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护理单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分析论文_陈健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目的 分析脑卒中护理单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脑卒中护理单元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结果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数)、应对方式评分(屈服、回避、面对)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脑卒中护理单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值得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脑卒中;日常生活能力;应对方式;护理单元

脑卒中是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大部分存活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一定程度上对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有研究指出,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应对方式,是促使病情尽早康复的重要基础。对此,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取脑卒中护理单元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并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道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共86例。纳入标准:经CT或MRI确诊,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相关标准[1],简易智力测试量表(AMT)≥4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血管畸形、动脉瘤、心肺功能障碍、认知和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59.4±4.5)岁,病程(4.2±0.8)个月;合并症:缺血性心脏病5例,糖尿病14例,高血压28例。观察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59.0±4.8)岁,病程(4.0±1.0)个月;合并症:缺血性心脏病4例,糖尿病12例,高血压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卧床休息、体征监测、预防并发症、健康指导等。观察组采取脑卒中护理单元模式进行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评估子单元: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从生理因素、社会情感、危险因素、疾病专科评估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评估结果。2护理子单元:通过评估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方案,相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24h严密监护病情变化,根据发病原因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住院期间注意预防肺炎、压疮等并发症,并根据病情变化予以对症处理。3康复子单元:进行语言训练,适当加强运动,实施手法按摩、针灸等康复治疗,做好有关康复护理措施,尽快恢复患者的生活状态。4教育子单元:做好健康教育及反馈,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健康宣教内容,帮助患者了解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进一步促进健康恢复。

1. 3观察指标

1日常生活能力[2]: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Barthel指数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满分均为100分,Barthel指数分值越高说明生活能力越强,FMA评分越低说明运动障碍越明显。2应对方式[3]: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价两组患者的应对方式,该量表包括“屈服、面对、回避”3个维度,条目共20个,屈服、回避评分越低,面对评分越高,说明应对方式改善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软件SPSS18.0进行数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P<0.05说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FMA评分、Barthel指数的对比

观察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应对方式的对比

观察组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我国每年新发的脑卒中患者多达200万人,每年因脑卒中死亡的人数多达165万人。近几年,脑卒中的发病率持续增长,已成为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调查显示,脑卒中的发病与过量饮酒、长期抽烟、高脂肪、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等相关因素密切相关。预防高危因素,加强针对性护理措施,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通过家庭护理指导、康复训练指导等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应对方式,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可促使脑卒中患者尽快恢复至正常生活状态。日常生活能力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独立进行的一系列基本活动,主要包括衣、食、住、行及个人卫生等;应对方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面对不可避免的压力情境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及行为表现,相同压力水平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同影响,而个体之间的影响差异则取决于他们的应对方式。研究表明,对脑卒中患者实施脑卒中护理单元模式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继而能够进一步提升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的病房治疗及护理只强调影像学改善和神经功能恢复,卒中单元则是多学科的密切合作,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心理康复、健康教育、语言训练、康复锻炼的一种病房管理系统,其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为临床目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此次采用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对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采用MCMQ评分对患者的应对方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应对方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引用卒中单元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其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采取脑卒中护理单元模式进行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应对方式,继而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因此,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钟爱娟,尹乐英,何伟豪等.单元管理模式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自护能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5):10-12.

[2]芮雪,吴淑芳,周芳等.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青年脑卒中患者不良情绪及疗效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323-325.

[3]张述辉,罗欣.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4):120-122.

论文作者:陈健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  ;  ;  ;  ;  ;  ;  ;  

脑卒中护理单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分析论文_陈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