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518038
摘要:目前,随着城市化的脚步加快和人们越来越高的生活水平,综合楼的发展可以说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现在大型的综合楼往往被用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特别是以高层建筑为主的商业综合楼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高层商业综合楼满足了人们办公、购物、娱乐的要求,解决了商务办公集中化的需求。本文主要结合工程实例分析综合楼的建筑设计过程,希望可为建筑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
一般而言,综合楼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酒店、展览、餐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两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相互依靠、相互助益的有机关系,从而构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在过去,由于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技术方面的因素,在新的结构形式产生之初,一般是一些在纸上的原理的讨论,实验性的工作比较多,综合楼的设计基本属于被动发展阶段。设计师很少在一栋建筑里设置两个以上的功能分区,功能比较单一,基本上在一栋建筑里只有一个主要的功能空间,即使在一块比较大的地块上不同功能的建筑也被独立开来,用天桥或者连廊连接,实质上是属于两栋单独的建筑。在造型方面,建筑的体量比较笨重,大多是规整的几何形体,缺少大的创新,所以有了国际式风格千篇一律的感觉。总之,过去的综合楼设计停留在不成熟的阶段,没有将绿色节能等方面考虑进去,需要建筑师去完善。
1 工程概况
1.1 区位分析
某地块用地形状不规则,大致上是一个长方形,南北最长处为95m,东西最宽61m,总用地面积约5400 m2。
1.2 规划地块
经过前期实地调研,对项目周边的环境有了一个立体的认识,整个建筑设计必须与周围环境互成风景并相得益彰,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优化发展,不能脱离当地文化,要体现场所精神。地块靠近郊区而又不远离市区,东临大桥,西临汽车站。汽车站的人流对该地块有较大的影响,汽车站人流流动量大,这对底层做商业的建筑是个有利条件。而且地块靠近交通枢纽,交通相对于便捷,外出交通便利。基地靠近郊区,能暂离城市的喧嚣,环境相对而言较为安静。基地的景观资源总体来说属于二线景观资源,因此,该项目的景观设计主要靠场地本身来塑造。
本项目周边多为一些多层的建筑,在地块的南面、西北面分别有一栋7层的民用住宅,因为本次设计为综合楼设计属于商业建筑,故周边建筑对本地块的日照影响不大,只需考虑项目中的高层对民宅日照的影响。
1.3规划设计要求
本项目设计要求1~3 层为商业和大堂门厅,4 层以上为公寓、写字楼、快捷酒店等模式,需要根据分析市场需求来决定,负一层为地下车库。建筑整体形象要求现代性、地标性。
2 建筑设计方案
2.1 整体说明
根据本项目综合地块区位及综合楼的特点,得出以下三种定位模式:商业和酒店、商业和公寓、商业和办公。综上所述,办公+办公模式的户型能很好的满足任务书对项目现代性、地标性的要求。所以笔者认为此地块做商业+办公是最佳的选择。
2.2 总图设计
本项目用地东面临近城市次干道和城路,交通方便且人流量大,所以商业主入口设置在了东面,相对办公入口就设置在另一沿街面南面。考虑到办公区和商业区既要有联系又要相对独立,故在一层商业中间打断,设置一条车行道,可以满足功能相对独立的要求,也可以作为消防车道,满足消防要求。在东面入口前设计了市民广场,可以很好的聚集人流,供市民休闲。
2.3 竖向设计
建筑剖面的设计出发点在于竖向交通体系的构成。其中商业部分首层层高4.8m,这体现着大型商场的配置。二、三层层高4.2m,写字楼标准层部分的层高2.8m。整个剖面的设计,使建筑的垂直交通体系一目了然,结构清晰,满足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塔楼部分的设计都是以核心筒为中心,核心筒内为竖向交通和设备等辅助用房,周围是主要使用空间,可以灵活安排。塔楼部分有三部电梯和一个剪刀梯,其疏散距离以及疏散楼梯的宽度还有前室均符合建筑防火规范。塔楼的L 形的平面布局和核心筒位置的选择,是以最大限度的接近最优化建筑结构的标准为目标所设计。
2.4 立面造型设计
从外观上来看,建筑的第一个直观印象是多个立方体的组合,互相穿插,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材质上面的变化,塔楼和底层商业部分的造型通过材质来联系。项目造型设计的概念来自于大小各异的礼品包装盒堆砌的状态,此概念对于商业建筑的性质来说是毫无意外的解释,也是一个从具象物品到具象结构的简单转化,丰富商业的消费体验。如图1所示。
从具象意义上讲,盒子的穿插体现对基本立方体的破坏和重组,既是对传统商场建筑造型思路的延生,同时也是对商场能带给顾客更为多样化体验的诉求。
从抽象意义上讲,盒子的穿插想表达的是将原来各自独立的个人空间相互融合,消除间隔,创造一个可以相互了解的扩大了的空间,交错的时候又保持各自的特色,自由而灵活。
2.5 内部空间设计
在1~3 层的商业空间中通过天井将各层之间联系起来,各层空间富有变化,但也延续了整个裙楼内部空间的整体性,使之具有流动性和趣味性,人们身在其中会不断发现空间带给他们的乐趣。写字楼中的办公空间通过大小不一的办公空间之间的转化和内部装饰,为办公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办公环境。商业部分顶层的屋顶花园也为办公人员提供良好的景观。办公房间外部采用全玻璃落地窗,一方面是造型要求现代化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机械照明,节省能源,高效利用自然光。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目工作的有序开展涉及到对诸多影响因素的掌控,有关设计人员应该从建筑综合体的客观需求出发,研究出最为符合实际建筑设计的实施方案。通过的综合楼设计,了解综合楼的过去,现在,未来的状况,做到统筹兼顾,为自己的设计提供更好的设计依据。
参考文献:
[1]刘云胜.高技术生态建筑发展历程——从高技派建筑到高技生态的演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李海英,白玉星,高建岭,王晓纯,等.生态建筑节能技术及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20-50.
[3](西班牙)帕高.阿森.生态建筑[M].宿州:百通集团,2001.
[4]王崇杰,等.生态学生公寓(中外可持续建筑丛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论文作者:李福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建筑论文; 综合楼论文; 商业论文; 地块论文; 综合体论文; 交通论文; 项目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