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0)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在儿童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住院的346例临床路径管理的支气管肺炎患者(临床路径组),对其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进行统计调查,并与2014年按传统诊疗实施管理的356例支气管肺炎患者(非临床路径组)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临床路径组和非临床路径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6.0±1.6),(6.9±1.7)天,住院费用分别为(2806±873),(3503±412)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在规范医疗行为的同时降低医疗成本。
【关键词】 临床路径;支气管肺炎;儿童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186-02
临床路径指医生、护士及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某个病种或手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预期的治疗效果和成本控制为目的,所制定的有严格工作顺序和准确时间要求的最佳程序化、标准化医疗检查和处置流程,用以减少康复延迟及资源浪费,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1]。其核心是将某种疾病或手术所涉及的关键性检查、治疗、护理等活动标准化。我院从2015年开始对儿童支气管肺炎进行临床路径管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按是否进行临床路径管理分为: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治疗并进入临床路径的支气管肺炎患儿共346例作为临床路径组,年龄1~6岁。将实施临床路径前的2014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共356例作为非临床路径组。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诊断与排除标准
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诊断标准,并排除:(1)重症病例;(2)合并有其他疾病需要治疗的;(3)入院治疗后发现诊断有误的病例。
1.3 研究方法
非临床路径组按照传统诊疗方式进行治疗、护理。
研究组按照临床路径实施管理,具体方法如下:(1)临床路径相关知识培训。对全体人员进行临床路径相关知识的培训,科室组织讨论、学习,为临床路径的开展奠定基础。(2)设计临床路径表单及患者告知书。(3)临床路径的实施:符合诊断支气管肺炎的患儿入院后,由医师评估是否符合支气管肺炎入径标准,如果符合入径标准,则由责任护士将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患者告知书发放给患儿家属,并向其讲解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的相关知识,以取得患儿及家属的同意与配合。医师、护士按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表单实施诊疗和护理工作。(4)对诊疗过程和护理中发现变异的,则及时地在临床路径表中详细记录。(5)科室临床路径小组定期对临床路径变异及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适时对路径进行调整。
1.4 评价指标
对路径实施前后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总费用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路径组与非临床路径组比较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组与非临床路径组的住院费用与住院天数比较下表1,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变异及完成情况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组共346例,因治疗过程中出现其他疾病或并发症,病情复杂,转院、患者要求提前出院等原因而退出路径的共有12例,完成路径334例,完成率达96.5%;发生变异67例,变异率19.36%,其中正性变异14例,负性变异53例。
3.讨论
3.1 支气管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通过对支气管肺炎进行临床路径管理,从实施的结果来看,临床路径组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均比传统的治疗要降低。国内的研究也表明,实施临床路径的支气管肺炎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由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护理的规范化,实施临床路径后患儿的平均住院费用降低了[2]。本研究平均住院天数较短,同时也低于临床路径制定的7~14 d的标准住院日,考虑其原因可能为部分患儿入院前已在院外或门诊治疗,初期已取得一定效果有关,与国内研究相似[3]。
3.2 传统的诊疗护理是接诊医生根据病情开出医嘱,护士根据医嘱、病情制定护理计划,但往往因医生、护士的能力水平不同或疏漏而有所差异。临床路径入径患者入院时,护士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临床路径的流程特点,使他们提前预知住院天数和将采取的治疗、护理方案,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临床路径管理增加了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的机会,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接触,增强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
3.3 临床路径管理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体会:路径实施的初期医护人员不配合,认为实施临床路径会增加工作量,与患者个性化治疗思路不符,对路径标准化诊疗管理持有怀疑态度。
3.4 正确对待、认识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变异。对变异的控制是实现临床路径各项功能的保证[4]。我院的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发现的变异率与文献记载的要低一些,这可能与医师掌握入径标准较严格、入径病例合并症与并发症少、重症病例不入径有关。医护人员正确认识并及时发现变异,对变异的情况进行分析。
临床路径管理在儿科应用,对医务人员而言,可以按既定流程管理病人,规范诊疗行为,医疗质量更能得到保证;对医院管理而言,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可以将疾病治疗程序化,减少随意性,督促每个部门环节高效运转,提升医疗品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聂宇昕等.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
[2]罗丽,临床路径在儿童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作用[J],2012.
[3]杨洋等.临床路径对儿童肺炎的管理作用分析[J],2013[4]徐锡武临床路径变异分析[J].中国病案,2012,13(6).
论文作者:张健林,何足元,卢瑶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路径论文; 肺炎论文; 支气管论文; 患者论文; 患儿论文; 病例论文; 平均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