了一个以名词及其属性为中心的语义系统。在语义系统内部,我们遵循着“几个前景名词”和“前景名词和句子中其他部分的关系”的原则,概括出七大类语义结构。这些语义结构充分体现了“典型”与“连续”的理念。 这样的语义框架,可以对汉语句子的连续性作出比较好的解释。对对外汉语教学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薛玉萍[3]2013年在《维汉空间范畴表达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空间范畴在语言中的诸多表征及其产生的理据,就现代维、汉语空间范畴表达进行了横向共时对比与阐释,研究中倾向于现代维语空间范畴表达的描写和解释。在对空间概念及空间范畴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运用范畴化理论,把空间范畴划分为形状范畴、方位范畴、位移范畴叁个子范畴,针对不同子范畴的属性特点描写维、汉语表达形式上的异同并作出尽可能合理的解释。论文主要内容是:第一章“引言”。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对象和任务以及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维汉空间范畴表达研究综述”。就目力所及范围的现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分析,我们发现现代汉语空间范畴表达研究无论在研究范围、研究视点、研究方法还是理论借鉴及发展等诸方面均取得了丰厚成果,呈现出了多元、系统的研究局面。相较而言,现代维语无论是从单语还是从维、汉语对比的角度针对空间语义范畴进行研究的成果都极少,而且研究范围狭窄,研究视角单一,研究方法传统,将空间语义范畴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宏观、整体研究的成果还未见到。因此,本选题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第叁章“空间的含义和空间范畴的分类”。从普通生活中对“空间”的认识着手,感识其复杂性;从不同视域看“空间”,它可以是现实世界的概念,也可以是心理世界、语言世界的概念;从语言同认知、现实的关系看,语言空间和物理空间因认知主体的参与而有了联系,物理空间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空间,心理空间是认知主体对现实物理空间能动加工的结果,语言空间是心理空间的语言化形式。在上述认识基础上,运用范畴化理论,把空间范畴划分为形状范畴、方位范畴、位移范畴叁个下位范畴。第四章“维汉空间范畴表达手段对比”。通过考察维、汉两种语言中的各种空间表达手段,将其分为同名异值、同名异质、异名同质叁组,并加以对比分析。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后两组:一组是维语方位名词和汉语方位词,一组是维语空间后缀和汉语空间介词。说它们典型,是因为:前者从名称上看似区别不大,实则在属性、功能上多有错合;后者从名称看似完全不同,但在属性、功能上却具有诸多本质上的一致性。第五章“维汉形状范畴表达对比”。主要就形状表达进行了维、汉语对比。通过考察,我们发现,除了两种语言中共有的表达物体几何形状意义的词汇,量词、方位词、空间介词、动词等也可表达事物的点、线、面、体等空间形状意义。尤其是两种语言中的量词和方位词均与物体的空间性密切相关,二者是使无界事物有界化、使虚体事物物体化从而具有空间性的语言手段。但维、汉两种语言中语码选择和编码方式不相同。第六章“维汉方位范畴表达对比”。重点考察了维、汉语空间方位表达的典型形式——空间短语。从空间短语的组构要素看,维语空间后缀是空间短语必有的、强制性要素,具有突出的类型特点,汉语处所词具有类型学意义。从空间短语的标引手段看,维语主要通过名词后附的空间义位格后缀来标引,汉语主要通过空间介词和方位词标引。从空间方位成分和谓语的位置看,维语是前置型,汉语是前后并存型。从空间短语的结构类型看,维语空间短语主体上属于“方位成分被吞并”型,汉语主体上属于“介、名、方分立”型。此外,维汉语空间表达中都存在方位词隐现情形,但两种语言中的隐现机制不同。第七章“维汉位移范畴表达对比”。重点考察了维汉空间位移的表达。借鉴Talmy位移事件框架语言类型分类观点,分析了维、汉语位移动词词汇化模式及其语言类型特征;物体物理空间位置变化的句法表现是位移动词要求相应的处所角色论元,它们是位移体空间运动的参照,对比分析了处所格的维汉语表现形式及其标引手段;位移事件类型不同,表达形式也不同,对比分析了维汉语自移事件和致移事件的表达方式。第八章“结语”。总结全文,提出了论文研究局限及后续研究构想。
李谨香[4]2006年在《汉俄语名词性短语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名词性短语是汉语短语的一大功能类别。我们在继承前人时贤研究的基础上,从汉语出发对汉俄语名词性短语进行对比研究。 中心名词的配价对组构定心短语具有一定的影响,汉俄语一价名词和二价名词的配价成分在短语和语句中的显现形式并不完全一致。 汉俄两种语言对组构名词性短语的语法制约是不同的。名词性并列短语中并列项名词所表示的概念应是同一级别、相互之间是平行关系;名词包含共同义素、所指相同对组建同位短语至关重要。名词生命度的高低对组建名词性短语的影响力在汉俄语中并不完全相同。词汇因素对组构某些名词性短语的影响在汉俄语中并不对应。保持修辞色彩一致、与语体特征相吻合是组构汉俄名词性短语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 由于俄语量词范畴的缺省,汉俄语数词与名词组构的名词性短语在形式上的差异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动词修饰名词型定心短语只是汉俄语中都有的语言现象而已,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对应关系。汉语名词性并列短语在有/无标记形式以及并列项的连接手段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汉俄民族不同的称谓方式是造成汉语同位短语的多种形式对应于俄语一种表达式的根本原因。影响多项式定语排列顺序的“亲疏原则”和指别性领前的倾向在汉俄语中的影响力并不总是同步的。 汉语名词性短语在充当句子成分时的原型句法位和边缘句法位的区分对俄语相应名词性短语来说却未必合适。我们还从成句能力以及在句中充当无标记主题/主位以及无标记述题/述位等方面对汉俄语名词性短语进行了分析研究。
顾鸣镝[5]2013年在《汉语构式承继关系及其认知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Adele E.Goldberg为代表的认知构式语法学派关于承继问题的论述为理论依据,结合汉语学界相关研究的成果,以典型示例分析的方式,分别论述句法同构与多义解读、原型构式与隐喻派生、词类准入与构式赋义、语块整合与构式义提炼、语用心理与语境适切度,以及参数变量与语块变异等问题。第一章是绪论,阐明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着重分析了基于认知语言学派的构式语法理论对于生成语法学派的反思与批判,及其脱颖而出的必然趋势,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简略的综述。第二章介绍了当前构式语法理论的四个主要流派,从句法成分的范畴、类型、构式之间的关系和构式层级所蕴含的语法信息入手,对四种构式语法理论模型的异同进行分析,揭示以Goldberg为代表的认知构式语法理论的学术背景及其渊源。第叁章以Adele. E. Goldberg1995年出版的专着《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和2006年出版的专着《运作中的构式:语言概括的本质》中关于承继和理据整合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基本观点,阐述构式是一个依靠承继链接组织起来的网络;证明论元结构的认知构式体现了话语主体基于情景的“识解”(construal)而作出的话语编码策略。第四章论述汉语构式研究中句法同构和子类多义现象的解读,具体考察了现代汉语“NP分裂前移话题化”构式、“递进性差比义”构式和强调义“连”字句构式。描写形式与功能的同一性建构;解析语义参项的承继性理据;论证因语块变异而导致的构式义凸显。从而得出子类构式延伸的理据性是某个语块基于隐喻映射机制衍生的多义范畴系列。第五章解释基于认知域转移的原型构式的语义扩展,重点分析认知层级的转换导致了子类构式在家族相似性上的差异。具体考察汉语连动句构式的认知层级、“把”字句构式的位移图式、事件称谓性NV构式的类推序列,探究构式的部分能产性机制对子类构式延伸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原型构式的隐喻扩展动因与事件在认知框架中的映射、概念在意象图式中的激活、构式的类推效应等密切相关。第六章讨论构式赋义机制和词类准入条件。以汉语双及物构式为例,论证构式赋义决定了动词准入及其语义凸显;以“V不到哪里去”构式为例,阐述形容词进入该构式的认知动因;以“很+NP”构式为例,分析名词进入“程度副词+形容词”构式时潜在语义被激活的条件。得到的结论是,虽然一个词项的语义与其形态句法环境不兼容,但构式可以强制性赋予这个词项与论元结构相关的潜在语义因子的激活条件。第七章侧重从语块整合的基本原则出发,探讨现代汉语特定构式体现的语法意义。比较“把”字句与一般动宾句的功能差异,揭示不同构式在句法、语义方面的内在关联和区别;以自致使义NP+VR构式为例,解读语义偏移对语块信息配置的特殊要求;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揭示“有”字领有句构式的积极义倾向,以及原型语义对构式义的影响。事实表明,语块是构式承载相对独立的一部分语义单元的语义块,是认知心理层面的“组块”在句法层面的表现,构式语义配置的每一个部分都以一个具体语块的形式来参与整合。第八章强调语言形式是语用驱动的根本动因。根据人类基于客观世界经验的归约性认知,提出“语境适切度”的概念,即说话人基于语境的识解而对特定构式的选择。比如NP(受)+VP(t)+QM构式的语序变换背后体现的是说话人凸显数量的主观性动因;组合述补和粘合述补的差别源自说话人基于心理预设而选择不同的编码形式;“看你A的”构式语用情景的现实性与话语主体的情绪诱因密切关联。研究表明,任何构式的特定意义都具有特定的话语功能,这是说话人基于对语境的识解,进而选择话语编码形式的依据。第九章考察作为变量参数的“语块”变异对构式变异的制约因素。描写了因语块句法分布位置的变化而导致“V起来”的虚化及其相关构式的变异;论证了同形异构体“V+N”因韵律形式的变异(2+2→2+1)而引发的结构关系的改变;探讨了递进性差比义构式因量级序列的缺失而凸显非递进性遍指义的理据。考察证明,特定构式的语块可能是一个变量,而语块变异直接导致构式义和话语功能的变异。第十章为结语和思考。在阐述本文主要结论和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课题后续研究的思路,从语用、语义、句法叁个平面发现不同构式之间具有相同功能的承继性理据,进一步探究不同构式之间的多重承继关系,以展示现代汉语中基于最大理据原则而构建的承继网络系统。
任永军[6]2010年在《先秦汉语的意合语法及其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建立一个先秦汉语的意合语法体系以及该语法体系在汉代以后是如何发展变化的。但是,由于该课题是开放性的,需要研究的内容有很多,因此,限于时间和精力,本文只选取了四个专题为例来讨论,以期抛砖引玉,能够引起大家对先秦汉语意合语法及其发展这个课题的重视,从而将该课题的研究引向深入。全文共分七章。除第一章“绪论”外,其余六章是基于下面的想法来选择安排的。什么是意合语法至今尚没有一个公认的看法,因此,我们设第二章“什么是意合语法”讨论了此问题,并作为以下各章内容的理论基础。先秦汉语中,实词一音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弄清同一实词诸义之间的关系以及诸义之间的转化条件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第叁章“先秦汉语的名词动用及其发展”就以最为常见的名词动用为例对此问题作了探讨。可以看出,本章是从词这一级语法单位的层面上来讨论先秦汉语的意合语法的。先秦汉语中存在有大量的谓词句法化转指的现象。关于谓词的指称化问题,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搞清谓词的词汇义和指称义之间的关系以及转指实现的条件,因此,就有了第四章“先秦汉语谓词的转指及其发展”。实际话语中的名词性成分都是有所指称的,可以是有指,也可以是无指。这就需要探讨名词性成分到底实现的是哪一类的指称,条件又是什么,各类指称对句法结构有什么影响,因此,就有了第五章“先秦汉语的名词指称及其发展”。可以看出,四、五两章是从句法的角度来讨论先秦汉语的意合语法的。先秦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主语省略现象,而此种语法现象与先秦汉语意合语法的关系尚需进一步探讨,因此就有了第六章“先秦汉语的主语省略及其发展”。很明显,此章是从篇章的角度来讨论先秦汉语的意合语法的。最后,先秦汉语的意合语法有无发展变化;如果有,又有什么规律。这就是第七章“从意合到形合:汉语语法发展趋势探究”所要讨论的。可见,本文虽然只选择了四个有代表性的专题作了研究,但是却涵盖了从词到句法又到篇章的内容,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先秦汉语语法体系。下面是各章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了选题价值、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重点是研究现状。本节从意合定义、汉语意合现象、意合特点、意合规律,汉语的意合语法体系和汉语意合的哲学思维基础等六个方面简要评述了学界对汉语意合问题的研究。认为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大部分结论却来自与西方形态语言的简单比附,尚需作进一步的研究。第二章“什么是意合语法”在检讨传统语法观的基础上,对意合语法观、意合语法的内涵和特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语法理应研究语音形式与意义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而不应该像传统语法一样只研究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对应关系来看,意合型语言一般是运用语音形式来直接表达意义内容,因而其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多为一对多的关系,即一音多义。相应地,意合语法就只能研究-音所表的多义之间的关系及其造成这种一音多义的条件,即其研究应着眼于意义。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此种理论来展开的。第叁章“先秦汉语的名词动用及其发展”主要讨论了先秦汉语名词动用的语义基础及其在汉代以后的发展。先秦汉语中,名词动甩;即一词二性(名词和动词),一词二义(事物和动作行为)的现象很常见。研究表明,决定名词能否经常动用的主要因素是名词的概念结构:“特性义+类别义”。如果特性义来自名词所表人或事物的功用特性,则名词还能作动词使用;反之,特性义来自名词所表人或事物的性状特性,则名词不能动用。汉代以后,先秦汉语的名词动用现象除一少部分得到继续沿用外,大部分都发生了向名词或动词的单一词性的分化,明显反映出了汉语语法由意合到形合的发展趋势。第四章“先秦汉语谓词的转指及其发展”主要讨论了先秦汉语谓词句法化转指实现的条件及其在汉代以后的发展。先秦汉语中,谓词性成分在一定的句法条件下可以转指与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有关的人或事物,即一词二义(动作行为和人或事物)。这就是谓词的句法化转指。研究表明,谓词性成分只有出现在并列结构、对举结构、宾语位置等特定句法结构中时,才会发生句法化的转指。汉代以后,先秦汉语谓词的句法化转指逐渐消失,大多被“者”字结构、“所”字结构或谓词作定语的定中结构等体词性成分所取代。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说,这一点明显体现出了汉语语法由意合向形合发展的趋势。第五章“先秦汉语的名词指称研究”主要讨论了先秦汉语中名词的指称对主谓结构性质的影响及其在汉代以后的发展。先秦汉语中,实际话语中的名词性成分可以分为有指和无指。一个主谓结构的性质,即是短语,还是句子,完全取决于名词主语的指称。当光杆名词主语有指时,主谓结构就是句子;无指时,主谓结构就是短语。而且,此种意义上的主谓短语是汉语特有的“套盒”结构产生的根本原因。根据指称,名词可以分为本体名词和附属名词两类。前者常以有指的身份充当主语,后者则常以无指的身份充当主语。根据指称在句法结构中的巨大作用,我们认为“名词重点说”是能够成立的。汉代以后,名词指称的用法大都被继承下来,体现了古今汉语典型的意合语法的特点。第六章“先秦汉语的主语省略及其发展”讨论了先秦汉语主语省略的种类、方式、条件、影响及其在汉代以后的发展。先秦汉语中,主语省略可以从各种角度进行分类:承前省、蒙后省和背景省,单一省与错杂省,连续省与间隔省,对话省与叙事省等。主语可以承前或蒙后省时,对应成分可以是句子的成分,如主语、宾语、定语、兼语、谓语等;也可以是句子成分的成分。这些均说明主语省略的方式多种多样。分析表明,主语承前省略一般都会有词汇方式(包括词汇复现与词汇同现)的辅助,反过来说,词汇方式是主语承前省略的重要条件。主语省略可以把省略所在的语句与其对应成分所在的语句有机地衔接为形式上的一个整体、意义上的一个单位,是先秦汉语“连句成章”“连章成篇”的关键因素。汉代以后,主语省略明显减少,显现逐渐增加,反映出汉语语法从意合到形合的发展趋势。第七章“从意合到形合:汉语语法发展趋势探究”实际上也是本文的结论。本章通过总结上文,说明汉语语法存在着由意合向形合发展的趋势。另外,又简要列举了叁种语法现象来说明了这一点儿:先秦汉语介词“于”的隐显问题、先秦汉语的“N+N”结构和先秦汉语名词作说明谓语的现象。
阿依克孜·卡德尔[7]2006年在《现代汉语与现代维吾尔语名词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名词是汉语和维吾尔语中基本词类之一,数量众多,情况复杂,语法地位重要。因此,名词的对比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迄今未受到充分的重视。鉴于此,本文拟就语法方面对汉维两种语言的名词进行全面对比,以期加深对汉维两种语言的结构特点的认识。 本文除绪论外,主要由以下六部分组成:第一章是汉语和维吾尔语名词的再分类情况的对比分析,第二章是汉语和维吾尔语名词构词法的对比分析。从第叁章到第五章,以语法分析的叁个平面的理论为指导,从句法、语义、语用等叁个方面入手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第叁章是汉语和维吾尔语名词句法特点的对比分析,第四章是汉语和维吾尔语名词语义特点的对比分析,第五章是汉语和维吾尔语名词语用特点的对比分析。通过对汉维两种语言名词上述五个方面的对比分析,观察两种语言名词的各种特点,试图从名词的角度入手,揭示两种语言的共性和差异。最后一章(即第六章)在前五章的基础上,对汉维两种语言从结构类型的高度进行了集中对比分析,努力说明这样一种观点:汉语和维吾尔语是分属不同类型的语言,具有明显的差异,但由于思维的共性、双语环境等多种因素,也有不少的共性。而且这两种语言的结构特点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都处于发展过程中。汉语的粘着成分和维吾尔语的复合成分、外部的手段也都在不断发展。
颜红菊[8]2007年在《现代汉语复合词语义结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现代汉语双音节复合词为研究对象,研究复合词的语义结构。基本思路是从语素义和语素义之间的关系、语素义和词义之间的关系两个层面上探讨复合词的语义结构,并力图对复合词的语法结构作出语义上的解释。理论上,主要运用语义成分分析法、向心结构理论、独立性象似动因等理论作为本文的立论依据。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复合词结构研究的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角度。第二章理论前提。本章为全文的理论基础,从词义的定义、词义的结构、词义的认知解释几方面给出词义的界定,阐述与本文相关的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和具体理论。第叁章复合词语义结构的基本框架。运用语义成分分析理论和向心结构理论,分析复合词语义结构。基本结论是,复合词的语素义是经过提取的符号化的语义成分,复合词语素义的提取遵守向心性原则,复合词语义结构的基本框架是:一个特征语素义+一个义类语素义→一个词义。第四章复合词语义结构分析。在第叁章论述的基础上,结合复合词的语法结构,具体分析复合词的语义结构。第五章复合词语义结构的独立性象似原则和复合结构成词的语义条件。复合词语义结构具有向心性,本章从独立性象似的角度,探讨复合词语义结构向心性的认知动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独立性象似动因对复合结构词汇化的制约。第六章余论。总结全文基本观点,并指出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基于对现代汉语复合词语义结构的全面考察,本文形成并强调两个基本观点:一、复合词语义结构的基本框架是:一个特征语素义+一个义类语素义→一个词义。语素义在复合词中的功能是表示词义,复合词语义结构的基本框架能够体现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语素义如何表示词义。从语义成分分析理论出发,词义由语义成分构成,复合词语素义通过显示词义的语义成分来表示词义,复合词语素义是经过提取的符号化的语义成分。复合词语素义的提取遵守向心性原则,提取一个或零个义类语素义,不提取两个义类语素义。复合词语义结构具有向心性。义类语素义表示与词义一致的语义类属,是核心语义成分,相应的语素是中心语素;特征语素义表示类属的属性,是附加语义成分,相应的语素是附加语素。二、复合词语素义提取的向心性原则是词法独立性原则的体现。词法独立性象似是复合词语义结构和语法结构向心性相对应的认知动因。复合词具有词法独立性象似,从这个角度我们不仅能对复合词的结构形式作出认知解释,也能解释复合结构和复合词语义语法上的差异。复合结构实现词汇化,从语义结构的角度看,是从“语义类+语义类”的复合短语实现为“语义特征+语义类”的复合词;从认知的角度看,是实现词法独立性,从“实体+实体”的组合,实现为“实体特征+实体”的组合。以往对复合词语义结构的研究主要关注语素之间的关系,不太重视语素与词之间的关系,对词义的研究也注重词义的分析和描写,不注重词义如何通过语素义来表示。我们建立的复合词语义框架,力图沟通语素义和词义之间的关系,从语义上解释复合词的构成成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从而从语义上解释复合词的生成机制,并希望能进一步为复合词结构形式提供语义动因的解释。
张友文[9]2014年在《汉英典型复标比喻结构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中没有“复标比喻结构”这一术语,本文以“复标比喻结构”特指在明喻结构中同时具有两个比喻词(标记词),且两个标记词前后形成呼应的比喻结构。汉英典型复标比喻结构作为一个兼具语言意义、语法意义和相应形式的结合体,在语表形式上具有特定标记词和固定线性序列结构;在语里意义上,复标比喻结构是通过两两比较从已知信息扩展到未知信息从而获得对于另一事物的认知和判断。现有的复标比喻结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汉语和英语的个别性比喻结构、结构层次的划分及标记词等单题性研究方面,研究范围相对狭窄、研究视角比较单一,缺乏系统性的现象描写和解释,而基于大型语料库基础上的汉英比较研究更是少有涉足。本选题以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中典型复标比喻结构为研究对象,依托于中英大型语料库,旨在对汉英两种复标比喻结构在抽象层面和具体层次上的语义、语法现象进行跨语言的对比、描写和分析,并力求从认知、思维方式和文化基因等多角度审视和解释两种结构之间的异同、共性与个性。在研究中遵循共时研究和历时考察相结合,现象描写和理论探究相佐证,形式刻画和内容洞察相统一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来使研究中的相关语言现象得到合理的解释。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的复标比喻结构基本都包含本体、喻体、相似点和比喻词等儿个主要构件。其中比喻词作为复标比喻结构的标记符号是形式要素,其它叁个构件则是语义要素。现代汉语的典型复标比喻结构形式为: X (本体) 像(标记词)Y (喻体) 似的 (标记词) Z (相似点),其中的某些构件成分可以隐现,并可根据句义需要对这个线性结构做出调整而演绎出的其它线性结构式。这个结构中标记词“像”“似的”是变体,其典型性是通过一个标记符号群体来凸显。现代英语典型复标比喻结构表达式是:x(本体AS (标记词)Z (相似点)AS (标记词)Y (喻体),这个结构式则相对固定,除前标AS可以省略外,其它成分都不能随意移动和隐现。这个结构的典型性则是由一个孤立的框架结构予以表现。本质上,现代汉语的典型复标比喻结构是一个小句结构体,而现代英语的典型复标比喻结构则是一个主从复合句。汉英复标比喻结构的标记词在结构中的地位、线性位置、语法化及部分功能的共时重迭性方面都存在着跨语言的共性,但两者在演化动因、演化终点、语表凝结形式及构句能力等方面又彰显着各自的个性特征。首先,汉语虽经历某些阶段外族语言文化融合的影响,但汉语体系内部因素的促动才是标记词的词义词性演变的主要动因;而英语由于语言接触和融合的历史因素复杂,内部因素促动和外部接触而致标记词义词性演变的情况兼而有之。其次,根据语言演变的“语法性斜坡”规律来看,汉英比喻标记词的演化路径都恪守这一斜坡规律,但两者最终归宿可能并不一致。汉语标记词可能虚化而仅具符号特征但不会抽象化为词缀形式,而英语标记词则存在这一演化可能。然后,汉语所有比喻标记符号都可在语表形式上凝结成一个高度统一的框架结构,且各标记词都可在框架内灵活替换而构成一个连续统;英语中的标记符号串之间因缺乏联系性和系统性而各自独立存在。最后,汉英比喻标记词由于本身的构句能力有别而在语表上表现各异。汉语比喻标记词可以分拆使用也可联合出现并具有大致相等的表义功能,其可连接句子成分还兼具一定语法意义;而英语比喻标记大都是作为一个连接词使用且不能单列出现,也基本不能附加多少语法意义。汉英复标比喻结构的本体和喻体作为结构项在反映的对象类型、构成成分及语法功能等方面都具有多样性。由于受到框架结构和语言本身语法规则的限制不同,汉英复标比喻结构本体和喻体的句法位置和语法形态也表现迥异。汉语结构中的喻体位置固定于结构槽中而本体位置可前可后;英语结构中的本体和喻体被置于结构槽前后不可随意移动。现代汉语的名词(短语)、动词(短语)、代词、介词短语等各类型短语,甚至亚小句皆可直接入句充当复标比喻结构本体或喻体,而现代英语中除了名词和代词可直接入句外,其它词类一般都需经过形态的变化或借助辅助语法手段才能入句充当比喻结构的本体或喻体。汉英中的一些涉时、涉地概念和介词结构等特殊成分也可进入相关语法位置充当本体或喻体,但本体和喻体在结构类型上会出现不对称,这些差异皆由汉英语中不同的句规约原则所致。在某些情况下,英语复标比喻结构中的本体可省略也可空缺,但出现本体空缺的复标比喻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固化,应以习语待之;汉语复标比喻结构中的本体只可省略而不可空缺。汉英复标比喻结构中本体和喻体出现的句法环境也有差别,汉语结构中本体和喻体多出现在小句和短语环境中,部分偶见于复句结构中;而英语结构中本体和喻体基本都是分散在主从复合句中,由此可见汉语复标比喻结构本体和喻体之间附着力较强,联系程度紧密。当然,这跟汉英两种语言表义时所表现出的“意合”和“形合”组织形式也不无关联。汉英复标比喻结构的相似点作为比喻的灵魂是本体和喻体意义交汇的融合点,它承载着比喻语义的连接和贯通,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和隐现规律。从线性结构上看,汉语结构中的相似点在线性结构中位置灵活,几乎可以以形容词(短语)、动词(短语)、名词、数量词甚至小句形式直接出现在线性序列的任何位置,并可以充当主、谓、宾、定、状、补等各种语法成分或以复句的独立分句形式出现。另外,出于意义清晰和简洁需要,相似点也可以选择不出现。汉语复标比喻结构相似点的语法表现符合汉语组织形态的“流块结构”原则,相似点作为一个流块结构,适当的语义搭配加上清晰的脉络事理,就可以跟句中其它流块粘连而不受形态成分的约束。英语复标比喻结构的相似点则是被固定在框架结构中的中间,形容词、副词可以直接入句充当相似点,其它词类则须经过词形变化或添加辅助语法手段方可入句。由于结构的限制,相似点在句中基本都是处于表语或状语位置,不能省略或隐藏。这些都跟英语组织形态上要求以动词为中心形成“核心”架构、语句联结要有规范的形式标记有关。当然,汉英复标比喻结构相似点的跨语言表现差异从根本上看还是受到各自组织信息的原则的制约所致汉英两种典型复标比喻结构之间可以实现某些结构完全对应转换翻译,也存在结构上不匹配的结构转化模式,这与汉英典型复标比喻结构的标记符号是群体与个体的差异对应有关。两种结构的对称转换表现在结构项、相似点和比喻词在语义成分和概念上都具有一致性,只需掌握两种结构中各实义要素的句法表征规则即可实现转换。不对称的转换主要体现为两种结构的构成成分存在语法形式和句义组织原则上不一致,这类转换需要根据汉英两种语言的信息表达方式、文化因素、原文风格等因素做出调整以实现两种结构的同义对等转换。因此,从结构标记上看转换结果,汉英复标比喻结构之间的转换翻译存在复标结构对称转化、复标结构译成单标形式和复标结构译成非比喻形式叁种模式。
陈刚[10]2012年在《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根据语言类型学的词类理论,研究和对比了汉语和英语形容词的句法特征,确定了汉英形容词的词类属性。本文弥补了以往研究中的一些缺陷,将语言的词类系统看作一个内部成员相互影响的有机体,因此我们需要采用了一种动态的眼光来考察形容词。这样做对揭示具有柔性词类系统的语言(例如汉语)尤为重要。全文一共分为六章,具体如下:第一章主要回顾了以往词类研究的理论,并指出这些研究的优势与劣势。在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同时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及研究内容和目标。第二章介绍了人类语言词类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大致类型,重点说明了汉英名词和动词之间关系的异同,澄清了词类理论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并为后续的形容词词类研究提供了理论背景和支持。第叁章主要分析了在汉语和英语中形容词和其他词类之间的划界手段,重点说明了汉英形容词的词类地位问题。进而证明汉语具有柔性的词类系统,而英语具有刚性的词类系统。因此,汉语中没有一类专门化的形容词词类,这一点和英语形容词差别巨大。最后,本章还证明在汉语的词类系统中,状词和大名词的对立是首要的,而名动形的区分相对不重要。第四章分析了汉英形容词做谓语的句法语义差别。本章说明汉语形容词在做谓语时句法表现接近不及物动词,因而汉语形容词倾向于直接做谓语;虽然英语的形容词和名词依靠系词做谓语时句法结构相近,但由于英语的形容词属于专门化的词类,因此形容词倾向于在谓语中做定语。综合汉英整体的词类系统,汉语在谓语中的首要区分是摹状和非摹状,而英语在谓语中的首要区分是动词和非动词。第五章主要分析了汉英形容词做定语的相关问题。首先,通过扩展测试可以说明汉语的“AN”具有强烈的成词倾向;而英语的“AN”的句法性质是词组。其次,汉语的“A的N”是关系小句结构,其背后的原因是汉语的形容词是动词。同时这也符合语言类型学的普遍共性。最后,本章运用标记理论分析了汉英名动形做定语的句法语义特征,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汉语首先看重摹状和非摹状的区分;而英语则主要区分动词和非动词。此外,我们同时证明汉语的形容词靠近动词,而英语的形容词靠近名词。这些和本文之前的分析结果保持一致。第六章总结了全文的主要观点,说明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参考文献:
[1]. 形名组合的静态与动态研究[D]. 赵春利. 暨南大学. 2006
[2]. 从名词及名词的属性看汉语句子的语义结构[D]. 徐卡嘉.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1
[3]. 维汉空间范畴表达对比研究[D]. 薛玉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4]. 汉俄语名词性短语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 李谨香. 黑龙江大学. 2006
[5]. 汉语构式承继关系及其认知功能研究[D]. 顾鸣镝. 上海师范大学. 2013
[6]. 先秦汉语的意合语法及其发展[D]. 任永军. 山东师范大学. 2010
[7]. 现代汉语与现代维吾尔语名词对比研究[D]. 阿依克孜·卡德尔. 新疆大学. 2006
[8]. 现代汉语复合词语义结构研究[D]. 颜红菊. 首都师范大学. 2007
[9]. 汉英典型复标比喻结构研究[D]. 张友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10]. 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D]. 陈刚. 浙江大学. 2012
标签:中国语言文字论文; 形容词论文; 语义分析论文; 语法分析论文; 现代汉语论文; 先秦文化论文; 先秦历史论文; 功能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