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人生理想重建的范式及实现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式论文,途径论文,理想论文,大学生论文,人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 调查研究充分证明,当代大学生存在种种困惑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些人迷失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当代大学生人生理想的重建,必须从正确认识个人主义和认真批判个人主义倾向开始;应当按照真、善、美相统一的价值原则,建构大学生的人生理想范式;高校政治理论课应对大学生人生理想的建构倾注最大的理论热忱,通过“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等途径,来帮助实现大学生人生理想的重塑。
如何加强大学生人生理想的教育,在当前不仅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它同样也是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为此,本文拟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探讨大学生人生理想的几个基本问题,从而试图为当代大学生人生理想的重建提供一个具有较高价值意义的预设目标和实现途径。
一、当代大学生人生理想的困惑
如果说有一个词最能概括当代大学生心态的话,那么这个词或许就是“困惑”。这种困惑表现为一种迷惘和不知所措的心态:对改革形势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困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困惑,对道德价值取向的困惑,对人生道路和生活信念的困惑。这些困惑交织缠绕在诸如高校教学管理落后的现状、青春期的心理躁动、毕业后求职的惶恐不安之中,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困惑显得格外复杂和迷乱。
已有充分的调查研究材料证明,当代大学生迷惑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迷失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受国家社科青年基金的资助,我们在上海、广州、哈尔滨、杭州等高校曾进行了一系列关于人生理想观的调查,下面是我们对总计2600名在校大学生所作的一系列调查后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所显示的两组数字:
调查之一:你认为人生需要一个理想吗?(在“需要”、“无所谓”和“不需要”中选择一个答案。)76%的人回答是“需要”;15%的人回答是“无所谓”;9%的人回答是“不需要”。
调查之二:你认为你的人生理想:(在“已确定”、“不知道”、“无法确定”中选择一个答案。)14%的人回答“已确定”;66%的人回答“不知道”;20%的人回答“无法确定”。
从上述调查材料的分析和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两个结论:其一,当代大学生承认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意义,认为人生需要一个理想目标;其二,当代大学生对如何建构这一理想目标表示了极度的惘然,他们无法确定自己的理想目标,而更多的人则干脆声称不知道自己是否确定了理想。
理想的困惑是人生困惑的一个极致表现。因为理想构成人的生命的最本质的内涵之一。从人类和动物相揖别的那天起,理想便构成人安身立命之本。人类在创造社会和自身历史的活动中,无论从事任何一项事业,对自己活动对象的未来状态都在观念中有一个自觉的意识,也正是这构成了人的活动区别于动物本能活动的一个根本点。这种对未来状态的自觉意识,我们可以笼统地称之为理想。可见正是理想构成了每一个自我的本质规定之一,丧失了理想的人生必定是荒诞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大文豪雨果的一句名言:“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能生活”。
为什么在现时代许多大学生行为方式中滋长了愈来愈多的荒谬感、失落感、局外人感、无意义感和冷漠感,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在他们的人生中丧失了最重要的内涵——理想。人生因此丧失了一种确定性目标的追求,于是只能飘忽不定地充满迷惘。甚至大学校园里那些此起彼伏的诸如舞会热、经商热、出国热、恋爱热、麻将热等等,也无一不表明着这种因理想失落后的困惑和迷惘。“热”虽然是一种确定性的选择和追求,但这种选择和追求很大程度上是他们在不知所措或万般无奈时的一种短暂选择,是困惑中的一种冲动。由于这只是为弥补或逃避空虚寂寞而进行的一种暂时选择和追求,必然缺乏理想所能激发的那种执著的进取心和持久的专注力。这也就必然使当代大学校园里的“热”带有乍起骤落的短命特性。而且,大学生行为取向中的这种“热”的追求,往往导致进一步的困惑。因为在这乍起乍落、时冷时热的过程中,他们的热情不断被激发,又不断地衰退,最后终至疲惫不堪。这必将导致一部分人麻木困倦、无所事事,对什么都没有兴趣:读书没有兴趣,从事社会实践没兴趣,甚至连谈恋爱、玩也没有兴趣。这是一种极度的困惑,因为这里连短暂的选择和追求都丧失了。
二、理想的重建与个人主义人生理想的批判
困惑因理想的丧失而来,也必然会随着理想的重新确立而消除。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人生理想的建构,必须从对个人主义倾向的批判开始。显然,置身于当代历史的急剧变革中,旧有的价值观念愈来愈遭到了摈弃和否定。当代大学生们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群体最早最敏感地意识到这一点。于是,在他们那里产生了强烈的怀疑和否定精神,其批判矛头最先指向社会原有的一般伦理道德规范,而这个批判集中表现在对集体主义的怀疑和否定。“人都是自私的”,这句话已成为一些人轻松甚至微笑说出来的一句口头禅。
对集体主义价值规范批判的一个严重后果,是导致了强烈个人主义追求的出现。在许多青年大学生那里,他们对个人之外的事情毫无兴趣,或只注重自己的物质享受,或只追求自己的精神愉悦。在这个个人主义的价值追求中,许多青年学生身上便表现出诸如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实用主义、意志主义的人生态度。他们当中一些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追求称之为一种个人主义的人生理想。
这样,我们要探讨的问题便是,个人主义的人生理想能否成立?或者进一步说,个人主义的人生理想能否有效地改变当代大学生困惑、迷惘的心境?
毋庸置疑,关于个人主义的评价问题,当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现实生活中,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是因为个人主义这一概念本身还必须被进一步界定。个人主义产生于反对中世纪神权统治的文艺复兴时代,在尔后的思想启蒙运动中形成了自己完备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反对专制,弘扬个体,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这个合理性随着反封建反神权任务的完成已逐渐消失。作为一种人生理想,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声称的那样,个人主义即使在西方也受到愈来愈多的怀疑和否定。与此相反,公益主义、利他主义的价值取向则正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而,作为一种人生理想的建构,无论是在马斯洛、弗洛伊德,还是在弗洛姆、马尔库塞那里,我们都找不到极端个人主义的追求。他们的人格理论往往是基于对个人主义的现实人格的分析,通过扬弃个人主义而达到他们所界定的理想人格(或称健康人格)的。这无疑是有启迪意义的。
诚然,现时代一些人把个人主义作为人生理想的目标追求,有其一定的必然性。由于我国漫长封建社会的价值文化规范的影响,在我们的民族精神和国民心态中普遍缺乏个人的独立意识,而个人主义正是以偏激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个人独立意识的觉醒和躁动。当代大学生中的个人主义的崇仰者,实质上是他们反叛传统的一种极端表现。然而,把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人生理想来追求,这却是一种虚假的追求。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这种虚假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两方面:其一,人永远是一种社会的动物。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因此,真正社会的人都要摆脱个人的抽象性,而有着亲社会的必然特性,并在介入社会中造就自己完美的人生。个人主义的人生追求由于必然带着对社会的疏远、冷漠甚至敌视的特性,因而必然要遭到社会的摈弃和否定。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历史和现实中几乎所有的个人主义者总无法摆脱孤独感、焦虑感、空虚感的根本原因。其二,个人的追求永远是单薄的。由于我们面对着的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自然和社会,我们置身的是同样错综复杂的人生,为了能从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必须依靠集体。这也就是马克思说的“个人是微弱的,但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②这一名言的深刻含义所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总是发现,那些个人主义的信奉者,其结果往往是外面的世界对他是孤单和无奈的,而内心世界又找不到足够的精神支点和凭籍,从而走向更加的困惑和迷惘。
因此,当代大学生人生理想的重建必须经过二次批判:第一次批判是对传统的那种泯灭个性的带着极左思潮的所谓人生理想的批判,这个批判已经基本完成;第二次批判则是对第一次批判本身的批判。正如前已论及,对当代大学生而言,第一次批判之后建构的人生理想带着太多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唯我主义的任性和冲动,因而必须进行批判之批判。这个批判当然首先要求我们理论界自觉地进行,但同时也要求当代大学生进行自我批判。批判只是手段,批判的目的是为了重新建构。
三、真、善、美人生理想的建构
可以肯定地认为,由于我们正处于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其价值取向也必然是多元的。因而,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为当代大学生建构一个统一的人生理想范式。但另一方面,价值的多元化取向并不否定其中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又必须是确定的,否则,我们必然要走向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基于这两个出发点,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人生理想的重建,必须遵循如下三个最基本的价值原则。或者说,所建构的人生理想无论带有多少个性特征,但都必须包含如下三方面的规定:
其一,这一理想必须对现时代发展的可能性进行深刻把握。理想不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而是现实生活中代表未来的那种发展趋势的精当概括。因此人生理想的风貌、品性、范式都要求能深刻反映和把握时代发展的可能性。古人云:“识时务者为俊杰”,这里的“时务”正是现实发展的可能性。从这样一个规定性考虑,那曾被许多青年学生迷恋的尼采式的“超人”人生,实质上只是一种空幻的人生追求。这种人生不仅超越了现实发展的可能性,甚至超越了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可能性。所以,尽管尼采一再声称“我教你们成为超人”,可结果是连他自己也未能成为超人,终于悲壮地发疯了。
其二,这一理想必须反映现时代最大多数人超越现实、超越自身的美好愿望。理想之为理想而不是现实,就因为它要依照主体的意愿超越现实,在可能性的基础上表现为对未来的美好设计。由于现实人性总是有缺陷的,因而现实人生总是不完美的,于是我们要超越现实中的自我。但这种自我超越决不是随心所欲的,超越在这里必须是“善”的。孟子称“可欲之为善”。而“善”的标准只能是处于这个时代的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愿望。从这样一个规定来考察,我们认为应该肯定青年大学生的自我设计,因为这也是一种不满足现实,试图超越自我的美好建构。但必须强调指出的是,在这个自我设计中必须遵循“善”的原则。自我人生理想的设计,如果走向了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唯我主义,那么,这就是“不善”的设计,而这种设计当然要遭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摈弃和否定。
其三,这一理想还必须不同程度地获得美的形象。抽象的人生理想是不存在的,人对创造物总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马克思语)这一人类的品性,决定了人生理想的设计必然要取得生动具体的美的形象。这种美的形象总会激发主体的创造热情和进取精神。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人生理想的设计过程中,人们往往会以一些具体的人生楷模作为榜样(如雷锋)的原因所在。而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榜样作为生动具体可感知的美的形象比抽象理论要更有感召力。
人生理想上述三方面的规定,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概括,也就是真、善、美的统一。当然真、善、美的要素对人生理想本身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中“真”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因为理想首先必须是真的,然后才可能是善的和美的。
当代大学生人生理想的具体范式可以很多,譬如可以有艺术家型的、科学家型的、实业家型的、政治家型的、军事家型的等等。其内涵的品格也极其宽泛,如青年大学生通常所注重的批判和怀疑精神、随机应变和自我更新能力、勇于独创和锐意进取的品性等等。但无论如何,一个科学合理的能够真正成为现实目标去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总是必须包含真、善、美这三方面最基本的规定,否则,这种理想的建构就是虚妄的。
四、人生理想的教育与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
毫无疑问,影响当代大学生人生理想建构的因素是多元的。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在其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因为政治理论课以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这是其他任何专业课教学做不到的。但是,长期以来,我们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却未能从中寻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这一价值座标。于是,不是沦为改革开放形势的简单图解,就是走向僵化的灌输说教。而在高校政治课改革的过程中,则又出现一种较为普遍的做法,即淡化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甚至把政治理论课变成了对西方思潮的介绍。这一切无疑是亟待改变的。
我们认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主要的任务,从最抽象的意义上讲就是告诉青年学生如何做人。因而,政治理论课必然地要对大学生人生理想的建构倾注自己最大的理论热忱。我们认为,政治理论课教学帮助大学生塑造真、善、美的人生理想是通过如下两个途径实现的:
其一,化理论为德性。政治理论当然也是一种知识,因而,政治理论课也应进行知识的传授。但这种知识传授却有别于任何其他专业课,因为政治理论课的所有观点、理论和学说是一种以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形式表现出来的世界观。所以,它直接构成人生的重要内涵,并指导我们人生的行动。这样,化政治理论课的理论为德性,使理论成为学生自己内心的价值准则,就显得特别的重要。而且,把理论变成自己内心确信不移的德性,在人生理想的塑造中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人生理想中“真”的品性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上述调查研究表明,在当代大学生人生理想的设计中,最显著的倾向在于注重自我发展。因而,我们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关于自我的基本理论变成他们的德性之知就变得尤为重要。就当前而言,我们应该使他们至少明白如下一个基本的原理:自我永远是社会的,只有走出自我狭小的天地,才能得到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承认和尊敬,并从中实现自我的价值。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③
其二,化理论为方法。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本身就具有方法的意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概念、命题、体系体现着不同层次的方法。化理论为方法就是在政治理论课的教与学中,必须超越具体的结论而注重其中的方法论含义。这种化理论为方法的原则也是大学生人生理想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则。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个性自由的问题是构成大学生自我人生设计中最主要的一个要素,但是他们又总是不能正确地把握个性自由的真实含义。恩格斯曾吸取黑格尔的合理思想,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命题:“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④这一命题就体现了一个最根本的方法论的含义:自由是受外部必然性限制的。正如歌德所言:“一个人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他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他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这些关于自由的命题和思想至少给我们如下一个方法论启迪:限制和自由一样是神圣的,愉快地接受必然性的限制,恰恰是我们获得自由的必要条件。如果我们能使这种关于自由的理论真正转化为他们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当代大学生自我理想的设计无疑可以避免偏颇和失误。
发生认识论的研究已经充分证明,人类的认识建构是主体的逻辑、辩证思维、经验、想象、情感和意志的动态结合。作为认知建构最高形态的人生理想的建构也同样如此。因而高校政治理论课要完成自己教育人的使命,就必须以自己的理论和方法,渗透到大学生的逻辑思维、经验、想象、情感和意志之中去。而这样一个渗透的过程正是通过“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这样两个具体途径实现的。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应该成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两个最基本原则。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8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