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积极养老观发展养老事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事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人口老龄化是人类面对的一大挑战,我国尤为突出。养老问题的解决应当借助于有效新模式的创新,但养老观念的创新更为基础和重要。摒弃传统养老观念中的消极因素、构建积极养老观,这将有利于养老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 笔者认为,积极的养老观念,就是要把老年人退休作为一个人生全新的开始而不是被淘汰,围绕如何避免消极而迈向积极人生的养老模式展开。老龄群体规模巨大,而国家社会资源有限,所以整个社会都应坚持自食其力的社会管理哲学,避免坐享其成的心态。构建积极的养老观念需要同时考虑老年人、社会和政府,因此新养老观的建构需要从三方面入手。 首先,重塑老年人的养老观念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老的观念的重塑,解决“老、少”之限。二是生活习惯的重塑,解决“人、境”之限。老年人应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使健康得到保障,同时丰富群体生活内容,有效融入环境。三是养生观念的重塑,解决“身、心”之限。四是互助观念的重塑,解决“人、我”之限。推广“仁”道,实现人际对等,培养同学情谊,老年人之间互助互爱。五是死亡文化的重塑,解决“生、死”之限。在世界范围整理关于生死的理论与实践,帮助老年人正确地面对生死。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老年人,一定要有担当意识,独立自主地走完人生旅途。 其次,需要重构社会的养老观念。现在社会上广泛存在的以老养老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个人自我养老,老年人最大限度地提高自我保健和身心自理能力,在生理养老、心理养老、哲理养老三个层面都能自我化解,基本不依赖他人的帮助;另一种是商业性群居养老,主要形式是由房地产商推行的养老地产模式。自我养老的优势是保证了老年人的自由,不足之处是易导致老年人创造力的衰微;商业群居养老的优势是质量较高,不足则是成本较高不易推广,且由商业主导盲目性较大。因此,在比较二者优势的基础上,社会应当将二者优势有机结合,不仅保留二者的优势,还要消减不足之处的影响。基于积极养老观念进行大胆设想,可对现有养老模式进行大胆改造。 最后,需要重构政府的养老观念。笔者设想国家可以创建让老龄人口积聚的地域和机构,在一定老龄人口规模下引发规模效应,形成老年自治社区,制定老年人相互服务制度,以健康老年人服务病态老年人,形成以健康程度分类的服务梯次;以六十多岁老年人服务七十、八十乃至更大年龄的老年人,形成以年龄阶段分类的服务梯次,尽量减少对全社会青壮年劳动力的消耗,形成自我服务系统乃至产业链,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劳动人口比例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开发银色人力资源,形成老年人口不同年龄阶段的服务梯次,实现老年人的自我服务。因此笔者认为,这项工程可被称作“银色工程学院”。标签:养老服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