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纪念性景观建筑的“消隐”论文_程楠婷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207)

摘要:当代纪念性景观与传统纪念性景观中的景观建筑体量高大、气势恢弘特点不同,其出现了将景观建筑进行消隐的趋势。按照景观建筑消隐形式的不同,当代纪念性景观中景观建筑消隐的手法可大致概括为“同构”和“隐构”两种形式。“同构”将景观建筑融入原有的环境秩序中,实现景观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而“隐构”通过隐藏自身体量的方法,对场地原有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当代纪念性景观中景观建筑消隐这一方式的出现,代表着人们对自然空间环境开始重视起来。

关键词:景观建筑;纪念性;消隐

一、纪念性景观建筑从“突出”到“消隐”

从古代的方尖碑到近代社会的纪念园,纪念性景观设计中通常以纪念性景观建筑作为纪念空间的视觉中心,设计师往往以高大宏伟的景观建筑突出纪念性。这样的纪念性景观中标志性景观建筑作为空间中的视觉中心,在观感上会产生强烈的压迫感。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纪念方式的转变,当代以来,纪念性景观设计中开始出现对景观建筑“消隐”的设计。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对建筑消隐的研究和实践也逐渐增多,一些当代纪念性景观中的景观建筑物开始表现出隐蔽、轻松、亲人、开放的特征。体量上不再巨大,而是以低矮、亲人的尺度给参观者带来置身于事件之中的感觉;位置上更加灵活,下沉或半下沉式居多;空间形式上更为开放,室内外流线结合;材料上使用更轻盈的材料,如玻璃等,或使用周边环境中可取的材料,从观感上削弱参观者对建筑本体的感知,使纪念性景观环境成为主体。

二、纪念性景观建筑中的“消隐”

景观建筑的消隐并不是建筑形体的消失和隐去,而是使用一定的手法,使建筑与周边环境相融合,改变建筑与环境的主客体关系,使空间环境成为主体,强化人对空间环境的体验,使人对建筑体量的感受产生弱化,从而达到建筑消隐的目的。在当代纪念性景观建筑的实践案例中“消隐”的手法可以概括为“同构”和“隐构”。

(一)同构:融合于环境

“同构”指通过对景观建筑造型、色彩、风格、材质等与环境协调的处理,使其与环境和谐共生、协调共构。景观建筑主体往往与环境同质,即在纪念性景观设计中使建筑主体顺应周边环境,建筑材料采用与周边环境融于一体的当地材料。如为了纪念1845—1852年的爱尔兰大饥荒事件的爱尔兰大饥荒纪念地(见图1)。设计师使用当地建筑材料与景观植物,以爱尔兰岩石与玻璃为主要材料建成建筑底座,两侧刻有爱尔兰大饥荒历史的详细记述。纪念性景观仿佛一块绿地,悬挑在展示建筑之上,以爱尔兰当地植物与岩石为材质形成崎岖的形态,诱发参观者对大饥荒事件的思考。

图 1.爱尔兰大饥荒纪念地

美国联邦政府为了纪念为美国武装部队服务的女兵而建造的美国女兵纪念馆也使用了“同构”的手法。纪念馆位于阿灵顿国家公墓的入口处,为了不影响周边环境的古典主义氛围,纪念馆的主要立面采用了古典主义语言,但在顶面选用玻璃材料,弱化了建筑对原地形的“侵入感”,与地形协同的整体造型,使建筑与环境较好地融合在一起,同时塑造了具有诗情的纪念效果。

(二)隐构:谦藏于环境

“隐构”指景观建筑采取谦逊的姿态来表达自身从属于环境的大关系,通过消失自我、隐藏自身体量的方法,或使用透明的建筑材料,将周边环境掩映在通透的墙壁内,使建筑“消失”于环境之中,从而实现对环境最大程度的尊重。

一些当代纪念性景观设计中将建筑主体建于地下,地上部分设立纪念园、纪念广场等。美国“9·11”国家纪念广场是纪念性建筑隐于地下的代表性设计之一。纪念广场分为地上与地下2个部分,地上为2个巨大的方形水池与橡树林,水池及广场下是“9·11”国家纪念馆。纪念馆保留世贸中心残存的水泥墙、钢架及其他一些结构体,残存的遗迹使人联想到曾经高大的原世贸中心,给人心理上带来强烈的冲击。

当代景观建筑受到大地艺术及当代景观艺术思潮的很多影响,在建筑表面种植植被,让景观建筑的变形将其与地形结合,使其与自然环境更好地融合。在纪念性景观的展示性建筑中也有一些使用了这一方式,将景观建筑表面增加自然属性,建筑与环境成为一体。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是为了纪念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特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而建造的。为了突出景观环境,确保建筑体量达到消隐的效果,大型地下建筑采用屋顶绿化。除主体建筑之外,周围用于休憩、观赏等功能的景观建筑也都披上了草皮。景观建筑间的缝隙形成了室外活动流线,连接整个场地。郁郁葱葱的纪念性景观与红褐色的建筑墙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产生了强烈的对话关系。纪念建筑与景观形成破裂大地的造型与意向,也呼应了地震事件这个主题。

为了纪念美国洛杉矶大屠杀事件中死去群众的美国洛杉矶大屠杀纪念馆将纪念馆建在地下,对入口和休憩处的景观表面进行绿化,绿植覆盖在波状起伏的建筑物上,与旁边的公园绿地融为一体。纪念性景观建筑与周围的公共绿地和谐相融,减少了建筑物对公园氛围的视觉冲击。

以上这些优秀设计实例说明,在当代纪念性景观将展示建筑隐于地下的设计中,景观建筑的存在脱离了高耸于地面的设计手法,成为衬托景观环境的要素,突出纪念性景观的地面环境与人文体验。

三、结语

与传统纪念性景观中,将景观建筑作为“突出”的视觉中心的设计手法相比,当代纪念性景观建筑的消隐更加体现了对环境的注重和对空间体验的重视,通过“隐构”或“同构”的方式,将景观建筑本体弱化,融入环境之中,给参观者以更直观、更丰富的体验。出现建筑消隐的原因正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表达纪念性本身,同时也是对景观环境的进一步关注,通过对景观环境的塑造来更好地表达纪念感。纪念性景观中对景观建筑消隐的这一手法的出现代表着当今社会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而这一趋势能否成为主流,仍待进一步的探讨与观望。

参考文献

[1]李明星.当代博览建筑形态消隐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35.

[2]刘景阳.浅谈建筑的消隐[J].中外建筑,2013(9):41-43.

[3]徐宗武,李华东.美国911国家纪念园[J].国外建筑,2002(2):100-107.

[4]崔潇.当代纪念性空间设计方法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52-53.

[5]谭瑛.隐构·同构·异构——城市景观建筑形式的环境性表达[J].建筑与文化,2009(11):78-79.

作者简介:程楠婷(1994-),女,四川资阳人,艺术设计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论文作者:程楠婷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9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当代纪念性景观建筑的“消隐”论文_程楠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