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美“安全关系”的形成及其发展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走向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美印关系一直保持着日趋密切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双边关系向安全和国防层面 的扩展更是过去所未见。“9·11”事件后,由于美国与巴基斯坦政府在国际反恐战略 中的合作加强,外界曾普遍认为将对印美关系带来不利影响。但观察一年来印美双边关 系和地区局势的发展,这一情形并未出现。在过去一年中,印美间高层互访的频繁可作 为一个可信的指标。2001年底以来访美的印高层领导人包括总理瓦杰帕伊、外交部长J ·辛格、国防部长G·费尔南德斯、国家安全事务顾问B·米希拉;美方访印的政府高级 官员则有国务卿鲍威尔、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美太平洋地区驻军司令D·布莱尔和 副国务卿阿米蒂奇。小布什很可能将在近期访印。尽管美国对印度的重视有促成缓解克 什米尔危机的因素,但印美在战略层面逐渐加强理解与协调却是不争的事实。许多迹象 表明,印、美关系在“9·11”之后不仅未出现预测中的反复,而是出现了稳步发展。
一、形成中的印美“安全关系”
冷战结束以来的美、印关系正在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与过去时期相比,印美关系性质 的改变以及关系的密切程度已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从现阶段看,印美间多层面、多领 域的合作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特别是双方在安全领域内的合作值得重点关注,包括美 国对印放宽尖端武器和敏感技术的出口限制、双方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以及在印度洋海域 尝试战术协调。印度也是国际社会少数对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表示理解和支持 的国家之一。
印度战略地位的提升是美印两国逐渐走近的重要原因。冷战结束以来,印度作为南亚 地区军事大国的地位得到巩固,并在1998年5月通过核试宣布为核国家。印度的军队规 模目前居世界第四(一说第五),是印度洋沿岸唯一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海军拥有强大 的潜艇舰队,近期正在加速提高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在冷战时期大部分时间,除了印 巴之间的克什米尔争端外,印度在美国的全球安全战略中并不算一个重要角色。其对手 巴基斯坦则一直是美国的盟友。美国在冷战结束后对其南亚政策作了调整,重视改善和 发展与印度的关系。由于近年来印巴局势持续紧张,冲突不断,特别是两国坚持发展核 军备计划,南亚局势变得日益危险。南亚的核发展也促使美国重视印度。美国逐渐意识 到,印度不仅是南亚大国,也是美国在波斯湾、东亚两大军事部署重心之间的最大军事 强国,战略意义日显重要。这应是美加强与印度对话、积极探寻在未来安全框架内增进 合作的主要原因。
印度也在冷战结束后调整了外交政策。该调整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印美关系成为印 度对外关系的最重要部分。在印度,无论是政治领导人、战略界,还是企业界,几乎普 遍承认印美两国发展经贸关系的重要意义。甚至与过去不同,不少人认为,印度自身的 安全利益不仅不会因美国在波斯湾、东亚的军事存在受到损害,反而还能得到增强。这 种现象表明,印美两国在外交领域的合作基础远比过去更为坚实。印度也意识到,俄罗 斯由于经济积弱,已不能为它提供过去那种有份量、无保留的支持与援助;但印度依然 倚重俄罗斯,特别是在军备供应方面,并且俄罗斯继续作为国际政治的要角也要求印度 发展与俄的密切关系。同时,印度政府也将改善、发展对华关系作为对外政策的一项重 要内容,此外,印度也注重与一些过去注意不多、而作用日益重要的国家发展关系。例 如印度与东盟国家的关系近年来日益密切,不仅限于文化、经济领域的合作,也开始了 安全、防务方面的接触。印度这种以印美关系为重心的多方位外交,被美国认为符合自 己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印美关系的一个新的层面,是双方在安全和军事方面的对话 与合作。随着一系列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印美战略合作已达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外界看 来,这类合作通常只限于在美国与其密切盟友之间进行。合作包括:印、美在印度阿格 拉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今年5月底),并宣布不久将在美国阿拉斯加再次举行联合演习, 以改善印军在克什米尔北部喜马拉雅山冰川地带的高山作战能力;美国已批准向印度提 供包括雷达、飞机引擎和侦察装备在内的先进军事装备;两国已在讨论举行联合海军演 习并由美国负责训练印度的特种部队;两军提高情报共享的程度,并决定在马六甲海峡 和霍尔木兹海峡共同进行海上巡逻等。(注:Mohan MaliK:China's SouthernDiscomfort,Asia Times,2002/7/11.)有意义的是,美国和印度都坦然地承认:尽管双 方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但并不影响两国发展新型的伙伴关系。
二、“9·11”事件的影响和印巴冲突
美国对亚太地区战略利益和印度角色的重新认识,为印美两国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提 供了条件。但克什米尔争端、南亚的核军备现状、阿富汗与巴基斯坦的不稳定政局对印 美关系发展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特别是“9·11”事件及后续发展为这一关系的前景 增添了复杂的变数。此外,印美关系的发展还需克服美国传统“亲巴疏印”南亚政策在 印度的后遗症。
印巴关系的持续紧张直接影响到印美关系的某些重要方面。印、美要使相互间的新关 系得到维持,必须考虑巴基斯坦的因素。具体说,就是如何克服或淡化巴基斯坦对印美 关系的影响。印巴争端长期以来一直是印度谋求在国际社会扮演重要角色的主要障碍, 印巴冲突也始终是美国在南亚感到的最大潜在危险,并且南亚的核军备化致使这一危险 更加突出。因此印美关系将不可避免受到巴基斯坦因素的影响,特别在“9·11”事件 后更为明显。
巴基斯坦是冷战时期是美国的盟友,尤其当苏联70年代末入侵阿富汗后,巴成为美抵 御苏联南下扩张的“前线国家”。但美巴关系在冷战结束后迅速冷却。“9·11”事件 后,国际反恐的形势为美巴关系的恢复提供了契机。而印度却对美巴在新形势下的合作 感到意外和不安。在印度看来,反恐作为美巴重新合作的基础不可思议。印度将穆斯林 武装人员从巴基斯坦一方对印控克什米尔的渗透和在印境内进行的暴力活动称为“越境 恐怖主义”(crossborder terrorism),认为自己是这一国际恐怖主义的受害者,是最 先反对恐怖主义的国家之一。印美对巴基斯坦的认识存在着明显分歧:印度将巴看成是 恐怖主义威胁的根源,而非解决恐怖主义问题的工具;美国却因穆沙拉夫政府在打击塔 利班政权和“基地”组织的军事行动中的通力合作而将巴政府看作其反恐战略的重要盟 友。
在去年12月印度议会遭袭后,印巴紧张局势加剧,导致双方在边境和实控线一带集结 重兵,战争一度一触即发,甚至引发核冲突的风险。印巴危机促使美国及其他大国进行 了积极介入。在印度看来,袭击事件是越境恐怖分子所为,这些活动得到巴基斯坦的支 持、鼓动和资助,恐怖组织的基地设在巴境内,活动中心却在克什米尔。美国能否迫使 巴政府彻底终止对“越境恐怖主义”的支持,是对美国是否积极看待印度的作用、在反 恐问题上不搞双重标准的重大考验。对巴而言,克什米尔政策和巴美关系都是其对外政 策的基点,印巴危机的爆发使两者发生了冲突,巴无法简单作出选择。在这种背景下, 美国很难找出能让印巴双方接受的方案。尽管“9·11”前加强反恐措施就是印美对话 的一项内容,并可能成为长期合作的一个方面。但“9·11”后的发展表明,由于美巴 反恐合作和印巴危机加深,印美双边关系中的反恐特征将在短期内受到沉重压力。
由于克什米尔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尽管有多种新因素促使美国与印度发展密切关系, 但美国仍须将克什米尔问题放在其南亚政策的显著位置,也使得美国的南亚外交必须着 眼长远,定位准确。事实上,美国当前的克什米尔政策已变得极为务实,不再提联合国 的有关决议,淡化了国际社会的介入,而是强调印巴依据1972年的《西姆拉协议》精神 通过双边协商解决问题,反对巴方坚持的在克什米尔进行公民投票。这与印度的一贯态 度吻合。但另一方面,美国不会接受印度将巴基斯坦作为恐怖主义国家。(注:K.K.
Katyas:The Anglo-U.S.agenda for Kashmir,Hindu,2002/7/22.)但由于一系列袭击事 件的发生,美国逐渐意识到,如果继续让从事暴力活动的教派极端组织在巴境内自由行 动,将与美巴现阶段的反恐合作自相矛盾。因此美国也极力促使穆沙拉夫打击国内的教 派极端势力。
近期在国际社会推动下,穆沙拉夫在国内增大了打击恐怖主义和教派极端主义的力度 ,印度则宣布将在印控克什米尔举行选举。但对这些举措的实效需作进一步观察。鉴于 不间断的暴力事件、印巴的军事对峙以及克什米尔问题自身的复杂性,国际社会很难对 前景感到乐观。美国的利益是实施反恐战略的同时,维持南亚地区的稳定,避免发生印 巴战争和核冲突。维持稳定和避免冲突升级,注定美国现阶段的南亚政策只能是在印巴 间维系平衡。
对美国而言,无论是考虑美印关系的长期发展,还是关注眼前南亚局势的稳定,都必 须对包括克什米尔问题在内的印巴关系施展积极的外交影响。巴基斯坦历来主张通过外 界介入解决这一问题;印度则始终强调反对外来干预,通过印、巴双边努力解决问题。 只要美国能在目前的印巴危机中得到印度的信任,印度就可能有条件地接受美国的外交 努力。有迹象表明美印之间的这种信任正在建立,印度已同意让美国充当解决问题的推 动者(facilitator),但不是调解者(mediator)。美国也向印度承诺要使美国在巴基斯 坦、阿富汗的军事存在成为实现南亚持久和平的保证。(注:V.K.Raghavan:
Manipulating Nuclear Deterrence,HINDU,2002/7/3.)普遍认为,尽管穆沙拉夫是现阶 段美国反恐战略的受惠者,但随着局势的进一步演化,印度的处境将会变得更为有利。
三、印美“安全链接”的主要方面
虽然受到“9·11”事件后续发展和印巴危机的影响,印美关系逐渐走近的趋势将不会 发生改变。印美加强在安全领域内的对话,将是未来若干年两国关系最有发展动力的方 面。印美发展安全关系除了与中国的关联(以下有专节讨论)外,将涉及以下主要问题:
(一)核不扩散:核不扩散是印美安全关系中的棘手问题。在印度看来,通过核试后的 印美多轮对话,美国的原有强硬立场有所软化,特别是小布什政府的战略思维已超越过 去的条约框架,该框架以前一直是美国核不扩散与军控政策的基础。虽然印美双方过去 不可能就此达成任何协议,但现在印度希望能与美国有选择地就核不扩散条约(NPT)和 全面禁止核试条约(CTBT)达成事实上的协议。美国由于顾及它在核不扩散机制中的权威 ,一直未公开承认印度的核国家地位,但事实上接受了印度发展核军备的现实。印、美 在核问题上也依然存在一些重要的共同利益,例如不向“无核国家”输出核技术和核原 料。但尽管美国对核军控的强调重点有所改变,印美双方要完全消除距离也绝非容易。 美国将会继续将印度列入防范全球核扩散和爆发核危机的主要国家。也不排除另一可能 ,即美国支持重组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帮助印度参与该机制的运作,而不再只将印度看 作一般意义上的受控对象。
(二)技术转移:技术转移关系到核不扩散问题。印度认为,该问题与印美关系的发展 直接相关,是衡量美国南亚政策是否真正向印度倾斜的重要标志。目前美国已取消对印 度核试的制裁,恢复了正常出口管理程序。程序包括由美政府对各项出口许可逐一审理 ,评估这类出口可能对地区安全、敏感技术保护及人权等问题带来的影响。在制裁期间 ,审批过程长达数月甚至数年,许多项目最后被否决。美国有观点认为,如果美印两国 真正要发展广泛意义上的共同安全,仅恢复先前的做法显然是不够的,美国还应制订一 种能使印度和参与技术转移的主要美国企业均能接受的新游戏规则。目前印美双方已在 讨论这些问题,但还未开始实际的机制运作。可以肯定,技术转移是印美双边发展战略 关系的关键因素,只有美国向印度充分放宽高敏技术的监管和限制,印美战略伙伴关系 才能真正得以发展。(注:w.Lawrence S.Prabhakar:“Strategic Dimensions ofIndia-United States Reltions:The Post Cold-War Era”,Nalini Kant Jha(edi.)India's Foreign Policy in a Changing World,(New Delhi,2000),pp71-73.)
目前美国尽管已撤消对印度核试的制裁,但仍能在NPT机制外依据美国的国内法中止与 印度在核领域内的任何合作。美国政府、国会认为增加这类立法的灵活性是必要的。但 随着南亚局势的紧张,美国也在考虑,如果允许美、印在核武器相关领域强化合作,能 极大降低印巴核冲突的风险。印度则希望利用布什政府强调发展核能源的政策,与美国 发展意义深远的核技术合作。总之,两国在核领域内的对话与合作仍将是一个有争议的 问题。
(三)印度洋安全:印美两国有可能在两个领域开展积极的对话。第一是印度洋问题。 印度洋提供了波斯湾石油运往东亚的海上通道,东亚则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发展活力、能 源需求最大的地区。印、美都充分意识到印度洋通道的战略意义和各自在该海域的利益 。目前两国海军已开始在印度洋进行有限的合作。此外,美国对印度与东亚地区国家及 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家发展关系的努力表示支持。在美国看来,印度如能加入亚太区域 性机制,将有助于增强印度国内深化改革和奉行务实外交的力量。
(四)国际与地区反恐:印、美曾在2000年就反恐问题组成联合工作小组。但“9·11” 事件后美国出于战略需要,再度密切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形势由此变得复杂。从长远目 标看,印度与美国在反恐方面无疑存在着根本性的共同利益。现阶段在阿富汗的军事行 动虽告结束,但美国的全球反恐战略不过刚拉开序幕,并且以“越境恐怖主义”和克什 米尔争端为特征的印巴矛盾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美国须尽量避免使国际反恐战略与 错综复杂的南亚危机搅在一起。(注:Sridhar Krishnaswami,The Growing U.S.Role,
Frontline,2002/Volume 19/Issue 15.)况且从长计议,印度也不希望印美关系完全受 制于印巴冲突。(注:New Delhi not to allow international observers,Hindu,2002 /7/29.)因此,要使印美在反恐问题上的合作摆脱印巴局势的干扰,特别是寻求在多边 框架内合作,现有条件显然还不够成熟。但普遍认为,随着局势进一步发展,印度的处 境将会变得更加有利。
四、印美“安全关系”的性质
从现状与前景看,美国与印度发展更紧密关系的政策基调是明确的,安全合作将是新 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否认,印度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潜力是印美新关系的主要动力 ,因此美国必然促使印度增强改革力度,实施更具开放性的经济发展战略。同时,民主 制度的认同也被认为是加强两国关系的重要基础。但发展关系的经济和政治基础势必用 来为各自的总体战略和安全利益服务,因此双方都会寻求扩展战略上的共同利益。印度 希望借助美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充当更重要的角色,这对美国也不是件坏事,因为提升 印度地位可以增大防止南亚地区核扩散的保险系数,也能更平衡地反映两国存在的共同 利益。并且,围绕核不扩散、技术转移和印度洋安全等问题的对话将有助于增进印、美 双方在这一地区的战略利益。
在近期将来,印美关系的性质与特点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从多方面分析,美 国与欧盟、日本、韩国等盟友的关系模式并不适合印美关系,这一特征甚至可能是维持 和发展印美关系的必备条件。主要理由在于:美、印双方尽管存在共识,但对当今国际 政治建构的基本看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大可能在某一全方位合作框架内相处融恰。 对美国有效的方式,是有限度地理解和承认印度对世界多极化方向的努力,使之与美国 发展密切关系不发生冲突,双方首先就宽泛的前提对共同利益加以定位,然后逐步使合 作和协作规范化。(注:Teresita C.Schaffer,Building a New Partnership WithIndia;Washington Quaterly,Spring2002,p37-8.)
在近期的印巴危机中,美国总统和国务卿与印巴两国领导人经常通过电话讨论政策和 进行磋商,这一做法完全超出了美国处理南亚问题的惯例。这种“热线”联系目前已成 为美印关系的一部分,并有望在将来继续坚持下去。印美两国业已形成由双方领导人和 高层官员就广泛问题进行磋商的习惯。对话正在发展成为行动上的合作。美国也意识到 ,多边架构会促使印度表现外交自主和独立一面,美印合作存在更大难度,而在双边机 制中进行合作更容易取得进展。随着印美关系的深化,双方有可能在更多涉及战略安全 的问题上协调。
印度政府支持美国的NMD计划,这一态度受到美国的欢迎,但在印度国内却受到不少批 评。并且,尽管印度BJP政府支持美国的NMD计划,但美、印的战略观念仍存在着较大距 离。尽管相互很少公开讨论本质的分歧,但彼此都心照不宣。简单说,美国视自己为主 宰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在外交上奉行独往独来的“单边主义”,但印度对美国式 的“单边主义”感到不安,寻求出现一个多极化世界格局,并认为有资格成为这一多极 化格局中的一员。基于这一认识,印度必然将继续保持、发展与其他主要国家的关系, 特别是那些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美国霸权的大国,以便在外交上游刃有余。印度与俄罗 斯的关系就存在这一基础。印俄两国目前的合作涉及多个领域。一方面,印度将继续向 俄购买大批军事装备,包括先进武器和军事设施;另一方面,如果俄罗斯的国内局势能 继续复苏,一旦能恢复在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影响,印度也不排除与俄强化战略合作的可 能。尽管冷战已经结束,假如印俄发展这类战略合作,仍会给美国的战略利益带来不利 影响。但可以肯定,印度对多极化的探索着眼于长远,必会为务实外交留下充分余地, 因此并不会妨碍与美发展密切关系。
五、印美关系与中印关系
毋庸讳言,印、美安全关系的发展直接关设中国的战略安全。近年来,美国有一股强 大的政治势力,试图利用一个“民主和日益强大”的印度来制约和抗衡中国。印度也有 一些政治势力和战略家将中国视为主要的安全威胁,主张将印美间形成的准盟友关系作 为对中国“还以颜色”的机会。(注:Mohan Malik,China's southern discomfort,
Asia Times,2002/7/11.)不难发现,美、印国内的鹰派势力对战略上制约中国持有相似 的立场。在近年来的印美战略对话和讨论中,战略上关注中国始终是无法避开的主题之 一。但是,现实格局的发展将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因此认为印美联合对付中国的 观点也过于简单化。事实上,至于是将本国的安全政策完全纳入美国的战略构想,与美 国联手制约中国,还是奉行独立、务实的对华政策,与美国的政策保持距离,印度国内 近年来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注:V.Sudarshan,Spinoff Advantage,Outlook,2001/4/ 23.)首先,印度、美国都不愿看到由中国主宰亚洲的前景。但印度即使意识到中印两国 的对立、竞争将长期持续,也出于务实的安全考虑,必然会将改善两国关系放在其对华 政策的首要位置。并且,印度若从自身的长远安全利益考虑,对加入美国对中国的战略 包围不会有太大的兴趣。中国以前对印度关注较少,主要是认为印度尚未对自身安全构 成严重的战略威胁。但如果考虑美、印发展战略关系的现实,必会作出完全不同的估计 和判断。从这一角度看,印度对中国未来战略安全的影响将会大大增加。
同样,印美关系也必然受到中美关系走向的影响。在印度看来,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关 系的波折和起落并非偶然。在亚太地区和全球范围,美国都将中国视为潜在的主要战略 对手,特别是小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带有更强硬的特征。同时,印度也对中国的国力迅 速增强深感不安,认为在战略上对自己构成了最大威胁。因此印美两国的战略家在针对 中国的问题上有共同的话题。但印度也认为,不能低估中、美在全球和地区的政治与安 全领域的共同利益,中美未来的政治、安全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也必然受到中国经济持续 增长和中美贸易关系发展的推动,双方的商贸、经济合作必将继续加强。鉴于以上因素 ,印度战略界现阶段仍还继续揣测和分析美国的长期对华战略,确定美国对华政策的特 征是接触、遏制还是遏制加接触(congagement),以便调整印度自身的对策。印度注意 到,美国为了尽早遏制中国,可能采取具体步骤加强地区性安全合作,特别是加强与地 区性大国的关系,或是推动建立地区性安全架构,以便在将来必要时将其变为制约中国 的盟约。但印度目前还不能肯定在这类架构中发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回此要作出选择 并非容易。(注:Rajeswari Pillai Rajagopalan:Indo-US Relations in the BushWhite House,Strategic Analysis,2001/7.)
对中、印、美三方关系的互动,美国也存在另一种观点。它认为,事实证明,印美关 系的密切并不意味着以中国为敌,中美关系的发展也并不等于敌对印度。近年来美国更 重视南亚地区和印度的作用,实际上推动了中印之间的关系改善和高层互访,并且两国 都越来越倚重与美国的关系。这对三方都是好事,因此美国的政策应鼓励这样一种“善 意循环”。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可增强中国在南亚地区发挥更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也 能促使巴基斯坦领导人为维护南亚和平承担更多责任。反之,如果中美关系紧张,只会 给美国在南亚地区的安全利益带来更大困难。对于这一观点的说服力,还需作更深入的 观察和分析。
标签:军事论文;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论文; 印巴战争论文; 美国军事论文; 印巴冲突论文; 中国巴基斯坦论文; 国际局势论文; 利益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